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金瓜子充值:京剧之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7 18:03:12
知道的都说
最好是大篇大篇的文章

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熟悉自己民族文化的瑰宝———京剧。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却对其所知甚少,故应大力宣传普及京剧知识,而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普及读物必不可少。过去,这类书籍难以寻觅。最近,我们欣喜地读到《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石呈祥著,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此书为人们了解、认识京剧提供了一条极为便利的途径。
  作者石呈祥长期在高校执教,痴迷于京剧艺术,多年来致力于京剧的宣传与研究,开设了京剧知识课,深受青年学子的欢迎。这本书就是作者在授课讲稿的基础上精雕细刻而成的,它既是一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教材,又是一本普及京剧知识的入门书。其最可贵之处,是既全面系统,又简明概括;既有深度、有品位,又通俗易懂,趣味盎然,可谓雅俗共赏,曲高而和众。
  此书形式新颖,文笔流畅。作者如同一位熟知梨园胜景的导游,在他的引导下,读者不知不觉地步入了京剧艺术的百花园中,只觉一片锦绣,美不胜收,惊叹世界上竟有如此奇妙的艺术:它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唱腔丰富多彩,百听不厌;念白节奏铿锵,韵味十足;表演优美动人,妙不可言;武打惊险绝伦,扣人心弦;艺术流派众多,名家辈出。它的表现形式独特,虚拟写意。舞台上无马胜似真马,无船胜于有船,诗情画意,尽在其中矣!它的服装极富象征性,一衣多用,唐朝的皇帝戴宋人的帽子,而无人说其不真实。阅读此书,确实能让人感受到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书的另一可贵之处,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剖析京剧。作者不仅介绍了京剧的一般知识,而且从理性的高度审视京剧,让读者认识到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汇集民族文化之精华,博大而精深,其影响巨大而深远。怪不得不少外国友人到中国点名要看京剧;怪不得许多海外游子一听到西皮二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因为京剧就象征着中国。
  不少人喜欢京剧,却不会欣赏,不知其妙在何处。此书能帮助读者提高欣赏水平,学会用美学观点来品味京剧,懂得京剧是美的艺术,京剧之美无处不在,京剧舞台就是一个美的世界,艺术家的表演无处不美,连刑枷也是珠光宝气。京剧之所以能够流传二百余年而历久不衰,吸引无数中外观众,原因也正在于此。
  总之,《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一书,从形式到内容均具特色,它的出版必将对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推广起到重要的作用。

京剧脸谱艺术
中国传统戏曲的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作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

据史料记载,脸谱系由唐代乐舞大面(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之一,是京剧和某些地方戏中净的别称)所戴面具和参军戏副净(参军戏,唐宋时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由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作滑稽的对话和动作,以引人发笑,有时用以讽刺朝政或社会现象。参军戏中的副净,等于现在京剧中的“架子花脸”,一般都表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如《三国演义》戏里的张飞)的涂面逐渐演变而来。

中国戏曲理论家翁偶虹曾撰文说:“中国戏曲脸谱,胚胎于上古的图腾,滥觞于春秋的傩祭,孽乳为汉、唐的代面,发展为宋、元的涂面,形成为明、清的脸谱。在戏曲形成之后,脸谱与面具仍然交替使用。最明显的贵州的‘地戏’,江西、安徽的‘傩戏’,西藏的‘藏戏’,无论生旦净丑,都戴面具,每剧多至百余,少者亦须数十。‘南昆’里的神仙鬼怪,一般均戴面具,并不勾画脸谱。京剧是具有全国性的大剧种,大量发展脸谱,可是加官、财神、魁星、土地、雷公,仍戴面具。从脸谱、面具的混合使用与脸谱谱式的由简至繁,可以看出中国戏曲累递发展的轨迹。”

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在中国戏曲史上,虽只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与其他戏曲相比,它发展快,流传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京剧脸谱在中国戏曲脸谱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常以蝙蝠、燕翼、蝶翅等为图案勾眉眼面颊,结合夸张的鼻窝、嘴窝来刻画面部的表情。开朗乐观的脸谱总是舒眉展眼,悲伤或暴戾的脸谱多是曲眉合目。勾画时以“鱼尾纹”的高低曲直来反映年龄,用“法令纹”的上下开合来表现气质,用“印堂纹”的不同图案象征人物性格。

为继承和发展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本栏目所收的脸谱,并没有局限于某家某派,而是采取广征博采的方法,择优选入。欣赏和研究京剧脸谱,最好与剧情、角色表演、服装和人物身份等一起进行。

