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油价查询软件:推荐几篇文章,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7:10:19
谢谢。

、《背影》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
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
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
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
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
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
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
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
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
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
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
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
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
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
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
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
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
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
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
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
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
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
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
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
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
再能与他相见!

二、爸爸老了
作者:红梅傲雪

爸爸在前面走着。走得很慢,很慢。不知是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腿疼又犯了,还是心事太重,沉得他连走路都象灌了铅。他的背影很笨拙,或许是发福的缘故,一米八的个头,却一点也看不出魁梧了。有那么一瞬,我甚至怀疑他不是我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父亲,而是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没出过家门的老农,怀疑他象个孩子一样,会在这座小小的城市里迷失。远远地跟着他,我的心隐隐作痛。

爸爸是为我而来的。他打电话给我时,我正边敲打键盘,边随着音响摇头晃脑地唱歌,手机的铃声掩没在音乐里,我一点都没听见。爸爸撂下手里的活,只对妈妈说了句:“不行,我得去看看。”连衣服都顾不得换,就一路辗转,风尘仆仆地来了。几小时的舟车劳顿,来了,满肚子的担心却一句也不说。

抬头看到爸爸时,我一怔,笑容就凝固在脸上了。只是几个月没见,爸爸额上开始有纵横交错的皱纹了。就象深深的车辙,那么刺眼。胡子没有刮,细细密密的,与一向清爽的父亲迥然。开口说话时,早就掉了一直没有镶的两颗门牙就象豁口露出来,有些滑稽,也使面容显得衰老了。假装为爸爸把茶续满,泪就湿了眼眶。

记忆中的爸爸多年轻呀,年轻得就象一颗精力旺盛的树。好多次和爸爸走在街头,同学、朋友和师长都误认做是我的哥哥了。在年幼的我眼里,爸爸几乎无所不能。捧起书本,爸爸是出色的老师;手握方向盘,爸爸是当之无愧的司机;拿起剪刀,爸爸是名扬一方的裁缝;哗啦啦拨拉起算盘,爸爸的速度不亚于计算机……随便抄起一件家么,爸爸都干得得心应手,象模象样,仿佛这些工具就是为他特制的。很小就辍学的经历并没有影响他的智慧和练达,他在风雨中长成一棵伟岸的树。当我第一次面对爱的表白束手无策时,是爸爸拣麦穗的故事伴我走过青春期;第一次因为枪打出头鸟沮丧失望时,是爸爸鼓励的眼神支撑我前行。这棵树曾经怎样庇护着我的天空,滋润着我的成长,以至于我骄傲地以为,爸爸会永远年轻,他高大的身躯永远不会衰老。

是什么时候呢,这棵树悄悄就老了?是我们,乃至我们的孩子,枝枝叶叶不断繁茂,从他生命的老根里源源不断地吸取着营养吗?

知道爸爸也会力不从心是那一次。长这么大,没有见过爸爸哭。当从妈妈口里听说时,颇感意外。那是妹妹中考,成绩高于录取分数线,却因为一些领导的私人恩怨,录取的事搁浅了。爸爸不甘心呀,他穿梭于一座座陌生的高楼大厦,见庙就烧香,遇佛就磕头,说尽了好话,跑瘦了腿,事情却没有一点转机。那天,他失望地从教育局的大楼里出来,酸痛的腿再也无法挪动一步。我不知道,爸爸是怎样拖着那条腿,一步,一步,挪回到家中,不知道每一步的背后,是怎样的痛,只知道,爸爸回到家后,对着妈妈哭了。那是怎样的哭哪!不是放声痛哭,而是那种无声的、涕泪俱下的抽泣。他的肩膀长时间地抽动着,就象一个有苦无处诉的孩子,让妈妈想不出任何的词语来安慰。或许是爸爸的诚心感动了上天,妹妹后来如愿以偿读了师范,而我,从此知道,爸爸不是无所不能的上帝,也是一个偶尔会脆弱的普通人。

