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杯:百济和后百济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2:49:59
飘宣为什么要起名为后百济?
是不是和百济继承的关系?
后高丽是什么?
北燕是什么?

  百济和后百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政权。后百济只是因其国位于百济故地,故称后百济。实际统治者皆为新罗人。

  百济(英文音译:baekje,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原马韩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百济的统治阶层与高句丽人同属于扶余人而不同于其下层百姓朝鲜半岛南部的的三韩人却是另一不同的民族。公元前 1世纪由扶余人百济部所建,660年被唐与新罗联军灭亡。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都城先在慰礼城,后相继迁都广州、熊津、泗沘城。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一起被称为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后百济(900年—936年),朝鲜半岛后三国之一,都城历经全州、后定都光州。后百济建立者为甄萱,年号正开。936年8月,甄萱助力高丽王朝灭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后百济。

朝鲜 简史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
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关于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日朝韩三国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没有一个可以为各方接受的结论,某一年的微软百科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是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伪造的。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于676年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此时代被某些朝鲜学者称为南北国时代。
高丽王朝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馀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战,朝鲜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占领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为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立即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城,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和驻朝鲜的清军展开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独立。至此,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在日本的统治之下。1895年日本暗杀有反日倾向的闵妃。
1897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独立,成立大韩帝国,自称皇帝,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从此朝鲜改为韩国。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
日韩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将皇室封为日本贵族,暗杀高宗,强迫朝鲜人改用日语,企图消灭朝鲜民族文化。
3·1独立活动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顺宽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3·1独立宣言”,但被日本警察暴力镇压,柳顺宽等学子被杀。史称“3·1独立活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上海沦陷后迁往重庆,成立独立战斗队对日宣战。
现代
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为界,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目前美国仍有部分军队驻扎在韩国

北燕是16国时期又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大约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后为北魏攻灭~其后人有浮海到了南朝,居进广东地区,被委任为罗州刺史,世代由冯氏担任。

  百济(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原马韩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百济的统治阶层与高句丽人同属于扶余人而朝鲜半岛南部的的三韩人却是另一不同的民族。公元前 1世纪由扶余人百济部所建,660年被唐与新罗联军灭亡。统治范围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后与高句丽接壤,东与新罗为邻。都城先在慰礼城,后相继迁都广州、熊津、泗沘城。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一起被称为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后百济(900年—936年),朝鲜半岛后三国之一,都城历经全州、后定都光州。后百济建立者为甄萱,年号正开。936年8月,甄萱助力高丽王朝灭了自己一手建立的后百济。

  

没有,后百济、高丽都是由新罗王朝的贵族建立的。但地方是古代百济、高句丽的原地。后来高丽统一了“后三国”。
北燕是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之一。

