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婚纱礼服:谁能介绍一下石涛《山水清音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3:19:13
赏析清代石涛的《山水清音图》

清石涛·《山水清音图》
  清初画家石涛(1642——1707年)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但在其一生的绘画创作中,以黄山为主题的山水画,无疑有着重要的地位。据不完全统计,石涛存世的黄山题材作品,从早年到晚年,总数在20件以上。石涛1666年至1680年间在徽州宣城度过,其间曾三游黄山。黄山对其山水画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多次在画上题写“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之类的诗歌,以抒发其对黄山的热爱。因此我们在石涛的多数山水画上都可以看到黄山的影子,《山水清音图》就是其中相当典型的一幅。

  《山水清音图》,纸本水墨,纵102.5厘米,横42.4厘米,属中幅作品。画无年款,落名款“石涛济”,钤一印曰:“膏肓子济”。此画虽无年款,但我们根据其绘画风格演变的痕迹,以及石涛落款、用印的习惯,仍然可以推断出作品创作的大致年代。据郑为《石涛》画册后“石涛款识序次”“石涛济”的名款约启用于公元1679年;据“石涛用印系年表”,“膏肓子济”印启用于公元1685-1686年间,因此我们推断《山水清音图》的创作时期大致可归入石涛的南京时期(1680至1689年间,石涛居南京),与1687年的《细雨虬松图》在创作时间上应相去不远。其时石涛年过四十,正处于其艺术创作的盛期。

  《山水清音图》所描绘的明显是黄山景色,不过这是经过妙手剪裁后的图画。石涛曾题画说:“余得黄山之性,不必指定其名。”可知他对于描绘黄山景色相当自负。随手写出,皆能为黄山传神。

  从风格渊源上来说,《山水清音图》远法元代王蒙《青卞隐居图》,但在自我意识强烈的石涛手中,王蒙的作品只是提供了一个借鉴而已。石涛赞赏“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一变古人”的创造精神,因此他对于王蒙也采取了遗貌取神的作法。如将两者试作比较,王蒙《青卞隐居图》描绘的是山势自然地蜿蜒而上,龙脉夭矫如龙,活泼生动。石涛《山水清音图》构图则取截景,给人以奇崛突兀之感。王文治在此画右裱边题道:“此画直窥宋人门户,石涛道人平生合作也。”此话只可看作批评套语,未足知石涛也。

  从画面的空间营造上来说,《青卞隐居图》是空间自然而然地延伸进去,交代清楚自然。而《山水清音图》则是靠画中景物的前后掩映来暗示空间的。具体说来就是画面正中是一块斜倚的巨石,被近景中一棵横生的松树掩映。这样既破去巨石的突兀和呆板,又暗示出近景到中景的一层空间。而中景与后部山峰之间的空间,靠房屋及屋后的丛竹隔开。画中又精心安排了从山峰高处流出并奔流到前景中的水流,以及伸往山后的石径,间接地暗示出了空间关系。尽管如此,画面空间处理仍稍觉生硬,明显流露出“摆”的痕迹。事实上,石涛多数作品都有这种缺点,即初看十分新奇动人,仔细分析,却发现未臻浑化境地。这也正是他不能很好地操控大幅作品的主要原因。

  在《青卞隐居图》中,王蒙以变化丰富的苔点渲染了苍茫的艺术意境。石涛也吸收了这一因素,那些或浓或淡,或聚或散的苔点跳动在山间各处,给画面增添了勃勃生气。更见匠心的是,石涛在点苔的基础之上附以丝草,既体现了山间草木丰茂的特点,又增强了点线交织的形式感。苔上丝草以及以“个”字“介”字所组合合成的丛竹,是石涛山水画中最具个性色彩的符号。

  石涛的山水画,对于现当代画坛影响极大。当代一些青年山水画家,将苔上丝草这一形式因素推展到极至,发展出现代形式感很强的现代山水画来。

  对于在艺术创作和理论两方面同时具有清醒意识和精深造诣的石涛来说,他的山水画在很多时候是自己艺术观的具体体现。由于构图的关系,《山水清音图》上并未像其他作品那样,题写大段的题跋。正如我们所知,石涛一生中多次豪气冲天地宣称要“我自用我法”,但这也只是表明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一种革新意识,或者说是一种姿态。因为同时他也有“去古日远,书画无传,学者尽皆指鹿为马”的感叹,对于书画古法的失传表示深切的忧虑。(这一点向来不为人所注意。)他自己对于宋元传统也有取法,但不肯说破,只是俾“识者自鉴之”。(上海博物馆藏石涛致“哲翁”尺牍,其一云:“此三幅弟皆是写宋元人笔意,弟不喜写出,识者自鉴之,觉有趣。”)这就为后世对于石涛形象理解,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此我们在解读石涛作品的过程中,既要从作品本身出发,剖析其风格来源与个性的发展,也要全面考虑他在艺术观上一以贯之的观点,而不应局限于他一时一地的见解。如果过于强调任何一面,都将可能会犯下“执者失之”的错误。

  (附)石涛的画在构图上往往不落前人窠臼,以奇制胜,极富创造性。这幅《山水清音图》就是—个例证,在错落纵横的山岩间,奇松突兀,横亘在山岩之间,如龙飞凤舞;一股瀑布从山头上直泻下来,穿越郁密的竹林和栈阁,冲击山石,注入深潭,喷雪跳珠,动人心魄。瀑布的巨响,丛林的喧哗,松风的吟啸,仿佛一首交响曲般荡气回肠。两位高土正对坐桥亭,默参造化的神机。用笔劲利沉着,用墨淋漓泼辣,山石以淡墨勾皴,用浓墨、焦墨破擦,多种皴法交织互施,带光带毛,夹水夹墨,颇得生动节奏之效。整幅画笔与墨会,混沌氤氲,化机一片。特别是那满幅洒落的浓墨苔点配合着尖笔剔出的丛草,使整个画面萧森郁茂,苍莽幽邃,体现了一种豪情奔放的壮美。石涛山水中的点,是构成画面气势和韵律的关键。他自己说: “点有风雪雨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缨络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自如烟点,有胶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噫!法无定法,气概成章矣。”画的左下方,有一方白文印“搜尽奇峰打草稿”。这是石涛论画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是石涛绘画思想的精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