简述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关于这两大声腔的由来、形成与发展,在此不作考证和论述,仅就传统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做一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那么,它们的主要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以老生唱腔为例,将“西皮”和“二黄”的主要特征简单作一描述和比较。
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另外,"西皮"和"二黄"在入唱(或起唱)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西皮”的入唱位置在弱拍(如2/4节拍时,在弱拍入唱;4/4节拍时,在次强拍入唱)。“二黄”的入唱位置在强拍(任何节拍均如此)。前者由于是弱拍入唱,且强弱关系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增强了节奏的不稳定感和旋律的流动感,因此,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后者由于是强拍入唱,强弱关系比较明确,节奏扎实、稳定,增强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当然,这些只是它们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至于特殊情况的各种特殊处理也是存在的。

在京剧唱腔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声腔不仅派生了反调“西皮”和反调“二黄”,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地方剧种腔调,如[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娃娃调]、[汉调]等。由于这些外来腔调在保持其原有结构和调性特点外,其旋律风格都不同程度地与“西皮”、“二黄”相近或相融,特别是胡琴的定弦和把位上分别相同于“皮黄”,故习惯地把这些强调分别归入“皮黄”列之中,如[西皮南梆子]、[西皮娃娃调]、[二黄四平调]、[二黄汉调]等。

谈到声腔的作用,不能不谈及到节奏的运用。京剧唱腔的节奏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由“板式”来确定。其典型板式有:[原板](2/4节拍)、[慢板]、[三眼](4/4节拍)、[流水]、[快板](1/4节拍)、[散板]、[摇板](自由节拍)等。[原板]为基础(原形)板式,其它各板式是在[原板]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如[慢板]、[三眼]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加倍扩充,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丰富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更加丰满、华丽;而[流水]、[快板]则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收缩,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简化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和节奏更加简练朴实,增强了力度;又如[散板]、[摇板]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自由伸展或紧缩,增强了唱腔表现力和戏剧效果。象其它类型的音乐一样,节奏越是缓慢,情绪越是趋于平稳、优雅,反之则越是活泼、激动。不同的板式与不同的声腔有机搭配,则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

京剧的声腔与板式进行各种有机搭配,形成了完整的京剧唱腔体系。分析京剧唱腔的表现功能,大致归类为三种,一是抒情性,二是叙事性,三是冲突性。腔多字少的多用于抒情性唱段,如《文昭关》中伍员唱段 [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前”和《贵妃醉酒》中杨贵妃唱段[二黄四平调慢板]“海岛冰轮初转腾”。而腔少字多则用于叙事性唱段,如《凤还巢》中程雪娥唱段[西皮原板]“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而第三种“冲突性”唱腔之所以单独归为一类,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京剧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即人物之间产生戏剧冲突时进行激烈的对唱或联唱唱段。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与铁镜公主的对唱[西皮快板]“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

京剧艺术的服饰

京剧是中华文化的国粹,作为舞台艺术,除特定的唱腔、做工、音乐外,京剧表演所使用的服饰也是京剧艺术颇具特点且最能吸引观众的特定手段。京剧表演,服饰色彩斑斓、绚丽多彩,是舞台人物造型的一个主要部分。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服饰的等级制度森严,
戏剧服饰不是按历史时代的实际面貌,而是用从历代生活实际中归纳出来的特殊形式的“绘画之服”,及其以适合表演为原则的装扮方法,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和性格特征。

京剧的服饰能达到现在的工艺水平,是经过了几百年来无数民间艺术家、演员、彩绘工人、刺绣工人、裁缝工人等共同创造的财富。 京剧服饰的样式,基本上是仿明代的,以后又吸收清装、旗装的服饰特点。1915年创造出古装服饰,使用时不分朝代、地区、季节,都按统一程式穿戴。如果演清代的戏,只要有一个人穿清朝衣服,就表示这出戏是清代的。

京剧的服饰一开始都是为扮演某一个角色而设计的。因为好而流传下来,服饰多了,逐渐形成了程式。如穿黄蟒的是皇帝;穿红、紫色蟒的是大臣;穿官衣的是小于大臣的地方官;穿衣裙的是小姐;穿坎肩和裙子的是丫环。武生穿的褶子多绣飞禽;小生穿的褶子多绣花卉;贫困书生穿的褶子上补着不规则的杂色绸子,叫富贵衣;头上缠着带子,身上系着裙子表示这个人有病等等。所以京剧人物一出场,观众就能对他的年龄、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人品等有个简单的概念。