后百济、高丽都是由新罗王朝的贵族建立的。但地方是古代百济、高句丽的原地。后来高丽统一了“后三国”。
北燕是南北朝时期“五胡十六国”之一。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着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
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三国时代
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后(《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在半岛南端还有伽倻等政权。各国互相攻伐,同时也出现了朝鲜历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
百济是由马韩部落发展起来的,新罗是辰韩中一个小部落形成的。百济依靠中国南朝各代,从中国吸收文化并向日本传播。
关于伽倻/任那日本府
在日本方面,有学者认为位于朝鲜半岛南端弁韩(今庆尚南道)地区的伽倻等政权是当时日本大和朝廷在朝鲜半岛的殖民地“任那日本府”。半岛三国中的百济为抵御高句丽和新罗的侵攻而接近日本,想借由日本牵制两国。日本则企图利用此一形势在朝鲜半岛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导致了四世纪时大和朝廷出兵新罗,占领弁韩,设置日本府进行统治。
512年,百济遣使要求大和朝廷割让任那四县以补偿被高句丽占领的北部领土。当时的大和朝廷因无力继续统治朝鲜南部地区,不得不答应百济的要求。562年,任那日本府被新罗所灭。
而在朝鲜和韩国方面,很多学者否认当时在朝鲜半岛存在日本殖民地任那。相反的,他们认为在日本列岛上存在着许多被百济,伽倻和新罗统治的小国,在半岛各国相互争雄之时也曾竞相利用其在日本列岛各属国的力量。
日朝韩三国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没有一个可以为各方接受的结论,某一年的微软百科全书即因为此一问题而招致部分韩国学者的抗议。同样的三国关于高句丽“好太王碑”碑文的解读也存在很多争论,甚至有朝鲜学者指好太王碑碑文是旧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伪造的。
统一新罗时代
新罗则和新兴的唐朝结盟,高宗在位时,于公元660年和唐朝联合灭百济,于668年和唐朝联合灭高句丽,于676年驱逐唐军最终统一朝鲜,定都庆州,采取唐朝的国家制度。
9世纪,各地农民起义,900年部队将领甄萱称王,建后百济国,定都光州;903年起义僧侣金弓裔称王,于新罗北及西北建泰封国(先号摩震国),定都铁原,918年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此后定国号“高丽”;和原新罗并称为后三国时期。
新罗935年亡于高丽,新罗时代结束。此时代被某些朝鲜学者称为南北国时代。
高丽王朝
918年弓裔部将王建推翻弓裔,自己称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建立高丽王朝。993年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宋朝关系,向辽国称臣,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将郑仲夫为首,发生两次政变,政变军人废立国王,大杀贵族文官,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国王的“都房”政权。1231年蒙古军进攻高丽,1258年崔氏政权跨台,国王投降蒙古。成为元朝属国,达鲁花赤驻开城监督国政。
李氏朝鲜
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复原东北元朝属地,高丽国王仍然依附蒙古残馀势力,拒绝归还,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反对出兵,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国王自立,改国号为朝鲜,取“朝日鲜明”之意,定都汉城。此时代被日本称为“李氏朝鲜”,这个名称在多数的历史界一直沿用至今。对此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应该称朝鲜时代,但此名称很易混淆,少被人接受。
1443年,世宗大王创立朝鲜语字母“训民正音”。
朝鲜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
1591年日本幕府将军丰臣秀吉率兵侵入朝鲜,一度占领平壤。中国明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此段历史史称“壬辰倭乱”。
1618年明朝和清兵作战,朝鲜出兵援助,1637年清兵占领朝鲜,国王投降,成为清朝的属国。
1863年国王哲宗死后无嗣,由王族李昰应之子即位为高宗,李昰应为“大院君”摄政,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封建势力,对外闭关锁国,放火烧毁进入朝鲜抢劫的美国军舰,并多次击退美国军舰的进攻,击毁三艘美国军舰。
1873年 高宗成年亲政,大院君停止摄政,闵妃外戚集团掌权,日本军舰进入汉江口,迫使朝鲜签定不平等江华条约,1882年由于闵妃外戚克扣军饷,因而发生壬午兵变。兵变中起义士兵杀死日本公使馆官员,攻入王宫。闵妃化装宫女逃走,大院君重新掌政。在闵妃请求下,清朝派吴长庆率三千兵入朝鲜镇压兵变,囚禁大院君,闵妃外戚集团重新掌权。从此日本和清朝均在朝鲜驻军。
朝鲜贵族分化成要求改革的“开化派”和以闵妃为首的“守旧派”,1884年12月4日开化派和日本公使一起策划,依靠日本军队发动政变,杀死守旧派官员,宣布和清政府断绝关系。是为“甲申政变”,袁世凯统率的清军应守旧派要求,于6日开进王宫,击败日军,杀死开化派首领,部分开化派首领逃往日本,守旧派重新掌权。
1894年朝鲜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6月6日清军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立即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城,强迫朝鲜签定不平等的《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镇压了农民起义。
1894年日本和驻朝鲜的清军展开甲午战争。
1895年4月,清军失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结束中朝宗藩关系,承认朝鲜独立。至此,朝鲜成为日本的“保护国”,在日本的统治之下。1895年日本暗杀有反日倾向的闵妃。
1897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高宗宣布独立,成立大韩帝国,自称皇帝,追封闵妃为明成皇后,从此朝鲜改为韩国。日俄战争后,俄国战败。日本在朝鲜设立日本派出的“统监”政权,强迫高宗退位由皇太子继位,日本第一任统监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刺死。
日本统治时期
日韩合并
日本于1910年8月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定《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将皇室封为日本贵族,暗杀高宗,强迫朝鲜人改用日语,企图消灭朝鲜民族文化。
3·1独立活动
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因日本禁止在学校内使用朝鲜民族语言,展开大规模反抗活动。柳顺宽等青年学子在今日汉城钟路区的塔洞公园发表“3·1独立宣言”,但被日本警察暴力镇压,柳顺宽等学子被杀。史称“3·1独立活动”。同年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在上海成立临时政府,上海沦陷后迁往重庆,成立独立战斗队对日宣战。
现代
朝鲜战争
1945年日本投降,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由苏联和美国军队接收。在美苏支持下于1948年8月成立大韩民国,1948年9月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双方爆发朝鲜战争,中国和美国分别介入,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行抗美援朝。1953年7月27日以临时分界线为界,中朝联军同联合国军签定停战协定,并由联合国指派永久中立国瑞士及瑞典驻军于共同警备区域,以监察两国在边境的军事行动。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半岛,目前美国仍有部分军队驻扎在韩国