那次侄子生病,门诊楼的电梯坏了。侄子才十个月大,体重二十五斤。爸爸抱着他跑上跑下,累得满头大汗。就是那一刻吧,我第一次意识到爸爸老了。爸爸是真得老了,身体的器官超负荷运转,有好多零件开始消极怠工了。也曾多次说服他停下来歇歇,做些修整,爸爸口上答应着,却把日期推了又推。在爸爸眼里,所有的事都是大事,除了他自己。他的记性大不如前,刚刚放下的东西,转身就忘了,好象变了个人,让我觉得心酸。我试图从爸爸手里接过孩子,爸爸执意不肯。中午回到家,爸爸在外面看电视,许是太累了,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睡着了。我跟妈妈说起此事,妈妈说:“你爸是心疼你呀,傻丫头!他知道你前些天才做过手术,怎么可能让你抱孩子呢?”妈妈口里的手术,在我们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操作过程,我,我的爱人我的同事,从来没把它当回事。爸爸却一直记着,记着。

六月。走在陌生的街头。鲜花店前“父亲节”三个字灼伤了我的眼睛。赶是赶不回去的,只好遥遥地对爸爸说声空洞的“节日快乐!”电话是妈妈接的,说爸爸在果园里忙碌呢。农活是讲时令的,一点都不等人,弟弟们又都不在家,雇来的人不可能把活干得圆满,爸爸就自己爬高爬低,忙得不可开交,哪有时间留意什么节日呢。眼前不由地浮现出那次到果园看到的场景:爸爸正踩着特制的很高的板凳往上爬。汗把他身上的白背心全打湿了,紧贴在身上。他空出一只手来扯扯,继续前进。个子高,身材显得臃肿,凳子好象负荷不了他的重量似的,看着眩晕。他两只脚交替着,不知是腰和腿哪个部位又疼了,忽然就停住了。此时,烈日炎炎,当我窝在空调房里尚口口声声抱怨这该死的鬼天气时,年近六旬的爸爸,是否正攀在高高的凳子上,费劲地往上爬。他的眼睛是否正盯着上面的果实,一如打量着自己的孩子,一脸的享受和幸福?想着想着,忽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昨夜做梦,忽然又看到爸爸离去时的背影了。他佝偻着身子,好象背上压了千斤重担似的。拖着脚,脚步那么沉,一点都不利落。他向家的方向走去,而我,不知怎的,竟然有些担心他会象个孩子一样迷路了。

