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视频能赚钱吗:小儿间接胆红素偏高(儿科大夫请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15:17:07
宝宝才出生5天 脸色发黄(大夫说目测比别的孩子黄),检查肝功 发现间接胆红素偏高值为14。5
她说正常值在12。9以内 建议住院治疗!~因为宝宝太小 不想住院 请问:如果高这样会导致怎样 过一个月在治如何!~谢谢!~(不懂的勿扰)

你的小孩是属于生理性黄疸无疑!
不过间接胆红素偏高,我建议还是用蓝光治疗一下比较好!也不一定要住院,每天去照射一到两回就可以了
如果不小心,容易出现核黄疸,那可是影响他发育的,严重的甚至会死亡!!
不过不用怕,我说的是黄疸指数过高,容易诱发核黄疸!这病发生率极低的,不过黄疸指数越高,发生的风险也越大!!!

附资料:
光疗法介绍〕
1.概述:高末结合胆红素血症进行光疗是最好的适应症,应首选。它具有疗效好、方法简便、安全、副作用少等优点。临床常用的蓝光疗法,除此之外,还有目光、白光、绿光等。光疗需要进行12-24小时血清胆红素才能下降,放光疗不能代替换血。
2.原理:胆红素能吸收光线,以波长450-460nm的光线作用最强,由于蓝光的波长主峰在425-475nm之间,故有人认为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绿光波长主峰在510-530nm之间,故有人认为绿光优于蓝光,但胆红素另一吸收峰在230-300nm之间,这已属于紫外线波段易产生副作用,不宜使用。光疗对未结合胆红素比对结合胆红素的分解作用大2-3倍。未结合胆红素在光的作用下导致分子中双键构型转变方向,影响分子内部氢键形成,发生光照异构作用,该异构体属水溶性,可经胆汁排泄到胸腔,或从尿内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
3.方法:一般采用光疗箱,可用单面或双面光疗法,后者疗效较好。灯管光源距婴儿35-4Ocm,距离过远或光源过近过热影响疗效。最好采用冷光源。光疗时间依据病情而定,可持续24-48小时,亦可间断使用。
4.光疗过程中应注意问题及副作用
(1)血清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68.4umol/L(4mg/dl)或有肝功能损害者不适合进行光疗,因可致青铜症。
(2)光疗时要用眼罩保护眼睛,用尿布保护会阴部。但尿布遮盖面积不可过大,以便使皮肤与更多的光接触。
(3)光疗箱应有自动调温装置,每隔4小时测患儿体温1次,光疗时两次喂奶间补喂开水,每日液量较正常需要量增加20Im/kg。
(4)如发生腹泻时,轻症不必处理,严重者停止光疗。
(5)如出现斑丘疹或瘀点,如数量不多者,继续光疗,严重者停止光疗。应同时注意检测血小板,因光疗时可使血小板数量减少。
(6)光疗时注意补充维生索B,每日0.3mg即可。因光疗可破坏维生素B2。
(7)光疗合并青铜症:当血清结合胆红素高于68.4umol/L(4mg/dl),且有肝功能损害,肝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肝脏肿大,皮肤粘膜呈现青铜色,即为青铜症,要立即停止光疗。光疗停止后可缓慢恢复。(8)光疗合并低血钙症:光疗过程中可引起低血钙症发生,但一般并无临床症状,只要使用钙剂或停止光疗,低血钙一般可以得到恢复,值得注意的是严重低血钙可发生呼吸停止,青紫,甚至危及生命,机理可能由喉痉挛所致。
(9)记录灯管使用时间,灯管使用时间过长疗效减弱应及时更换。
(10)发热:为光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体温可达38-39℃,也有在39℃以上者。这是由于荧光灯的热能所致,夏季更易发生此现象。

这位朋友你好,我想你的宝贝可能是生理性黄疸,请看以下资料,会帮助你知道是病理或是生理的,也可能指导你如何治疗,祝你的宝贝健康快乐,祝你开心快乐每一天!
黄疸是因血清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皮肤及巩膜黄染。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具有一些特点,概括地说新生儿胆红素形成相对较多,而对胆红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又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儿在生后一定时期里会发生生理性黄疸,有病时亦容易出现黄疸。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1)在生后2~3天起出现并逐渐加深,在第4~6天为高峰,第2周开始黄疸逐渐减轻。(2)黄疸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无明显的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12毫克/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分升。(3)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产儿黄疸一般在第3周内消退。(4)小儿体温正常,食欲好,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有下列表现之一时常揭示黄疸为病理性:(1)黄疸出现得早,生后24小时内即出黄疸;(2)黄疸程度重,呈金黄色或黄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较明显的黄疸或血清胆红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黄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黄疸仍持续不退甚至加深,或减轻后又加深;(4)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者;(5)有体温不正常、食欲不佳、呕吐等表现者。
有病理性黄疸时应引起重视,因为它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应寻找病因。此外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血脑屏障损害脑细脑(常称核黄疸),引起死亡或有脑性瘫痪、智能障碍等后遗症。所以一旦怀疑小儿有病理性黄疸,应立即就诊。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
1.细胞破坏增多:常见因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或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后者在我国广东、广西、四川等省较多见。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黄疸。
2.感染:有一些细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疸。感染可发生在宫内或出生后。败血症、泌尿道感染时黄疸发生率较高。
3.出生时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粪排出延迟者,黄疸往往较深。
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儿的黄疸消退常延迟。
5.母乳性黄疸:约占母乳喂养的0.5~1%,目前认为这类母乳中含有一种物质,对胆红素的结合过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胆红素自肠道吸收。其表现为生理性黄疸迟迟不退,在第2周末黄疸反达高峰,历时1~2个月才退清。虽然黄疸较深而持久,但小儿并无其他异常,如暂停母乳2—3天,黄疸会明显减轻,再哺母乳,黄疸可有些加深但不会达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黄疸不会造成不良后果,诊断明确后不要终止母乳喂养。
生理性黄疸一般毋需处理。生后较早地开始进食可以使胎粪较早排出,而且建立肠道的正常菌群,从而减少胆红素自肠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黄疸。新生儿有黄疸时要避免使用磺胺药、阿斯匹林和含苯钠酸钠的药物,因这些药物有利于核黄疸的发生。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时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维生素K3、K4,磺胺类,呋喃类)不能使用。病理性黄疸者应送医院诊治,除了治疗基本疾病外,尚可选用照疗法、中药、口服鲁米那及可那明或换血疗法,以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治疗方法由医生来定。
参考资料:http://disease.fx120.net/JBZT/ERKE-1/xsedcjjb/xsrhd/xgzs/200406251150205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