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街头卫士照:施琅的出身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5 06:41:19
望各位大哥大姐帮忙

施 琅

施琅(1621--1696年),福建晋江衙口人。字尊候,号琢公。先从戎随黄道周,后转为郑芝龙部将;郑成功起兵后,他是最早畏佐树立搞清旗帜的将领之一,为郑成功麾下的左先锋。收兵治军,取金、厦,他善谋略而知号兵,但也持才而倔,屡次逆忏郑成功,终被郑成功解职,从“鱼水之欢”发展到“中间微嫌”后来,因不从郑成功之令,处决犯法的标弁,“酿成大戾”,郑成功怒而捕杀施琅的父亲大宣及弟弟施显,施琅匿走降清,枕戈谋复仇。顺治十三年(1656年)授同安副将,十六年擢升同安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迁水师提督,同年因军功加右都督。三年,加靖海将军。七年,因裁水师提督,隶镶黄旗汉军。三十年,清廷出于收复台湾考虑,复援水师都督,加太子太保。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强兵二万,战船三百艘,乘夏季面飓激流,船发铜山,蜂拥澎湖,拉开结束明朝尾声的一击。八月十三日,施琅入台湾本岛,缴延平王金印,完成统一版图。复授靖海将军,封靖海候,世袭罔替,赐御用袍及诸服物。三十五年,率于官,赠太子少傅,赐祭葬,谥襄壮。

施琅的历史功绩,完成统一大业是其一,对留守台湾、建设台湾所做的努力为其二。

康熙皇帝进兵台湾的初衷只在解决明郑集团,免去南顾之忧。在善后问题上,清廷有所谓的“弃留之争”。一些议政大臣以台湾险远,提出“迁其人、弃其地”等主张。施琅力排众议,痛切陈词,上表《恭陈台湾留弃疏》,阐述“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隅”的重要性。康熙权衡利弊后,采纳了施琅的意见,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调水陆兵驻扎。

施琅入台后,有人认为他必报父仇,将对郑氏下毒手。施琅却说:“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生,不敢顾私也。”为稳定局势,施琅连续颁布《晓示澎湖安民示》、《谕台湾安民生示》、《严禁犒师示》,保护民生安居乐业;安抚归降的郑集团,哭祭郑成功庙,抚恤降卒,上表《收用人才疏》,建议对归顺的官员“从优叙录,加思安插,务令得所”;又奏减台湾赋税,使战后的人民休养生息,恢复生机。这些建议得到清廷的批准,付之实施,台湾各方面得以迅速发展。

http://www.mnwh.org/qtwhjl_details.asp?OrderBy=2&news_id=808&fg_id=19&fg_id_1=66

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他自幼生长在海滨,熟悉海情。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壮岁从戎后,转战疆场,屡建战功,是一位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良将。

施琅早在出任福建水师提督、挂靖海将军印后不久,即于康熙六年(1667)、七年(1668)连续两次向康熙提出进取台湾的主张。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衙口人。生於天启元年(1621年),卒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顺治三年(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军的重要将领,积极参预海上起兵反清。后因微嫌与郑成功发生矛盾,终於酿成父、弟被成功诛杀的大戾,施琅再次降清。他先后担任副将、总兵、水师提督,参预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领清军渡海东征,一举攻克澎湖,招降台湾郑氏集团。他还针对当时清廷内部有人提出“宜迁其人,宜弃其地”地错误意见,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