三、父亲的房子
出处:http://www.yy99650.2 作者:姚学军 中国父亲网 2005年11月26日
center]父亲的房子

作者:姚学军 http://www.yy99650.2008red.com/

父亲盖了一辈子的房子,到底有多少?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就是盖房子的,他只知道,当他以优异的成绩高小毕业正兴奋地想像不出来初中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的父亲--我那永远慈祥的爷爷,就把他从家里带了出去,从此,我父亲就成了他父亲的徒弟,从此,就开始没完没了地盖房子,也开始没完没了地带徒弟,终于有一天,他盖起了自己的房子。
就是在那个房子里开始了我模糊的记忆,我不明白,为什么,房子边的池塘里有大人们永远也捉不完的小鱼,为什么,房子后面的菜地里有我永远也摘不完的菜瓜,为什么,父亲在种第一棵竹子的时候要打我一耳光让我嚎啕大哭,为什么,只有我哭过的那棵长得漫山遍野而另一棵却怎么也发不起来,为什么,小蜜蜂总要在我父亲的房子墙缝里打洞,为什么,房子前面的那块坪地明明是小鸡和鸡妈妈的游乐场却怎么叫晒谷坪?最不明白的是,我父亲一高兴就给我讲他在城里盖房子的砖和瓦是多么多么的好,而我家的房子却是茅草的,每次他都答应我:下次我回来带一片瓦给你,但在我每次偷翻黄挎包的战利品中都只有泥刀一把。
我也是在那所房子里开始有了第一个书包,虽然只过了短短的一个学期,也有了为脖子上那一小条的红布而自豪,还有了为在上学路上下田里捉鱼被老师罚站的耻辱;更有了眼望着天空雨下个不停而我的雨靴没有干着急着怕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妈妈却在责骂我不听话把雨靴弄湿的同时用大米把雨靴奇迹般地弄干,我第一次感觉到妈妈的无所不能。也是那个时候,我在城里开照相馆的奶奶却突然去世,在我脑海里她就像一幅照片,笑容和她照相馆门旁橱窗里所有的照片一样,只是感觉她比别人更慈祥,送走奶奶后不久,我父亲有了他的第二个房子,不过还是没有一片瓦,也是那个时候,我发现了父亲开始有了皱纹,我那时觉得他的皱纹是乐出来,他花了300元的巨资买了当时那个镇子上最好的一所房子,因为谁都买不起,所以我父亲算是捡了个便宜,虽然房子的后墙有个很大的洞,但房子侧旁斜撑着一棵很粗的楠木,边上正好是两排房子的过道,对面的过道是下河的通道,这边的用不着,原房子的主人就在这过道里加盖了个很大的猪圈,没有门,放了些稻草,也没有养过猪,倒天然成了那些无家可归的猫狗自己的家,还在那里繁衍后代,到天冷的时候,他们就自作主张拖儿带子举家搬迁到我的床底下,到后来那些猫狗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成了我家的了,记得有一次,我还为一只不小心被拖拉机碾死的小狗大哭了一场,哭完后还是把他的肉给吃了,至于房子后面的那个大洞也是我无所不能的妈妈每天晚上给我们洗完澡就用澡盆把洞堵起来,大小正好,就像专门设计的一样,我从小就没有上过幼儿园,也对动物园没有任何兴趣,因为在那个房子里,除了我父母,还有就是我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还有一个我姨妈家的孩子,另外就是一大群鹅和鸡,再就是一些猫和狗,所有在我的人生里也没有留下这方面的缺失,在那所房子里我觉得很快乐,上学时就和同学玩,放学后就和我们那条街的人玩,一天到晚都是玩,主要玩打仗,天天如此,书包很轻,也没有什么作业,甚至都不考试,期末的时候我还能得个全优,连我自己都纳闷,看来老师给成绩完全是凭学生的眼神亮不亮,而我正好眼睛有点大而已。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战斗”,所以我身上从来都是体无完肤,没有一天身上不疼的,那时我就有一个愿望:多么希望有朝一日我身上没有任何一处破裂,那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呀!