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安装版xp:什么是诗?如何欣赏诗(现代诗)?如何写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2:09:38
我读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完全不知这“诺贝尔奖作品”好在那里。请大家教教我。谢谢!

泰戈尔《吉檀迦利》赏析

看《吉檀迦利》中的声色情

关键词:

诗歌 泰戈尔 吉檀迦利 印度 声音 色彩 风景 宗教 感情 无限 自我

内容提要:

著名散文诗集《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这部包含着乐观、虔诚、开朗、永远的人生理想的诗集。

印度孟加拉语诗人泰戈尔(1861-1941)的代表作,散文诗集《吉檀迦利》在1913年十一月获得了堪称世界文学的顶峰之奖——诺贝尔文学奖。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于一八六一年五月七日出生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那是当时英印帝国政治和经济的中心。他的祖父德瓦尔格纳特,以生活豪华而又乐善好施闻名,成了商业时代的“王子”;他的父亲戴温德拉纳特对吠陀和奥义书很有研究,生活简朴纯洁,在社会上被称为“大仙”。

出身在这样一个良好环境里的泰戈尔,自幼就得以学习各种科学人文知识,厚积薄发,从而诞生了奇作《吉檀迦利》,享誉世界。

在经历了被众多艺术家熏陶的学习阶段,和初期的模仿阶段,及不大成熟的试验创作阶段之后,1910年,泰戈尔发表了《吉檀迦利》,一本充满自然景观细节描述的诗集。威廉·罗森斯坦,一位在伦敦组织了印度社团的年轻画家,1911年去印度旅行,拜访了泰戈尔。这是个频繁并长久来往的开端,也正是在罗森斯坦的催促下,泰戈尔将《吉檀迦利》译成了英文,并于1912年访问了美国和英格兰。

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现实的乐观情感,是《吉檀迦利》文中一段段诗歌的精神集中体现,而他的精神又是通过美妙的文学形式来实现的。

“诗歌的创作是自我陶醉的幻想。”《泰戈尔散文诗全集》序中,编者引用泰戈尔的这句原话,而他还说:“除了心灵的自我夸张外,对外界没有任何认识。”

这些谦虚的话语中其实真实反映了他的创作心态,舍弃一切外界的干扰,在有限之内得到无限的快乐。

他这“有限”的文学形式,主要是从人类的感官上分,便是声与色,以及他们之中的情。

一 歌出幽河——《吉檀迦利》的“声”

“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

《吉檀迦利》的第一首诗歌就是有动听的声音作为开篇的初奏曲,生与死,爱与怨,在山水之间本是永恒的主题,却在小小的苇笛声之下淡淡地隐没了。泰戈尔的诗歌含义深刻,是被人誉为“我们的圣人中间第一个不厌弃生存的,他倒是从人生本身出发来说话的”(序言)。

他文笔中值得我们的去留念的不仅仅是那优美的意境,还有那说不清道不白的意味,而这些都是由于他高深的文学功底而铸就的。这其中,不能不说起他对声音的描写。毕竟声音是种直接感官的物质。

1 声音与客观景色的联系

自然中少不了声音,无论是由于自然改变它物而产生的声响,还是由于自然被改变而产生的声响,都是这个世界无法忽略的有机成员。

“让蜜蜂在中午奏起他们慵懒的嗡哼。”

“众星微笑着互相低语。”

《吉檀迦利》中,万物都被赋予鲜活的生命——或者说他们本来就是充满了独立精神的,懂得爱,懂得伤心和寂寞。泰戈尔总是用拟人化的方法来描写自然事物;所以,蜜蜂蝴蝶在交流,星云弯月在低吟。

由于有声音的陪衬,精致的画面出现了有机的动态,风景才变得生动;在文学世界中,“谁能用感性的语言来描绘客观存在的事物,谁就赢得了读者。”(《纽约以杂志》记者克拉拉·麦克切斯尼语)

而且在泰戈尔笔下,《吉檀迦利》不仅仅是一部抒情的散文诗集,更是一部“展现了统一、和谐的境界”(《东方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王向远著,P280最后一段开头)的书籍。声音不是作为特殊的成员存在,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出现。这和自然的本质——“在对抗中寻找和谐”也是相同的。

