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马仕皮带正品包装:南京自解放以来不同年份的城区面积与人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2 06:55:48

城区的发展从时间顺序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节点:

——拨乱反正,初步发展阶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8年,南京城区面积仅为64.54平方公里,人口95.15万人,分别占全市的1.37%和28.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743人。拥有200多家工业企业和3000多个商业网点,完成几十个亿的工业产值和不足10亿元的零售额。城区实现的生产总值约1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的20%。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定以后,城区进入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各城区竭尽全力解决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存在的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在短期内解决供应全面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区街工业。该阶段城区在生产上比较注重“量”的增长,加上体制上的束缚,城区自身的优势未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产业发展特征也不明显。

——权力下放,活力增强阶段

1983年南京的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起步。在这一轮改革中,首先重点解决的是市区之间分工问题。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调整市区分工的决定》,并从1985年开始,通过下放财权、城管权、商业服务业管理权和城市建设开发权,促进城区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四放一促”,使城区开始有了自主发展的活力。1986年开始,各城区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拓展改革的范围,相继出现了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成份,陆续提出“以商推工,工商并举”、“商贸兴区”、“退二(产)进三(产)”的发展战略。到1994年城区商业中首次出现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经济成分,各类驻城区企业已达千家以上,工业产值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约10多倍。同时商贸流通业也获得大发展,城区的零售网点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几千个增加到近3万个,实现的零售额超过100亿元。

这一时期,城区经济增长较快,到1995年,实现的生产总值达到160亿元左右,约占全市的28%。城区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和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上升明显,分别达26%和42%左右;同时第三产业获得快速发展,实现三产增加值110亿元左右,占全市三产的比重接近50%。城区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三次产业占城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28%和70%。城区二、三产业占全市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15%和49%左右。

——扩大空间,深化改革阶段

1995年,市委、市政府在划分事权财权、分流职能、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进一步下放了财税、城建、城管、外经贸等方面的权限,初步形成了适应特大型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的统一领导、分层施政的管理框架。与此同时,为扩大城区发展空间,带动近郊的发展,南京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一次调整,近郊的栖霞区、雨花台区的大片区域分别划入6个城区。调整以后,城区面积扩大到186.73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下降到每平方公里9623人;驻区法人单位约1.42万个、产业活动单位约4300个。各城区抓住区划调整的有利契机,调整发展战略,有的由“商贸兴区”扩大到“商贸兴区,城镇一体”,也有的采取“优二(产)、快三(产)”的举措。在工业发展中,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比重占到城区工业产值的一半。在做精工业的同时做大第三产业,各区纷纷创办商贸特色街、开办大市场,1995年8月第一家平价超市现身城区,标志着新型业态登陆南京。城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实践证明,这些新的战略举措,是符合当时城区发展实际的,对城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在发展战略的调整中,城区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对小型企业实行租赁承包经营和国有民营、公有私营的改革。同时,个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区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这一时期,城区在发展战略和区划调整的过程中,产业发展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南京城区工业企业数一度明显上升。之后随着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退二进三”等措施的出台以及城区环境治理、道路建设的需要,部分工业企业开始搬迁,城区工业企业数逐年减小,至1998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数占全市的比重下降到22.7%,比1995年下降了约3个百分点左右,但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总产值比重有所上升,达到44.6%。

到1998年,城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左右,城区农业生产进一步缩减,二、三产业占城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8%和71%,占全市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2%和63%左右。

——彰显特色,快速发展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城区经济在经历了总量的积累和结构方面的初步变化之后,进入了经济形态、产业结构和功能完善的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城区致力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凸显了发展集约型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税源经济。服务意识更加全面,经济工作转变:由以公有制为主向混合所有制转变;由“商贸兴区”到“三产兴区”、由发展一般商贸业到发展现代服务业转变。大力发展以城区特色经济、金融保险、旅游会展、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为主导的现代化服务业,加快构筑“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现代服务业体系。

城区政府的职能在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扩大服务的范围,从过去的区街企业逐步扩大到市属、省属和部属企业,并瞄准国际、国内的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的企业集团和公司。开始了由“区属经济”向“区域经济”的转变。各城区改变了过去以隶属关系为界限决定服务对象的做法,对区域内的所有单位实行全方位服务,相继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以良好的服务推动辖区经济的发展,把城区作为大力发展符合现代化中心城市发展趋势、符合城区产业特点、符合城区资源环境要求容量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发挥城区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全面提升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都市经济发展平台的承载力、集聚力进一步增强。

这一时期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到2002年,城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占全市的比重接近40%,城区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城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4%和75%以上,占全市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20%和62%左右。

2002年的又一次区划调整,使城区面积增加了60平方公里。城区的发展空间再次扩大后,工业企业有所增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由调整前的约20%提高到25%左右。面对调整后工业所存在的行业门类多,传统工业比重大、集约度低、市场竞争力弱等突出问题,各城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的帮扶、跨区域合作等措施,对企业和产业重新进行了整合改造。

市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城区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城区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和推进城区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到2004年末,城区工业中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已占到城区工业产值的64%,实现了做强三产,做精二产的战略目标。

统计数据显示,自1995年到2004年,城区的生产总值增幅平均每年比全市高出约3.5个百分点,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1995年的28%左右,上升到47%。其中第三产业占全市的比重由49%上升到73%左右。

目前城区的基本状况:

2004年城区拥有土地面积260.05平方公里,占全市的3.9%;户籍人口229.94万人,流动人口(暂住1个月以上)78.45万人,分别占全市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的39.4%和60.3%。城区按全部人口计算的人口密度为11859人/平方公里。

城区拥有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2.69万家,占全市59%,从业人员100.76万人,占全市50%。城区从事个体经营的有18.38万人。

城区拥有第三产业法人单位2.26万家,占全市71%,从业人员达65.43万人,占全市73%。有百货商店140家,超级市场42家,专业店840家,专卖店326家,连锁总店23家,连锁门点3007个,年成交额达到亿元的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个。城区的各类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经营网点达到7万多个。
城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0家,占全市的15.7%。

2004年城区实现生产总值约930多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约250亿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680多亿元。城区的三次产业比重约为0.5:26.5:73。城区二、三产业占全市对应产业的比重分别为25%和73%左右(该数据为各区县自报在地数)。

2004年南京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20.32亿元,占全市的27.2%。在全市36个行业大类中,城区工业覆盖了28个。城区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与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5.7%、20.1%与64.2%;

城区全社会固定投资额达到434亿元,占全市的36.1%;

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5亿元,占全市的71%;

城区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05亿元,占全市的15.3%。

城区拥有星级饭店94个,占全市的82.5%;

城区普通中学78所,占全市的32.5%;

城区拥有小学153所,占全市的34%;

城区拥有医院97个、床位13205张,分别占全市的58.8%和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