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人工多少钱一平方: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7:06:17
保护稀有动物的意义是什么?既然要灭绝了,何不顺其自然呢?留下那么几十只对自然界来说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了吧?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因为大熊猫是世界上极其宝贵的自然历史遗产,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其生存和保护现状,为世人所关注。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促进野外和饲养大熊猫的繁殖,完善和强化管理手段,采取科学的方法,为大熊猫的生存创造必需的条件,稳定进而发展大熊猫种群数量,发展和恢复大熊猫的潜在栖息。

保护级别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Ⅰ级。

<1. 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呢?
<2.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所用的药材,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动物或者植物。如果这种动物或者植物消失了,那么可能这种药材就消失了,那么疾病就不能治愈了。
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等。
<3. 丰富多彩的物种可以丰富我们的自然资源和生活。地球可以看作是一个大的基因库,里边有各种基因。如果某一种动物消失了,这个动物特有的基因也消失了。那么,由这个基因所引起的效应也就消失了,比如,这个基因可以产生抗癌物质,可是它消失了,那么我们就失去了此种抗癌药物或者可以得到别的种类抗癌药物,但显然要费更长时间。
<4. 现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发展很快,人们可以通过将一个基因与另一个基因连接或者对某个基因进行改造,产生新的遗传性状或者新的基因产物,为我们生活、疾病等做出贡献,试想,如果生物多样性越来越小,会是什么结果。
<5. 大熊猫不仅要保护,任何濒临灭绝的生物都要保护
<6. 之所以特别强调要保护大熊猫,是因为它是我们的国宝,即它只在我国才有,所以在我国格外得到关注和重视

大熊猫

别 名 大猫熊、竹熊、花熊
学 名 Ailuropoda melanoleuca
英文名 giant panda
大熊猫科 Ailuropodidae
分 布 四川、陕西、甘肃局部地区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更是面临濒危的珍贵稀有动物。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长期生活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深谷稠密的竹林丛中,过着神秘的"隐士"生活。而且形态构造特殊,秉性奇特,因此生物学家们对这种动物的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看作高度特化了的熊类;有的又把它独立地列为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100多年来,从大熊猫的形态解剖,化石材料,行为生态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仍未得出结论。近年来科学家们又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方面进行研究,使分类研究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但仍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得出统一的结论。

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於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大熊猫是生活在高山深谷中十分隐蔽的动物,所以野外的确切数量较难统计。一般认为有1000-1200只左右,再加上人工繁育和豢养的近100只.

确实在减少。据群众反映:有的地方过去有,现在少了;有的地方过去有,现在没了。野外所见大熊猫一般是成体多,幼体少,种群正在衰弱。但目前,大熊猫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有的保护区的种群数量还略有增长。

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并作了大量的大熊猫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立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个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在大熊猫保育、科研方面积累了相当的数据,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加强动物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扩大,建立保护区面积并首先在各 保护区 之间建立大熊猫走廊。进一步加强大熊猫保育工作,更要加强各部门、机构间的协调。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大熊猫在其自然栖息地里的繁殖行为所知无几,有关它们的生殖生理过程也知之甚少,一直笼统地认为当代大熊猫的繁殖状况不景气。可是,最新研究证实,大熊猫具有正常的生殖能力,种群未表现出减少的迹象,而种群处于增长或稳定的可能性要大于种群处于减少的可能性。从大熊猫的生殖遗传潜力来说,它是一个有希望继续繁衍下去的种群。

从大熊猫的食物来看,可供其食用的竹子是足够的。80年代,人们曾担心竹子开花枯死会导致大熊猫饿死,最近的野外研究表明当时是杞人忧天。因为大熊猫的分布区中通常都生长着几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时,大熊猫很容易找到替代的食物,仅有一种竹子开花并不会对大熊猫的生存构成威胁。即使大熊猫分布区中只生长着一种竹子,在其大面积开花枯死之后,大熊猫仍然可以取食到大量残存的竹子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如秦岭大熊猫,其每年对竹林的消耗量实际上都不超过一种竹林当年生长量的2%。因此,竹子开花、枯死都不会威胁大熊猫的生存。

当然,大熊猫要继续生存下去,还必须有人类的真诚爱护和精心管理。目前,全国已建立了12个专门保护大熊猫的自然保护区,加之停止对长江中上游地区天然林的采伐,绝大部分的大熊猫栖息地都得到了保护,这是当代大熊猫有可能继续生存下去的福音。只要保护好大熊猫的生活环境,我们珍奇的“国宝”就一定能够一直繁衍生存下去。 疾病:
在自然状况下,疾病可能是影响大熊猫生存的最大危害,消化、呼吸、神经、造血系统的疾病往往是致命的,还会出现各种肿瘤,体内外寄生虫病和皮肤病以及外伤等,都会影响大熊猫的健康和寿命。
天敌: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豺:主要袭击少年大熊猫或病弱老年个体。捕猎绝招是爬上其脊背,先挖眼,后抓肛门将肠拉出,故称“掏狗”;
豹:袭击少年大熊猫及年老病弱个体;
金猫:常袭击大熊猫幼仔。

生物学上的意义 因为大熊猫是很古老的物种 所以要保护起来 供人研究

天之娇子--大熊猫

因为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更是面临濒危的珍贵稀有动物。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在动物学上,大熊猫属食肉目。据考证,大熊猫的古代名称有貘、白豹、虞等。在200多万年前的更生世早期到100万年前的更生世中晚期,大熊猫已经广布于我国南半部,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今天该动物群的许多种已经绝灭,而大熊猫却一直活下来,所以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

大熊猫长期生活在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缘的高山深谷稠密的竹林丛中,过着神秘的"隐士"生活。而且形态构造特殊,秉性奇特,因此生物学家们对这种动物的分类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有的把它与熊一起列入熊科,看作高度特化了的熊类;有的又把它独立地列为大熊猫科Ailuropodidae。100多年来,从大熊猫的形态解剖,化石材料,行为生态等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仍未得出结论。近年来科学家们又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方面进行研究,使分类研究有了更深入的发展,但仍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得出统一的结论。

大熊猫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能够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由於受历史发展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它目前已处於一种濒危状态。在各种不利因素中,其内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则是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形成互不联系的孤岛状分布,导致种群分割,近亲繁殖,物种退化。再加上主食竹子的周期性开花死亡,人为的捕捉猎杀,天敌危害,疾病困扰。这就构成了对大熊猫生存的严重威胁,使其面临濒危的境地。

所以我们要保护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