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网修改密码尝试过多:关于诸葛亮的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7 06:28:11
独揽大权是要花费心机的,三国里面几乎每个权重的人物都有一个不平凡的经历,给人奸诈,险恶的感觉。惟独诸葛亮反而让人感觉是众望所归。我相信这是作者写作立场的原因。请大家分析一下:从初出茅庐开始,诸葛亮是如何一步步把蜀汉大权掌握到自己手中的?

其实,诸葛亮本身并不是那种权力欲很强的人,有才但只要没遇上自己心中的名主就坚决不出山,而在三顾茅庐后出山一来是为解救民众,二来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
首先,诸葛亮受到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的推荐,肯定会受到刘备的重用,那时,刘备也正需要一个能够统帅全军的军师,自然会受到刘备的重用。在“战新野军师初用兵”那一回,诸葛亮就已经被刘备委以重任,相当于现在总参谋长,不实际掌握兵权。随后,凡是有关军事方面的决策,都由诸葛亮决裁,如赤壁之战,结盟东吴,占领荆襄,侵占益州等。直到先帝白帝城托孤,刘备留下了最后一句话:“若孺子不孝,丞相自当亲为裁之。”这就决定了诸葛亮在刘备走后一定要独揽大权。名义上不是最高权力的统治者,实际上在自己不经意间,或者说是并非自己本意的情况下,掌握了蜀汉大权。

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那是不真实的历史事实。说他的成功之处就是对言隆中、联结孙权败曹操夺荆州、助刘备入蜀称帝、安无南中、七次北伐,这个不说了,说说他的欠缺之处,首先是失察于人。错用关羽守荆州,大意失荆州导致两路出师北伐的计划成为泡影。还有错用马谡守街亭,刘备临终时对诸葛亮说过马谡就是第二个赵恬,这句话未引起诸葛亮的注意,还是用马谡守街亭,到最后丢了街亭导致作战计划破产。第二个就是无意中限制了人才。辅政的诸葛亮事无巨细,朝中一切全都要亲自国文,这看上去很令人钦佩,但无意中却也限制了人才的发展,连本来和本职工作没有关系的小事都要亲自处理,导致在他死后蜀国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坐先锋”的局面。第三个就是用兵上有所失误。用兵谨慎,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点。用兵自然应该以谨慎为主,以奇为辅,奇正并用,方能成功。司马懿评价诸葛亮就是这样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坠吾画中,破之必然。这句话反映了诸葛亮用兵上有许多不足。

我觉得第一让人相信他的是从博望坡之战, 以数千人破曹操10万大军,从那一次开始刘备等人就对他为命是从了,然后的发展就是刘备等人相继去世,诸葛就掌握了大权

关于诸葛亮,我们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个人认为他是一个没多少战略眼光的人,和周恩来差不多,需要明主.事必亲躬是他的优点,也是他最大的缺点,作为一个主导国家命运的人来说,有点小才大用了.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方可服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