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搜同官方地址登录: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11:41:18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现在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60年代激进政治运动失败的反应,是一种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近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取向与基础、思维方式等为基本特征,以新的话语和形式解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结构主义加入后现代主义后,后现代主义发展为一种遍及哲学、美学、艺术、宗教等领域的在全球颇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复杂纷呈,但也有其共同的思维特征,即反思现代性、多元思维和否定性思维,其理论倾向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反思与批判现代性

  反思和批判现代性(modernity)可以说是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其批判现代主义的基础论、工具理性、科学主义、中心主义等。李奥塔在其《后现代的知识状况》中说:“我所谓的现代,指的是用元话语来使自身合法化的科学”,而“我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后现代主义不再假定有一个绝对支点可以用来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它把矛头直接指向现代性,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认为它们依赖元叙事来证明自身的合法性,而事实上,那些支配社会制约关系机制的合法性本身也需要合法化来证明。后现代主义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主张摧毁人们对元话语的信任感。同时,后现代主义反思现代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物质富裕的同时,为人类的实践、人类的生存空间以及人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针对现代主义对理性的过分张扬、过分迷恋权威,过分依赖自然科学的确定性进行批判。可以说,后现代主义正是在对现代主义批判和质疑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传统思维模式的挑战和扬弃。

  2、反对中心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

  主体性问题一直在西方哲学认识论中占据中心地位。工业文明以来,过分张扬人的主体性,造成了世界的各种危机。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进行批判,他们认为把人与自然彼此分开是人类实践一切错误的根源,要超越现代,必须消解主客之分,消解主体性。他们提出人不是独立于世界万物的实体,人是世界的成分。因此,他们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后现代主义反对“自我中心论”,批判现代世界观是个人主义,主张摒弃个人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解构主义的研究工作动摇了西方哲学理性中心主义的合法性,摧毁了现代主义对基础和理论框架的信念,从根本上消除了终极价值的可能性,粉碎了人们对统一性、整体性、中心性和绝对真理的信仰。

  后现代主义在批判理性主义的同时,提升非理性主义,强调非理性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理性殒落”,“非理性应该提升”。非理性主义强调一种直觉,一种自由,一种个体的选择,它从根本上摒弃理性、排除权威,认为人的存在是开放的,主张建构非理性的主体。如阿兰·图雷纳主张主体是一个曾在性、情感、政治和心灵上有积极表现的主体。而理性主义框住了思想本身,将自然和科学的方法搬到哲学中来,视为惟一正确的方法。斯宾诺莎说:“我将考察人类的行为和欲望,如同我考察面积和体积一样”。非理性主义批判理性所推崇的实证主义,认为理性逻辑的框架只适用于僵死的无生命物质,强调人应该由存在的冷静观察者、分析者变为存在的参与者、关心者。

  3、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论

  后现代主义拒斥现代理论所预设的社会一致性观念,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多元性,对世界的认识应该是多视角、多角度的。

  一个视角就是一种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特定立足点,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一种分析特定现象的有利位置。每个人的观点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可能完全如实地反映社会现实,不可避免地受观察者本人的立场、观点和兴趣等的影响。同时,没有哪个人的视角能够充分说明任何一个社会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正如韦伯所说的:一切关于现实的知识都来源于某个特定观察点,一切事实都是由人们建构起来的解释,一切单一视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后现代主义强调文本的多义性和解释的无限性,克服从单一理念出发看世界的作法,宣称“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提倡“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号召“怎样都行(anything goes)”,允许采用任何方法,容纳一切思想,摆脱僵化的形式理性,将人类从传统方法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从而建立一个开放的、多元的方法群落。

  4、推崇对话,强调不确定性和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采纳、吸收了分析哲学、当代释义学以及法国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以语言范式取代了意识范式,从认识主体和意识内容的研究转向语言学的讨论,讨论主体群之间的活动及关系,赋予不同的话语以平等的权力。后现代主义强调一种语境体验,认为人更多的是作为交往,作为一种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语言主体,主张一种开放的、公平的对话。他们认为对话是解释者与解释者人际关系发生的过程,目的是推翻居于中心地位的认识主体,倡导不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对话中的对立面不是次要的,他们的个性和境况对于任何一个肯定的结论来说都是不可少的。向真理开放需要的是一种无知的态度——博学的无知,它要求对话者在向真理开放的过程中时时省察自己,保持一个开放的心胸。后现代主义认为,好的对话者应该是一个不断推动我们去反思我们在真正说着和想着的是什么东西的人,一个不断提醒我们转过来探究反思种种情况和条件的人。

  总之,后现代主义反对总体性、同一性和确定性,高扬事物变化以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样性、差异性、特殊性等,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去超越和反对统一现代理论。与此相联系的,后现代主义认为客观世界是无秩序的,非连续的,没有什么规律可遵循,又无始终,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和不确定状态。

  另外,后现代主义还主张取消价值的判断,赋予不同的话语以平等的权利。后现代主义主张文化多元化,尊重非己文化,赋予不同文化以平等的地位,相信每一民族都有选择和拥有自己文化的权利。他们认为社会中实际存在多种合理性的价值系统,一切价值都全然平等,“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对后现代者来说,“如果现实只是一种语言性的约定俗成,那么意义和知识都只能是相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