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9001 2008:西游记作者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7 08:09:54
作者是谁?

吴承恩

《西游记》作者之谜

汪氏首倡邱作说

小说《西游记》风行明代后,各种版本都不署作者名。社会上不免纷纷猜测,但入清后,竟盛传作者是邱处机,有清一代的文人几乎认同此说。此说何来?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才提出:是清代汪象旭所首倡。汪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卷首有《邱长春真君传》,说邱处机“有《磻溪(集)》、《鸣道集》、《西游记》行于世”;又附元虞集撰《原序》,序中记载:紫琼道人请他为《西游记》写序,并说此书是邱处机所著,虞集读后才知是载玄奘取经事;同时,《西游证道书》评点中常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邱处机的写作意图。如此言之凿凿,《西游记》邱作说使清人认同。

此《西游》非彼《西游》

但是,《西游记》邱作说实在是阴差阳错!原来与邱处机有关的,是另一部同名的书,全称《长春真人西游记》。邱处机曾应元太祖诏,带着弟子李志常等18人远适西域。稍后,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约数万言,记其师西行所见、师徒问答以及途中吟咏之作。后来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其中《长春道人》“已上见《幡溪集》、《鸣道集》、《西游记》、《风云庆会录》、《七真年谱》等书。”其实,所举后面三种书均非邱处机作,因此附会丛生,有人以为这部《西游记》的作者也是邱处机,以讹传讹,后来竟又把这部《西游记》等同于小说《西游记》。

名震文坛新发现

不过,汪象旭在《西游证道书》中首倡邱作说,虽然安排得头头是道,但时至清末,就有人表示怀疑:一是说小说《西游记》中写到明代之事,邱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怎么可能;二是认为《西游记》中多有淮安方言,而邱处机一辈子生活在华北。 汪氏的邱作说便由此动摇。 后来,鲁迅、胡适等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据前人所论,又据明代天启间《淮安府志》所载,推定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乃是淮安人吴承恩。这在小说史上可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从此,吴承恩之名便署在新版本《西游记》上,是为定论。

穷根究源再翻案

但吴承恩著《西游记》说,也有质疑处。一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事;二是《淮安府志》虽载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未说明是演义、稗官,且通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三是清人书目曾把吴承恩著《西游记》列入舆地类。

因此,曾几何时,一方面有论者又重新提出小说《西游记》邱作说,或是邱的弟子和传人所作说;另方面也有论者提出《西游记》非吴承恩所著。

按,《西游记》多有道教内容,兼载有道家的诗句;而且《西游记》是经过长期演变,最后由文人加工定型,这当中不能绝对排斥曾有道教徒参与过修改。从另一方面看,对吴著说持疑者也只是点到为止,既缺少根据,也未提出别人来代替吴承恩。现在看来,回归邱作说,可能性不大;而否定吴著说,也难驭。

《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这谁都知道,好像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在学术领域,常识往往是不正确的。《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胡适先生在上一个世纪初考证出来的,之后,广为人们所接受。胡适先生的考证之所以出现了失误,一是因为当时所见资料有限,二是因为胡适先生抱着先入之见,避开了一些不利的证据。在胡适先生的考证以前,有很多人都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邱处机,因为邱处机曾长途西行,去见成吉思汗。他的弟子李志常曾以此为题材,写了本《长春真人西游记》,简称《西游记》。渐渐地,人们把《长春真人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混同,并认为邱处机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胡适先生澄清了这个问题,认为邱处机不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应该说,这是胡适先生的功劳,但胡适先生旋即又走入了另外一条错误的道路,匆匆忙忙地把小说《西游记》的著作权判给了吴承恩。他的根据只是《淮安府志》上的几个字:“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吴承恩的这个《西游记》,到底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退一步说,如果是一本书,是一本什么内容的书?是地理类的书还是小说?胡适先生都没法证明。事实上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一本地理书。清初的《千顷堂书目》就将其列入了史部舆地类。看来,要想搞清《西游记》的作者,非得另找证据不可。有人想用淮安方言来证明吴承恩的著作权,但今天有很多学者,都从书中找到了其他地方的方言。

