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椒味:为什么小女生骂人喜欢用“姑奶奶我”或“本姑奶奶”这样的称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8 17:01:10
呵呵,谁知道“姑奶奶”这个称谓的来历?为什么她们喜欢自称“姑奶奶”,而不是“姨奶奶”或者“奶奶”哪?

日常生活中,未婚少女开玩笑有时自称“姑奶奶”,听起来以为是占人家的便宜,其实只是一种戏言而已,并无恶意。真正追究起来,“姑奶奶”最早是旗人家庭的一种称呼。
清代北京城里有俗谚称:“鸡不啼,狗不叫,十八岁大姑娘满街跑。”旗人把没有许配的少女看得十分尊贵,无论父母兄嫂,都得尊她一声“姑奶奶”,以示宠爱。大户人家对“姑奶奶”往往十分迁就、放纵和娇惯,“姑奶奶”甚至可以获得不守规矩的自由,真称得上“千金”了。
清末实行新政,北京城南一带的茶楼、酒馆、戏园、球房,无不有“姑奶奶”辈的身影。每逢新年春节,北京城内外厂甸、香厂、白云观等处,无数红男绿女逛游,开心异常。“姑奶奶”们也盛妆艳服,到茶棚中男女杂坐,对封建礼教极具挑战性。这些“不规矩”行为颇引起非议,京师警察厅还贴出告示,谕令茶棚中“男女必须分座”。尽管有章可循,但仍然不能断绝“姑奶奶”们的“不规矩”行为。无奈,警察厅又禁止“姑奶奶”们入茶座吃茶。然而,条条框框仍禁不住,一般五陵年少,仍作穿花蝴蝶,依依裙裙间,毫无惧怕。看来,“姑奶奶”们在清末还属“开风气之先”的“新潮人物”一类哩!
京城八旗人家资财稍吝者,每天开门七件事,仍然是“姑奶奶”们亲自采购。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待字闺中时,也曾经如此。当时这位“姑奶奶”额发初覆,伶俐过人,常常挎着菜篮子,到东城的某处油盐店购买食物。店主还常常捏一捏这位“姑奶奶”天生丽质的鼻子玩玩。等到这位“姑奶奶”垂帘听政时,一次偶与其弟谈及家事,无意间询问到这油盐店主。店主闻讯后,竟然惊悸万分,坠井而死,全家遁逃。
“姑奶奶”之所以尊贵,大概是因为清宫的“秀女”都在旗人官宦人家中选取,谁知待字闺中的少女将来是皇后还是皇太后呢?所以,“姑奶奶”总是惹不得的。现在,有的泼妇在吵架时也自称“姑奶奶”,就有横行霸道的含义,其用意就完全变了。

姑奶奶是爷爷的姐妹,在男权社会,其对娘家的影响力自然比奶奶的姐妹(姨奶奶)要大得多。另外,“姑奶奶”的发音,从口语韵律上比“姨奶奶”更有气魄。

至于为什么不称呼奶奶那是因为:奶奶肯定生了“爸爸”,然后才有被骂那个人,而姑奶奶可以不出嫁,适合年轻女子说法,特别是家庭人口多的,姑奶奶也许岁数不见得很大啊。

楼上的一个既全面又科学

应该是正确答案

日常生活中,未婚少女开玩笑有时自称“姑奶奶”,听起来以为是占人家的便宜,其实只是一种戏言而已,并无恶意。真正追究起来,“姑奶奶”最早是旗人家庭的一种称呼。

一楼的大哥在那找的资料啊 晕~~~~
没那么麻烦的 就是一个习惯 可能是早5000年前有一个泼妇骂人因为口误 弄出个“姑奶奶”围观的人认为挺有趣就流传下来了 很多事就是这样的

天,骂个姑奶奶还有这么多学问啊!甭管什么起源,现在骂姑奶奶就是表明对"敌人"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