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拍嗝小妙招 视频:郭敬明的资料 挂10 好追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4 12:07:34
有没有对他抄袭的解释 我还真不明白 他抄什么了????

郭敬明:男,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影视工程专业学生。主要作品有:《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这几本书同时登上全国文学类畅销图书排行榜,其中《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的销量均达到百万册以上,春风文艺出版社已买断其在大学期间作品的版权。郭敬明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上2003年位列第97位,2004年位列第92位,为“最年轻入选者”。他从小学开始写文章,高中开始比较正式的创作。从大一开始出版《幻城》引起轰动,其逐渐成为公众人物。

郭敬明第一本小说《幻城》抄袭《圣传》和颜歌作品。
郭敬明第二本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圈里圈外》被法院判罚20万。
郭敬明第三本小说《夏至末至》竟是抄袭《NANA》!!!

郭敬明 1998年生

网络名 第六维

获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七等奖

现已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88边缘》、《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5幻城》

目前在上海小学影视艺术学习

性格一半明媚 一半混沌

喜欢看电影、睡觉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

关于5幻城

我觉得就是人心中的一座破城堡,就是你的梦想

郭敬明 1983年生

网络名 第四维

获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现已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幻城》

目前在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学习

性格一半明媚 一半忧伤

喜欢看电影、睡觉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

关于幻城

我觉得就是人心中的一座城堡,就是你的梦想

记者:你在《幻城》中塑造了一座冰雪帝国,它有特定的涵义吗?

郭敬明:我觉得就是人心中的一座城堡,就是你的梦想,你长大以后内心依然保留的一些童真,每个人心中的幻城都不一样。

记者:《幻城》读起来像日本漫画,又像古龙的武侠小说,你是不是受到他们的影响?你觉得《幻城》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郭敬明:应该是古龙武侠的一些东西,以及日本一直以来的审美观点的影响。西方的话,就是那些魔幻小说的东西。

记者:有人评价你的《幻城》具有网络写作的一些特点,简单柔弱,虚无飘渺,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郭敬明:这个本来就是写一个虚幻的故事,所以说语言的感觉、情节的构架都比较飘渺。但我在里面所表现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说,用的是神话框架,但表现的是人。我觉得它还是有自己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感情。

记者:我感觉《幻城》的迷人之处就是用简单的童话,表达对某些终极问题的追问,比如爱、信仰、价值。在这么一个娱乐的、消费的时代,人们纷纷避开这些“沉重”“深刻”的问题,纵情享乐,玩世不恭,少数人退化成行尸走肉般的消费者,大部分人在内心深处还是怀着深深的饥渴,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宿命。你的这本小说(我觉得是童话)虽然具有某些网络语言的特点,却简洁明快地触到了人类灵魂的中枢,因此与同时代人的写作不同,也与所谓的网络写作拉开了距离。

郭敬明:是的,我是在用一个神话的框架来讲述复杂的人性的故事。其实说是复杂,更多的是我把人性简化了,而这种简化又不同于单纯的把事情简单处理,而是把人性中一些不是那么突出的情感推到一个极致。让所有的感情变得纯正而清澈,没有世俗的介入。

记者:曹文轩说,《幻城》还可算得上是“大叙事”。作者不写“世俗社会的蝇营狗苟”、“风尘世界的芸芸众生”,而是写“梦幻城池”“神圣之战”“王”“大阴谋”“冰清玉洁之境界”,“小小年纪,居然用了莎士比亚式的大腔圣调,并且还显出一副举重若轻的派头”。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郭敬明:我觉得受宠若惊了,让我有点担当不起。

记者:你说“《幻城》让我觉得很累”,为什么?

郭敬明:当时也是开玩笑地讲,不过的确是有一点累。因为写《幻城》写到最后的时候,由于时间不够了,所以结局有些控制得不是特别好,有些仓促。

记者:这是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回过头看,你如何评价它,是否有缺憾?

郭敬明:首先,它不能代表我的风格,而且也不是我最喜欢的写作风格。但是对我而言,它是一部最特别的作品。这个最特别包括首先它是我第一部长篇小说,而且也是给我带来最大的社会认可的一部小说,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写魔幻题材的小说。它在我的文学创作中占有一个很特别的地位。当然这个很特别也不可能永远特别下去。我希望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而不全是陷入这个幻城里面永远走不出来。

缺憾还是蛮多的。首先,因为这个小说中间一部分我写了很多推理的东西,所以注定了我用第一人称是失败的。当然,也不是失败。因为第一人称写推理小说以前很少有人写。因为一个小说里如果用第一人称的话,那么很多东西都被限定了。除了你看到的,其他东西你都不能写。所以这是写推理小说的一大禁忌。因为我短篇里面是用的“我”的第一人称,所以长篇也只好沿用下来。还有就是最后时间比较仓促,结尾节奏太快了。

记者:有些成名的作家和批评家,笼统地把年轻的作者的写作称为青春写作,潜台词里有稚嫩、简陋、浅薄的含义,你怎么看“青春写作”?

