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系统u盘制作工具好:历史上有真实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没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20:23:55
决对真实的
不要以三国演义做参考

没有!!!
三国 三虚七实,这是假的


不过不是诸葛亮摆的,是一次曹操与吕布对战。第一次吕布来突袭,刚好曹操军队都出城去运粮,曹操命手下大开城门。城门外有很大一片林子,吕布疑内有伏兵,不敢进城。回去后吕布极度觉得不是滋味,第二天再来,哪知曹操真的把兵埋伏在林子里。(奸雄曹操果然了得,^_^!)
《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曾详细讲过这件事。

诸葛亮是否“唱”过“空城计”,在历史上是个疑案。虽然它并非罗贯中的杜撰,这一情节本出于《三国志》诸葛亮本传中由裴松之“注”中所引的《郭冲三事》,但是裴松之在引文之后随即予以辨证,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因为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驻宛城。在街亭大败马谡的虽是张__,但当时魏方的总指挥是曹真而不是司马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从开始连连告捷到后来失利退却,战役的全过程司马懿都未参与。那他怎么可能率15万大军来到西城与诸葛亮合“唱”“空城计”呢?再者,就事论事从小说所描述的情节看也经不住仔细的推敲:西城不过是弹丸之地,纵有埋伏又能埋伏多少人马,它能超过司马懿的15万大军吗?如果司马懿先派一个梯队比如一万人吧,先打进城去,再继之以二梯队,以大本营作为后援,那诸葛亮又怎么办呢?即使司马懿拿不准暂不突进城去,他将15万人马在城外形成包围之势以相持观望那诸葛亮又将怎么办?……无论是“郭冲三事”还是小说的细节,以它们所提供的军力对比和作战场地看都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诸葛亮的“空城计”或为虚构,可三国中文聘所“唱”的空城计情节倒更可信些。文聘原为刘表部将,未尽其才,归曹操后得到重用,任江夏太守,《三国志》称他“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敌国,贼不敢侵”。据《魏略》所记:孙权曾亲自率领几万人突然袭击江夏的石阳,因为连日大雨,城墙和工事都淋坏了,丁壮散布在田野未及修补。文聘听到敌人到来,集结兵力,整修城栅已来不及了,仓促间他就演出了“空城计”。孙权见到,他觉得文聘是敌方名将,“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结果未敢进攻,乃撤兵而去。

三国之后,南北朝时北魏进攻刘宋,济南太守萧承之,也用空城计退过敌兵。直到现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也有效地使用过“空城计”。

另附:历史上的三个空城计。

第一个最有名,是《三国演义》记载的,“发明者”是西晋一个叫郭冲的人。他说,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领大军东出攻魏,自己留万人守城。不料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要迎魏敌时,却同魏延兵马对不上阵,从旁边过去了,一直来到阳平关前,离城只有六十里,诸葛亮才发觉。这是候,要把魏延追回来已无可能,自己赶往魏延军中也来不及,于是诸葛亮就叫军中偃旗息鼓,大开城门,令军士数人出城洒扫。司马懿领兵来到,看见这情况,认为孔明平日谨慎持重,城内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间。到了次日,孔明大笑对部下说,司马懿怕我的伏兵,已经退走了。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军都走了。
这个故事有漏洞,司马懿若怀疑有伏兵,可以驻留附近,观察虚实,何至于马上就走?小说究竟不是史书。它大可以作为民间传说,为人欣赏。

第二个是《三国演义》里没有,而在《魏略》里真实记载的故事,也在三国时代,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要多些。
曹丕的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有一回,孙权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石阳。石阳由文聘据守已久,孙权突然来攻,刚好在连绵大雨之后,防御工事受到破坏,还未修补;壮丁也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文聘认为,出城应战固不可能,闭城死守也难拒敌。他苦思之下,呼得奇计,就吩咐城里人都躲起来,让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官衙里,不在露面。孙权仔细度量一番,觉得非常可疑,就对部将说:“此人是曹操信赖的将领,自然非比等闲之辈。如今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必然其中大有狡诈,否则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还是撤退为好。”于是引兵走了。
这段传闻,真假亦不可知。不管怎样,同样是空城计,放在文聘身上,小说加是坚决不干的,意义不大,反而画蛇添足。

