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影院 奥斯卡: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2 20:12:57
是一篇报告

给你参考一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积极响应上级团组织关于“服务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号召,全面落实我校党委关于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示精神,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进而进一步拓展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积极宣传发动,精心组织策划,力争在激情如火的暑期,发扬我校优良传统,高奏一曲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凯歌。
为此,我校团委根据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有关安排,克服经费、人员等困难,积极协调学校各部门,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认真组织青年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有关活动简要总结如下。
一、 社会实践组队情况
组织优秀大学生成立志愿服务队,既可以使之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又可以促使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增知识、受锻炼、长才干。我校在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先后拨出专款5万元,发挥院系力量,结合专业特色,由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校研究生会及学生会、校大学生艺术团组建成5支校级重点服务队,分赴我校各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大学生艺术团赴首都钢铁集团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社会实践及文艺演出是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宣讲服务团
该服务团以渭南市合阳县路井镇为实践地点,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团由30名队员组成(其中90%以上是入党积极分子,同时还有多名学生党员),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围绕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实际,开展了学习实践“三个代表”、宣传法律知识、“三农”问卷调查、“大手拉小手”主题知识交流活动、爱心捐赠、电脑英语分班培训、成才报告会、湿地调查等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帮助干部群众树立建立和谐社会的观念。社会实践期间,该服务团与当地农民群众座谈,向他们宣讲《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使农民朋友全面了解“三农问题”有关文件的思想精髓;向农民发放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宣传资料,与中小学生亲密交流,结合当地实际为他们举办英语学习及电脑知识基础讲座,向小学生捐赠文具70套,衣物650多件,图书约300余册。通过这些活动,该团队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受到启发教育,更以一片真情回报社会,向社会展示了我校我校学子的风采,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广泛好评。
2.黄河人居环境博士考察团
结合我校专业特色,以关中古村落——灵泉村为研究对象。博士团与灵泉党支部、村委会联合提出“灵泉村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程”,这是一项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规划、现代农村聚落规划、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于一体的综合工程。目前,陕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仅有一处——党家村,灵泉村在规划布局、建筑形制、艺术特色上更具有陕西关中村落的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及艺术价值。申报的基础条件较好。
我校研究生会组织建筑学院、土木学院、环工学院、艺术学院与人文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5人,于2005年7月7日~7月15日,深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灵泉村,历时十余天集中进行黄河人居环境考察,对古村进行抢救性的实地古村落、古建筑测绘及收集整理工作。 以召开村民动员大会、老党员老寿星回忆古村座谈会等形式,向他们宣讲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的意义及古建筑保护的知识;鼓励他们调整原有经济结构、积极进行旅游开发;成立了由村民、专家及政府三方面共同组成的古村落保护委员会;为作好国家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与古村保护工作,博士团请示学校后,在灵泉村举行了了我校社会实践基地关牌仪式。同时,在灵泉小学举行文具捐赠仪式,并与村中家庭困难的小学生结对子,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返校后及时组织开展成果汇总:建立古村落三维电子模型、村落平面图、祠堂测绘图5幅、古民居测绘图48幅、建筑装饰图9幅、整理全村历史遗留碑刻13通、收集整理了传统民居与古建筑营造法,并完成《关于灵泉村古建木结构构造的探讨及其建筑灾害分析与维修加固的建议》、《建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美的礼赞——探究灵泉古村民居装饰图案象征性的本原》、《灵泉聚落的规划布局及其建筑特色》等学术论文。这些工作的完成对于《灵泉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学术基础。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大学生赴京学习慰问演出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首都钢铁集团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推广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均有着广泛和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增进双方友谊,繁荣企业文化,促进大学生成才,在校企领导的积极沟通和安排下,我校从大学生艺术团(交响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中选拔优秀团员,组成了赴京参加参观学习及文艺演出队伍,于2005年7月19日至27日在首都钢铁集团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校企联谊共谋新发展,倾情汇演再树新篇章。此次社会实践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徐德龙院士、党委副书记王秉琦教授、副校长段志善教授亲临指导。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既为我校与全国知名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为我校大学生提供了宝贵的见习就业机会,是我校在新形势下探索社会实践途径的新举措。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 在京期间,组织大学生艺术团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同学们冒雨登长城,万里长城之上唱起了《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4.延安革命精神体验团
在全国掀起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热潮之际,我校组建延安革命精神体验团,主要由艺术学院的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近40余人组成。历时四天踏访了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怀着敬仰的心情参观了宝塔山,王家坪革命纪念馆,以及枣园等革命根据地。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给了同学们深深的触动,大家纷纷表示要弘扬延安精神,永葆革命青春;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加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本职,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延安的峥嵘岁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将永放光芒!
5. 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陕西省水情调查团
作为拥有我国西部唯一的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同时拥有市政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与城市水及水环境相关的学科博士点的我校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在总结2005年关中地区城市水情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战果,组建了以02级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为主要力量的城镇供水调查团,对陕西省城镇供水情况展开调查。调查团以走访问卷的形式于2005年7月16日开始对陕西省各县级城镇供水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总共历时12天,走访了陕西省五十多个县城,覆盖陕南、关中和陕北三个地区,获得有效问卷48份,调查内容主要为城镇供水企业的供水状况、水质和水质监测状况、水源水质和水处理状况以及城镇供水管网状况四个方面。通过调查,调查团真实地了解到陕西城镇供水的现状以及供水企业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更加坚信城镇供水企业应深化改革,加强水质管理、改进生产工艺和强化管网管理维护的紧迫性, 清楚地认识到陕西各地应加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完成了以“县级城镇供水调查陕西省城镇供水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为题的调查报告,对城镇供水反映的问题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在文中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二、 社会实践活动参与面和参与层次
注重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的参与面和受教育面一直是我校此项工作的特色,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案安排方案中,我们要求所有在校学生都要参与一次以上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据各院系总结及所形成的社会实践报告统计,我校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参与率达到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总数的87%以上。
在社会实践的具体组织过程中,我们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即:①分别组织由专职团干带队的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队5支,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及社会调研活动;②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和专业调研;③利用暑期学生返乡回家,发动学生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以上工作的落实主要通过两项内容来检查,一是学生实践单位的有关证明材料;二是学生撰写的实践报告。
三、工作总结及展望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本次社会实践从创意、立项、经费、直到活动结束,都得到了我校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他们多次对此活动给予关心与指导,指示我们要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要把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与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时,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师生安全万无一失。学校党政领导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高度的重视,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2.发扬传统,健全机制。