京剧界把服装叫行头,是各种角色穿戴的服饰总称,它包括:长袍类,短衣类,铠甲类,盔帽类,靴鞋类,以及附属于服装范畴的辅助性、服饰性的东西。比如戏衣的名目就很多,重要的有蟒袍、官衣、靠、箭衣、披、褶子等二十多种。戏衣的色彩分上五色、下五色。质量上主要采用缎、绸、布等。戏衣的纹饰有龙、凤、鸟、兽、鱼、虫、花卉、云、水等。由于色彩、纹样和质量的不同,以及穿戴上的不同搭配,使整个戏衣显得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

“蟒”是行话,一般观众把它叫做“龙袍”。京剧里帝王将相和后纪大多数都要穿这种服装。蟒的样式是圆领、大襟、长袍,腋下开叉,配有异色宽边,叫做“摆”,前后襟下面绣海水江牙图案,男蟒周身绣团龙或行龙;女蟒绣丹凤朝阳等图案,下配裙子飘带。

“铠甲” 行话为“靠”。这种服装依照古代战所披的甲胄设计。武将扎上“靠”,表现出人物威风凛凛、气宇轩昂的英雄气概。靠分男靠、女靠两种。男靠前后身分为两片,用素缎绣鱼鳞花纹,靠肚呈虎头形,两肩做成蝴蝶式或虎头形,长袖紧口,颈口配云头领,腿的两侧系靠牌子,背子还系有插靠旗的皮套,名为“背虎”。

“褶”在京剧服装里,属于便服,穿用机会特别多,不论哪个行当或哪种身份的人物都可以穿这种服装。褶子和从前人们穿的长衫类似而特别肥大,和尚领,袖子尢其阔。旦行的褶子为对襟,略短。褶子如绣有飞鸟、蝴蝶、花卉等图案的称为花褶子;没有刺绣的称为素褶子。

“帔”,绣有团龙团凤图案的黄帔,为皇帝、后妃、公主所穿;绣有鹤、鹿、牡丹、花卉等图案的帔,为宰相、重臣、绅士、夫人、小组等人物所穿;状元登科和新婚拜礼时穿大红绣花帔;一般文人学士只穿素帔。男、女帔均为大领、对襟、穿袖;男帔较长,女帔至膝并配有裙子。

下层人物各有专门服式。除兵卒的衣外,刽子手、龙套均有特定的衣。渔家、堂倌、书童穿对襟粗布衣裤。天真活泼的少女,穿绣花的袄子、裤子,腰间系汗巾或四喜带,显得秀丽多姿。还有僧人、道人穿的八卦衣、道姑衣、法衣等。神仙也有各自的衣。

上层人物的服装除蟒、褶、帔外,还有宫衣、太监衣、官衣、箭衣等。 宫衣为公主、郡主等人物所穿,周身绣花并缀有飘带,缨穗,下配裙子,肩上罩"云肩",显得格外娇媚尊贵。 官衣是文武官员办公理事所穿的服装,胸背绣有方形图案,如仙鹤、旭日、海水等,以红色、紫色为高品位,黑色次之,黑色不绣图案的为黑素,为下级官吏的服饰。 箭衣小领、大襟、紧腰、窄袖,袖口马蹄形,并带纽扣。

京剧里的人物头上所戴的统统称为“盔头”。“盔头”有盔、冠、巾、帽等类。 “盔”系仿照古代战将所戴的头盔样式并加以夸张美化而形成的,分有许多种类:虎头盔、倒缨盔、大额子盔、夫子盔、草王盔、帅盔等。凡戴盔的都是重臣武将,具有威武庄重的气质。

京剧中各类人物都有特定的帽式。“皇帽”,又称“王帽”、“唐帽”、“堂帽”。帽为圆形,前低后高,背后有朝天翅一对,黑地饰以龙纹,顶端有黄色大绒球两个,并有许多珠子。左右各挂黄色大穗,称为“流苏”。为皇帝专用的礼帽。 封侯者戴侯帽,它的两旁有宽翅,翅的边上垂着穗子,握有兵权的,顶端加戟头,称为"台顶"。 “汾阳帽”俗称"文阳",与相貂略同,金地龙纹,缀有绒球珠子,两旁为金色如意翅,用于权势显赫的宰辅。纱帽帽形微圆,前低后高,左右加翅;由于翅的形状不同,又有“方纱”、“圆纱”、“尖纱”之别。一般说品位较高的文官,纱帽的两侧插长方形帽翅;品位次之的插长圆形帽翅;品位低的戴“尖纱”或“圆纱”,含有贬义,多为奸臣丑角所戴用。