再说南北朝时代,也有一个空城计。那是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时,占据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贵族,在南方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在如今山东省北部,沿着黄河,便是北魏和宋的边界,黄河南岸的济南郡则是边境的要地。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因为敌人来得意外,召请救兵已来不及。萧承之忽生一计,便叫打开城门,藏匿士兵,故意装出一片神秘的气氛。城中人说:“贼人势众,我军兵少,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势难抵敌。假如再向敌人示弱,后祸不堪设想;只有使敌人疑我埋伏,不敢进迫,才是上策。”果然唯兵大至,看见城外这般模样,十分疑惑,于是撤走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事记载于《资治通鉴.宋纪》。有人说,也许萧承之是看过郭冲写的空城计,也未可料。即使说萧承之从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葛亮是否“唱”过“空城计”,在历史上是个疑案。虽然它并非罗贯中的杜撰,这一情节本出于《三国志》诸葛亮本传中由裴松之“注”中所引的《郭冲三事》,但是裴松之在引文之后随即予以辨证,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因为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驻宛城。在街亭大败马谡的虽是张__,但当时魏方的总指挥是曹真而不是司马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从开始连连告捷到后来失利退却,战役的全过程司马懿都未参与。那他怎么可能率15万大军来到西城与诸葛亮合“唱”“空城计”呢?再者,就事论事从小说所描述的情节看也经不住仔细的推敲:西城不过是弹丸之地,纵有埋伏又能埋伏多少人马,它能超过司马懿的15万大军吗?如果司马懿先派一个梯队比如一万人吧,先打进城去,再继之以二梯队,以大本营作为后援,那诸葛亮又怎么办呢?即使司马懿拿不准暂不突进城去,他将15万人马在城外形成包围之势以相持观望那诸葛亮又将怎么办?……无论是“郭冲三事”还是小说的细节,以它们所提供的军力对比和作战场地看都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诸葛亮的“空城计”或为虚构,可三国中文聘所“唱”的空城计情节倒更可信些。文聘原为刘表部将,未尽其才,归曹操后得到重用,任江夏太守,《三国志》称他“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敌国,贼不敢侵”。据《魏略》所记:孙权曾亲自率领几万人突然袭击江夏的石阳,因为连日大雨,城墙和工事都淋坏了,丁壮散布在田野未及修补。文聘听到敌人到来,集结兵力,整修城栅已来不及了,仓促间他就演出了“空城计”。孙权见到,他觉得文聘是敌方名将,“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结果未敢进攻,乃撤兵而去。

三国之后,南北朝时北魏进攻刘宋,济南太守萧承之,也用空城计退过敌兵。直到现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也有效地使用过“空城计”。

另附:历史上的三个空城计。

第一个最有名,是《三国演义》记载的,“发明者”是西晋一个叫郭冲的人。他说,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领大军东出攻魏,自己留万人守城。不料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要迎魏敌时,却同魏延兵马对不上阵,从旁边过去了,一直来到阳平关前,离城只有六十里,诸葛亮才发觉。这是候,要把魏延追回来已无可能,自己赶往魏延军中也来不及,于是诸葛亮就叫军中偃旗息鼓,大开城门,令军士数人出城洒扫。司马懿领兵来到,看见这情况,认为孔明平日谨慎持重,城内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间。到了次日,孔明大笑对部下说,司马懿怕我的伏兵,已经退走了。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军都走了。
这个故事有漏洞,司马懿若怀疑有伏兵,可以驻留附近,观察虚实,何至于马上就走?小说究竟不是史书。它大可以作为民间传说,为人欣赏。

第二个是《三国演义》里没有,而在《魏略》里真实记载的故事,也在三国时代,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要多些。
曹丕的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有一回,孙权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石阳。石阳由文聘据守已久,孙权突然来攻,刚好在连绵大雨之后,防御工事受到破坏,还未修补;壮丁也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文聘认为,出城应战固不可能,闭城死守也难拒敌。他苦思之下,呼得奇计,就吩咐城里人都躲起来,让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官衙里,不在露面。孙权仔细度量一番,觉得非常可疑,就对部将说:“此人是曹操信赖的将领,自然非比等闲之辈。如今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必然其中大有狡诈,否则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还是撤退为好。”于是引兵走了。
这段传闻,真假亦不可知。不管怎样,同样是空城计,放在文聘身上,小说加是坚决不干的,意义不大,反而画蛇添足。