“季候应和着这急速不宁的音乐,跳舞着来了又去——颜色、声音、香味在这充溢的快乐里,汇注成汇注成奔流无尽的瀑泉,时时刻刻地在散溅、退落或者死亡。”

这句似乎集中了吉檀迦利的精髓——色、声、味,感官的刺激里洋溢着幸福和永恒。泰戈尔不仅是个杰出的诗人,也是个著名的画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因此他的文学中总是包杂着多重艺术享受,灵感在突然时刻爆发,就正如英国画家培根所言:“一切作品都是偶发的”,但这种突然性还是根源于作者的深厚学术功底。

2 声音与多情人物的联系

在泰戈尔的诗歌中,人物总是情感丰富——和所有的生活在炎热的引渡的人一样,他们热情开朗,对爱的表达坦白又虔诚。在《吉檀迦利》中,也有不少这样的片段:

“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我仰望着你的脸,眼泪涌上我的框里。”

这个“你”是谁,我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深刻体会到这个含义中包括了泰戈尔所推崇的印度教正统派精神——自我和神的统一愿望,又对神有着至高的敬意。在歌唱中得到了无限的奉献满足。又比如“时间还未到来,歌词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这句话中虽然“声音”并未直接响起,但是转化为“词”的时候,便成为心目中的“痛苦代言”。

《吉檀迦利》中的人物形象是相当典型的印度风情,他们自古以来就生活在恒河流经的这片土地上,享尽充足的阳光和炎热,他们的心也像夏天一般火热奔放——这是在外表上看来,在泰戈尔诗歌中的痴男怨女,分明又是有着水一样细滑的内心。所以出现了大胆的告白和谨慎的试探这样的矛盾表现。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世界性的复杂人格表现呢?

3 声音与神圣宗教的联系

宗教永远是东方作家难易忽视的一方圣地,对宗教的虔诚,是西方学者所不能真切体会的。虽然西方也有基督教之类的主流宗教,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几次激烈的社会思想变革,西方人多数只将宗教当作“像刷牙一样的生活习惯”(评论家雅克·德比奇语),这个和东方人把宗教当作一种神圣的高台来瞻仰的心态是绝然不同的。而泰戈尔心目中的理想宗教印度正统教——吠檀多派更是在他眼里是最正确的、最合理的代表,泰戈尔的大部分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宗教的影响,而且表现在深层次的“下意识状态”,就是说他不是把宗教当作一个理论来分析,而是出自本能地接受它。并认为任何冒昧的举动都有可能亵渎到它。

因此,单纯的赞美已经无法表现自己的激动心情,单纯的敬仰也无法表现自己的至诚心情。一切言语上的试探都无用,只能将其化为悠扬的歌声。

“破庙里的神呵!七弦琴的断线不再弹唱赞美你的诗歌。晚钟也不再宣告礼拜你的时间。你周围的空气是寂静的。”即使是被人遗忘的古神,在消失的琴声,静寂的晚钟的苍凉意境之下,也仍然高贵,和其他一切喧闹的世事格格不入。“众人皆醉我独醒”,中国古人的名句中所体现的处世精神又能有多少人能切实做到呢?而被称之为“神”的事物伟大也许就在于此。

“在歌声中的陶醉,我忘了自己,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朋友。”

“让我所有的诗歌,聚集起不同的调子,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成为一股洪流,倾注入静寂的大海。”

“我不再高谈阔论了,这是我主的意旨。从那时起我轻声细语。我心里的话要用歌曲低唱出来。”

对待无法触及的,但是又确实无处不存在的神,泰戈尔的态度是在承认神的存在前提之下,建立起一个以平等、自由、博爱为核心的人生宗教和社会理想。只要承认即可了,只要你知道有一个比万物都高远的神在上面,时刻记得自己的言行不要超越规范,不要伤及别人——因为公正的神会监督一切。剩下的,就轻声细语地述说自己的真心就好了。

正如下文中,“我”的“自我精神”在“主人”——万物之主“的面前,热爱而惶恐的心情写照:

“我不知道你怎样的唱,我的主人!我总是在惊奇地静听。/你的音乐的光辉照亮了世界。你的音乐的气息透彻诸天。你的音乐的圣泉冲过一切阻挡的岩石,向前奔涌。/我的心渴望和你合唱,而挣扎不出一点声音。我想说话,但是言语不成歌曲,我叫不出来。呵,你使我的心变成了你的音乐的漫天大网中的俘虏,我的主人!”