好像这个愿望一直都没有实现,但让我很早就深刻理解了“好斗的狗没有一张好皮”这句话的含义,一到晚上我们这些小孩就在街上游行,也不需要人组织,一个接着一个排成长队,从街的东头走到西头,再从西头走到东头,每天晚上都不知道要走多少遍,边走边喊着口号:小心火烛、主意安全;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等,还有一些记不得了,那些口号也有经常变的,我们就容易搞错,记得有一次我们在高喊“打倒邓小平”的时候,一个大人赶紧阻止我们说:不能喊了,邓小平又起来了,我们就开始喊:邓小平万岁!结果后来又说又被打倒了,还是高喊:打倒邓小平,一会又起来了,后来我们干脆不喊这一句了,因为到最后谁都搞不清应该喊什么,晚上差不多八九点钟我们喊累了就去睡觉,主要是大人们要睡觉,我们才不累呢,我一天到晚都不想睡,就想玩,在那所房子度过的时光真好,最后,有一天镇上的广播突然响了,里面传出悲哀的男低音,所有的大人们都停止了脚步,女人们都停止了手上的针线,我们也停止了正在进行得很激烈的“战斗”,结果是我们的毛嗲嗲死了,我们昨天晚上还喊了“毛主席万岁!”呀?怎么就死了?难道是我们喊得声音不够大,他没有听见?听着广播里只有死人的时候才能听到的音乐我心里一直在纳闷,后来我们再也不喊“毛主席万岁!”,又改成喊“毛嗲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有时我还摸摸我的胸口,从来就没有摸到过什么,到是晚上做梦的时候还有几次真的在梦里见到了毛主席,我才明白活在心里原来就是在梦里是活的;不久,在我们的口号声中,把“四人帮”给打倒了,镇上连续刮了几次大风,好几家的屋顶都给刮跑了,我那时想“四人帮”可能也是被大风给刮倒的,只是那个风肯定比这个风还要大,大很多,都是我没有见过的那样大,随着“四人帮”的打倒,全国形势一派大好,大人们一合计,要把整条街的房子一起推倒重盖,我的美好时光从此消失。
我们暂时没有了房子,也记不清在我父亲的一个徒弟家里寄住了多久,我父亲有了他的第三个房子,我看到他的皱纹更深了,更多了,也是乐的,更是累的,或是一乐一累就成了皱纹,他把所有的家底加上东拼西凑总共2000多元都用在了他的房子上,听我妈说到搬进新家的那天她买菜的钱都没有了,但心里还是乐呵呵的,父亲召集了他所有的徒弟还有我和母亲,记得我那时才十岁,连我这么小的童工他都敢用?!早上四五点钟就起来搬砖!还作些什么我不记得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天太黑还是太冷,只记得那时我一个劲地哆嗦,我再哆嗦他们也无暇顾及,父亲的眼里只有他的房子,他的房子到是在我一次次黎明前的哆嗦中慢慢盖起来了,我的快乐到是给哆嗦完了,学校的老师也开始了布置家庭作业了,期末也要闭卷考试了,晚上也没有游行了,还要作作业,有时老师晚上还要来检查,也不知道是来检查的还是来和我妈聊天的,我妈也当老师了,白天也不怎么玩打仗了,反正自从有了新房子,好像一切都变了,变得没有以前好玩了。
这是我父亲真正的房子!就像我父亲每天都在盖的房子一样,是由砖和瓦盖成的,我想我父亲再也不会羡慕人家房顶上的瓦了,房子是很快就盖起来了,地面是水泥的,门口还有一个水泥的街基,街基和房檐同样大小,主要是下雨时的人行过道,街基外面是一条排水的小沟,沟旁还有我外公从他家移植过来的两棵小树,外公家在我们第一所房子的村里,离这里三十多里地,外公走路用扁担挑来的,是一对法国梧桐,到后来死了一棵,剩下的那棵在整条街里长得最好,还在两米多高的地方分了四枝叉我很喜欢我家门前的这棵梧桐树,一来可能是我从上了高中就开始离开了家,再就是听人家说树是有灵气的,我在这棵树上得到了认同,我觉得我外公走了三十多里的路把它搬来,有我外公纯朴虔诚的心气,它一直在陪伴着我们家,和我们家一起兴衰,记得有几年我兴旺的时候回去看它长得特别茂盛,象是要告诉我它的兴奋,我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它正好分出四个枝,在我妹妹病逝后我回家突然发现它断了一根,剩下三根,我想这就是我们三兄弟,那年我们镇里来了个愚蠢的镇长,说为了搞绿化,要把所有的树砍掉重新栽,我们全家誓死保卫都没有把它保住,结果还是被砍掉了,过后的几年时间里,首先是我的所有