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色の刻动漫 magnet:什么是诗杂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02:41:38
什么是诗杂感?

诗杂感是指因为诗歌而引发的自己的感受。可以切合自身实际,也可畅聊社会人生,世事常态。

例如下面这一篇文字:
临近国庆、中秋,见得最多、听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祖国颂之类的诗歌及其朗诵了。眼下,各种以迎国庆,颂祖国为主题的庆典、诗赛、诗歌朗诵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着实把浓郁的节日气氛一下子营造了起来,由此看来,诗歌并非完全无用。但这里我要说的是,虽然很多优秀诗歌都可用来朗诵,但可以用来朗诵的并非就都是诗歌。毋庸讳言,眼下流行的大多数用来朗诵的国庆诗虽然在形式上看起来像诗,但它们大都在内容上给人直白浅显而又大而空的感觉,在感情的抒发上大都激情澎湃毫无节制,在风格上是口号加标语式的,在语言上大都运用口语,用词大而华丽,诸如“盛世中国、“繁荣昌盛” 、“腾飞世界”、“伟大复兴”、“和谐社会”、“国泰民安”等语词频频出现,而在意象的运用上、意境的营造上、特别是细节的描写上却疏忽了或表现为无能为力。这样的诗歌,为歌功而歌功,为颂德而颂德,却忽略了诗歌的本质特征与要求。对比一下舒婷的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就很容易发现这个问题。或许,对一般的诗歌爱好者来说,这个要求是太高了,但从专业的角度讲,还是有必要弄清楚诗与非诗的界限。茅盾在评价沈尹默的散文体诗作《三弦》时指出:“比我们常见的分行写成长短一样的几行而且句末一字押韵的诗更诗些。”此话发人深思。

