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ts html hidden:卡夫卡是哪个国家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9 03:05:03

姓名:卡夫卡
  出生年代:1883-1924
  德语小说家
  名人国家:奥匈帝国

  相关介绍: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卡夫卡生于捷克(当时属奥匈帝国)首府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是家中长子,有三个妹妹(另有两个早夭的弟弟)。自幼爱好文学、戏剧,18岁进入布拉格大学,初习化学、文学,后习法律,获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任职。多次与人订婚,却终生未娶,41岁时死于肺痨。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1904年,卡夫卡开始发表小说,早期的作品颇受表现主义的影响。1912年的一个晚上,通宵写出短篇《判决》,从此建立自己独特的风格。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说的单行本和集子,死后好友布劳德(Max Brod)违背他的遗言,替他整理遗稿,出版三部长篇小说(均未定稿),以及书信、日记,并替他立传。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后世的批评家,往往过分强调卡夫卡作品阴暗的一面,忽视其明朗、风趣的地方,米兰·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Les testaments trahis)中试图纠正这一点。其实据布劳德的回忆,卡夫卡喜欢在朋友面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读到得意的段落时会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来。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卡夫卡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www.365zn.com,点击进入]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 “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人,现代派文学大师。

作为一个人,卡夫卡太平凡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一直是布拉格一家工伤保险公司的雇员,他的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个地方。他与父亲之间是一种既产生恨又寻找爱的关系;他一生中向往过简单充实的爱情家庭生活,但他却二次悔去婚约,既伤害了别人又伤害了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健康:他41岁就因肺病默默无闻地死在维也纳附近的一家医院里。

作为一个作家,卡夫卡是一个特殊现象:他生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业余作者”,他写了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和数量不多的短篇小说,但他死后不久,却成了震惊世界文坛的现代派文学大师。他成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异化”现象的揭示者。有评论家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

到底是生活让他成了一名作家(一个观察者、揭示者)?还是仅仅是那份对写作的执着痴迷让他过上了那种生活?人们自然会倾向于前者,因为那是成就一名伟大作家的规律。后者却是不可思异的。但在卡夫卡那里,事实确实如此:他过着一种为写作而设的生活。为了写作他给生活设置了重重障碍:他与家人疏远,夸大与父亲的分歧;他一生向往家庭生活,却一次次在婚姻面前退却……

在学生时代,卡夫卡是一个勤奋好学,文静内向的学生。同学老师都很赏识他,但他自己看不到这一点。他曾多次记录自己的一个梦:他梦见老师们聚集开会,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事件――他这个最笨而无能的学生,竟溜进了高年级……这个恐怖的梦在卡夫卡那里有着一种寓言式的象征意味:卡夫卡一生都处在一种“引起了公众的注意”的恐惧之中。确实,从中学时代起,卡夫卡就对公众关闭了自己心灵的大门。他的心灵与外界就象隔着一个单向玻璃,他从里面偷窥着外面的世界,却牢牢地守着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生活模式贯穿了他的一生。但卡夫卡决不是一个怪癖、颓废的人,他恭谦、友善,有着明晰清澈的心智,正象在《乡村婚事的准备》中写的那样,他放出自己的“躯壳”去应付外面的世界,另一个自己却在内心里不断地寻探、寻探……他执着地探索着、恐惧着,并形成光彩熠熠的文字。这是一个谜:他不是因生活的磨砺而被榨出文字,他为了榨出文字而断破坏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活在恐惧的危险边缘――“我害怕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因为这样做会引起上帝对我的注意。”

卡夫卡与父亲的关系是心理学界的一个谜。父亲是一个精明、奸诈的商人,他脾气暴燥,对子女严厉,这对卡夫卡怯懦、内向的性格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卡夫卡无疑把父亲对他的威压夸大到了一种象征的高度。在《判决》这篇小说中,卡夫卡自称对自己与父亲的关系进行了一次“清算”。小说中,父亲毫无道理地控制了儿子的一切,最后竟判决儿子投河自尽,儿子竟毫无反抗地服从了判决。这篇小说的象征意味是非常丰厚的,但在卡夫卡那里,那是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象征?其实,卡夫卡非常敬佩强壮有力的人,但他又止于敬佩、羡慕,因为那样的品质是与一个写作者相违背的。卡夫卡一生都在谴责自己成为了一个写作者,但他“不可能也不想成为其它的人”。也许他的这一生活原则可以让我们窥到他对父亲又恨又爱的原因。
在给好友马克斯-勃洛特的一封信中,卡夫卡写了这样一段话:

一天下午,我睡了一会儿午觉,当我醒来时,听到妈妈在阳台上同楼下一个人说话,她问楼下的人:“你在干啥呢?”楼下,花丛中站着一个妇女,她回答说:“我在这里吃点心呢!”人们是这样有条有理地安排日子,这样自信地过日子,对此,我真是佩服。

