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三阳川:谁可以给我一些相关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14:40:48
我的毕业论文需要资料,但是我不知道可以去哪里找到相关的资料去收集一些理论来支持我的论文。我也不知道什么书对我有帮助。我是学英语教育的,论文的研究题目是教学法。请大家给我介绍一些网站或者书名,这样我可以有参考文献,中文的英文的都可以。
谢谢大家
我要专家写的论文。呵呵
他们写的东西才能被我拿来做为我自己论文的理论支持
再次谢谢

去cnki搜啊~~
你们学校应该有集团账户的
www.cnki.net
中国期刊全文检索

加油,金顺!
http://www1.i-networx.de/pages/auktione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auto-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ebay-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erotik-aukt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internet-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links.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online-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sex-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auktione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auto-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ebay-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erotik-aukt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internet-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links.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online-auktion.htm
http://www1.i-networx.de/pages/sex-auktion.htm

英语教学法漫谈
--------------------------------------------------------------------------------

在中国期间,我一直在研究中国的英语课堂教学。我经常和一些教师讨论一些关于教学的问题,而且讨论总会不可避免地归结到教学法上。英语教师经常会问:“英语的最佳教学法是什么?”因为中国的教育正在处于改革之中,而且英语教育是其中的重点,这个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一个热点。有些教师说中国的传统教学法对于中国的外语课堂非常适用,有些教师则认为传统的教学法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所以交际教学法是最佳的选择。但有时候当有些教师在尝试着使课堂气氛活泼一点时,又会使旁人看来班级秩序“太差”,这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做?在课堂上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法教学,才能使自己的学生既能在高考时考出优异的成绩,英语口语又非常流利,同时还能让学校的管理部门满意呢?笔者认为或许事实上可能就不存在这么一种教学法,否则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些大教育家早就发现了。然而作为教师我们总是非常关心学生,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并总是在想办法希望同时解决前面提到的所有问题。既然没有一种教学法能够让我们做到这一点,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到底在哪里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白一个人是如何学习的。现在有很多关于外语学习方法的理论,有四位研究者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是:Ellis,Krashen,Givon和Vygotsky。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学习,这对任何科目来说都一样。因此,我们首先要弄明白学习的过程。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能把一种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去。换句话说,教学法只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遗憾的是Vygotsky,Ellis,Krashen和Givon所提倡的教学方法都过多地依赖于交际教学法。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研究一下这些学者关于外语学习的观点和Vygotsky的关于语言和文化的看法,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操作合理的话,实际上这些教学方法是可以被很好地应用于教学之中的。

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他们的教学理论,并探讨一下他们是如何被运用于外语教学之中的。然后我们再看看他们的教学理论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法得以体现。

Krashen(1977)认为学生的学习材料必须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对于语言来说,也就是说这些材料没有必要严格地按照语法体系排列,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内容。Krashen认为,对于一个刚刚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学生来说,如果把对学生输入的内容按照其难易程度划分成不同的级别的话,那么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对学生输入的内容的难度要比学生已知的内容高出一个级别。他把这称为“i+1”。i代表输入内容,1代表比学生的已有知识高出的一个级别。Krashen还认为让学生读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是帮助学生习得外语的最佳方式。学生选择的读物应该既能够使他们感兴趣,而且读物的难易程度也不能超过其自身水平太多。他认为,学生读的东西越多,他们习得的语言知识就越多。

Givon(1979)则认为,学生只能够习得他们在交际中能够用到的语言内容。也就是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能让学生练习说hello,how are you,yes,no的话,那么这些学生也就只能学到这些东西。如果他们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语言的话,他们就无法完全掌握这些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无法进行实际运用,也就是说,如果学生无法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说这些语言的话,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它们。

Ellis(1990)的观点是,不能强迫学生进行外语交际活动,相反,学生应该有选择什么时候参与外语交际的机会。Ellis认为,在外语课堂上,以意义为主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更多练习的机会,而以形式为主的教学则使学生学习了语言的结构和组织形式。那么最好是既能让学生进行语言练习,又能让学生了解语言的结构和组织形式。Ellis认为,以意义为主的教学是指要给学生提供有趣的、有意义的任务或情景,这样学生就会乐于参与交际;以形式为主的教学是指句法、语音、语言应用方面的教学,即语法教学,应结合以意义为主的教学进行。例如,当我们教一个新的语法结构,如条件从句时,首先应呈现该结构(要用一种有趣的方法呈现,而不仅仅是呆板地把它们写在黑板上就算了事),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一些操练,让学生谈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但必须使用一些条件从句。

Vygotsky(1978)则认为语言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他在对儿童的心理学研究中发现,儿童开始说的每一个字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例如,在儿童说“妈妈”这个词时,它不仅是指“妈妈”这个人,它还表达了很多意思,像“妈妈抱抱我”、“妈妈,我想睡觉”、“妈妈,我饿了”、“妈妈,我不舒服”等等。虽然他只会说这么一个词或短句,但通过它儿童表达了很多的内容。Vygotsky发现语言是从一个代表了他所有的思想的单个词语开始的。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和认知能力的培养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因为认知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与能力比自己强的成年人或同龄人共同承担并完成任务而学到新的知识。因此,认知能力的发展总是处于学习能力的发展的后面,并且在“能独立完成的任务”和“必须在他人帮助下才能完成的任务”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一个学生独立做事的能力总是要略低于在有人协助(如教师或其他比自己能力强的人)情况下做事的能力。

