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蛋电影投资网:求助作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22:02:29
1、以“春节”为话题
2、以“语文”为话题(不要太深奥,用语平常一些)

生于农村,长在水乡,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就知道一年中有那些个很忙碌、很好玩、很喜庆、很开心的日子,叫“过年”。
小时候,家贫。一年到头,一天三顿,喝不完的是稀粥。因而,小时候特别盼望的日子,就是那么一个令每个庄户人脸上都堆满笑意的日子,过年。
过年的时候,不仅有喷香喷香的大米饭,还有成筐成箩小山似地积聚起来的馒头、米糕、大卷子,更有油水足足的猪肉、牛肉。要是不过年,哪有?
过年的时候,不仅有炒熟的向日葵、瓜籽,还有很精美、很好看的平素难得一见的稀罕食品——糖果。这些花花绿绿的糖果啊,即使家里买不来,也能通过走庄串户的拜年,说上几声“给你佬把头磕起来”,“给你把年拜起来”,不花一分钱,就能轻而易举地弄到一小口袋。要是不过年,哪有?
过年的时候,还有新褂子、新裤子、新鞋子、新袜子穿,还有很新奇别致的东西玩,还能看到带新娘子,看到走钢丝的、唱戏的、耍猴的等好把戏。要是不过年,哪有?
所以,过年实在是一年中的最盼!

小时候,只知道有过年,不知道有“春节”。知道这个喜气洋洋、开开心心的日子又叫春节,那是后来的事了,是从课本里知道的。
因此,等那些个让男女老少都能忙上好一阵子、乐上好一阵子的日子又来到的时候,对它就多了一个叫法:春节。头一次这样叫的时候,感觉本庄的小伙伴们都瞪大了眼,似乎连母亲听到也咪咪的。
那时候,只感觉过年也好、春节也好,过起来特别快。从祭拜“锅灶老爷”到贴对联,从放爆竹到“炸马虫”,也就一眨眼的功夫。留也留不住,捂也捂不住。
那时候,只感觉不过年的时间走得特别慢。最不能容忍的,是春节以后那白天的日光越来越长,早饭碗丢过了很久,天还紧忙不到中;晌午还没过一会,就盼望着日头早早下山。好在乡村的夜晚不算长,几碗稀饭落肚,躺到床上不一会功夫,就进入到了梦乡,再一睁眼,就又是大天四亮了。
那时候,只感觉过完了春节肚子很不好伺候。虽然与哥哥姐姐比起来,我的待遇其实不差,每天中午放学归来,总能躲到一边偷偷地享用母亲夹放在粥锅里的米面疙瘩。那可比呼呼地喝稀粥干实多了。然而,它依然是不经饿,蹦不到几个圈子,肚子就又咣啷咣啷、叽里咕噜地叫个不停。
因此,那时候,最最盼望的,依旧还是过年,因为生活依旧。

后来,知道过年和春节之外,还知道了一个新流行的北方词汇——“过大年”。知道那个红红火火、喜气连天、阖家庆贺的日子又叫过大年,是从电视里知道的,是看一年一度的“春晚”剧目时听到的。
然而,时代在变,生活在变,心情也在变。
知道过大年的时候,我已经进入了城市,有了一个安定的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有了一个较好的公寓单元。
知道过大年的时候,我对鸡鱼肉蛋已经不再感觉那么喷香,糖果糕点不再那么甜蜜,电影、戏剧甚至电视等小时候感到无比好奇、闻所未闻的东西,也已经不再那么好看,看到人家穿上新衣服目光也不再那么流连了。
知道过大年的时候,我只喜欢享受那一家人团聚的祥和,而羞于给人说拜年,也无奈于别人给我说拜年了。
知道过大年的时候,感觉那年来得太快、太密!好像脑子里旧年的影子还没有消逝干净,这新年的脚步就又咚咚地过来了。真是“逝者如斯”啊,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接着一天,一轮挨着一轮,不知不觉就那么一天天、一轮轮地过去了。
知道过大年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过年、过春节已经一点兴味也没有了,而唯一的兴味就是看妻依然那么从容购物、频繁忙碌,看女儿依然那么心花怒放、天真烂漫……。

