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小说网编辑招聘:伏旱的形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4:31:20

中国的伏旱

(Zhongguodefuhan) 盛夏伏天期间出现于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东部地区的干旱。伏旱发生于梅雨期之后,通常为7月中旬—8月中旬的三伏时段内。伏旱期间高温闷热、晴朗少雨、蒸发旺盛、旱情灾害严重。7月平均气温可达28—31℃,如重庆为28.6℃,汉口29.0℃,南京28.2℃,号称长江流域的“三大火炉”。由于阳光充足,骄阳似火,地温高达70℃以上,酌热的大地不断地把热量散发给大气,午后最高气温平均高达34—35℃,甚至出现不少40℃以上的记录,如皖南霍山1966年8月9日达43.3℃,江西修水1953年8月15日高达44.9℃等。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伏旱期间的降水量明显地减少,一般为95—120毫米,与5—6月的春雨、梅雨季节相比,减少了近三分之二。蒸发量偏大是伏旱的显著特征。7—8月的蒸发量可达255—280毫米,与5—6月相比,约增加80%。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是表现伏旱程度的重要指标。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则为负值,负值越大则伏旱强度越大。下图为7月中旬—8月中旬(伏天期间)多年降水—蒸发差等值线。东经110°以东,北纬25°以北,北纬32°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东部地区,降水—蒸发差在100毫米以上,为中国比较显著的伏旱地区。其中,北纬26—31°,东经112—121°之间的地区,降水—蒸发差在175毫米以上,为中国伏旱最重的地区。伏旱的产生是副热带高压影响的结果。每年7月上中旬当副热带高压增强北进到北纬25°附近,长江中下游地区便处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之下,尽管空气中水汽很多,但缺乏凝结、成云、降雨的条件,旱情严重。伏旱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旱期,大面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此间若有台风来临,则为极好的抗旱水源。若无台风,或台风来临过晚,则会造成严重的伏秋旱。实际上,伏旱区并非年年伏旱、处处伏旱。若遇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多雨年份(如1954、1957、1962、1974年等),则不出现酷热干旱。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和滨海地带,是伏旱时期的避暑胜地。

==

梅雨过后,就会出现伏旱。伏旱,顾名思义,就是伏天发生的干旱。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从入伏到出伏,约相当于七月中旬到八月下旬。伏旱主要发生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它们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这一单一气团控制,气流下沉,温度升高,出现较长时间的晴热少雨天气,这时夏季农作物(如水稻等)生长很不利,比春旱更严重,故称"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当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副热带高压位置没有按常规由南向北推进时,有些地区会出现严重的伏旱。如2000年入夏以来,因受异常气候影响,河南省出现了大面积严重伏旱,豫南的部分市县降水量创建国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纪录。据河南省2000年6月1日至8月18日的累计雨量统计,全省降雨量为46毫米至392毫米。有91个市县降雨较常年偏少1成至9成。有30多个市县降雨量创下建国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或次少纪录。特别是7月7日以来的40多天时间,全省大部旱情急剧发展,据统计,共有96个市县的累计雨量在100毫米以下,其中有72个市县降雨不足50毫米,较常年偏少5成至10成。
伏旱不仅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