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来了4泳池女叫身份:虞信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8:27:02

一、庾信咏怀诗的艺术特色:
  1、简答:其艺术特色是内容丰富、忧身思国,同时诗中带有北方边塞的气息。
  2、详答:庾信的名作《咏怀诗》即《拟咏怀二十七首》,反映了他后期的生活、思想、感情。这些诗并非一时之作,内容相当丰富深刻。在第一首里,他自叙了作诗的心情:“步兵未饮酒,中散未弹琴。索索无真气,昏昏有俗心。涸鲋常思水,惊飞每失林。风云能变色,松竹且悲吟。由来不得意,何必往长岑?”诗中涸鲋思水,惊鸟失林,风云变色,松竹悲吟,说明他失去了故国的处境以及悲凉沉痛的心情。在第二十首里,他更以无比沉痛的诗笔解剖了自己的痛苦:在死犹可忍,为辱岂不宽?古人持此性,遂有不能安。其面虽可热,其心常自寒……这种因为屈身事故而感到面热心寒的心情,经常折磨着他,在他的《咏怀诗》及其他感慨身世的诗里经常流露出来。他诗里还反复地倾诉了对故国的深沉怀念。除了表现身世遭遇的痛苦外,诗中还有北方边塞的风沙气息。像“阵云平不动,秋蓬卷欲飞”;“流星夕照镜,烽火夜烧原”;“轻云飘马足,明月动弓弰”(以上均见《咏怀诗》),都是南朝诗中罕见的。
  二、扩展知识:
  1、原诗欣赏:《咏怀诗》共二十七首,这里选二十二为代表。
  日色临平乐。风光满上兰。南国美人去。东家枣树完。
  抱松伤别鹤。向镜绝孤鸾。不言登陇首。唯得望长安。
  2、作品简介:《拟咏怀二十七首》是庾信仿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之作。阮籍五言诗《咏怀八十二首》,写他生当改朝换代之际的内心痛苦,庾信的拟作,虽然寄寓的身世之感有所不同,但抒发内心的痛苦是相似的。这些诗大都是追述乱离、感叹身世、羁留北地、怀念故乡的作品。写得悲壮苍凉,很有特色。
  3、作者简介: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庾肩吾子。梁时,任湘东王萧绎国常侍、安南参军,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出使东魏,文章为邺都人士所称。还朝,任东宫学士,领建康令。萧绎承制,任御史中丞。及萧绎称帝,任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出使西魏,拜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不久进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入北周,封临清县子,官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还朝,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封义城县侯。又拜洛州刺史,征为司宗中大夫。北周末,因病去职。其前期诗风类于宫体,入北朝后,变为萧瑟苍劲、感情沉挚。其后期诗作集南北风格于一体,对后世诗人如杜甫等有很大影响。有集二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庾开府集》,清人又有《庾开府集笺注》《庾子山集注》。

一、《诗经》概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收入从西周初期(BC1100)到春秋中叶(BC600)约五百余年的诗篇。它记载了我们祖先的劳动、生活、爱情、欢乐和哀伤。是中国先民最早的歌唱。《诗经》最初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被尊为经典,有了《诗经》这个名字。《诗经》是中国文学的发端。“原始文字由记事、祭神变而为抒情、说理,刚好是春秋战国或略早的产物。它们以艺术的形式共同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理性精神。”——李泽厚《美的历程》

经典性:琼瑶(《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水一方,辗转反侧,乔迁之喜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民歌)。《雅》分《大雅》《小雅》。《小雅》近于《风》,而《大雅》与《颂》基本上是为特定的目的而写作,在特定场合(如祭祀时)使用的乐歌(歌颂史诗)

举例:《颂。丰年》丰年多黍多余,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亿亿)。为酒为醴,丞(进)畀(给)祖妣,以洽(合)百礼,降福孔皆(很好)。

《大雅。生民》写后稷的母亲姜源祷神求子,后来踏了神的脚印而怀孕,生下后稷,不敢养育,把他丢弃,后稷却历难不死。后稷长大以后,发明了农业,所种的庄稼都非常茂盛。后来他成家立业,建立了周民族的基础,而他自己就成了周民族的始祖和农业之神(史诗)

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东山》写思乡游子的忧伤。《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二、《诗经》的影响:

《诗经》是中国几千年中贵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学习《诗经》成了贵族人士必需的文化素养。孔子“不学《诗》无以言”后与《礼》、《易》、《春秋》、《书》并称“五经”即“经典”。(《四书》?《五经》?)

