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闫副区长:西藏人民的风土人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16:48:02

服饰: 阿龙 藏族传统首饰。藏语音译,意为耳环。多为银制,直径3寸为男子所戴的 一种大耳环。环的前面镶有珊瑚及松耳石,后面有钩,戴时挂在耳上。甘孜、 阿坝一带藏族男子习惯戴一大一小两个耳环,大耳环戴于右耳。 氆氇袍 藏族传统装饰,一种宽大的长袍。多用名叫氆氇的手工纺制成羊毛毪子、 毛料及布料制成。形制多为大领或圆领,右开襟,设一扣或无扣,衣边或领口 多镶彩布或豹皮等。 腰刀 藏族传统佩饰。因常挂于腰间而得名。分长、短两种:长的2尺-3尺,短 的1尺以内。可用作武器,也可用来砍伐荆棘,平时多用于切割肉食或其他物品。
  饮食: 青稞:青稞做成的糌粑不但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且作为藏餐出现在拉萨的主要饭店,成为招待中外宾客的重要食品,在宗教节日中,藏族人民还要抛撒糌粑,以示祝福。 牛羊肉:藏族人民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在牧区一般不食蔬菜,饮食单调,从单一的饮食结构来说,牧区乃至整个西藏都属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区。众所周知牛羊肉热量很高,这有助于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
  饮料:各种饮料是构成藏族群众营养食品不可缺少的东西。藏族的饮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酥油茶与甜茶分别用酥油、牛奶或奶粉加茶叶、盐、白糖制成,酥油茶与甜茶都具有茶的功能。在西藏,用酥油茶待客,是藏民族古老的传统。无论你走进牧民的帐篷,还是农民的泥土小屋,或走亲访友,主人总会打好醇香的酥油茶请你品尝。藏族的另一种饮料青稞酒是用青稞发酵后酿制而成的,在西藏男女老少都喝此酒,藏族人民在过节前都要酿造大量的青稞酒。从藏历四月到八月,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和非传统节日,宗教节日和非宗教节日,拉萨人都要提上甘甜醉人的青稞酒,到绿茵的草地上,三五成群,搭起各种色彩的帐篷,一边喝着青稞酒,一边尽情歌舞,显示出藏族酒文化的魅力。 ▓酥油 是每个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酥油的吃法很多,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有放在糌粑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老乡们炸果子、"卡赛",也用酥油。酥油茶因为有酥油,所以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是很适合高寒地区的一种钦料。酥油茶里茶汁也很浓,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一种主要食品。糌粑的制作方法是,将青稞(属大麦类,有白色、紫黑色二种)晒干炒熟,磨成细面便是待食的糌粑了。▓青稞酒 用青稞酿成的一种度数很低的酒,藏族群众男女老少都喜欢喝,是喜庆节日必备之钦料。到藏族家作客,习惯请你喝酒是倒满杯,你先喝一口,添上;再喝一口,再添满;一直要渴三口,最后满杯喝干。▓奶品 最普遍的是酸奶子和奶渣两种。 酸奶子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酸奶子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风干肉 藏族喜欢吃风干牛羊肉。风干肉一般在冬天,往往是十一月底做。这时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来,挂在阴凉处,让其冰冻风干,即去水份,又保持鲜味。到了第二年三月以后拿下来烤食或生食,味道是鲜美的。
  禁忌: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节日: 正月 藏历年------传统节日,藏历正月初一,节期三五天,藏语称"洛赛".
  祈愿大法会(传大召)------正月初三,初四至十五日举行,纪念释迦牟尼,藏语称"莫朗钦茂".
  摆花节------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青海,甘肃两地的藏民居聚地称为"酥油花灯节".
  二月 送魔节------二月初七,将化装成魔鬼模样的人赶至大夏河对岸,七天内不准返回.
  亮宝会------二月初八,晒大佛像,展示各种宝物.
  "充曲"------二月下旬,也称小祈愿法会或传小召,展示唐嘎佛像和三大寺的珍贵宝物.