突然发现在《吉檀迦利》的前三阙里都有和声音紧密相连的意境;这或许是泰戈尔有意识地把“声音”这种形象美好的事物提升到万物的开端?

二 五彩绚烂——《吉檀迦利》的“色”

除了声音,“色彩”也是《吉檀迦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境。

佛教中说普通人具有五感,即:“视听触嗅味”,做做平面阅读物的书籍,能给读者带来直接的触觉(书的纸张质地)和嗅觉(书的油墨味道),而阅读过程中,作者也可以给与读者这五感的具体感觉。

上面说到的是“听”,这次说它的“视”,落实到这里就是“色彩描写的感官刺激和感染力”。

1 景色与人物的联系

“我必须撑出我的船去。时光都在岸边掿延消磨了——不堪的我呵!/春天把花开过就告别了。如今落红遍地,我却等待而又流连。/潮声渐喧,河岸的荫滩上黄叶飘落。你凝望着的是何等的空虚!你不觉得有一阵惊喜和对岸遥远的歌声从天空中一同飘来么?”

孤独空虚的“我”在广大的自然中,看着花开花落,潮起潮落,时光飞逝由不得人,红黄交替,尽是满眼的斑斓和寂寞。人物在这个总是改变色彩的世界里,总是相对不变的,或者说是改变的速度永远及不上自然。色彩的作用就成了一种麻痹人的催眠剂,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很多。

但是,人也可以在这种混乱无助的世界里找到方向,只要有自我的坚强支柱,精神上的依托,就可以在混沌之中稳定下来。所以“你的太阳和星辰永不能把你藏起使我看不见你。”因为色彩到底不是掩盖真相的杀手锏,关键还是看个人。

2 景色与宗教的联系

“如果我要画一个女人体,我首先就要赋予她优雅妩媚的情韵。不过我明白必须给她更多的东西。我将通过追求本质的线条来浓缩这幅画的意义。”(法国“野兽主义”画家马蒂斯的《画家笔记》摘句)

文章如画,在建设上的目的是共同的。都是要用最好的形式来表达最好的内容。

就说到《吉檀迦利》,还是永远不能忽视它深含其中的宗教精神,到底,这是个重大的人文内涵,决定了泰戈尔书写此诗集的全部动力。但是反过来,若没有好的外表,一般人第一眼看去又不会去注意它的内在。宗教是抽象的,如何传播自己的宗教观点,就需要高超的技艺使人较容易地接受它。所以,我们也无法忽视泰戈尔对抽象意境的具体描写。

“像七月的湿云,带着未落的雨点沉沉下垂,在我向你合十膜拜之中,让我的全部心灵在你的门前俯伏。”

这种暗含比喻的诗句,在《吉檀迦利》中比比皆是,但是他的喻体一般人只能体会而不能言语,那就又是一种抽象地理解具体意境的思维方式了。景色中包含着宗教,宗教中又有很多景色、色彩的象征物。这一切,都是和东方文人特有的自然情怀离不开——他们喜爱以自然的事物来旁敲侧击地说明主观思路。

是天空太高,还是我自己太矮?

这样的疑问,永远都是人类所要辩证思考的核心。

8岁习诗、16岁发表处女作《帕努辛赫诗抄》的模仿生涯,再到20岁真正的原创作品《暮歌》的问世,他开始摆脱了旧的诗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个性的手段。东方和西方在文学上的认识向来有着巨大的隔阂,在精神领域享有很高自觉的东方国家文人,总是不被在物质上具有绝对权威的西方评论家认可。只有少数打破了原先的所谓“东方神秘主义”圈子的作者,能最终得到全世界的人的欣赏。

泰戈尔就是一个成功的诗人。他留下的不止五十多部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他更是为我们留下了诗歌史上的艺术瑰宝——《吉檀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