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iogroup 选中一个:哲学对人生和文化的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3:15:17
帮忙找些相关的资料

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它对人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为人生培植一种形上姿态。形上姿态就是对人生进行反思、批判的姿态,是人提升到超越性层次所具有、所采取的姿态。人生形上姿态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超越的价值境界,二是反思的思维方式。对于人生的形上姿态可以有许多表述方式:孔子把它叫做“闻道”、“谋道”姿态(“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谋道不谋食。”),老子把它叫做“守道”姿态(“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庄子把它叫做“以道观之”的姿态,张载叫做立于“天地之心”、立于“生民之命”的姿态。借用诗人的诗句来描绘,形上姿态就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顶”姿态,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层”姿态。也就是我们过去说的站于基本立场上、用根本观点和方法看问题的姿态,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后的姿态。

人生形上姿态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有了形上姿态就能对人生的状态和意义进行审视、反思、批判,从而使人生的意义得到“呈现”、“澄明”。第二,有了形上姿态就能对人生进行改造、提升,使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一点是解释人生、觉解人生,第二点是发展人生、提高人生。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家都着力于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有了形上姿态就既能解释人生,又能改造人生。也就是说,如果人生有了形上姿态,人就能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地观照平凡的人生,处理好人生的实际问题。使人生的一切活动,有制高点、大方向。孟子曰:“先立乎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也。”具体地说,有了形上姿态就能用形上姿态观照形下问题、以超越的境界对待现实的生活、以崇高的道义引导功利的活动、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从而使人在平常的现实的实际的人生过程中不断地去觉解人生的意义、提升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诗意,推进人生的发展。通俗地说,使人在“人生在世”的本质规定中和“人活一世”的价值活动中,能站得高、望得远、看得深、识得透、行得正、做得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非常关注树立人生的形上姿态,着力引导人们用形上姿态去统率形下姿态,使二者统一起来。例如,《左传》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此之谓三不朽。”“立德”就是形上姿态;又如《易传.系辞》云:“易者,圣人之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崇德”就是形上姿态;又如《中庸》云:“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就是形上姿态;又如《易传•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继道成性”就是形上姿态;又如《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就是形上姿态。海德格尔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栖居”就是形上姿态;毛泽东说: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脱离低级趣味”就是形上姿态。

人生的形上姿态虽然具有超越性,但却不脱离人的现实生活,不脱离人的社会实践,而是在人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实践是培植人的形上姿态的基础和动力。

在社会功利化倾向和人的功能化倾向颇为严重的今天,确立人生的形上(超越)姿态尤为重要,也特别困难,甚至变得严峻。当前,就特别需要人们采取形上姿态来对待物质利益,即确立“以义导利”、“义而后取”的价值取向;防止和克服“见利忘义”、“惟利是图”的价值误区。而要达到这一点,就不但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且还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定力。从而才能走好既“立德”又“立功”、既“崇德”又“广业”的人生之路。

人生处处有哲学,而文化却不一定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简而言之可分为维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方法论简单的可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
辩证法主张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与之相对应,形而上就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看问题。
以上这些分类是依据现代教育体系下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更多地 参考了西方文明、以西方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哲学的认识。
哲学可以指引科学的发展。但就目前人的认识水平而言,科学还不能做到 “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从形而上到辩证法是一个过程。
就你问到哲学对人生的意义,我认为哲学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这里的哲学不再是书本上的哲学。可以叫它人生哲学。我觉得每个人的人生哲学都可概括为一句话。这句话知道了他生活和工作的态度和方法。例如:我的“安于现状的态度和不安于现状的精神统一与人生自然的节奏”。你也可以自己总结一个。
文化这个概念太复杂了,简单一点,同一地域的人们经过一段历史形成的行为方式的集合。哲学和文化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圈里可以形成不同形式的哲学理念。但这里哲学理念应该是形异而质同。
我推荐的几本书。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黄帝内经》、《毛泽东文选》、德.黑格尔《小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