北燕是16国时期又汉人冯跋建立的政权,大约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后为北魏攻灭~其后人有浮海到了南朝,居进广东地区,被委任为罗州刺史,世代由冯氏担任。
回答者:虾斑 - 童生 一级 1-28 17:10

--------------------------------------------------------------------------------

百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百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百济(前18年-660年)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 在朝鲜,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一起被称为三国。 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目录 [隐藏]
1 前期-慰礼城时代
1.1 文化发展
2 中期-熊津时代
3 后期-泗纰时代
3.1 文化发展
3.2 百济灭亡
4 参看
5 外部链接

[编辑]
前期-慰礼城时代
《三国史记》记载,百济在公元前18年由温祚王创立,他带领一群人从扶余王国(在今中国东北境内)出发,到达朝鲜中部的汉水流域。

《三国遗事》记载,温祚王是高句丽的创立者朱蒙(东明王)的儿子。朱蒙因受迫害而逃离扶余,来到了卒本地区(位于现今桓仁地区),在那里与当地首领延勃的女儿昭西奴结婚并创立了高句丽王国。当朱蒙在扶余原配的儿子到达高句丽后,找到了他的亲生父亲并成为王储,就是日后的琉璃王。朱蒙与当地首领女儿的两个儿子—沸流和温祚—认识到琉璃王继位后,他们在高句丽将不受欢迎。因此两兄弟俱定离开高句丽并与他们的跟随着一起向南。听从跟随者建议,温祚在慰礼城(现在的首尔)建城,并立国号“十济”。但是沸流不理睬这个建议,认为临海而居更好,并在弥邹忽 (今仁川)建城. 可是在弥邹忽的盐水和沼泽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难以忍受,与此同时慰礼城的百姓却繁荣地生活着。沸流因为无视建议的羞愧而自杀。弥邹忽的百姓于是搬迁到慰礼城,温祚王也高兴地接纳了他们并改国号为“百济”。

居住在慰礼城的百济百姓由于受到马韩的包围,所以经常受到马韩人的骚扰。而他们的都城亦经常在汉江两岸不停的搬迁。至今,首尔在汉江两岸仍然留有北汉山城(邻近青瓦台)及梦村土城(邻近松坡区)的遗址。当时,他们称呼今日首尔两岸为“河北”及“河南”。直到今日,京畿道仍然留有河南市这个名称,以见证昔日的历史。

在古尔王(234年-286年)的统治时期,王国的国家制度得以巩固。《三国史记》记载,在汉江盆地的马韩有一个小城邦叫做百济。345年,百济作为一个国家首次出现在中国的记录中。

近肖古王(346年-375年)通过与高句丽的战争向北扩展了疆土,在战争中,杀死了高句丽国王,同时向南并吞了马韩群落。在这个时期,百济积极地吸收了中国文化和技术。在这个时期,百济达到了他的权力顶峰。

[编辑]
文化发展
在近肖古王的统治时期,百济的疆土包括现在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由于与日本九州统治者的持续的亲善关系,百济得到了日本的物资和军事援助。也是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学者来到百济进行教育和文化交流,同时大量的百济移民流入日本并最终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贡献。这样的例子包括在奈良(一个以百济词“王国”命名的城市)由百济移民设计和建造的两个奇观,宝塔和木结构寺庙法隆寺。除此以外,百济贵族在日本接受教育,同时日本的皇室采用百济语言授课。 许多百济王族和贵族成员与日本皇族通婚也是被广泛承认的。即使是现在的明仁天皇也承认这个事实,即他是桓武天皇的后代,桓武天皇的母亲高野新笠是武宁王的嫡系子孙。