一个平常生活中平常不过的情景,却如此让他心醉神迷,他对正常的日常生活的向往之情,让人为之动容。可他却觉得这种生活对他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要的是那种为写作而设的生活。在他那里,甚至婚姻生活都是不可能的。

卡夫卡一生没有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一连串的幸福、绝望,自我咀咒和自我折磨。1912年秋天,他认识了费丽丝,一个虽不十分漂亮,却“散发出纯女性气息”的姑娘。1913年,他开始考虑向她求婚,他曾说过:“一个男人达到的最高成就,就是结婚、成家、生子。”但与此同时,他又陷入了对婚姻的恐惧之中,他在日记是草拟了七条“结婚-不结婚”的得失比较表;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不顾一切地得到孤寂,”“我要不顾一切地同所有事情、所有人断绝关系。”就是这样,在对婚姻的追求与逃避中,他的第一次订婚在1914年失败了。他给费丽丝的父亲写信解释道:“我缺少一切过家庭生活所必备的才能和条件。”事实上,卡夫卡已陷入自我禁锢的内省生活,他无法与写作割离。正是在订婚失败的痛苦中,他写下了一批短篇小说,并开始了长篇小说《审判》的写作,痛苦与写作相互救黩了。1917年,卡夫卡与费丽丝第二次订婚,订婚后一个月,卡夫卡喀血了,医生告知他罹患了肺结核,这消息再一次让卡夫卡找到了毁去婚约的借口。费丽丝有足够的勇气嫁给一个德国商人,而卡夫卡则任由自己走向死亡。

卡夫卡生前发表的作品并不多,其实,他的文字中能称为“作品”的也仅是一小半,除了三部长篇(都没完成),不多的几个完整的短篇,卡夫卡留下了大量的日记、书信、随想、寓言、格言……由此我们看出,卡夫卡的创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写作,他是在不停地挖掘自己,这种挖掘甚至是残酷的,他把自己挖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当我们朎视着他的肖像时,我们不但怀着崇敬,我们还怀着深深的同情,他不但是我们导师,他也是我们受苦的兄弟!

卡夫卡
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生于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1年入布拉格大学学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的一生正值奥地利近代史上发生深刻社会变革的时期。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奥匈帝国面临着种种无法克服的危机,在一股股革命浪潮的冲击下东摇西晃,终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尽处彻底解体。资产阶级共和制得到确立,但旧的矛盾还未尽数妥善解决,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又层出不穷,这些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特点。在这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受苦最深的就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在这动荡年代的各种矛盾中,在新旧观念的搏击中,在当时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启发下,卡夫卡以自己独特的目光认识着这个异化的世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批判着这个充满罪恶和丑陋的世界。这种认识和批判以及体现在他的作品中的惶恐、不安、迷惘,构成了他的创作基调。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历史、人的本质、人的命运、人的处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思考,可以看到他对人的前途的忧虑和不安,可以看到他对小人物的关注和同情,可以看到他对这世界的丑陋表示了无比的愤怒。
卡夫卡是位影响遍及全球的作家,然而他的同代人却并不理解他。我们今天还能从整体上较全面地了解卡夫卡,还能看到他较丰富的创作,得感谢引导卡夫卡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马克斯·布罗德先生,卡夫卡临终时嘱托他烧毁所有的手稿,但他没有遵嘱行事,而是将其整理出版,为世界文学宝库保存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此功此绩是不可磨灭的。
此译本据保尔·拉伯(paul raabe)编选的《卡夫卡短篇集》译出,此集收入了卡夫卡生前发表和未发表的所有短篇。短篇在这里指的是篇幅较短的作品。从我们对文学体载的划分标准来看,本集中有相当一部分很难归入小说类,而为它们找一个具有概括性的合适名称又相当困难,所以我们权且就称它们为“短篇”。译本的第一部分为生前发表过且编成集子出版过的作品,第二部分为生前发表过但未收入集子的作品,第三部分为遗作。遗作部分作品大部分原本没有标题,现有的标题是布罗德先生整理出版时加上去的。卡夫卡的遗作只是些草稿,有的甚至是非常潦草地写在稿纸或其它纸上,所以在整理出版时产生了许多文字技术方面的困难,而这就是各种德文版本在某些地方差异较大的原因。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他那独到的认识,深刻的批判,入木三分的描写,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只要你能读进去,只要你能摸到作品的脉络,定会获益匪浅。下点功夫读一读卡夫卡是值得的。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我们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一阵阵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为人类的未来担忧。每位读者在读卡夫卡时都会有自己的感触、理解、认识、联想,但我们希望读者不要迷惘在他所描绘的迷惘中

确切地说是奥匈帝国末期的人。长篇小说 《审判》 《城堡》 中短篇小说 《大路上的小孩》 《欺骗农民的人》 《忽然散步》 《决定》 《到山里去旅行》 《单身汉的不幸》 《商人》 《心不在焉的眺望》 《回家的路上》 《跑着的过路人》……

奥地利人,犹太血统.主要作品<变形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