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技术改造:请问 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淌凌”的相关知识介绍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0:46:38

淌凌·塌凌·崩凌

--------------------------------------------------------------------------------

济南北郊的黄河,可谓一条让人爱也让人恨的河。爱者,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自古以来就对两岸的灌溉、运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又有“母亲河”之称;恨者,历史上它经常泛滥成灾,给流经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又被称为“害河”。

黄河为害,主要是夏季洪水泛滥。冬季坚冰封冻,它总该老实些吧?其实也不尽然。冬春时节的黄河凌汛,仍会泛滥成灾。

冬天一到,气温骤降,河水在低温下会结成厚厚的冰块,漂于水中,顺流而下,就形成了“淌凌”现象。而当初春天气转暖时,冰封的黄河开始解冻,来不及融化的大冰块也会顺流而下,也会形成淌凌现象。“淌凌”的景象非常壮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就对“淌凌”作过精彩的描写:

“刮了几天的大北风,打大前儿,河里就淌凌,凌块子有间把房子大,摆渡船不敢走,恐怕碰上凌,船就要坏了。到了昨日,上湾子凌插住了,这湾子底下可以走船呢,却又被河边上的凌,把几只渡船都冻得死死的。”

“……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漫漫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拦住,走不动就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它,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水逼的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过百十丈宽,当中大溜约莫不过二三十丈,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却像沙滩一般。中间的一道大溜,却仍然奔腾澎湃,有声有势,将那走不过去的冰挤的两边乱窜。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中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五六尺远。许多碎冰被挤得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

“淌凌”不但会给渡船带来很大危险,而且由于大冰块在水中互相挤压,阻塞水流,使水位迅速升高,致使冰凌冲决堤坝,泛滥成灾。济南地方史志上有不少关于黄河凌汛的记载,如:

1883年(清光绪九年)2月,黄河凌汛,历城之泺口、赵家道口、刘家道口及齐河之李家岸、赵奉站先后决口,长清县境黄河也有漫溢处;

1884年(清光绪十年)2月,黄河凌汛,长清县黄河北岸孔家庄决口;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2月23日,黄河凌汛,历城及章丘段冰凌阻塞,水位暴涨,历城、章丘交界处的小沙滩、胡家岸民埝被冲决……(以上引自崔力明:《济南历史大事记》)

解放后,黄河下游也多次发生凌汛。由于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两岸群众积极防汛,并利用人工爆破、大炮或飞机轰炸等方法,使冰凌较快下泄,从而避免了多次凌灾,确保了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另外,黄河除“淌凌”外,还会出现“塌凌”和“崩凌”现象。黄河结冰后,如果冰下水流减少,冰面会下沉,这叫“塌凌”;如果冰下水流增大,将冰面鼓起,这叫“崩凌”。“塌凌”和“崩凌”都会突然发生,这对于踏冰过河的人来说,都是特大的险情。□戴永夏

济南北郊的黄河,可谓一条让人爱也让人恨的河。爱者,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自古以来就对两岸的灌溉、运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又有“母亲河”之称;恨者,历史上它经常泛滥成灾,给流经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又被称为“害河”。

黄河为害,主要是夏季洪水泛滥。冬季坚冰封冻,它总该老实些吧?其实也不尽然。冬春时节的黄河凌汛,仍会泛滥成灾。

冬天一到,气温骤降,河水在低温下会结成厚厚的冰块,漂于水中,顺流而下,就形成了“淌凌”现象。而当初春天气转暖时,冰封的黄河开始解冻,来不及融化的大冰块也会顺流而下,也会形成淌凌现象。“淌凌”的景象非常壮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就对“淌凌”作过精彩的描写:

“刮了几天的大北风,打大前儿,河里就淌凌,凌块子有间把房子大,摆渡船不敢走,恐怕碰上凌,船就要坏了。到了昨日,上湾子凌插住了,这湾子底下可以走船呢,却又被河边上的凌,把几只渡船都冻得死死的。”

“……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漫漫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拦住,走不动就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它,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水逼的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过百十丈宽,当中大溜约莫不过二三十丈,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却像沙滩一般。中间的一道大溜,却仍然奔腾澎湃,有声有势,将那走不过去的冰挤的两边乱窜。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中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五六尺远。许多碎冰被挤得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