产业都慢慢开始破产,进而离开了我打了十多年基础的根据地,留下妻儿,只身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一无所有并且是真正的没有饭吃的日子,因为我离开时所有的财产只有1300元钱,这对于一个乞丐来说维持一年也许足够了,但对于我这样一个破产的百万富翁来说实在顶不了几天,还有我的两个弟弟也陆续混到一无所有,父亲也是在那所房子里拖地时摔了一跤,到现在左腿比右腿短了两厘米,所以镇上有文化的人开我父亲的玩笑:老姚真厉害,走到哪里,哪里的马路就会变窄,给后来才知道,我母亲的心脏病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的,直到我家门前重新栽的那棵小树死掉又重新栽的那棵慢慢长大,那是一年后,我也开始慢慢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我的两个弟弟也开始有了工作,这时候我才有功夫想起我家门前那棵梧桐树,那棵维系着我家命运的灵气树,我真的很想念那棵树,但一切都已成过去,现在,我不知道它的躯体被哪个木匠雕刻成了什么,但我可以肯定它会是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和毛主席一样,有时会在我的梦里出现,它也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终于有一天,我母亲去了医院,院长悄悄告诉我父亲,母亲是心脏扩大,按老院长一生的经验,我母亲最多只有五年的时间了,这时我和我较小的弟弟都已经来北京一年多时间了,我们立刻在把她和父亲接到北京,这时我们全家才全部从那所房子里出来,北京治疗半年后,母亲的身体得到奇迹般的恢复,父母亲在北京人生地不熟,呆不习惯,母亲坚持要回老家,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母亲的学校里有房子出售,其实原来的房子有150多平米,就老两口住,不是不够,是我母亲觉得越来越住着不舒服,这两年母亲一直想换套房子,回到老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母亲发出指示,买房子的钱一分也不要我们掏,我们三兄弟按自愿的原则分摊装修费,我父亲的第三个房子就这样空了出来,开始有了他的第四个房子,这个房子没有了父亲钟爱的瓦,父亲积攒了一辈子的盖房子经验也无用武之地,装修时到是还用上了父亲的一个徒弟,但这个徒弟早已经不盖房而只作装修了,费用也许给了个折扣,新房子的装修费正好和那套老房子的市场价相当,房子面积更大,房前是现成的两排学校的大树,大树外面就是学校的球场和跑道,房子的后面有一大块空地,这可实现了我父亲当农民的梦想,一天到晚埋头在他的菜地里,居然给他种出了一个九斤多的萝卜,别提他多有成就感了,自从我父亲把那块空地变成菜地,周围邻居去菜场就再也没有买过萝卜了,到是苦了我妈,整天跟他吃萝卜,还作了一屋子的萝卜干。
母亲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坚持药物治疗和老年人舞蹈相结合,一年以后,居然还当起了老年人活动俱乐部的健身教练,镇政府直接聘的,还上了县电视台新闻节目,父亲还被人家作为高级顾问聘到深圳去了,拿了一年他一辈子都没有拿过的高薪,我们家老二也到了北京,老三也开了自己的公司,我也很快买了车,去年又把父母亲接到北京住了半年,母亲还感受到了五星级酒店印度门童为她提蛇皮袋行李的礼遇,也第一次有了火车软卧感觉,父亲更是直接从深圳飞到北京,只是我在机场出口看到他拧着行李问他为什么不使用推车的时候,他居然说不知道那是免费的,也许人都要到了我这个年龄才明白,能看到父母脸上的微笑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呀!所以我常常勉励自己要努力,只为了父亲母亲脸上的微笑!
不知道我的父亲还会不会有他的第五个房子,要是有的话,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四、关于<酒干倘卖无>
作者:痴狂罂粟