郭敬明:以前都是三十岁的人写三十岁的东西,四十岁的人写四十岁的东西,现在看到十七八岁的人写十七八岁的东西,一下子就觉得很新奇,就把这作为一个现象来对待。其实他们对于那些作者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作品的关注,而没有抛开这个作者去关注这个文本,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文本。如果他的文本我们觉得是成熟的,那么他就是成熟的,如果文本是幼稚的,那么他就是幼稚的,不应该用一个人的年龄、身份去限定或者去推导他的作品是成熟还是幼稚。不一定十六岁的人写的东西就一定是幼稚的,也不一定六十岁的人写的东西就是成熟的。对青春写作,我们不应该提倡,也不应该反对,因人而异。写作对于他是很适合的,那么他就去写;如果写作对你不适合,那么你不必放弃学业一定要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

关于情感

我觉得朋友是我最大的支持。

记者:在小说中,情感是一切的东西,你信仰情感吗?你如何看待为对方奋不顾身的爱情?这是不是也是给彼此无限的沉重的负担?因为书中的不少悲剧却是彼此过于强烈地爱造成的呀。

郭敬明:我信仰情感,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我觉得情感是我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我所想要表达的也大多是关于情感的事情。

记者:在《幻城》里面,似乎特别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郭敬明:我觉得应该有吧,可能因为我们是独生子女,有时候反而对亲情有一种更纯粹的感觉,对它有一种很圣洁的想像。我们这一代从小都是生活在父母身边,缺少兄弟手足之间的感情。所以我希望给大家带来的是这样一种亲情,一种很强烈的感情。

记者:书中的主人公兄弟之间的感情,甚至超越了爱情和亲情。

郭敬明:这就是我上面说到的把一种情感推到极至之后的结果。

记者:你在书的后记里,你用非常动人的笔调谈到了朋友,是不是因为独生子女少兄弟手足,而从朋友处获得?

郭敬明:朋友我谈得够多了,我后序里写的都是朋友。我觉得朋友是我最大的支持。我很看重友情,友情是最珍贵的。

记者:你说你有很多朋友,但感觉你还是很孤独。

郭敬明:对。因为可能就是我对友情太重视了,太推崇了,觉得它太完美了。所以很多时候一次小小的分离都会让我觉得很难过。越在乎的东西就会觉得越难过。

记者:你说和最好的朋友微微是“第三种关系”,能解释一下吗?

郭敬明:每个人感情都不一样,你对这个人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你不能把它简单划分为友情。就像以前我去别的学校参加讲座时我说过,我对两个人,可能两个都是普通朋友,但是我对他(她)的感情和对他(她)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不能把它笼统地划为你们都是友情或者你们都是爱情,或者都是亲情。这个世界上的感情不能单纯地划分为这三种。像我对他们说,你们在座的来听我讲座的是什么关系,是友情吗?是爱情吗?都不是。我觉得划分不要那么机械,很多时候感情是混合在一起的。

记者:是呀,感情是千变万化的,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体验得到,很难简单地以某个概念来概括。我感觉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似乎天然就拒绝归类。

郭敬明:我觉得不是拒绝归类,而是你无法归类,这一代的孩子都有太个性的东西,太鲜明,你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地方,也许今天你发现有个人可以代表这一代人了,但是也许过几天你就会发现有种人和你发现的人完全是不同的生活状态。

记者:你说自己很喜欢彼得潘,因为他永远也长不大,现在你长大了,还喜欢它吗?成熟就意味着丢掉童贞吗,这是不是一种宿命?

郭敬明:我以前会选择做彼得潘,现在我可能不会选择他了。我觉得人都是要慢慢长大的,必须要去承受很多东西。

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似乎有一种“幼稚”的爱好,不喜欢长大,甚至拒绝长大。

郭敬明:我以前是,现在不是了,我希望自己按照时光的轨迹成长,顺其自然。

记者:你如何看待当下某些年轻人玩世不恭的态度?