闻一多:“三百篇”的时代,确乎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大体上是从这一刚开端的时代就定型了。文化定型了文学也定型了,

▲从此以后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赋、词、曲是诗的支流,一部分散文,如赠序、碑志等,是诗的副产品,而小说和戏剧又往往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夹杂些诗。诗,不仅支配了整个文学领域,还影响了造型艺术,它同化了绘画,又装饰了建筑(如楹联、春贴)和许多工艺美术品。(补)《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三国》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水》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
具体地说,《诗经》的特色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诗经》奠定了以抒情为主流的中国文学传统。《诗经》是以抒情诗为主流的。除个别篇章外,《诗经》中几乎完全是抒情诗,而与《诗经》几乎同时代的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却完全是叙事诗。正如《荷》奠定了西文文学以叙事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以后的中国诗歌,大都是抒情诗,而后,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又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样式。

第二、〈诗经〉奠定了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极少数几篇。完全是反映现实的人间世界和日常生活、日常经验。在这里,几乎不存在凭借幻想虚构出的超越于人间世界之上的神话世界,不存在神和“英雄”们的特殊形象和特殊经历。(这正是荷马史诗的基本素材)有的是关于普通人的春耕秋收,理想与愿望,欢乐与哀伤,仇恨与爱恋。后来的中国诗歌乃至其他文学样式,其内容也是以日常性、现实性为基本特征:日常生活、日常事件、日常人物是中国文学的中心素材。

第三、〈诗经〉奠定中国古典诗歌温和的抒情基调。了《诗经》的抒情诗,在表现个人情感时,总体上比较克制因而显得平和。一般表现个人的失意,从军中的厌战思乡之情,乃至男女爱情,一般没有强烈的悲愤和强烈的欢乐。由此带来必然的结果是:《诗经》的抒情较常见的是忧伤的感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后代的诗歌,也是以抒情——抒忧伤之情较为普遍。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一、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诗经》当中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赋:直言其事《氓》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卫风。硕人》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双手像初生的草芽那样粉嫩柔软,皮肤像凝结的油脂那样细腻光滑,颈项像天牛的幼体那样修长白净,牙齿像葫芦的籽儿那样洁白整齐,小蝉样的前额方正光润,蛾须般的秀眉配得那样合适)

秦观:欲见回肠,断尽金(珍贵美好)炉(温暖热烈)小(幽微纤细)篆(盘旋曲折)香(芬芳美好)如此千回百转的,热烈的,衷肠中的感情是断尽了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吃一口黄连吃一口糖,王贵娶了李香香。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234567香蕉苹果大鸭梨

比兴对诗(艺术)的重要性:正言直述,容易流于要领性的认识而言尽意尽。即使对情感的“正言直述”也常常可以成为一种要领认识而并不起感染作用。
我很沉痛,很悲哀——我的心里压着一座坟
我的心像断梗的漂萍一样失去了根基——我很迷惘
二、四言为主,章节复沓,反复咏叹
《诗经。蒹葭》 字句解释
《蒹》在艺术上相当成功。清王 运在《湘漪楼说诗》中评价这首诗说:“写情入物而苍凉凄动……千古伤心之作”《蒹》最成功之处即“写情入物”(借景抒情)我国古代作家特别重视创作过程中情景之间互为依存的密切关系,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他们从实际创作经验中深深体会到,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情与景是自始至终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种联系不是生硬的混合,而是水乳交融的结合。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诗意境自然优美,凄婉动人。全诗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如“我多么惆怅,我多么忧伤”但这种惆怅、忧伤却已经让我们清清楚楚地感觉到了。
(同一件事物或景物用不同的眼光、情绪来看具有不同效果 秋天)

▲此诗所追寻的是“伊人”?爱而不得(完美)理想
《诗经》中的作品,有的很容易理解,比如写相思,《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非常直接的表达了相思的痛苦。但也有一些字面意思很简单,但诗比较难以理解,《蒹葭》就是这样的一首。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这首诗有言外之意,有更深一层的内涵。

诗的意思很简单:一个晚秋的早晨,晨光初露,天际朦胧,笼罩在一片晨曦之中的一望无际的芦狄的苇叶上到处闪烁着晶莹而带有寒光的白色露珠,透过稀疏的芦荻,可以望见纵横交错,蜿蜒盘行的河网以及晨雾迷朦中远方的沙洲。这种苍茫萧瑟、幽远清冷的背景之下,主人公来到这条曲折的江水边追寻所谓的“伊人”。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江水环绕,仿佛置身在江中的小岛之上。可望不可即,欲求而不得。这正是全诗着意渲染的地方。
开头写秋天的早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白霜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这两句描绘景物的诗句,既有烘托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情与景是十分和谐的。诗的开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景,通过苍苍的芦狄,莹莹白露,弯弯的江水,托出了一位默然而立,怅望良久的主人公。
《蒹》本是一首叙情之作,但却以写景为主。开篇便向读者展示凄清迷惘的境界——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一个秋天的早晨,芦苇上的露水还未曾干,“所谓伊人”指的是什么?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诗经》中其它篇章中,对人的描绘往往非常具体,比如《硕人》。而《蒹》中的“伊人”却是模糊的,朦胧的,不具体的。正是这种游移不定的似是而非的多义性,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伊人”始终是不即不离的,“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氵矣”其含义大体相近,指深水的对岸。就是说,“伊人”可望不可即,正象《古诗十九首》中所描写的一样“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渴望的某种东西轻易到手时,你你觉得不过如此,未必珍惜。而你所渴望的某种东西始终浮现在眼前,可望而不可得的时候,你会觉得它特别的美好。(心理学上称为心理距离现象。)诗中的主人公正是处于这样一种情境中。他无论在逆流而上,或顺水而下,都到不了她的身边,但在这种情境下,仍然痴心不改,眷恋不已,苦苦追求,已经到了不管有没有希望的程度了。这里主人公所要追寻的不是具体的人物,而是一种具有涵盖性的美好的事物。这种追寻,也可以看作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