再说南北朝时代,也有一个空城计。那是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时,占据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贵族,在南方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在如今山东省北部,沿着黄河,便是北魏和宋的边界,黄河南岸的济南郡则是边境的要地。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因为敌人来得意外,召请救兵已来不及。萧承之忽生一计,便叫打开城门,藏匿士兵,故意装出一片神秘的气氛。城中人说:“贼人势众,我军兵少,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势难抵敌。假如再向敌人示弱,后祸不堪设想;只有使敌人疑我埋伏,不敢进迫,才是上策。”果然唯兵大至,看见城外这般模样,十分疑惑,于是撤走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事记载于《资治通鉴.宋纪》。有人说,也许萧承之是看过郭冲写的空城计,也未可料。即使说萧承之从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诸葛亮是否“唱”过“空城计”,在历史上是个疑案。虽然它并非罗贯中的杜撰,这一情节本出于《三国志》诸葛亮本传中由裴松之“注”中所引的《郭冲三事》,但是裴松之在引文之后随即予以辨证,认为这是子虚乌有的事。因为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司马懿尚为荆州都督,驻宛城。在街亭大败马谡的虽是张__,但当时魏方的总指挥是曹真而不是司马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从开始连连告捷到后来失利退却,战役的全过程司马懿都未参与。那他怎么可能率15万大军来到西城与诸葛亮合“唱”“空城计”呢?再者,就事论事从小说所描述的情节看也经不住仔细的推敲:西城不过是弹丸之地,纵有埋伏又能埋伏多少人马,它能超过司马懿的15万大军吗?如果司马懿先派一个梯队比如一万人吧,先打进城去,再继之以二梯队,以大本营作为后援,那诸葛亮又怎么办呢?即使司马懿拿不准暂不突进城去,他将15万人马在城外形成包围之势以相持观望那诸葛亮又将怎么办?……无论是“郭冲三事”还是小说的细节,以它们所提供的军力对比和作战场地看都有许多不合理之处。

诸葛亮的“空城计”或为虚构,可三国中文聘所“唱”的空城计情节倒更可信些。文聘原为刘表部将,未尽其才,归曹操后得到重用,任江夏太守,《三国志》称他“在江夏数十年,有威恩,名敌国,贼不敢侵”。据《魏略》所记:孙权曾亲自率领几万人突然袭击江夏的石阳,因为连日大雨,城墙和工事都淋坏了,丁壮散布在田野未及修补。文聘听到敌人到来,集结兵力,整修城栅已来不及了,仓促间他就演出了“空城计”。孙权见到,他觉得文聘是敌方名将,“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结果未敢进攻,乃撤兵而去。

三国之后,南北朝时北魏进攻刘宋,济南太守萧承之,也用空城计退过敌兵。直到现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也有效地使用过“空城计”。

另附:历史上的三个空城计。

第一个最有名,是《三国演义》记载的,“发明者”是西晋一个叫郭冲的人。他说,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领大军东出攻魏,自己留万人守城。不料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要迎魏敌时,却同魏延兵马对不上阵,从旁边过去了,一直来到阳平关前,离城只有六十里,诸葛亮才发觉。这是候,要把魏延追回来已无可能,自己赶往魏延军中也来不及,于是诸葛亮就叫军中偃旗息鼓,大开城门,令军士数人出城洒扫。司马懿领兵来到,看见这情况,认为孔明平日谨慎持重,城内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间。到了次日,孔明大笑对部下说,司马懿怕我的伏兵,已经退走了。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军都走了。
这个故事有漏洞,司马懿若怀疑有伏兵,可以驻留附近,观察虚实,何至于马上就走?小说究竟不是史书。它大可以作为民间传说,为人欣赏。

第二个是《三国演义》里没有,而在《魏略》里真实记载的故事,也在三国时代,它的可信程度,似乎比诸葛亮的要多些。
曹丕的位的时候,大将文聘镇守在江夏一带地区。有一回,孙权以五万兵马,亲自包围文聘于石阳。石阳由文聘据守已久,孙权突然来攻,刚好在连绵大雨之后,防御工事受到破坏,还未修补;壮丁也在田间劳动,未及返回。文聘认为,出城应战固不可能,闭城死守也难拒敌。他苦思之下,呼得奇计,就吩咐城里人都躲起来,让城中死寂一片,他自己又躲在官衙里,不在露面。孙权仔细度量一番,觉得非常可疑,就对部将说:“此人是曹操信赖的将领,自然非比等闲之辈。如今知我来攻,却毫不防备,必然其中大有狡诈,否则便是外面埋伏奇兵了。还是撤退为好。”于是引兵走了。
这段传闻,真假亦不可知。不管怎样,同样是空城计,放在文聘身上,小说加是坚决不干的,意义不大,反而画蛇添足。