笔者以为,要弄清一部书的作者,必须从此书的版本源流入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弄清此书最早从何处传出来的。

《西游记》最早的版本是金陵(今南京)世德堂所刻的《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此书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那么,这个版本出自哪里呢?令人十分吃惊的是,这个版本的来源竟是开封的周王府。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分封诸子,其五子朱(木字旁加肃)被分封到了开封,是为第一代周王,以后周王历代相传,与明王朝相始终。周王府遗址,就在今龙亭一带。

明代盛于斯的《休庵影语》,详细介绍了位于开封的周王府与《西游记》最早版本的关系,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余幼时读《西游记》,至《清风岭唐僧遇怪,木棉庵三藏谈诗》,心识其为后人之笔,遂抹杀之。后十余年,会周如山云:‘此样抄本,初出自周邸,及受梓时,订书以其不满百,遂增入一回,先生疑者,得毋是乎?’盖《西游记》,作者极有深意,每立一题,必有所指,即中间科诨语,亦皆关合性命真宗,决不作寻常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的最初抄本出自开封的周王府。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的较早的版本,却出自南京,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奥秘在周如山身上。周如山不但是一位书商,而且还是大梁(开封)人。周如山刊刻过小说《国色天香》,有书坊在江南。这样我们就弄清了《西游记》的最初传播过程:先由位于开封的周王府传出,而后再由开封人周如山携其书到江南刊刻。所以《西游记》研究专家吴圣昔先生认为,开封周王府的《西游记》,是最早的《西游记》抄本。

在我们所能见到的《西游记》中,有一篇署名陈元之的序,此序对我们研究《西游记》的作者,十分重要:

“《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藩王自制。”

此段话的大意是,《西游记》一书,不知道是哪一个人写的。有人说出自某一藩王府中,有人说是王府的幕僚,有人说是藩王本人。

过去,大家对这段重要的资料不甚重视,否则的话也不会得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错误结论。后来有人重视了,但又认为这个藩王府是鲁王府。经专家考证,鲁王府所刊《西游记》是《长春真人西游记》,所以这个藩王府只能是位于开封的周王府。因为上引资料表明,周王府的《西游记》虽与现在的《西游记》稍有不同,但确确实实是小说《西游记》。而《西游记》的作者,就呼之欲出了。

那么,《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周王府的幕僚呢,还是周王本人?

我们知道,《西游记》对崇信道教的嘉靖皇帝多有讥刺,而我们见到的最早的《西游记》刻本又是万历二十年所刻,所以,要找《西游记》的作者,只能在嘉靖、万历年间寻找。《西游记》作者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而且又与开封的周王府有关,有了这两个大前提,我们的探索就有了大致的方向。

在《西游记》一书中,对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屡屡讽刺,昏君身边,有妖精变的道士。作为幕僚,是没有这个胆量的。那么周王本人呢?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的周王一共有五代,周恭王睦 、周庄王朝(土字旁加冈)、周敬王在铤、周端王肃溱及末代周王恭枵。这五代周王,似乎都碌碌无为,不像他们的先祖周定王朱(木字旁加肃)?、周宪王朱有炖那样好学,那样有文化。我们知道,《西游记》一书,博大精深,作者不但对佛道有研究,而且对历史、对《易经》都有很深的造诣。作为《西游记》的作者,非得是一通儒不可。这个人既要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又要是一博学多才之人,而且还要与周王府有关,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朱睦(木字旁加挈),朱睦(木字旁加挈)生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享年70岁。朱睦(木字旁加挈)是第一代周王朱(木字旁加肃)的第八个儿子镇平王朱有(火字旁加广)的后代,袭封镇国中尉。朱睦(木字旁加挈)自幼好学,25岁就通五经,尤其对《易经》、《春秋》有研究。曾有人对他不服气,找他谈论《易经》,最后叹服而去。

