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goodbye 披头士:关于节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0 05:42:31
什么叫节令?
我要的是诗的节令,有吗?

节日 节令

春社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秋社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
入梅 芒种后第一个丙日
出梅 小暑后第一个未日
初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
中伏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
末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九九 自冬至起八十一天

二十四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杀年猪,大寒过后又一年.

唐代节令诗中另一类则属於感遇伤怀之作,也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诗人所托之物,是有关节令之事物,所借之景也是有关节令的活动,《唐诗三百首》中的节令诗较偏向於此类.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日重阳,诗人登高饮酒赋诗,游子思乡之心,感叹人世无常之情常常流露於诗文之中,描写诗人在佳节时,思亲之情倍增.
※赏析: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羇为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於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刘长卿:〈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以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无名氏:〈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杜甫:〈丽人行〉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 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 共醉重阳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承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 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http://www.uobuy.com/browse/27854.aspx

诗的节令 清明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清明是唯一演变成节日的节气,为此留下的诗篇,不可胜数。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菌,如此良辰美景,引得人们争相寻探,于是形成了踏青之风。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足迹,也留下了无数踏青的诗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

清明插柳,也是广为流传的风俗。此习到了明清时代,演变成“植树节”。在江浙一带,清明时,妇女将嫩柳枝制成秀巧的圈儿插在发上,祝愿青春长在。有歌唱道: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毗邻诸姐妹,一株斜插绿云翘。”民间还说:“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节,又是我国人民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传说,此习起于对春秋晋国“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的悼念。“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庆典便追念先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清明悼念亡灵的悲哀,也化作了感人的诗篇。千古传唱的杜牧那首《清明》诗,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流露了多少哀思!

清明的人心,清明的诗,一半喜悦,一半哀,其实,人生总是有悲有欢,有悲而能奋起,当悲则悲,当乐则乐,才是健康的人生!

立春 雨水 惊蛰 立夏 小满 芒种 立秋 处暑 寒露 立冬 小雪 大雪 春分 清明 谷雨 夏至 小暑 大暑 秋分 白露 霜降 冬至 小寒 大寒(这个是24节气)

《唐诗三百首》中诗题或内容与节令有关的有: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杜牧:〈秋夕〉
刘长卿:〈新年作〉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无名氏:〈杂诗〉 李商隐:〈嫦娥〉
韩翃:〈寒食〉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杜甫:〈丽人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杜牧:〈清明〉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承刘明府容〉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一、 灵感的泉源
孟浩然〈九日龙沙作寄刘大 虚〉诗有云:「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全唐诗》卷一六0)〈 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诗中又云:「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全唐诗》卷一六0)可见节令带来的特殊氛围,往往更易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
唐代是个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强盛的国势、富裕的生活,使唐代节令游乐充满蓬勃活力和高涨的气氛,成为诗人灵感泉源之一。
明胡震亨《唐诗谈丛‧卷三》:
唐时风习豪奢,如上元山棚,诞节舞马,赐 ,纵观万众同乐,更民闲爱重节序,好修故事,彩缕达於王公,粔籹不废俚贱,文人纪赏年华,概入歌咏。…遇逢诸节,尤以晦日、上巳、重阳为重,后改晦日立二月朔为中和节,并称三大节。…凡此三节,百官游讌,…朝士词人有赋,翼日即流传京师。当时倡酬之多,诗篇之盛,此亦其一助也。
由此可知唐人的节日风光,助长了唐诗的发展。
二、生动的风俗画
在唐诗中,记录了许多唐代重要的节日。
杜甫《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沓实要津。…
三月三日即是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到唐代时,上已成为水边饮宴、
郊外游春的节日。这段即是记述杨贵妃的兄弟姊妹,上巳这天在郊野宴乐的情形
。所以从唐代节令诗中,可以了解唐代各个节日风尚。
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如果能随著时令节庆,介绍给孩子相关的诗,与其切身的经
验相结合,不只能增加生活情趣,尤其能培养孩子对周遭事物的观察力,和对生
活的感受力。
三、唐代的重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
人日:正月七日
上元节(元宵):正月十五
上巳:三月三日
寒食节: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
清明节:寒时节后第二日
端午节:五月五日
七夕(七巧节):七月七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
重阳节:九月九日
冬至:十一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或大雪后第十五日)
除夕:十二月三十
四、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民俗节日,以此为题材的诗作浩如烟海,《全唐诗》中属节令诗作亦甚多,其中相当数量属於应制奉和之作。所谓应制,便是皇上写了一首诗,臣子依原题目也做一首诗来答和。这类诗大部份以歌功颂德为主,往往流於浮浅,诗味不足,但却能反映当时节令习俗及宫廷生活,在初唐、盛唐间颇流行。如〈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亭字〉、〈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日字〉,〈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直字〉等,在重阳佳节宴饮赋诗而作,意境平平,较无新意;又如〈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同题诗近二十首,多为堆砌典故,阿谀颂圣之作。
唐代节令诗中另一类则属於感遇伤怀之作,也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诗人所托之物,是有关节令之事物,所借之景也是有关节令的活动,《唐诗三百首》中的节令诗较偏向於此类。譬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日重阳,诗人登高饮酒赋诗,游子思乡之心、感叹人世无常之情常常流露於诗文之中,描写诗人在佳节时,思亲之情倍增。
※赏析: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怀〉
迢递三巴路,羇为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於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
刘长卿:〈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以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无名氏:〈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杜甫:〈丽人行〉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 初开火,仙桃正发花。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承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五、唐诗融入节令教学之课程设计
(一)唐诗融入节令教学之基模
(二)唐诗融入清明节教学之示例
(三)唐诗融入七夕教学之示例
(四)唐诗融入中秋节教学之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