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马可孛罗会:紧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10:12:10
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都可以。
越多越好。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远在欧洲,但对美国南方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
响.战争爆发时,南方经济急转直下.英国对中欧列强的封锁使美国南方的
棉花无法进入欧洲大陆市场,南方农业的相对繁荣时期就此告一段落,致使
南方人对协约国表示强烈的不满.甚至在美国即将宣战时.南方的许多知名人
士还力谏威尔逊总统保持中立.这种态度并非完全出自地方偏狭主义和对经
济的考虑,它还直接反映了南方强烈的反托拉斯冲动.国会议员克劳德 基
钦和参议员詹姆士 瓦尔达曼都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卷入这场战争,只有商业
财团才急于要发战争财.南方的一些议员反对总统的战备计划,甚至投票反
对宣战,瓦尔达曼就是由于抨击战争而结束了政治生涯.
南方人虽然对这场外邦战争持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参与了这场战争.
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伦理上,南方白人都与大不列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英国就是利用了这种联系而从南方购买了大量棉花.从传统上,南方具有悠
久的军事历史,是一个好战的"国度"; 1917年的战争号角又一次在南方
掀起爱国主义热潮.田纳西州自愿应征入伍的战士阿尔汶 C 约克具体代表
了南方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持的态度:战争初期他从宗教的角度要求推迟
战争,但后来却成为美国最出色的战斗员.
由于南方人传统上对联邦中央集权和大公司经济垄断的不信任,他们想
方设法让南方在政治经济方面不受战争的危害.在基钦的领导下,南方议员
们制定了一项税收政策,向高薪阶层课收重税.他们说服联邦政府把大多数
军事训练营地建在南方;与海军签署合同,给南方的造船业带来生机;他们
还居然在由政府控制商品价格的时代里使棉花摆脱政府的控制,大涨其价,
促进了南方经济的暂时繁荣.联邦政府还出资在南方建造炸药厂,化学品厂,
硝酸盐厂和堤坝等,间接促进了战后南方水电业和化工业的发展,从而加速
改变了南方的经济结构.这种局部的经济繁荣孕育了战时的乐观主义,人们
开始对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最贫穷地区的南方刮目相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影响到南方的人际关系.数千名南方人离开狄克西到
外域服役;数千名外地人来到南方接受训练.这种人员调动虽然削弱了南方
的地方偏狭主义,但也造成人际关系,尤其是种族关系的紧张.战争期间,
私刑频频发生;大批黑人从南方乡村迁至北方城市,即本世纪著名的黑人大
迁移.欧洲移民的中止和兵役制的实行造成北方工业廉价劳动力短缺.到
1920年,大约有100万南方黑人移居北方,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人
口变迁.南方妇女也在政治上获得了选举权,是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后
果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给美国南方带来了后来被称之为"南方文学复
兴"的时代.1945年,爱伦 泰特这样写道,"随着1914—1918年的战争,
南方重又步入世界;当它一脚跨出边界时,它回首一顾,这一顾给我们带来
了南方文学复兴,带来了一种于现在自觉于过去的文学."在此后的20年中,
经过威廉 福克纳,托马斯 伍尔夫,纳什维尔的农业平均主义者的努力,
南方一跃而成为美国文学的前沿,事实上,大战期间南方生活的重大变化在
于一种正在变化着的透视角度,在半个世纪的物质贫困和政治阳萎过后,南
方重又站立起来;积极支持和拥护南方的"土生子"伍德罗 威尔逊的理想
主义和国际主义.
然而,战时的经济繁荣往往好景不长.1921年,棉花价格大跌.万载不
遇的虫害又偏偏在这时蔓延南方大地,侵蚀南方人的精神,使整个20世纪
20年代及其后的棉花生产一蹶不振.经历了战时短暂繁荣之后的南方人难以
面对饥饿的恐怖,大批黑人继续迁居北方.在1929年大萧条到来之前,南方
经济已经大幅度下滑.
1929年年末纽约股票市场倒闭引起的大萧条对美利坚合众国来说是一
场深重持久的灾难.统计数字表明,全国有1/3的工人失业,到1933年,全
国的商业收入跌减到1929年的一半.南方则受害更大,其年人均收入从1929
年全国最低的372元减到1932年的203元.农业经济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
一直萧条而不见好转,大萧条几乎使农业陷入停滞状态.1930—1931年发生
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干旱,而处于初级阶段的南方工业更是远远落后于北方,
其工业人口只占全国工人总数的15%.因此,南方人面对着更加严峻的考
验;贫穷,种族和阶级问题非但未解决,反而更加恶化.
在大萧条的最严重时期,南方有数以干计的人死于饥饿,数万人露宿于
街头公园之中,寻食于垃圾箱之间.被赶出农场的佃农之家拥挤在集装箱内,
废弃的汽车外壳下,或任何可以挡避风寒的地方.医疗费用自然是开销最大
同时也是最容易削减的一项开支,所以人们生病而不治.恐惧和不安全感笼
罩着南方大地.政府资助,私人捐献,地方和州政府的福利救济等犹如杯水
车薪,无法满足成倍增长的穷人的需求.手足无措,倦怠无力的胡佛政府试
图通过限制外国进口(霍雷—斯姆特关税法, 1930),和提供有限的联邦
救济金(重建金融合作社,1932)来稳定农业人口,但均未取得任何效果.
