共享是发展的目标:请写出源自《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关人物及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4 18:49:13

吴下阿蒙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日:‘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唯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稻》、《左传》、《国语》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说解:吴下,指东吴。阿蒙指吕蒙,东吴大将。他学识不足,孙权劝他和蒋钦,要多读兵书、史书。吕蒙勤奋学习,大有长益。鲁肃和他交谈,常彼吕蒙驳倒。鲁肃赞许地说:你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阿蒙了。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也作“阿蒙吴下”。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优》:“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於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於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刮骨疗毒 关羽中毒后华佗为他刮掉骨头上的毒
吴下阿蒙 吴下,指东吴。阿蒙指吕蒙,东吴大将。他学识不足,孙权劝他和蒋钦,要多读兵书、史书。吕蒙勤奋学习,大有长益。鲁肃和他交谈,常彼吕蒙驳倒。鲁肃赞许地说:你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阿蒙了。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也作“阿蒙吴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刮骨疗毒.吴下阿蒙.呼风唤雨
一臂之力
不由分说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危在旦夕
名不虚传
探囊取物
如入无人之境

付之一炬--曹操自与袁绍官渡决战前,天下人都不知道谁将获得胜利。所以曹操手下很多人暗通袁绍。在曹操破袁绍于官渡后。得到了许多袁绍方战时的机密文件。曹操手下建议检察这些文件并把暗通袁绍之人一一杀戮。但是曹操正值用人之际,不想杀害手下。所以对着那些文书说道:“付之一炬。”就是往上边扔个火把烧掉的意思。
比喻不追究过往的措施。
例:过去的错失,我们就把他付之一炬吧。

草船借箭--赤壁之战时,吴方准备不甚充裕。海战最常用的箭矢也准备不慎充足。这时候身为客卿的诸葛亮想出了计策。利用浓雾,把稻草人拴在船的两边,使曹操军误认为是敌人的奇袭,是用弓箭进攻来船。是以诸葛亮获得了相当多的箭矢。
比喻欺瞒敌人以获得好处的方法。
例:咱们假装威胁他,让他花钱请咱们保护,这招叫草船借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