应该指出的是,历代的《西游记》研究者,一直认为《西游记》与《易经》有关,有的版本干脆就叫《通易西游正旨》。《西游记》第三十七回,作者又借乌鸡国太子之口,称赞说:“自古以来,《周易》之书,极其玄妙,断尽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趋避。”以前我们对这一点很不理解,现在我们知道了朱睦(木字旁加挈)精通《易经》,对这一点就恍然大悟了。朱睦(木字旁加挈)著作很多,如《五经稽疑》、《授经图传》、《韵谱》,还有《河南通志》、《开封郡志》等。朱睦(木字旁加挈)字灌甫,号西亭先生。

《西游记》中曾写了唐太宗魂游地府的故事,随后就描写了开封大相国寺的来历。老实说,这段故事与《西游记》本身关系不大,大相国寺的来历在故事中更是显得有些牵强。只有明白了《西游记》为开封人朱睦(木字旁加挈)所写,才能明白为何有这段故事。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也只有朱睦(木字旁加挈)这样的“天潢贵胄”才能写出来。孙悟空是“天生石猴”,天当然不会生它,这个天生,只能理解为天子所生。朱睦(木字旁加挈)是周王直系后裔,实际上也就是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尤其是周王朱(木字旁加肃)的母亲是马皇后,更使他们引为自豪。只有他们这样的人,离帝位只有咫尺之遥,才能生出“造反之心”,才能有“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想法。事实上第一代周王朱(木字旁加肃)像孙悟空一样,不停地有造反的想法。朱元璋所立太子早死,朱元璋死后,皇太孙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的几个儿子见侄子当了皇帝,都不服气,皆暗怀觊觎之心。朱“有异谋”,被自己的儿子告发。建文帝使李景隆突然围了周王府,将朱(木字旁加肃)流放云南。建文帝被朱(木字旁加肃)的哥哥朱棣推翻后,朱(木字旁加肃)被平反,但仍没放弃造反之心。永乐十八年(1420年),“有告(木字旁加肃)反者,帝察之有验。明年二月召至京,示以所告辞,(木字旁加肃)顿首谢死罪”。这和孙悟空屡屡造反是一样的。笔者颇怀疑书中的取经经历,是周王流放云南的经历。看书中所描写,唐僧师徒途中多遇林木茂盛之山,又多见大河,只有从中原往西南去,才能有此景象。又经历各国,与中国语言相通,姓氏相同,这些国也不是西域诸国,只能是明代的诸藩国。

《西游记》中好皇帝不多,但却有一个贤王玉华王。此王乃“天竺皇帝之宗室”,“专敬僧道,重爱黎民”,这只能理解为周王府的自我表白。

《西游记》对道教多有讽刺,是因为明嘉靖皇帝沉迷于道教。有一个与朱睦(木字旁加挈)同时,又同是周王后裔的朱勤熨,就曾经直接向嘉靖皇帝上书,指责皇帝:“溺以长生,屡修斋醮,兴作频仍,数年来朝仪久旷,委任非人,遂至贿赂公行,刑罚倒置,奔竞成风……”嘉靖皇帝看了大怒,将他降为庶人。

朱勤熨是镇国中尉,和朱睦(木字旁加挈)既是同宗,又是同时人,而且还同一“级别”,两个人不可能没交往。朱勤熨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周藩宗室的思想。

《西游记》中还有许多开封方言,也可证明此书出于开封人之手。如第二十六回,八戒说:“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你和我哩。”“者着”就是“指着”、“指望着”。同回的“阁气”,乃“逗气”、“怄气”之意。此外,像“年把”、“勤谨”、“老实头”、“钻疾”、“刺闹”等都是开封一带的方言。

