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莫拉诺退役:谁能帮我翻译一下下面的古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21:42:07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这是《左传》里的话,
说的是什么意思?
出于什么故事?
谢谢。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讲信用不是发自内心,即使有人质也是没有用的
.能懂得将心比心地办事,并用礼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呢?
典故:
这是《左传》描写隐公三年,周郑两国国君为维护各自的利益以交换儿子作为“诚信”,但是,由于各自目的使然,最终“撕票”的故事。说的是:诚信如果不是出自内心,单凭交换人质是无益的。心地光明,互相了解;宽厚相待,彼此体谅,照这种精神行事,再以礼义相约,纵然没有人质,也可以实现“诚信”的目的!

“信(诚信)不由中(不是发自内心),质(交换人质)无益(也没有用)也。明恕(明白了忠恕之道)而行,要(约束)之以礼(礼法),虽无有质(虽然没有交换人质),谁能间之(谁又能够离间他们呢)!”

http://www.white-collar.net/02-lib/01-zg/03-guoxue/%E5%85%B6%E4%BB%96%E5%8E%86%E5%8F%B2%E4%B9%A6%E7%B1%8D/%E8%BE%91%E6%B3%A8%E7%B1%BB/%E5%8F%A4%E6%96%87%E8%A7%82%E6%AD%A2/o1/02.htm

“诚意不是发自内心,交换人质也没有用。能懂得将心比心地办事,并用礼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呢?如果确有诚意,那么,山溪、池沼、沙洲旁的野草,大苹、白蒿、聚藻之类的野菜,方筐、圆筥、鼎、釜等简陋器皿,停滞的死水,路旁的积水,都可进献鬼神,也可奉献王公。何况君子订立两国的信约,遵礼行事,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呢?《国风》中有《采蘩》、《采苹》,《大雅》中有《行苇》、《泂酌》,这四篇诗都是表彰忠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