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怒斥马谡打麻将:竹子是树还是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4 16:13:43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70余属,1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次。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

竹子是常绿(少数竹种在旱季落叶)浅根性植物,拉丁名:Phyllostachys viridis McClure

地下茎是竹类植物在土壤中横向生长的茎,有节,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以萌发为新的地下茎或出土成竹。按植物学观点,地下茎是“竹树”的主茎,竹秆是“竹树”的分枝,一片竹林尽管地上分散许多竹秆,而在地下则互相连接于同一或少数“竹树”的主茎。 根据竹子地下茎的形态特征,可分为下列三大类型。
(一)单轴型 地下茎细长,横走地下,称为竹鞭。竹鞭有节,节上生根,称为鞭根。每节着生1芽,交互排列,有的芽抽成新鞭,在土壤中蔓延生长,有的芽发育成笋,出土长成竹秆,稀疏散生,逐渐发展为成片竹林。具有这样繁殖特点的竹子称为散生竹,如刚竹属、唐竹属等竹种。
(二)合轴型 地下茎不是横走地下的细长竹鞭,而是粗大短缩,节密,顶芽出土成笋,长成竹秆,状似烟斗的秆基。除少数竹种(如梨竹、泡竹等的地下茎可以在土中横行1m左右)外,这种类型的地下茎不能在地下作长距离的蔓延生长,顶芽出笋长成的新竹一般都靠近老秆,形成密集丛生的竹丛,秆基则堆集成群,状若推轮。具有这样繁殖特性的竹子称为丛生竹,如刺竹属、慈竹属、牡竹属的竹种等。
(三)复轴型 兼有单轴型和复轴型地下茎的特点。既有在地下横向生长的竹鞭,并从鞭抽笋芽长竹;又可以从秆基芽眼萌发成笋,长山竹秆。复轴型竹子也称混生竹。如茶秆竹属、苦竹属等竹种。

应该是花草。
因为梅兰竹菊是齐名的,
它们都属于花草类。
竹类是植物中形态构造较独特的植物类群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竹类的分布中心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竹种资源。据记载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50余属,1300余种。而我国自然分布的竹种就有30余属,500余种。
....竹子作为我国传统的观赏吉祥植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尚书·禹贡》“东南之美会稽之竹箭”,说明那时的古人就已懂得欣赏秀丽的竹林风光了。古往今来,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举不胜举,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竹文化。
竹类植物四季青翠、挺拔雄劲、潇洒脱俗、婀娜多姿、虚心有节、不畏霜雪,具有多方面的观赏特性。根据竹子之地下茎有散生、丛生和混生型之分,及地上竹子有大、中、小型之别,在园林造景艺术中可以形成疏密有致,另具一格的景致,或单独成片成景,或与其他植物,或与山、石、水等相配成景,无不相宜。从它的地上形成看:(1)可观秆,又分观秆形,如方竹、佛肚竹、罗汉竹等;观秆色、如斑竹、紫竹、黄金间碧竹等。(2)可观叶,如叶绿色具白色条纹之菲白竹;新叶黄色具绿色条纹之菲黄竹等。(3)可观竹笋、竹箨、如马甲竹、大眼竹、妈竹等竹箨,花哺鸡竹、乌哺鸡竹等的笋箨,或形状奇特,或色彩、花纹绚丽多姿,皆宜观赏。
竹子能与自然景色融成一体,在庭园布局、园林空间、建筑周围环境的处理上有显著的效果,易形成优雅清静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以竹配置的庭园具有典型的东方园林韵味。依竹之特性及具体环境需求在园林配置中,大中型竹可以竹为主,以群植、片植形式创造较为独立的竹林景观。可与亭、堂、楼、阁及其他建筑配植,既可衬出建筑物之秀丽,又可柔化硬质建筑物之质感,还可以为居室带来“日出有清阴,月照有清影,风来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之妙境;可利用竹子之不同形态,以群植、孤植来抑景、障景、框景等,用以阻隔庭园空间,创造幽静环境;亦可与山石及其他植物组景,如竹与桃混栽,可形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之意境。此外,竹子还可以盆栽或作地被观赏。
中国人做铁门,都要在门面镶一块不锈钢竹画,并有竹报平安的字样,寓意是出门顺利,只有竹子才能报个平安。这都与中国几千的竹文化传统有关。

竹子有1300多种,其中有木本也有草本的,木本的是树,草本的就是草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