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3第十二赛季武僧:地球的结构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03:27:52

地球的结构是指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内到外:地核-外核(地核)-地幔-地壳。由外向内:地壳-地幔-外核(地核)-内核。

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 圈层。

地球的半径约6378公里,最上层平均18公里厚度范围为地壳。其中海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公里,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公里。地壳下部为地幔,厚度在3000公里左右,其中在地幔的上层有一个软流层,位置在地表下60-150公里处,主要成分为超基性岩,对建筑装饰石材的形成,甚至地球板块的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地幔的下部为地核。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与太阳相距149.6百万千米。它的直径为12,756公里;密度为5.52克/立方厘米。地球只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椭球体,赤道处略为隆起,两极略为扁平,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0多千米。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低下去24.3米,形状像一只倒放着的大鸭梨。其实,地球的这些不规则部分对地球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从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看,它更像是一个标准的圆球。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它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
------------------------
地球结构可分三层:地球最外层是地壳(地面下35千米以上),中层是地幔(地下35~2900千米),内层是地核(地下2900千米至地心)。人们可以形象地把地球这种圈层结构比作一个熟鸡蛋,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清,地核相当于蛋黄。“鸡蛋”里的温度随深度变化而变化。在距地表400千米深处,温度为1500~1800c;在2900千米深处,温度为3500~3700c;在6371千米深处的地心,温度高达4500~5000t。从这种意义上讲,地球是个大火炉,在它内部贮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供人们开发利用。

地球的结构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能上“九天揽月”,却仍然“入地无门”。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深度只有12千米,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间接地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一般认为地球是由一个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同心球层构成,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17千米。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已有46亿年了,这说明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地壳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形成的。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外核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心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温度最高可达5000℃左右,压力最大可达370万个大气压。

地球还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使整个地球生机盎然。

右图 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左图 地球的内部结构

地球是由一个物质分布不均匀的同心球层构成,它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厚度不一,平均厚度约17公里。上层为花岗岩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地球内部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加深而增加。经检测,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20多亿年,而地球生成到现在大约已有46亿年了,这说明构成地壳的岩石不是地球的原始壳层,是地壳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形成的。
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上地幔主要是橄榄石,下地幔是具有一定塑性的固体物质。地核的平均厚度约3400千米,外核是液态的,可流动;内核是固态的,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心密度为每立方厘米13克,温度最高可达5000℃左右,压力最大可达370万个大气压。
地球还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三个圈层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它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在太阳和人类生活的参与下,使整个地球生机盎然。

这里有一个繁体网站,详细地介绍了地球的构造,值得一看
http://www.eces.ilc.edu.tw/CAI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