我校曾多次获得“全国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在开展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方面有着优良传统。学校坚持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作为展示学校风貌的窗口,建立了促进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形成了主管党委副书记负责、团委牵头、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和教务处配合的组织体系,并由财务处提供经费保障、公安处提供安全保障。
3.广泛宣传,措施得力。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我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我校素质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为实现我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为期一至两周)以“三下乡”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目标,我校在广泛进行宣传的基础上,通过队参与者给予学分等方式,激励青年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7%以上的参与率,已初步彰显我校宣传及激励措施的成效。
4.发挥特色,形式多样。

分别组织由专职团干带队的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队5支,开展“三下乡”及社会调研活动;鼓励各院系发挥专业优势,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生产实习和专业调研;发挥大学生艺术团的载体作用,为校企沟通架起金色桥梁,同时为大学生提供见习机会;利用暑期学生返乡回家,发动学生就近就便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我校社会实践已涵盖了思想道德建设、形势政策宣讲、民族精神及革命精神体验、科技实践服务团、就业见习实践等各个方面,呈现出遍地开花、特色鲜明的良好景象。
5.狠抓落实,注重总结。

工作布置得好,更要落实好。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综合素质考评,要求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各学院撰写社会实践工作总结,组织社会实践先进团对为广大师生作报告,并将社会实践作为素质拓展的渠道和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从客观上实现了对社会实践工作落实的监督和检查。
6.弥补不足,开拓创新。

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也遇到一些新老交错的问题,如缺少经费支持、缺少社会接纳、学生积极性不足等,甚至不乏把社会实践搞成旅游观光,背离增知识、长才干、受锻炼的初衷。我校社会实践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有上级团组织的领导,有学校党政的支持,我们相信一定能在积极探索中解决这些问题。今年的社会实践,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而我们还将在这条开拓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