据此Vygotsky把能力分为两个层次。每一个层次是经过以前的锻炼已经具备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近似发展区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是指在已经具有的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在他人帮助下能够完成任务的潜在能力之间的区域。具体到英语外语教学,Vygotsky的理论可以理解为:学生的语言运用代表学生认知能力的实际水平,既然认知发展总是落后于学习,所以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应该超过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达到学生的近似发展区域,教学应该集中在学生的潜在能力上,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他们自己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

经过仔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并结合英语课堂的教学实际,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点:1.英语教学应该生动有趣,并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2.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使以意义为主的教学和以形式为主的教学达到一个平衡,而不能只取其中之一;3.教学内容要高于学生的已有水平,但是又不能超出其近似发展区域。如果我们教的内容学生已经知道了,他们会感到厌烦;而如果我们教的内容太难,学生就会找不到头绪,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有些人可能有些疑问:这些理论都是来自美国或俄罗斯,那么把它们应用到一个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的外语课堂上行得通吗?Cortazzi和jim(1996)认为:“外语课堂的课堂行为总是在一个类似的框架内进行的:关于什么是好的学习方法,如何学习和教学,是否应该和如何提出问题,教材的作用,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本质与教育的目的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人们都有相似的看法、态度、评价或是理念。”程晓堂(2000)也说:“如果说目的语的文化对于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该语言有影响的话,那么实际上母语的文化对于外语的教与学影响更大。”

程晓堂(2000)对于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看法,并指出了以下一些中国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或观点: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传授知识;

·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

·学习主要靠记忆、模仿、重复而背诵;

·认为勤学就能取得好成绩,而不是有效的学习;

·强大的中央集权式的教育体制(比如每年一次的以知识考查为主的高考);

·学生不喜欢提问题。

乍一看,好像Ellis,Givon,Krashen和Vygotsky的观点与程晓堂所列举的这些中国的传统的学习方法格格不入,但笔者认为,在这些传统的东西中,有一些方法还是值得教师借鉴的。其实只需使这些方法符合近似发展区域理论,并且使之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假设你已经教过初中学生一些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根据近似发展区域理论,你就可以教给学生关于不规则动词的知识。因为学生已经懂得通过添加-ed来形成有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却不知道怎么构成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但是在教师的帮助下他们就能够完成这些变化。

我们应该牢记这一点:不管我们如何进行教学,教学内容都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

下边笔者以两个活动为例来说明如何进行教学。

对于以结构为主的教学,笔者建议采用如下活动。

活动名称:词语配对

准备活动:课前准备两组卡片,一组写上一些动词的原形,另一组写上这些动词的过去式。注意要保证班里的每个学生都能拿到1张卡片。例如,如果班里有50个学生,那么就应该有50张卡片,其中25张卡片上写上25个动词的原形,另外25张卡片上写上这25个动词的过去式。在这25个动词中,大部分动词应该是规则变化的动词(比如说20个),其它为不规则变化的动词(比如说5个)。

活动过程:把班里的学生分成两组,给第一组学生写有动词原形的卡片,给第二组学生有相应的动词过去式的卡片。让第一组的一个学生念出他/她手中卡片上的动词原形,然后第二组学生马上看手中的过去式的动词,持有与每一组同学所念单词的过去式形式的同学站起来并读出他/她手中的单词,如果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卡片是否正确则可以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然后活动继续直到所有的词被搭配完毕。

我认为以上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就像一个游戏一样。在完成了活动以后,教师可以把不规则动词写到黑板上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不规则动词的作业,从而使学生进行一些以结构为主的操练。

从中国传统的教学角度来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出它是符合“传授知识”的目的的。而且这种教学方法也比较适合中国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学生在找相应的动词时,会很努力,这种学习方式的效率也不错。而且,整个活动也的确符合近似发展区域理论,同时学生对这个活动也很感兴趣。

在进行了以结构为主的教学后,我们还要进行以意义为主的教学活动。也正是在此处,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交际教学法,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他们学到的语言应用到实践中。否则学生就无法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也会相对较差。而只有当所学语言被真正应用到交际中时,这两种能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于以意义为主的教学,以下的活动能够鼓励学生充分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知识。

活动名称:交换故事

让学生两人一组,每一组都用现在时态写一篇短文,在短文中至少应该包括3个学过的不规则动词。如果学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题目,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一些建议,如“一场篮球赛(足球赛)”、“我的家庭”、“在去学校的路上”等。故事长度不超过半页。首先让他们检查自己的拼写,然后收上他们定的短文。然后再把短文随机地发下去(注意不要让他们拿到自己写的短文)。让学生把手中的短文用过去时态重写一遍。结束后,让学生念一下他们改写的短文。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多次运用他们新近学习的语言知识点。首先,他们要考虑要在短文中使用哪些不规则动词;他们要和同伴进行讨论;他们在运用所学的语言完成一项任务。其次,他们要合作完成一篇短文;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要讨论短文应该写些什么内容。这样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第三,当学生重写其他组的短文时,他们还要和同伴进行讨论;读别人的短文也让他们体验了其他同学的创作和构思的过程;阅读自己的同学写作的短文不会很难,而且体验其他同学的生活也是一种乐趣。

作为家庭作业,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刚学过的不规则动词。在这里我们既可以看以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教学过程也是符合近似发展区域理论的。

由上述可知,教育的创新不在于创造一种新的教学法,而是找到一种好的学习理论。英语学习方法是没有国界的。教师可以轻松地把这些学习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简单地说,教师只需要使自己的教学方法符合近似发展区域理论,在教学中要既进行以意义为主的教学,也不能够忽视以结构为主的教学,同时,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感兴趣,并符合他们的需求。

孙琪莉

载自《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