“淌凌”不但会给渡船带来很大危险,而且由于大冰块在水中互相挤压,阻塞水流,使水位迅速升高,致使冰凌冲决堤坝,泛滥成灾。济南地方史志上有不少关于黄河凌汛的记载,如:

1883年(清光绪九年)2月,黄河凌汛,历城之泺口、赵家道口、刘家道口及齐河之李家岸、赵奉站先后决口,长清县境黄河也有漫溢处;

1884年(清光绪十年)2月,黄河凌汛,长清县黄河北岸孔家庄决口;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2月23日,黄河凌汛,历城及章丘段冰凌阻塞,水位暴涨,历城、章丘交界处的小沙滩、胡家岸民埝被冲决……(以上引自崔力明:《济南历史大事记》)

解放后,黄河下游也多次发生凌汛。由于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两岸群众积极防汛,并利用人工爆破、大炮或飞机轰炸等方法,使冰凌较快下泄,从而避免了多次凌灾,确保了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另外,黄河除“淌凌”外,还会出现“塌凌”和“崩凌”现象。黄河结冰后,如果冰下水流减少,冰面会下沉,这叫“塌凌”;如果冰下水流增大,将冰面鼓起,这叫“崩凌”。“塌凌”和“崩凌”都会突然发生,这对于踏冰过河的人来说,都是特大的险情。□戴永夏

济南北郊的黄河,可谓一条让人爱也让人恨的河。爱者,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自古以来就对两岸的灌溉、运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又有“母亲河”之称;恨者,历史上它经常泛滥成灾,给流经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又被称为“害河”。

黄河为害,主要是夏季洪水泛滥。冬季坚冰封冻,它总该老实些吧?其实也不尽然。冬春时节的黄河凌汛,仍会泛滥成灾。

冬天一到,气温骤降,河水在低温下会结成厚厚的冰块,漂于水中,顺流而下,就形成了“淌凌”现象。而当初春天气转暖时,冰封的黄河开始解冻,来不及融化的大冰块也会顺流而下,也会形成淌凌现象。“淌凌”的景象非常壮观,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就对“淌凌”作过精彩的描写:

“刮了几天的大北风,打大前儿,河里就淌凌,凌块子有间把房子大,摆渡船不敢走,恐怕碰上凌,船就要坏了。到了昨日,上湾子凌插住了,这湾子底下可以走船呢,却又被河边上的凌,把几只渡船都冻得死死的。”

“……只见那上流的冰,还一块一块的漫漫价来,到此地,被前头的拦住,走不动就站住了。那后来的冰赶上它,只挤得嗤嗤价响。后冰被这溜水逼的紧了,就窜到前冰上头去;前冰被压,就渐渐低下去了。看那河身不过百十丈宽,当中大溜约莫不过二三十丈,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冰面却是平的,被吹来的尘土盖住,却像沙滩一般。中间的一道大溜,却仍然奔腾澎湃,有声有势,将那走不过去的冰挤的两边乱窜。那两边平水上的冰,被当中乱冰挤破了,往岸上跑,那冰能挤到岸上五六尺远。许多碎冰被挤得站起来,像个小插屏似的……”

“淌凌”不但会给渡船带来很大危险,而且由于大冰块在水中互相挤压,阻塞水流,使水位迅速升高,致使冰凌冲决堤坝,泛滥成灾。济南地方史志上有不少关于黄河凌汛的记载,如:

1883年(清光绪九年)2月,黄河凌汛,历城之泺口、赵家道口、刘家道口及齐河之李家岸、赵奉站先后决口,长清县境黄河也有漫溢处;

1884年(清光绪十年)2月,黄河凌汛,长清县黄河北岸孔家庄决口;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2月23日,黄河凌汛,历城及章丘段冰凌阻塞,水位暴涨,历城、章丘交界处的小沙滩、胡家岸民埝被冲决……(以上引自崔力明:《济南历史大事记》)

解放后,黄河下游也多次发生凌汛。由于人民政府及时采取措施,组织两岸群众积极防汛,并利用人工爆破、大炮或飞机轰炸等方法,使冰凌较快下泄,从而避免了多次凌灾,确保了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另外,黄河除“淌凌”外,还会出现“塌凌”和“崩凌”现象。黄河结冰后,如果冰下水流减少,冰面会下沉,这叫“塌凌”;如果冰下水流增大,将冰面鼓起,这叫“崩凌”。“塌凌”和“崩凌”都会突然发生,这对于踏冰过河的人来说,都是特大的险情。□戴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