在百度中输入:
作文
或 作文“春节”
或 作文“语文”
再注意下面的相关搜索,你就能找到要找得东东

这是初2的作文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节又到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在清晨那清脆的爆竹声中,它再一次悄然而至。
对于众多孩子来说,春节的到来是令人高兴的,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以庆祝他们的喜庆节曰。但对于我来说,春节没有这么好,春节的到来,却不能给我带来喜悦。因为,我是穷人家的孩子。
每当春节早上我一醒来,就在想:“要是我早上能意外得到父母的压岁钱,能有好多的点心吃,那该有多好呀!每当想到这里便情不自禁地跳下床,可是,无情的事实不得不让我熄灭了心中的希望之火。我不得不再一次告诫自己:别再痴心妄想了,你是穷人家的孩子,然后,我只有默默地坐在门口,望着别家孩子们欢乐的笑脸。
又是一阵清脆的爆竹声,把我从往事中拉了回来。是啊,我该起床了,尽管得不到父母的压岁钱,还有那琳琅满目的点心,可床还是得起的。
我以极快的速度梳洗完毕,当我跨出房门时,厅堂里的一幕吸引了我的目光,没错!那是我爸妈摆放出来的点心,没错的!当我想到这时,妈妈走了过来,手里还拿了一张崭新的50元人民币,带着无限关爱说:“丽,新年快乐,这是你今年的压岁钱,拿好,别丢了!”我顿时惊呆了。问道:“妈,我们家庭状况不好,拿压岁钱干啥?”妈笑了笑:“傻孩子,改革开放这么久了,我家状况也好多了,以前是爸妈对不起你,但是以后,不用再受穷了,你就放心拿着好了。”“那边还有点心,多吃点。”我一蹦一跳,跑到点心前,抓了一大把,开心地吃了个痛快。
我靠着门边,一手拿着点心,一手捏着妈妈给我的压岁钱,再望着不远处那群孩子打闹的情景,听着大人们说着“新年发财”的祝语,耳畔是那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心中不觉畅快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骏嘶风传捷报,五羊跳跃展新图。
花红桃艳,金桔满盘,喜气洋洋华夏儿女策马赴羊年,春节年年过,今年过节又不一般。俗话说“俗随时变”,春节习俗传承、演变到今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许多变化,回望过去,每个时代都各有风格:
50年代的年夜饭:几斤肉快活吃几天
60年代的潇洒:在广阔天地里过年
70年代的年货:新奇玩艺造出来
80年代的娱乐:看春节联欢晚会
90年代的拜年话:身体健康排第一
现代社会花样更多,过几年一个样,呼机拜年,电话祝福,短信传情,餐馆年夜饭,旅游过大年。但这毕竟是少数时尚弄潮儿的好戏,大众的呼声是,年越过越淡了。可不是,这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第一是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使得某些十分重要的春节民俗面临危机。庆丰收,祭祖和驱鬼,这是春节的灵魂。如今的人们,特别是城市的新生代们,不仅摆脱了农耕,而且也远离了宗法家族,春节庆丰收祭祖的意义消失了,人们现在相信科技,也不怕鬼敬神了,驱鬼也取消了。守岁,它是年节的核心。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盛行激进主义。他们把现代化与传统对立起来,把科学与信仰对立起来,反传统、反宗教信仰;结果春节民俗中许多传统内容、信仰内容被破坏。例如,把公历第一天称为"新年",而把传统的历法新年改称春节,淡化了、模糊了春节的"新年"含义。以致于有人想取消春节,用阳历年取代春节。
第三,国外节日文化的引入对我国传统年节产生了冲击。物质享受为主的春节气氛淡化的一面,是以精神享受为主的西方节日的兴盛,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越是多元化,本土固有的文化应该是最具有魅力的,一个民族的永久性,首先在于它文化的本土性。本土性越强化、越固有化,他的主导地位才能更突现出来。
第四,如今,平时工作日的缩短,休息、娱乐时间的增多,使得过年便不再是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休息、娱乐时间。城镇人民温饱基本解决,也不再等着过年吃大餐,穿新衣,走亲戚,而是精神压力寻求解放,想着可以哪里去玩,玩什么,怎么玩?
时代不断赋予春节新的内容,时代也不断给予它新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虽然内容上不断增新,但基本的形式和主题却始终保持不变,“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正是春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思想表现。 无论怎么变,它祝福吉祥如意的深层含义没有改变。春节家庭团聚的习俗至今相传,人们再苦再累,春节那几天一定要好好过,这是个人生理调整的需要,也是心理调整与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无论是旅游过年、上网过年、还是晚会过年,人们寻求的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在同一的时间以大致近似的方式作大体一致的选择,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与民族的需要。
一种民俗的传承是需要民俗心理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当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民俗心理必然发生变化。然而这种心理变化并不似社会变迁那样快,需要与新的生活方式进行长时间的整合。春节作为一个民俗,在社会的发展逐步摆脱农业主导而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的时候,去与留就是纯自然选择,而不能人为干预,其保留的也将是最有生命力的。
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来体现民众的文化诉求。 我们只有在保持传统与接受现代生活方式方面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才可能建构出一个新的民族文化体系,也就是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传承我们的春节文化,强化它的本土性,再向世界进军,让它成为世界人民同乐的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