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词语和句子:看见单位有事业单位等,还有什么别的单位呢?怎么划分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23:49:36

可以作为划分单位依据的主要有两类:
  1、法律法规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及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各项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使得各类社会经济组织活动有了统一规范的游戏规则,也使我们对于普查单位的划分有了可靠的法律依据。本次普查对单位的划分和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释义。

  2、国家统计方法制度

  1993年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后,建立了基本单位统计制度,同时制定了统计调查单位划分标准《关于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划分规定》,初步规范了各专业统计调查单位。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全国第三产业普查、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第一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以及近几年实施各项统计调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次普查依据的单位划分标准,不是一个全新的标准,是在沿用的基本单位普查划分标准基础上进行完善、补充、使之更加科学、严谨、便于操作。

  但是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法律法规和方法制度的规定并不能全部穷尽各类经济单位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此,在经济普查和有关普查中对单位的划分往往是在既定依据下,按照一定原则具体确定的,这些原则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1、与部门行政登记单位标准衔接

  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是原则性的,用什么方法来界定普查对象,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操作,这是制定单位划分标准的重要的具体原则。单位划分标准与部门登记注册单位标准相衔接,可以充分利用部门行政登记资料,从而为实现部门间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2、与有关国际标准衔接

  通过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可以观察和分析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流量和存量,从而编制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经济帐户。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界定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机构单位和基层单位的界定基本一致,也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便于国际对比、国际交流。

  3、反映客观实际

  单位划分既要遵循有关法律法规,又要考虑各种社会经济组织现实状况,所以在界定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时,在原则性的基础上,又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对现阶段市场行为中尚不规范却又实际存在的单位,作为我们的统计调查对象,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普查要求准确界定。

  二、经济普查中单位划分的重点和难点

  单位划分,实际上就是如何认定单位。按照现行单位划分标准,此次经济普查全部调查对象分为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在对一个具体的调查对象进行界定时,一般情况下是比较明确的,对照单位名称和有关标准界定起来比较容易,但对一些特殊的或者平时接触不多的调查对象,特别是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关系以及产业活动单位的界定,常常会觉得比较困难,难以确认。
  单位按性质可分为:军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个人、社会团体六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