《西游记》作者之谜

汪氏首倡邱作说

小说《西游记》风行明代后,各种版本都不署作者名。社会上不免纷纷猜测,但入清后,竟盛传作者是邱处机,有清一代的文人几乎认同此说。此说何来?直到本世纪30年代初,孙楷第《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才提出:是清代汪象旭所首倡。汪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卷首有《邱长春真君传》,说邱处机“有《磻溪(集)》、《鸣道集》、《西游记》行于世”;又附元虞集撰《原序》,序中记载:紫琼道人请他为《西游记》写序,并说此书是邱处机所著,虞集读后才知是载玄奘取经事;同时,《西游证道书》评点中常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邱处机的写作意图。如此言之凿凿,《西游记》邱作说使清人认同。

此《西游》非彼《西游》

但是,《西游记》邱作说实在是阴差阳错!原来与邱处机有关的,是另一部同名的书,全称《长春真人西游记》。邱处机曾应元太祖诏,带着弟子李志常等18人远适西域。稍后,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二卷,约数万言,记其师西行所见、师徒问答以及途中吟咏之作。后来元末陶宗仪《辍耕录》,其中《长春道人》“已上见《幡溪集》、《鸣道集》、《西游记》、《风云庆会录》、《七真年谱》等书。”其实,所举后面三种书均非邱处机作,因此附会丛生,有人以为这部《西游记》的作者也是邱处机,以讹传讹,后来竟又把这部《西游记》等同于小说《西游记》。

名震文坛新发现

不过,汪象旭在《西游证道书》中首倡邱作说,虽然安排得头头是道,但时至清末,就有人表示怀疑:一是说小说《西游记》中写到明代之事,邱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怎么可能;二是认为《西游记》中多有淮安方言,而邱处机一辈子生活在华北。 汪氏的邱作说便由此动摇。 后来,鲁迅、胡适等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据前人所论,又据明代天启间《淮安府志》所载,推定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乃是淮安人吴承恩。这在小说史上可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从此,吴承恩之名便署在新版本《西游记》上,是为定论。

穷根究源再翻案

但吴承恩著《西游记》说,也有质疑处。一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事;二是《淮安府志》虽载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未说明是演义、稗官,且通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三是清人书目曾把吴承恩著《西游记》列入舆地类。

因此,曾几何时,一方面有论者又重新提出小说《西游记》邱作说,或是邱的弟子和传人所作说;另方面也有论者提出《西游记》非吴承恩所著。

按,《西游记》多有道教内容,兼载有道家的诗句;而且《西游记》是经过长期演变,最后由文人加工定型,这当中不能绝对排斥曾有道教徒参与过修改。从另一方面看,对吴著说持疑者也只是点到为止,既缺少根据,也未提出别人来代替吴承恩。现在看来,回归邱作说,可能性不大;而否定吴著说,也难驭。

《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这谁都知道,好像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但在学术领域,常识往往是不正确的。《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是胡适先生在上一个世纪初考证出来的,之后,广为人们所接受。胡适先生的考证之所以出现了失误,一是因为当时所见资料有限,二是因为胡适先生抱着先入之见,避开了一些不利的证据。在胡适先生的考证以前,有很多人都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邱处机,因为邱处机曾长途西行,去见成吉思汗。他的弟子李志常曾以此为题材,写了本《长春真人西游记》,简称《西游记》。渐渐地,人们把《长春真人西游记》与小说《西游记》混同,并认为邱处机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胡适先生澄清了这个问题,认为邱处机不是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应该说,这是胡适先生的功劳,但胡适先生旋即又走入了另外一条错误的道路,匆匆忙忙地把小说《西游记》的著作权判给了吴承恩。他的根据只是《淮安府志》上的几个字:“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吴承恩的这个《西游记》,到底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退一步说,如果是一本书,是一本什么内容的书?是地理类的书还是小说?胡适先生都没法证明。事实上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一本地理书。清初的《千顷堂书目》就将其列入了史部舆地类。看来,要想搞清《西游记》的作者,非得另找证据不可。有人想用淮安方言来证明吴承恩的著作权,但今天有很多学者,都从书中找到了其他地方的方言。

笔者以为,要弄清一部书的作者,必须从此书的版本源流入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弄清此书最早从何处传出来的。