  tianya.cn 天涯网文

  读诗杂感

  以前读诗(都指旧体诗,下同)是为读而读,不求堪解,也不知其所以然,人说好,也跟着说好,但好在哪却是一窥不通。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凝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直来令无数游子迁客读后“沾襟比散丝”,或辗转反侧,夜不能寤,即使到了现在,人们一谈乡愁,一患思乡病,第一个涌上脑海的诗句,十有八九是这首诗,一缕乡愁恒与诗句竞长。但这简简单单四句话,明明白白二十个字,到底有何神妙?我一直不晓得,也不觉有什么特别处。
  除了不求堪解,如水过鸭背,光爱热闹,喜欢华丽,追求文采,专挑那些朗朗上口,或对仗工整的来读,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一类,简直是爱不释手。所以一本《唐诗三百首》,读来读去,就看律诗和绝句,而且还要挑着看。至于古诗和乐府,差不多是不看的,歉它欠缺律诗那样飞扬的文采,又没有绝句那种浑然的神韵,读起来又不够锵流畅,抑扬顿挫,不免有嚼腊之感(那是我的误解,其实高声朗读古诗,更能抒发情怀)。
  上网后,爱上论坛,学人码字积文,书到用时方恨小。闲余时,便翻出唐诗一读,感觉竟大不相同。以前不喜欢的古诗和乐府,现在读来另有一种味道,竟读出了朴实和感情:“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柴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平平淡淡,朴朴实实,没有慷慨激昂,也不见荡气回肠,但思念之情,惆怅之意,无奈之叹却跃现纸上,感人肺腑。读着这些饱含深厚感情的诗句,不论是寄人、怀远、自叹、感世、托意还是叙事,悲者让人落泪,悦者让人同喜,思者见其衷肠,诉者如闻其声;常常给我情(泛指所有的感情,下同)浓如酒的感觉,酒不醉人但人自醉。以前尚华丽,重文采,现在更爱朴素和平实。再读《古诗十九首》,更觉含英咀华,余味无穷,千锤百炼的语言,深厚感情,处处浸淫着高超的艺术感染力,如珠似玉,就算放在唐诗中,也是出类拔萃,光芒万丈。
  限于个人文化修养,对诗意诗味诗情的妙处常常不能领略,但以“情”为准绳,慢慢咀嚼、细细体味,偶有所感所悟。就象上述两诗,虽然一绝句、一古诗,一怀乡、一念人,但感情基调一样,在艺术表现手上也有共通之处:一个“冷”显,一个“霜”喻。试析第一首,全诗妙在第二句,既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又奠定本诗的感情基调,也是寄意遗兴的依托------早有诗评者指出,绝句短小,所以第二句是全诗的重点,此句好坏是一首诗优劣的关键,的确是真知灼见;揣摸此诗,亦然-----诗中将月光比喻成霜可能也暗合季节,但主要是用形象的艺术手法,用景喻情,衬托内心的孤寂和凄凉。一个霜字,就让人感觉无限的冷清,突现一个凄寂的夜晚,再一个“凝”字,更细腻和传神地表达出诗人那彷徨不安的复杂心情,和深夜不寤的思前想后。后两句的点题寄意自然是水到渠成。“凝”和“霜”,就象第二首中的“忽念”和“冷”。多高超的技巧,但如果没有真实的感受,又怎能做到?前一首更进一步,能将“情”提炼和升华,外延更宽,所以成为杰作。
  自古谓“诗言志”,但我觉得那只是诗所表现的众中感情中的一种,不管是诗,是文,或其它的文艺作品,都要有“情”,有“感”,应“言从心出”,“以情生文”,在“言之有物”的基础上再附与技巧和文彩,才会相得益彰;诗,也不例处。唐代韩愈发起的“古文动动”,就是反对五代以来空洞,浮华、堆彻的文风,要求“言之有物”,“有感而发”。诗文同源,所以才形成盛唐气象,构建诗歌的顶峰。“情”,“感”从何处来?应从“物”(现实生活)中来,“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只有这样,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只要表达感情和生活就是好作品!
  比较读着,渐分出三种体裁(权将乐府归入古诗,和律、绝为三体)的区别。绝句短小,灵巧而飘逸,如天马行空,行云流水,特别适合写意、悠闲,抒发灵性,象一颗圆润的珍珠。律诗格律严格,讲究对偶,似类文中的骈体,宜于铺张文彩,营造气势,处理较复杂的感情,表达更多更深的意思,最宜言志、抒怀、感兴。而古诗,没有过多限制,可长可短,甚至可以长短句夹杂,自由发挥的空间大,容纳的内容多,叙事有始有终,抒情可一咏三叹,议论不妨前呼后应,象海纳百川,不择涓涓细流,又可澎湃汹涌,一泻千里。最合适叙情,纪事,记游,念旧等等表现生活中种种。粗略地区分和概括:绝句在“兴”,律诗在“意”,古诗在“情”。试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意境开宽,虚虚实实,摇曳多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气势扑人眉宇,呼之欲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情感的喷涌,如瀑布飞泻,痛快淋漓。。。细细体味区分,可知“兴”、“意”、“情”的分别。
  一般来说,“兴”和“意”是“情”的升华,古旧诗最讲究情韵和境界,其这也就是由“情”,向“意”和“兴”,没有“情”的“意”和“兴”,就会华而不实,味同嚼蜡,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近体诗体制,以五七言绝句为最尊,律诗次之,排律最下。词中小令如绝句,长调似律诗,若长调之百字令、沁园春等,则近于排律矣。散文易学而难工,韵文难学而易工。近体诗易学而难工,古体诗难学而易工。小令易学而难工,长调难学而易工。”
  一读之下,觉得说出自已不能说的。律诗的特点全在于有两句对句上,好的律诗当然见水平和功夫,但不好的律诗就只有堆彻。诗不是对联,除了字面上的工整,更主要在整体上要流动,上下要洽接,诗意要连贯,意思要开展,如果一个对仗只停留在一个层面,只说同一个意思,哪怕最工整,也只是一种花巧,只起到点缀作用。难学者,是因为对仗要好,易工者,是因为堆彻的对句不难。唐人中律句最工数杜甫。绝句易学,就是因为没有过多束缚,但绝句太短,不象古诗,要在四句中表达一个完整意思,营造一种神韵,必须要有四两拔千重,举重若轻的本领不可,才能做到寄至味于平淡,于平淡处见神奇,但谈何容易?所以难工。概括说,就是返朴归真难,繁杂华丽易。我以为绝句以太白为高妙。
  今人作诗,爱作律诗,就是喜欢对句,显示水平,但往往限于才情,多数是硬凑和死对,就有点附庸风雅的味道。律诗,难道变了新八股?真要作旧体诗,还是多作古诗,有“情”话,好过无“意”句,更胜强“兴”词------作文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