  三月 世轮金刚节------三月十五日,纪念藏历第一个绕回的第一天(火兔年----公元1027年).
  四月 萨葛达瓦节------藏历四月十五日在龙王潭畔举行,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成佛,圆寂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拉卜愣地区僧俗男女不吃,不喝,不说话一天两夜,称"娘奈"节.
  浴佛节------四月八日举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区的转山会,祭神祈福拜佛.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故要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浴),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除以上正规节日以外,藏历称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这三天为"聂当杰松",人们多有转经礼佛. 各类风俗:
  ▓ “花儿”会 “花儿”会亦“少年”,是一种民间歌曲。因它们音乐曲调时而高亢豪放,时而悠扬婉转,在藏族人民中颇为流行。人们不仅在平时唱“花儿”,而且在每年春播之后,秋收之前,还举行大大小小的“花儿”会。有的“花儿”会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草民藏民节 草民藏民节,有的称为藏历年,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 ▓ 格吞 藏族游艺习俗。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藏语音译,意为用带子套在脖 子上拔河。比赛时,先在场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用布带两端打结套于 双方颈部或肩部,在布带中间系一红布标志,悬于河界上方。比赛开始后, 双方用颈部或肩膀力量猛曳,凡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一方为胜。比赛方式有 面对面或背对背的站式和跪式等多种。 ▓忌捕鹰雕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民认为鹰雕是神鸟,捕杀会不吉利。 ▓菩萨出嫁 藏族信仰习俗。流行于金川县。当地藏族认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菩萨 出嫁的日子。因此,各寺喇嘛都要抬着木头菩萨在村寨周围转一转。据说,这样 可保一年顺利。人们连着数日玩狮灯,跳猴戏。以示庆贺。 ▓绕佛塔 藏族信仰习俗。佛塔为佛教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内藏佛经,外刻佛像,历来为佛教徒所敬重。藏族人民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方向绕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有的人则绕塔数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跳神 藏族信仰习俗,藏传佛教祈福销灾的仪式。流行于阿坝州北部等藏族地区。每年藏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各寺院都要举行驱除鬼魔、预庆吉祥如意的法会。会上,喇嘛身着古装,头戴面具,装成各种神佛鬼怪,在广场或寺院厅内随着钹、鼓、唢呐、海螺等的伴奏,分批登场,自左至右,边跳边行,并高声呐喊, 以驱除鬼魔。当地民间以此驱邪鬼。 ▓造小塔 藏族信仰习俗。以印模压制泥胎,经烧制而成。为上尖下大的锥形塔,大小不一,小者数寸,大者尺许。塔内有的装密宗咒语纸条,有的装少量青稞。一般用于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围或佛像及佛龛之前。在阿坝藏区,造小塔还作为祈求丰收的活动。每年藏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们将造好的小塔放置在村边、路旁, 或埋在田间,认为可以消灭虫灾,使粮食获得丰收。 ▓转经轮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信教必须经常念经, 但很多人不识字,于是便转经轮,转发一圈经轮,相当于念一遍。因此,转经轮成为许多藏族人民的日常活动,许多人家都有手摇经轮。经轮有大小和质地的不同, 但里面都装有经卷。转经轮时,黄教信奉是顺时针方向转,黑教信奉反时针方向转,否则被为对菩萨不敬。 ▓“楚酥切玛”的礼俗 每逢喜庆年节之时,只要去藏族朋友家,进门时主人在敬献青稞酒之前,总会捧出一个像斗样的盒,里面分两个格,一边装着炒熟的麦子,一边装着糌粑,装得满满的,上面还时过年过节、迎送宾客时用;在祀神、招福招运(用法术招财招宝或招好运的行为)、寺庙庆祝大典插有麦穗和画着花或粘着彩色酥油花的孜珠(像内地古时令箭似的牌牌)等东西,藏话叫“楚酥切玛”,译成汉语有叫酥糕彩斗盒的,也有人叫丰收吉祥斗或就叫吉祥斗。初一早上,全家人洗漱完毕,穿上节日盛装,按辈序就坐。主妇手捧吉祥斗恭恭敬敬地走到长辈跟前说“扎西德勒”,对方抓几粒麦子边向上撒边祝福说:“扎西德勒!美满幸福,祝主妇身体健康,预祝明年大家仍如此团聚欢庆。”再抓一点切玛送进嘴里。每人都要受这一仪式的洗礼,吃些许切玛,甚至给婴儿的嘴里也要放一点。家庭仪式后,家中两人一个拿青稞酒、银酒碗,一个手捧切玛,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拜年,敬献切玛、青稞酒,互相祝福。
  五月 "桑吉曼拉"节------五月初五,传说这一天药圣要撒下圣水灵药,故要上山采药游山.