《西游记》最早的版本是金陵(今南京)世德堂所刻的《新刻出像官版大字西游记》,此书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那么,这个版本出自哪里呢?令人十分吃惊的是,这个版本的来源竟是开封的周王府。

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分封诸子,其五子朱(木字旁加肃)被分封到了开封,是为第一代周王,以后周王历代相传,与明王朝相始终。周王府遗址,就在今龙亭一带。

明代盛于斯的《休庵影语》,详细介绍了位于开封的周王府与《西游记》最早版本的关系,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余幼时读《西游记》,至《清风岭唐僧遇怪,木棉庵三藏谈诗》,心识其为后人之笔,遂抹杀之。后十余年,会周如山云:‘此样抄本,初出自周邸,及受梓时,订书以其不满百,遂增入一回,先生疑者,得毋是乎?’盖《西游记》,作者极有深意,每立一题,必有所指,即中间科诨语,亦皆关合性命真宗,决不作寻常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游记》的最初抄本出自开封的周王府。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游记》的较早的版本,却出自南京,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奥秘在周如山身上。周如山不但是一位书商,而且还是大梁(开封)人。周如山刊刻过小说《国色天香》,有书坊在江南。这样我们就弄清了《西游记》的最初传播过程:先由位于开封的周王府传出,而后再由开封人周如山携其书到江南刊刻。所以《西游记》研究专家吴圣昔先生认为,开封周王府的《西游记》,是最早的《西游记》抄本。

在我们所能见到的《西游记》中,有一篇署名陈元之的序,此序对我们研究《西游记》的作者,十分重要:

“《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藩王自制。”

此段话的大意是,《西游记》一书,不知道是哪一个人写的。有人说出自某一藩王府中,有人说是王府的幕僚,有人说是藩王本人。

过去,大家对这段重要的资料不甚重视,否则的话也不会得出《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错误结论。后来有人重视了,但又认为这个藩王府是鲁王府。经专家考证,鲁王府所刊《西游记》是《长春真人西游记》,所以这个藩王府只能是位于开封的周王府。因为上引资料表明,周王府的《西游记》虽与现在的《西游记》稍有不同,但确确实实是小说《西游记》。而《西游记》的作者,就呼之欲出了。

那么,《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周王府的幕僚呢,还是周王本人?

我们知道,《西游记》对崇信道教的嘉靖皇帝多有讥刺,而我们见到的最早的《西游记》刻本又是万历二十年所刻,所以,要找《西游记》的作者,只能在嘉靖、万历年间寻找。《西游记》作者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而且又与开封的周王府有关,有了这两个大前提,我们的探索就有了大致的方向。

在《西游记》一书中,对嘉靖皇帝崇信道教屡屡讽刺,昏君身边,有妖精变的道士。作为幕僚,是没有这个胆量的。那么周王本人呢?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的周王一共有五代,周恭王睦 、周庄王朝(土字旁加冈)、周敬王在铤、周端王肃溱及末代周王恭枵。这五代周王,似乎都碌碌无为,不像他们的先祖周定王朱(木字旁加肃)?、周宪王朱有炖那样好学,那样有文化。我们知道,《西游记》一书,博大精深,作者不但对佛道有研究,而且对历史、对《易经》都有很深的造诣。作为《西游记》的作者,非得是一通儒不可。这个人既要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又要是一博学多才之人,而且还要与周王府有关,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朱睦(木字旁加挈),朱睦(木字旁加挈)生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卒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享年70岁。朱睦(木字旁加挈)是第一代周王朱(木字旁加肃)的第八个儿子镇平王朱有(火字旁加广)的后代,袭封镇国中尉。朱睦(木字旁加挈)自幼好学,25岁就通五经,尤其对《易经》、《春秋》有研究。曾有人对他不服气,找他谈论《易经》,最后叹服而去。