郭敬明:我自己有时候也是有点玩世不恭的态度的。我不喜欢评价别人,因为我不了解别人,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没有发言权。我只能说我自己,而且我都不了解自己,我用我刚写的文章里的一句话来回答吧,“我是在用最玩世不恭的态度来最严肃地生活”。

那抄的可真叫一大胆呐
我特意仔细读了一下两本书(《梦》和《圈》)
真是吓了一大跳
也终于明白你们的小44是什么样的人了
雷同的具体数字相信谁要是好奇都可以找到
对于这些公众都有评论我就不说什么了

可那些两本书都读过
却仍嚷嚷看不出抄袭的家伙
着实让我郁闷了一回

对你们的劝告:
一遍不行就读两遍
实在不行就拿笔记下来
和报道的那些数字对比一下

郭敬明 1983年生
网络名 第四维
获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现已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幻城》
目前在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学习
性格一半明媚 一半忧伤
喜欢看电影、睡觉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
在《幻城》中就有

郭敬明 1983年生

网络名 第四维

获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现已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幻城》

目前在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学习

性格一半明媚 一半忧伤

喜欢看电影、睡觉和用四十五度角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

关于幻城

我觉得就是人心中的一座城堡,就是你的梦想

记者:你在《幻城》中塑造了一座冰雪帝国,它有特定的涵义吗?

郭敬明:我觉得就是人心中的一座城堡,就是你的梦想,你长大以后内心依然保留的一些童真,每个人心中的幻城都不一样。

记者:《幻城》读起来像日本漫画,又像古龙的武侠小说,你是不是受到他们的影响?你觉得《幻城》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郭敬明:应该是古龙武侠的一些东西,以及日本一直以来的审美观点的影响。西方的话,就是那些魔幻小说的东西。

记者:有人评价你的《幻城》具有网络写作的一些特点,简单柔弱,虚无飘渺,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郭敬明:这个本来就是写一个虚幻的故事,所以说语言的感觉、情节的构架都比较飘渺。但我在里面所表现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说,用的是神话框架,但表现的是人。我觉得它还是有自己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感情。

记者:我感觉《幻城》的迷人之处就是用简单的童话,表达对某些终极问题的追问,比如爱、信仰、价值。在这么一个娱乐的、消费的时代,人们纷纷避开这些“沉重”“深刻”的问题,纵情享乐,玩世不恭,少数人退化成行尸走肉般的消费者,大部分人在内心深处还是怀着深深的饥渴,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对于人类而言,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宿命。你的这本小说(我觉得是童话)虽然具有某些网络语言的特点,却简洁明快地触到了人类灵魂的中枢,因此与同时代人的写作不同,也与所谓的网络写作拉开了距离。

郭敬明:是的,我是在用一个神话的框架来讲述复杂的人性的故事。其实说是复杂,更多的是我把人性简化了,而这种简化又不同于单纯的把事情简单处理,而是把人性中一些不是那么突出的情感推到一个极致。让所有的感情变得纯正而清澈,没有世俗的介入。

记者:曹文轩说,《幻城》还可算得上是“大叙事”。作者不写“世俗社会的蝇营狗苟”、“风尘世界的芸芸众生”,而是写“梦幻城池”“神圣之战”“王”“大阴谋”“冰清玉洁之境界”,“小小年纪,居然用了莎士比亚式的大腔圣调,并且还显出一副举重若轻的派头”。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郭敬明:我觉得受宠若惊了,让我有点担当不起。

记者:你说“《幻城》让我觉得很累”,为什么?

郭敬明:当时也是开玩笑地讲,不过的确是有一点累。因为写《幻城》写到最后的时候,由于时间不够了,所以结局有些控制得不是特别好,有些仓促。

记者:这是你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回过头看,你如何评价它,是否有缺憾?

郭敬明:首先,它不能代表我的风格,而且也不是我最喜欢的写作风格。但是对我而言,它是一部最特别的作品。这个最特别包括首先它是我第一部长篇小说,而且也是给我带来最大的社会认可的一部小说,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写魔幻题材的小说。它在我的文学创作中占有一个很特别的地位。当然这个很特别也不可能永远特别下去。我希望自己是在不断进步的,而不全是陷入这个幻城里面永远走不出来。

缺憾还是蛮多的。首先,因为这个小说中间一部分我写了很多推理的东西,所以注定了我用第一人称是失败的。当然,也不是失败。因为第一人称写推理小说以前很少有人写。因为一个小说里如果用第一人称的话,那么很多东西都被限定了。除了你看到的,其他东西你都不能写。所以这是写推理小说的一大禁忌。因为我短篇里面是用的“我”的第一人称,所以长篇也只好沿用下来。还有就是最后时间比较仓促,结尾节奏太快了。

记者:有些成名的作家和批评家,笼统地把年轻的作者的写作称为青春写作,潜台词里有稚嫩、简陋、浅薄的含义,你怎么看“青春写作”?