  逛林卡(又称"赞朗结桑")------五月初一至五月二十日,传说为世界神灵降临之日,十五日这天达到高潮,设帐野餐,尽情歌舞,观赏自然风光.
  "智达得钦"节------五月初十日,莲花大师的降生日,山南协扎和洛扎卡曲等地举行庆祝活动,每年举行一小庆,十二年为一大庆.
  六月 "丹伊得钦"(又称朝山节)------六月四日,是释迦牟尼口授"四大真经"之日,朝佛,诵经,点灯.
  七月 雪顿节------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节期四五天,雪顿意为"酸奶宴",又叫喝酸奶子的节日,后来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所以又称"藏戏节".
  沐浴节------藏语叫"嘎玛日吉"(洗浴),在藏历七月六日到十二日举行.
  八月 望果节------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传统节日,在秋收前择吉日举行,历时一到三天,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九月 降神节------九月二十二日举行,人们朝佛,行善,诵经.
  十月 仙女节------藏语称"摆拉旦珍",十月十五日举行,有多种宗教活动.
  燃灯节------藏语称"葛登阿曲",十月二十五日举行,这天是宗喀巴圆寂日,晚上各地俗家和寺院都在屋顶上点灯,寺院内举行宗教仪式.
  十二月 驱鬼节------藏语称之为"古突",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举行,这一天各地寺庙举行盛大的跳神活动,家家户户打扫卫生,驱鬼销灾,迎接新年. 除以上正规节日以外,藏历称每月的初八,十五,三十这三天为"聂当杰松",人们多有转经礼佛. 各类风俗:
  ▓ “花儿”会 “花儿”会亦“少年”,是一种民间歌曲。因它们音乐曲调时而高亢豪放,时而悠扬婉转,在藏族人民中颇为流行。人们不仅在平时唱“花儿”,而且在每年春播之后,秋收之前,还举行大大小小的“花儿”会。有的“花儿”会相传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草民藏民节 草民藏民节,有的称为藏历年,是藏族牧民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人民的春节,每年农历正月初举行,为期一个星期左右。 ▓ 格吞 藏族游艺习俗。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藏语音译,意为用带子套在脖 子上拔河。比赛时,先在场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用布带两端打结套于 双方颈部或肩部,在布带中间系一红布标志,悬于河界上方。比赛开始后, 双方用颈部或肩膀力量猛曳,凡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一方为胜。比赛方式有 面对面或背对背的站式和跪式等多种。 ▓忌捕鹰雕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民认为鹰雕是神鸟,捕杀会不吉利。 ▓菩萨出嫁 藏族信仰习俗。流行于金川县。当地藏族认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菩萨 出嫁的日子。因此,各寺喇嘛都要抬着木头菩萨在村寨周围转一转。据说,这样 可保一年顺利。人们连着数日玩狮灯,跳猴戏。以示庆贺。 ▓绕佛塔 藏族信仰习俗。佛塔为佛教重要标志之一,一般内藏佛经,外刻佛像,历来为佛教徒所敬重。藏族人民每见佛塔,心按顺时针方向绕塔一周,口念六字真言,手捻念珠,以求平安。