应该指出的是,历代的《西游记》研究者,一直认为《西游记》与《易经》有关,有的版本干脆就叫《通易西游正旨》。《西游记》第三十七回,作者又借乌鸡国太子之口,称赞说:“自古以来,《周易》之书,极其玄妙,断尽天下吉凶。使人知所趋避。”以前我们对这一点很不理解,现在我们知道了朱睦(木字旁加挈)精通《易经》,对这一点就恍然大悟了。朱睦(木字旁加挈)著作很多,如《五经稽疑》、《授经图传》、《韵谱》,还有《河南通志》、《开封郡志》等。朱睦(木字旁加挈)字灌甫,号西亭先生。

《西游记》中曾写了唐太宗魂游地府的故事,随后就描写了开封大相国寺的来历。老实说,这段故事与《西游记》本身关系不大,大相国寺的来历在故事中更是显得有些牵强。只有明白了《西游记》为开封人朱睦(木字旁加挈)所写,才能明白为何有这段故事。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也只有朱睦(木字旁加挈)这样的“天潢贵胄”才能写出来。孙悟空是“天生石猴”,天当然不会生它,这个天生,只能理解为天子所生。朱睦(木字旁加挈)是周王直系后裔,实际上也就是朱元璋的直系后裔。尤其是周王朱(木字旁加肃)的母亲是马皇后,更使他们引为自豪。只有他们这样的人,离帝位只有咫尺之遥,才能生出“造反之心”,才能有“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的想法。事实上第一代周王朱(木字旁加肃)像孙悟空一样,不停地有造反的想法。朱元璋所立太子早死,朱元璋死后,皇太孙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的几个儿子见侄子当了皇帝,都不服气,皆暗怀觊觎之心。朱“有异谋”,被自己的儿子告发。建文帝使李景隆突然围了周王府,将朱(木字旁加肃)流放云南。建文帝被朱(木字旁加肃)的哥哥朱棣推翻后,朱(木字旁加肃)被平反,但仍没放弃造反之心。永乐十八年(1420年),“有告(木字旁加肃)反者,帝察之有验。明年二月召至京,示以所告辞,(木字旁加肃)顿首谢死罪”。这和孙悟空屡屡造反是一样的。笔者颇怀疑书中的取经经历,是周王流放云南的经历。看书中所描写,唐僧师徒途中多遇林木茂盛之山,又多见大河,只有从中原往西南去,才能有此景象。又经历各国,与中国语言相通,姓氏相同,这些国也不是西域诸国,只能是明代的诸藩国。

《西游记》中好皇帝不多,但却有一个贤王玉华王。此王乃“天竺皇帝之宗室”,“专敬僧道,重爱黎民”,这只能理解为周王府的自我表白。

《西游记》对道教多有讽刺,是因为明嘉靖皇帝沉迷于道教。有一个与朱睦(木字旁加挈)同时,又同是周王后裔的朱勤熨,就曾经直接向嘉靖皇帝上书,指责皇帝:“溺以长生,屡修斋醮,兴作频仍,数年来朝仪久旷,委任非人,遂至贿赂公行,刑罚倒置,奔竞成风……”嘉靖皇帝看了大怒,将他降为庶人。

朱勤熨是镇国中尉,和朱睦(木字旁加挈)既是同宗,又是同时人,而且还同一“级别”,两个人不可能没交往。朱勤熨的思想,基本上代表了当时周藩宗室的思想。

《西游记》中还有许多开封方言,也可证明此书出于开封人之手。如第二十六回,八戒说:“者着求医治树,单单了脱身走路,还顾得你和我哩。”“者着”就是“指着”、“指望着”。同回的“阁气”,乃“逗气”、“怄气”之意。此外,像“年把”、“勤谨”、“老实头”、“钻疾”、“刺闹”等都是开封一带的方言。
回答者:starseasky - 魔法师 四级 3-1 13:10

--------------------------------------------------------------------------------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海人氏。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先世涟水(今江苏)人。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之人。因随祖辈迁徙至淮安府(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著名小说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西游记》,又名《西游释厄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

吴承恩 罗贯中的老师

也可能是李春芳当然吴承恩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