水袖的名字来自水衣。水衣就是一种衬衣,演员穿戏衣时,里边要衬一件水衣,水衣的袖子长一点,露在戏衣的外边。后来,演员发现这种衬衣的袖子,不但可以保护戏衣,而且还可以用于歌舞表演,就逐渐把它放长,脱离水衣,直接缝在宽袖的戏衣上,就成了水袖。水袖的功法有:抖袖,表示整理衣服;投袖:表示生气;挥袖:表示叫人离开;招袖:表示叫人来;摆袖:表示飘洒自如等十几种不同含义的表演功夫。《打神告庙》是敫桂英接到王魁休书以后,痛诉于海神庙的一场独角戏。在这段表演中,演员交叉使用水袖的功夫,再配合表演身段,更突出了桂英的悲愤心情。

胡须的表演又称为髯口功。京剧里老生、净、丑都挂髯口,各个角色利用髯口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种种感情。现在常用的髯口有三髯、满髯、扎髯、丑三髯、二涛等十多种。老生的髯口功所表示的意思,如捋须表示整理;托须表示思考;挡须表示着急;绕须表示喜悦;吹须表示恼怒等等。在舞台上髯口功要配合其表演加以运用。 在《鸟龙院》这出戏里,闫惜姣逼宋江写休书。演员运用抖须、甩须、吹须等功法,表现宋江着急、惊恐、激怒等复杂心情。

翎子,是中古代武将在盔冠上插的两根雉尾,表示官职比较高的将领,也作为英勇善战的象征。艺人为塑造人物把雉尾加到七、八尺长,除起装饰作用外,还通过舞动翎子,作出许多优美身段动作,借以表现人物的心情、神态。翎子功,生、旦、净、丑各行都用,小生用的最多,故有雉尾生一行。 翎子功有掏翎,有衔翎,有绕翎、刷翎、抖翎、摆翎等多种。可心表示喜悦、得意、沉思、惊恐等各种情绪。 盔上的珠球的妙用,如演关公的演员,演到刮骨疗毒一场,既神态自若地在用心下棋,又让盔上的珠球抖动发出声响,以表示手术的疼痛。

甩发是生、净、丑等角色在头顶上扎一绺长发,演员可以通过舞动甩发,表现人物的情绪,这种表演技巧叫甩发功。甩发功,一般有甩、扬、带、闪、盘、旋、冲等多种。如《周瑜归天》中演周瑜的演员就是用甩发功,表现人物的激愤、惊恐、绝望和挣扎的心情。

京剧舞台上用的扇子有大折扇、小折扇、团扇、羽扇等多种。扇子功法有挥、转、托、合、遮、扑、抖、抛等耍法。通过这些动作的组合,配合身段可以衍化出各种舞姿,刻画人物性格。

京剧里的“旗”很多,如帅旗。它是大本营的标志,同时也是两军胜败的象征,旗不倒兵不败。在生活中,风是看不见的,京剧把它有形化了,制成风旗。而水旗、云片则把自然界本来流动不定的形态固定化了,然后经过演员的舞动,再让它活动起来。 大旗在武场里用它抄筋斗,表现搏斗,还能耍出各种旗舞。

服装的程式是前辈艺人的创造成果,又是后人进行革新的手段。所以像梅兰芳这样的艺术大师,一面尊重原有的服饰程式,又反对乱穿乱戴;另一方面,一直摸索着改进。如白娘子的服饰,从清代到现在有许多的变化,清代早期画上的白娘子是戴渔婆罩,到梅先生前就改大额子。梅先生的老师陈德霖和梅先生早期都用大额子。后来,梅先生把大额子类同于一般的女将,缺乏特色。还有,白娘子在水斗中穿战衣战裙并不扎靠,戴大额子显得头重身轻并不好看,改成软额子用白绸子扎一个结子,配上面牌,减轻了头上的份量,显得匀称,又使白娘子服饰有自己的特点,面牌上的绒球原来用蓝色或白色。五十年代初把绒球改成红色,一身白,头上一点红,这样一改彩色对比鲜明,也突出了白娘子的斗争精神。梅先生不仅改进白娘子的服饰,还创造了一些新的人物服饰。如仙女、虞姬、洛神等。他的做法可以代表许多优秀表演艺术家对服饰程式的正确态度。艺术大师们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非常注意分寸,该穿素的决不穿花的,就是平时所说的“穿破不穿错”,不主张随便破坏穿戴服饰的程式。

京剧的服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特有的艺术风格,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京剧的服饰有待不断改进和革新,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