这是一首年代久远的老歌了,却仿佛经久不衰般地一直传唱到现在。其实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却慢慢由歌手们翻唱得变了原味。先是苏芮,唱得还好。然后到现在的迪克牛仔,已经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一首单纯的摇滚歌曲了,没了催人泪下的感觉。
闽南、台湾一带的男女老少们,人人都会扯着嗓子唱上几句“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这是一句闽南语,大概意思是说“有酒瓶子要卖吗?”。闽南、台湾一带收购废弃的空酒瓶子,再卖到废品回收站里赚点小钱的人,都是一边走街串巷,一边高喊“酒干倘卖无”。若有谁家里有空酒瓶子要卖,就会叫住这收购废品的人。
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在吼着这首歌——“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从不知道原唱是谁,只当是流传民间的民歌;从不知道完整的歌怎么唱,只会这一句最脍炙人口的。
到了再大一点点,上了小学,会听歌了,知道大概歌词了,知道唱这首歌的是个女歌手。但一直想不通,印象中隐隐约约的那些歌词,和这句“酒干倘卖无”有什么关系。单单听这一句,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首劲爆的摇滚歌曲,却没想到它的背后,隐藏了那样凄楚的故事。
我不知道那故事是真是假,但从看过那故事之后,每每听这首歌,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泪。
那是一部关于《酒干倘卖无》的电影。片名叫《搭错车》——也许我比较愚笨,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这个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
那时候,是十多年前了。
那时候,鲜有VCD,看的是租借来的录相带。
那时候,我还只是上小学。所以关于那部片子,我现在也只能拾起记忆中残存的斑斑碎片。
故事说的是一个聋哑男子,我不记得他靠什么为生,只记得在他的家里,墙壁是一个一个空酒瓶子放平了,瓶身叠在一起叠成的。整个所谓的“墙”看过去,就是一个一个圆圆的玻璃酒瓶底。绿色的。整齐的。简陋的。现在想来,他的职业,应该就是收购空酒瓶子的吧。没有妻儿。没有朋友。我隐约印象,因为他不能说话,所以似乎用另一种譬如敲啊打啊的声音来代替“酒干倘卖无”的喊声吧。
穷苦的聋哑男子有一天捡到了一个弃婴。是个女孩。他满脸笑容,高兴地把她抱回家去。一个单身而又穷困潦倒的聋哑男子养育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那份辛苦,可想而知。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辛劳化成脸上的喜悦。
女婴终于长大。乖巧,孝顺,开朗,亭亭玉立。男子终于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
不变的是变成老人的男子依然慈爱善良,家里依然不富裕,墙依然是那些酒瓶子。
男子就那样用每日赚得的那一点点钱,养大了一个人。
少女爱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后来结识了一个青年,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未成名的词曲作者。
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唱歌。
少女身体不太好,有一日,老人买了一只小狗准备杀了给少女吃,让她补身子。可少女舍不得,便把小狗留下养了起来,大概是取名叫“旺才”之类的。暂且叫它旺才吧。
青年常到少女家,帮他们家一些忙,和她一起喂喂旺才逗逗旺才。青年几乎成了他们家的一份子。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老人鬓已如霜。当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少女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老人,没有时间和青年在一起。少女和青年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直到最后,少女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
少女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聋哑的老人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说是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青年劝说少女不该弃那含辛茹苦养大她的老人而去,少女却和他闹翻。
有一日,少女召开记者招待会,青年拉了老人去看她。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声爸。少女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破落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少女在几分痛苦的挣扎犹豫之后,狠下心否认老人是她的父亲。老人虽听不到,但他知道女儿不愿认他。失望的眼神和浑浊的老泪,简直要让人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叫人的心里狠狠地揪紧。
破旧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寂静,没有了女孩的欢声笑语,只剩无边的空洞。老人落寞的身影,在路边沉沉移动。身边跟着的,是那只养了多年的旺才,同样低着头,仿佛知道主人的心痛。
突然,一辆摩托车疾驰过来,老人因为是聋子,所以听不见那狂啸的马达声。旺才一个飞奔,扑向老人的背后,把主人推到路边,而自己被摩托车撞飞,轧过,从肚子一碾,翻了个身,躺在路边,腹部起伏,满地是血。
至今我仍在想,不知那个镜头是不是真的,拍摄时是不是真的让一辆摩托车碾过那只狗的

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 匆匆

不知道你是不是工作的上班族,如果是,我见意你看看“好口才,赢天下”,对你会比较有帮助,不防试试!!!

朱自清散文--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你杂不说清你是做什么用的啊?文章那么多,我个人推荐的是古文,我认为古人写的文章要比现在的人好多了,具体好在古人写文章遵循春秋笔法,言简意赅,以仁义礼智信为教化,富含哲理,具体说我推荐中国四大名著!!!最起码《红楼梦》、《水浒传》是必须要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