再说南北朝时代,也有一个空城计。那是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时,占据北方的是北魏拓拔氏贵族,在南方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在如今山东省北部,沿着黄河,便是北魏和宋的边界,黄河南岸的济南郡则是边境的要地。这一年,北魏出兵突然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因为敌人来得意外,召请救兵已来不及。萧承之忽生一计,便叫打开城门,藏匿士兵,故意装出一片神秘的气氛。城中人说:“贼人势众,我军兵少,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势难抵敌。假如再向敌人示弱,后祸不堪设想;只有使敌人疑我埋伏,不敢进迫,才是上策。”果然唯兵大至,看见城外这般模样,十分疑惑,于是撤走了。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这事记载于《资治通鉴.宋纪》。有人说,也许萧承之是看过郭冲写的空城计,也未可料。即使说萧承之从文聘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不是诸葛亮摆的,是一次曹操与吕布对战。第一次吕布来突袭,刚好曹操军队都出城去运粮,曹操命手下大开城门。城门外有很大一片林子,吕布疑内有伏兵,不敢进城。回去后吕布极度觉得不是滋味,第二天再来,哪知曹操真的把兵埋伏在林子里。(奸雄曹操果然了得,^_^!)
《百家讲坛》易中天教授曾详细讲过这件事。

楼上的诸人说的非常具体,我就不在情节上多说了。但还是作为百家争鸣说一些:
第一、裴注所引的文字资料叫《调亮五事》,这是第三件事而已,所以引时写作“郭冲三事”,并不是有《三事》这篇文章(否则,郭冲岂不等于写了诸葛亮不为人知的五篇共十五件事,一笑)。
第二、我想插一句,很多人在评论这事的时候总爱强调派小股力量试探,其实真的动兵的时候往往不可能这样做,所谓“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比如你派进五百人,进去后中埋伏,全军覆没,你认为当中有一千人还是十万人。还有,这当中也有个影响士气问题。诸葛亮不肯让魏延引五千从出子午我认为也有这个因素在。我认为现在很多人看军事类小说还是不怎么把人命当回事,但真的临场的时候,兵危战凶,真正优秀的军事统帅是不可能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的,不是下个军旗,大不了RESET重来一盘,现在包括很多所谓的名师教授在看历史小说的时候还是很书生气,没有理解书的真意。
第三、对于三国演义中这件事,我多年前倒看到过一篇写得很好的文章,简略叙述一下,与大家共享:三国演义中,此时的司马懿是曹睿中了诸葛亮之计后被罢免后首次出兵,而且罢免的时候如果不是朝中有曹真等重臣说情恐怕结果更加难以想象。此时的司马懿出兵之时战战竞竞,不但因为对手是孔明这样的高手,而朝中政治风云涌动,吉凶难测(我认为这样的说法很到位,书中对政治的笔墨较军事更重,比如司马懿后来取帅印,留遗言,都反映了他在政治斗争中小心的一面),而司马懿作为一个有才能,有兵权却不被信任的高官,深知自己处境的危险,前者独断而行擒孟达是情势太急,不得已而为之。此次如果城中真有埋伏,而导致军队有所损失的话,在朝中地位还不怎么稳固的自己说不定又要回家种地了。文中还指出,司马昭说出兵进城,难道是胜过其父?非也,司马昭尚年轻,血气方刚,又没有遇到过像其父那样的政治上的巨大挫折,所以对朝中的险恶的政治暗流不象其父那样顾忌重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司马昭敢于进兵,不是军事机谋深,而是政治阅历浅——总之,演义中所描写的空城计固然是表现两大军事家智谋的角逐,更是对人物个性、政治形式的集中描摹。
个人认为这篇文章说得很好,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对曹魏还算得上是忠诚,但政治的处境,忽在青云之上,或在黄泉之下,原因都不过是皇帝的一句话而已。西城前司马懿的退兵,是三国演义中的司马懿(和历史中的政治经历不完全吻合)此人此时此情境下的必然选择。
当然这篇文章很可能是单方面的拔高了空城计的文学价值(我不知罗贯中是怎么想的,但毛宗岗评点时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政治原因),但是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才算得上有见识,毕竟读书是要举一反三的。如果只考虑一个侦察连杀进去会如何,那还不如去打游戏。很难过的说一句,这样的文字出自一本写给初中生的课外辅导,却比所谓的教授见识高明多了。
个人认为整本三国最奇妙的文字就是温酒斩华雄、赤壁之战和空城计,但都和历史真相有巨大差距,但与真实的历史人物都相当神似——关公之勇、周郎之智、司马诸葛惺惺之惜。这才是历史小说的高境界所在。
总之空城计虽非史实,但写得非常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