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平均成本公式:为什么德军如此强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1:09:05
总是说 德国潜艇厉害 狼群战术 为什么英国皇家海军不拿潜艇对潜艇??????

德国根据英国是个岛国,非常依赖海上运输的致命弱点,其海军战略企图从一开始就是以破坏英国海上运输为主要目标。但德国海军实力远逊色于英国,(德国编有战列舰队、侦察巡逻舰队和潜艇舰队,总兵力约16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20艘,潜艇57艘,总吨位约35万吨。英国总吨位约130万吨)
  不得不提一下被称为德国潜艇之父的邓尼兹,当时他敏锐发现了改变德国海军极其不利的海洋态势的捷径,即将潜艇的使用提高到战略高度,因为德国海军战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破坏英国的海上运输,切断其海上交通线,而德国那先天不足的地理位置,使水面舰艇只有越过强大的英国海军和航空兵层层阻截才能进入大西洋,遂行破交任务,一旦在作战中负伤受损,还必须经过漫长而危险的航程才能返回本土,可谓困难重重。反观潜艇,可以凭借其水下航行的优势,安全往返于本土和大西洋,即便英国海军掌握了大西洋的制海权,潜艇仍能发挥其作用,打击运输船队,所以潜艇是对付英国海军最有效的。
  他还提出了“吨位战”思想,英国是个岛国,其经济完全依赖海上贸易和运输,英国每年消耗的物资中,石油的75%、铁矿石的88%、铜的95%、铅的99%、小麦的89%、肉类的84%和食油的93%都依赖进口,每年的海运物资总量超过6800万吨,每天航行在大海声的英国运输船多达2500艘!只要击沉尽可能多的英国运输船,使英国运输船的吨位损失超过其新建船舶的吨位,就能最有效地打击英国的战时经济。而且要使潜艇的损失尽可能小,其核心思想就是避开英国护航力量强大的海域,寻找其护航力量薄弱的海域实施破交,一句话而言,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获。
  战术上,邓尼兹悉心研究了声纳、鱼雷等武器装备的性能,决定彻底屏弃传统的单艇昼间潜航状态下的远距离鱼雷攻击战术,采取多艇集群,夜间水面状态近距离鱼雷攻击。这是因为潜艇在夜间水面状态航行时,声纳是难以发现的,近距离攻击又能确保较高的命中率。
  多艇集群攻击,则是邓尼兹的发明,当时潜艇由于受通讯保障的制约通常是单艇独立作战,邓尼兹认为多艇集群攻击与单艇相比,既可以提高发现目标的概率,又可以提高攻击成功率。具体作法是以数艘或十数艘,甚至数十艘潜艇组成艇群,以20至30海里间隔成一字横亘在敌方运输船队可能经过的航线上,一旦一艘潜艇发现目标,立即报告设在岸上的指挥部,指挥部再迅速通知其他潜艇,白天抢占有利攻击阵位,天黑后则以水面状态实施近距离鱼雷攻击,天亮前停止攻击,全速抢占下一个有利阵位,等待次日天黑后再次实施攻击,直至将运输船队消灭。这一战术酷似狼群的捕食,因此被邓尼兹形象地称为“狼群战术”。
  在战略上,尽管邓尼兹重点发展潜艇战的思想在1937年和1938年的演习中都得到了明确的论证,但德国海军仍坚持重点发展水面舰艇,直到战争开始后,才在事实面前逐渐转为重点发展潜艇。

  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编有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和后备舰队,总兵力19.5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19艘、护卫舰64艘、扫雷舰45艘、潜艇69艘,总吨位约130万吨。主力部署在斯卡帕湾,以控制北海出口,保护至关重要的北大西洋航线,掩护担负反潜护航使命的轻型舰只。
  英国海军一厢情愿地认为,凭借其大大超过德国、意大利海军的实力,只要采取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护航船队体制,就能有效保障海上运输的安全。所以英国皇家海军不拿潜艇对潜艇!!