百济 (백제 Paekche) 历代王及其在位时间

温祚王 온조왕 BC18~AD29

多娄王 다루왕 28~77

己娄王 기루왕 77~128

盖娄王 개루왕 128~166

肖古王 초고왕 166~214

仇首王 구수왕 214~234

沙伴王 사반왕 234~234

古尔王 고이왕 234~286

责稽王 책계왕 286~298

汾西王 분서왕 298~304

比流王 비류왕 304~344

契王 계왕 344~346

近肖古王 근초고왕 346~375

近仇首王 근구수왕 375~384

枕流王 침류왕 384~385

辰斯王 진사왕 385~392

阿华王 아신왕 392~405

腆支王 전지왕 405~420

久尔辛王 구이신왕 420~427

毗有王 비유왕 427~454

盖卤王 개로왕 475~475

文周王 문주왕 475~477

三斤王 삼근왕 477~479

东城王 동성왕 479~501

武宁王 무녕왕 501~523

圣王 성왕 523~554

威徳王 위덕왕 554~598

恵王 혜왕 598~599

法王 법왕 599~600

武王 무왕 600~641

义慈王 의자왕 641~660

[编辑]
中期-熊津时代
在那个时期以后,百济在持续的来自高句丽的向南的军事威胁下撤退,公元475年, 首都汉城被高句丽的侵略军所蹂躏。这次入侵后,百济迁都熊津(现在的公州),与新罗签订对抗高句丽的军事合作条约。

[编辑]
后期-泗纰时代
公元538年, 圣王移都泗纰(现在的扶余郡), 并重新巩固了皇权,把他的王国重建为一个强大的政权。从那时起,改国号为南扶余(意为南部扶余--提及扶余国,百济的发源地)。

[编辑]
文化发展
泗纰时代目睹了百济文化的全盛期,以及佛教的发展,佛教和工匠,工艺品和皇族习俗一起传到日本。

百济金铜大香炉武宁王的陵墓,尽管按着中国拼镶砖墓的形式建造并受到中国进口物品的影响,也包括了许多百济传统的随葬物品,如金质冠饰,金质耳饰。 墓室习惯也按照百济独特的传统。 这个陵墓被认为是熊津时代的代表性墓葬。

从扶余郡百济王陵园的古代佛教寺庙出土的豪华的金铜大香炉(백제금동대향로)被认为是百济文化的精髓, 鲜明地展示了百济成就的巅峰。 百济文化的创造力和卓越可以从香炉的顶部纹饰上的精巧和优雅的莲花造型, 辉煌和美丽的砖的图案, 陶器风格的流畅线条的魅力,和流畅和优雅的碑文书法看出。 佛像上微笑的佛的面庞,华丽却优雅的百济宝塔显示了这种创造力与佛教的关联。

[编辑]
百济灭亡
公元七世纪中叶,随着新罗在朝鲜半岛中南部的影响力的增长, 百济开始失去了他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最终,公元660年,唐高宗派苏定方,联新罗发动了对百济的攻击。 首都泗纰最终被攻陷,唐派王文度为熊津都督。但其却意外地死亡,而随后达到百济的刘仁愿留守军。可是百济遗民联合日本反唐。663年唐派刘仁轨,在白江口战斗破日本援军,百济平。后来,新罗反唐,导致了百济故土被新罗吞并。 百济王族禅光留日本,其孙子在日本传百济王统。

[编辑]
参看
朝鲜统治者
朝鲜相关的话题列表
[编辑]
外部链接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九,东夷

朝鲜半岛朝代
檀君朝鲜 | 箕子朝鲜 | 卫满朝鲜 | 高句丽 | 伽倻 | 新罗 | 百济 | 渤海国 | 后百济 | 后高句丽 | 高丽 | 李氏朝鲜
编辑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7%99%BE%E6%BF%9F"
页面分类: 朝鲜历史 | 朝鲜半岛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