有的人则绕塔数周,或在塔前置供品。 ▓跳神 藏族信仰习俗,藏传佛教祈福销灾的仪式。流行于阿坝州北部等藏族地区。每年藏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各寺院都要举行驱除鬼魔、预庆吉祥如意的法会。会上,喇嘛身着古装,头戴面具,装成各种神佛鬼怪,在广场或寺院厅内随着钹、鼓、唢呐、海螺等的伴奏,分批登场,自左至右,边跳边行,并高声呐喊, 以驱除鬼魔。当地民间以此驱邪鬼。 ▓造小塔 藏族信仰习俗。以印模压制泥胎,经烧制而成。为上尖下大的锥形塔,大小不一,小者数寸,大者尺许。塔内有的装密宗咒语纸条,有的装少量青稞。一般用于敬神,放在大佛塔周围或佛像及佛龛之前。在阿坝藏区,造小塔还作为祈求丰收的活动。每年藏历二三月,春耕之前,人们将造好的小塔放置在村边、路旁, 或埋在田间,认为可以消灭虫灾,使粮食获得丰收。 ▓转经轮 藏族信仰习俗。藏族人普遍信仰喇嘛教,即藏传佛教。信教必须经常念经, 但很多人不识字,于是便转经轮,转发一圈经轮,相当于念一遍。因此,转经轮成为许多藏族人民的日常活动,许多人家都有手摇经轮。经轮有大小和质地的不同, 但里面都装有经卷。转经轮时,黄教信奉是顺时针方向转,黑教信奉反时针方向转,否则被为对菩萨不敬。 ▓“楚酥切玛”的礼俗 每逢喜庆年节之时,只要去藏族朋友家,进门时主人在敬献青稞酒之前,总会捧出一个像斗样的盒,里面分两个格,一边装着炒熟的麦子,一边装着糌粑,装得满满的,上面还时过年过节、迎送宾客时用;在祀神、招福招运(用法术招财招宝或招好运的行为)、寺庙庆祝大典插有麦穗和画着花或粘着彩色酥油花的孜珠(像内地古时令箭似的牌牌)等东西,藏话叫“楚酥切玛”,译成汉语有叫酥糕彩斗盒的,也有人叫丰收吉祥斗或就叫吉祥斗。初一早上,全家人洗漱完毕,穿上节日盛装,按辈序就坐。主妇手捧吉祥斗恭恭敬敬地走到长辈跟前说“扎西德勒”,对方抓几粒麦子边向上撒边祝福说:“扎西德勒!美满幸福,祝主妇身体健康,预祝明年大家仍如此团聚欢庆。”再抓一点切玛送进嘴里。每人都要受这一仪式的洗礼,吃些许切玛,甚至给婴儿的嘴里也要放一点。家庭仪式后,家中两人一个拿青稞酒、银酒碗,一个手捧切玛,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拜年,敬献切玛、青稞酒,互相祝福。

1、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是对人表示清洁、诚心、忠诚的意思。
2、 敬酒茶:敬客人酒时,客人须用小指沾酒对空弹三下,然后啜三口,每喝一口主人都要斟酒,最后再喝干,称为“三口一杯”,是藏族最正规的饮酒礼节,经过“三口一杯后”,才可以随意喝酒。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会来倒酥油茶,但是客人不必自行端茶,待主人捧到你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这样才算的懂礼貌。
3、 藏民伸舌头,是表示尊敬而非嘲笑,合十则是一种礼节。
4、 和藏民打招呼时一般要在其名字后面加一个啦字以示尊称,走路时不,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其次在饮食方面,还有喝不作响,爵不出声,食不满口等规矩。
5、 进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能用脚踩门槛,也不可以在他人面前吐痰。
6、 未经同意不能随意进入寺庙的佛殿、在一些偏远的寺庙尤其重要啊。入庙后不可吸烟。庙内东西观看无妨,但不可乱摸,和拍照。有些地方还不可以逆时针方向行进,有些密宗殿是不准女人进入的,在西藏不尊重经典、喇嘛、寺庙会受到指责。路过寺庙、旗杆、玛尼堆、佛塔、都要顺时针绕一圈。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