德国根据英国是个岛国,非常依赖海上运输的致命弱点,其海军战略企图从一开始就是以破坏英国海上运输为主要目标。但德国海军实力远逊色于英国,(德国编有战列舰队、侦察巡逻舰队和潜艇舰队,总兵力约16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2艘、战列巡洋舰3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20艘,潜艇57艘,总吨位约35万吨。英国总吨位约130万吨)
不得不提一下被称为德国潜艇之父的邓尼兹,当时他敏锐发现了改变德国海军极其不利的海洋态势的捷径,即将潜艇的使用提高到战略高度,因为德国海军战时最根本的任务就是破坏英国的海上运输,切断其海上交通线,而德国那先天不足的地理位置,使水面舰艇只有越过强大的英国海军和航空兵层层阻截才能进入大西洋,遂行破交任务,一旦在作战中负伤受损,还必须经过漫长而危险的航程才能返回本土,可谓困难重重。反观潜艇,可以凭借其水下航行的优势,安全往返于本土和大西洋,即便英国海军掌握了大西洋的制海权,潜艇仍能发挥其作用,打击运输船队,所以潜艇是对付英国海军最有效的。
他还提出了“吨位战”思想,英国是个岛国,其经济完全依赖海上贸易和运输,英国每年消耗的物资中,石油的75%、铁矿石的88%、铜的95%、铅的99%、小麦的89%、肉类的84%和食油的93%都依赖进口,每年的海运物资总量超过6800万吨,每天航行在大海声的英国运输船多达2500艘!只要击沉尽可能多的英国运输船,使英国运输船的吨位损失超过其新建船舶的吨位,就能最有效地打击英国的战时经济。而且要使潜艇的损失尽可能小,其核心思想就是避开英国护航力量强大的海域,寻找其护航力量薄弱的海域实施破交,一句话而言,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获。
战术上,邓尼兹悉心研究了声纳、鱼雷等武器装备的性能,决定彻底屏弃传统的单艇昼间潜航状态下的远距离鱼雷攻击战术,采取多艇集群,夜间水面状态近距离鱼雷攻击。这是因为潜艇在夜间水面状态航行时,声纳是难以发现的,近距离攻击又能确保较高的命中率。
多艇集群攻击,则是邓尼兹的发明,当时潜艇由于受通讯保障的制约通常是单艇独立作战,邓尼兹认为多艇集群攻击与单艇相比,既可以提高发现目标的概率,又可以提高攻击成功率。具体作法是以数艘或十数艘,甚至数十艘潜艇组成艇群,以20至30海里间隔成一字横亘在敌方运输船队可能经过的航线上,一旦一艘潜艇发现目标,立即报告设在岸上的指挥部,指挥部再迅速通知其他潜艇,白天抢占有利攻击阵位,天黑后则以水面状态实施近距离鱼雷攻击,天亮前停止攻击,全速抢占下一个有利阵位,等待次日天黑后再次实施攻击,直至将运输船队消灭。这一战术酷似狼群的捕食,因此被邓尼兹形象地称为“狼群战术”。
在战略上,尽管邓尼兹重点发展潜艇战的思想在1937年和1938年的演习中都得到了明确的论证,但德国海军仍坚持重点发展水面舰艇,直到战争开始后,才在事实面前逐渐转为重点发展潜艇。

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编有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和后备舰队,总兵力19.5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19艘、护卫舰64艘、扫雷舰45艘、潜艇69艘,总吨位约130万吨。主力部署在斯卡帕湾,以控制北海出口,保护至关重要的北大西洋航线,掩护担负反潜护航使命的轻型舰只。
英国海军一厢情愿地认为,凭借其大大超过德国、意大利海军的实力,只要采取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护航船队体制,就能有效保障海上运输的安全。所以英国皇家海军不拿潜艇对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