郭敬明:以前都是三十岁的人写三十岁的东西,四十岁的人写四十岁的东西,现在看到十七八岁的人写十七八岁的东西,一下子就觉得很新奇,就把这作为一个现象来对待。其实他们对于那些作者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对作品的关注,而没有抛开这个作者去关注这个文本,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文本。如果他的文本我们觉得是成熟的,那么他就是成熟的,如果文本是幼稚的,那么他就是幼稚的,不应该用一个人的年龄、身份去限定或者去推导他的作品是成熟还是幼稚。不一定十六岁的人写的东西就一定是幼稚的,也不一定六十岁的人写的东西就是成熟的。对青春写作,我们不应该提倡,也不应该反对,因人而异。写作对于他是很适合的,那么他就去写;如果写作对你不适合,那么你不必放弃学业一定要去做这个事情。我觉得个人做出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

关于情感

我觉得朋友是我最大的支持。

记者:在小说中,情感是一切的东西,你信仰情感吗?你如何看待为对方奋不顾身的爱情?这是不是也是给彼此无限的沉重的负担?因为书中的不少悲剧却是彼此过于强烈地爱造成的呀。

郭敬明:我信仰情感,无论是友情亲情还是爱情。我觉得情感是我生活中最珍贵的东西,我所想要表达的也大多是关于情感的事情。

记者:在《幻城》里面,似乎特别强调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郭敬明:我觉得应该有吧,可能因为我们是独生子女,有时候反而对亲情有一种更纯粹的感觉,对它有一种很圣洁的想像。我们这一代从小都是生活在父母身边,缺少兄弟手足之间的感情。所以我希望给大家带来的是这样一种亲情,一种很强烈的感情。

记者:书中的主人公兄弟之间的感情,甚至超越了爱情和亲情。

郭敬明:这就是我上面说到的把一种情感推到极至之后的结果。

记者:你在书的后记里,你用非常动人的笔调谈到了朋友,是不是因为独生子女少兄弟手足,而从朋友处获得?

郭敬明:朋友我谈得够多了,我后序里写的都是朋友。我觉得朋友是我最大的支持。我很看重友情,友情是最珍贵的。

记者:你说你有很多朋友,但感觉你还是很孤独。

郭敬明:对。因为可能就是我对友情太重视了,太推崇了,觉得它太完美了。所以很多时候一次小小的分离都会让我觉得很难过。越在乎的东西就会觉得越难过。

记者:你说和最好的朋友微微是“第三种关系”,能解释一下吗?

郭敬明:每个人感情都不一样,你对这个人有一种特别的感情,你不能把它简单划分为友情。就像以前我去别的学校参加讲座时我说过,我对两个人,可能两个都是普通朋友,但是我对他(她)的感情和对他(她)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不能把它笼统地划为你们都是友情或者你们都是爱情,或者都是亲情。这个世界上的感情不能单纯地划分为这三种。像我对他们说,你们在座的来听我讲座的是什么关系,是友情吗?是爱情吗?都不是。我觉得划分不要那么机械,很多时候感情是混合在一起的。

记者:是呀,感情是千变万化的,个中滋味只有当事人体验得到,很难简单地以某个概念来概括。我感觉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似乎天然就拒绝归类。

郭敬明:我觉得不是拒绝归类,而是你无法归类,这一代的孩子都有太个性的东西,太鲜明,你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地方,也许今天你发现有个人可以代表这一代人了,但是也许过几天你就会发现有种人和你发现的人完全是不同的生活状态。

记者:你说自己很喜欢彼得潘,因为他永远也长不大,现在你长大了,还喜欢它吗?成熟就意味着丢掉童贞吗,这是不是一种宿命?

郭敬明:我以前会选择做彼得潘,现在我可能不会选择他了。我觉得人都是要慢慢长大的,必须要去承受很多东西。

记者: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似乎有一种“幼稚”的爱好,不喜欢长大,甚至拒绝长大。

郭敬明:我以前是,现在不是了,我希望自己按照时光的轨迹成长,顺其自然。

记者:你如何看待当下某些年轻人玩世不恭的态度?

郭敬明:我自己有时候也是有点玩世不恭的态度的。我不喜欢评价别人,因为我不了解别人,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我没有发言权。我只能说我自己,而且我都不了解自己,我用我刚写的文章里的一句话来回答吧,“我是在用最玩世不恭的态度来最严肃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