在大萧条最低潮的1933年,富兰克林 D 罗斯福的新政就已具雏型,尽管
用心良苦,但罗斯福政府从未得到过足够的资金来实施新政.从人口比例上
看,南方占全国人口的28%,但所得到联邦政府资助的总额却只占15.4%
(1937).
南方各级政府推行的种族主义政策意味着南方黑人是大萧条时期的最大
受害者,拨给南方有限的政府救济金首先落入白人之手.在无法改变的种族
隔离的社会制度下,南方白人贵族优先考虑的必然是白人的饥苦.有些福利
机构干脆拒绝黑人的申请.华盛顿政府从未认真对待以扭转这种局势.
工人并不比农民的日子好过.南方毕竟是农业地区.1929年,南方工业
只拥有1,338,000工人.工人每周工作72小时,而工资却比美国其他地区
低40%.南方的主要工业是纺织业,从技术上看只需要简单的手工劳动,替
换工人并非是件难事,因此,要求改善工资,工时和工作条件的工会活动无
一成功.大萧条时期,住房,学校,教会和政府均由资方拥有或支配,他们
采取削减工资,增加产额和延长工时等残酷手段剥削工人,工人们一旦抵制,
结果只能是被开除.
这样,工人只能顺从,这也是这一时期南方工业的特点."公司城"里
的慈善机构只能在工人保证不闹事的情况下对他们发发恻隐之心.工人们只
能从宗教,家庭和南方紧密的社会中得到一点点安慰.对南方工人来说,大
萧条是迷惑失败的10年.直到1939年,工业就业机会才恢复到1929年的水
平.
南方农民的景况则更糟.在特殊的农业制度下,内战后土地租赁制取代
了奴隶制.大多数南方农民都是佃户.阿肯色,路易斯安纳,密西西比,阿
拉巴马和佐治亚等产棉州,有60%的农民耕种并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黑
人则在80%以上.棉花成为租赁土地的动力.南方农场中有一半以上种植棉
花.1929年,棉花总产量为14,096,000捆,棉花市场可谓坚挺;但在大
萧条时期,棉花价格有史以来第一次下降到每磅4.6美分,总产量只有10,
613,000捆.此外,南方农民还深受劳役偿债制度之苦.
南方地主非但拥有土地,而且在乡村开设商店.佃户若要租种土地,就
必须到地主指定的商店通过信贷购买所需物资,其价格和利息令人瞪目结
舌.大萧条时期,有些地主为确保商店的购买力,甚至禁止佃户种植花草或
牧草.一些佃农设法逃到克力夫兰,底特律或加里福尼亚,而仍有大多数人
(无论黑人或白人)背负沉重的债务,深陷南方扭曲的法律制度而不拔.
地主阶级把持着整个南方社会.政治上的支配权把立法者和执法者凌驾
于佃农之上.佃农得不到接受教育的机会,甚至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别
的生活选择.南方教会也站在土地所有者一边,鼓励佃农辛勤劳动,偿还债
务,但常常忘记教导土地所有者按上帝旨意尽施地主之责.到1935年,南方
已有1831475个农场实行土地租赁制.
在阿肯色东北部的产棉区,佃农组织起"南方佃农协会".该协会主张
非暴力,提倡种族混杂,他们只要求受到平等待遇,遵守既定法律.但是,
地主阶级通过枪杀,殴打,绑架和"袋鼠法制"等恐怖活动把这场农民运动
消灭在萌芽之中.虽然黑人和白人佃农同样深受这种邪恶制度之苦,但种族
隔离的严酷现实则使黑人的境况更糟.大萧条时期,南方农民的最显著成就
也许是人类精神对非人性环境的征服.佃农们处身比奴隶制还要凶恶残忍的
经济和文化桎梏之中,但却表现出一种光彩照人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决心.
大萧条对南方生活的影响是深远而多方面的.南方的经济,南方与联邦
政府和民主党的关系,以及南方社会和种族关系,都在新政之下发生了深刻
而持久的变化,也给南方的现代文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富兰克林 D 罗斯
福采取一系列措施拯救已经濒死的南方经济,此外,还利用大萧条提供的机
会开始联邦赞助艺术的实验.1933年冬到1934年,联邦推行短命的"公共
事业工程计划",力图为作家和艺术家提供"适当"的工作.1934年,财政
部绘画和雕塑处委托艺术家为公共建筑绘制艺术品,主要是为邮局作壁画.
新政为艺术家提供救济性的工作从而发展文化的主要措施当是1935年实施
的"工程进步计划"(WPA).
"工程进步计划"包括"联邦作家项目","联邦音乐项目","联邦
戏剧项目","联邦艺术项目"和"历史文物探索"项目.这些项目的主要
目的是要把美国文化民主化.大萧条时期,人们普遍感兴趣于发现和建设独
特的美国文化,这对联邦艺术促进项目是个极大的鼓励.这些项目从一开始
就面对一个基本问题,即它们试图构筑的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别.20
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主要社会现象是地方主义,在南方尤其突出,主要代表人
物有纳什维尔的农业平均主义者和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社会学家霍华德 W 奥
都姆.南方的地方特色也使联邦艺术促进项目在南方得到特殊发展.
对南方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联邦作家项目.其卓著的成就是各州指南的发
表.作者们曾不辞劳苦,对内战前的奴隶进行了2000次采访,积累了大量宝
贵的历史资料.作家们根据这些资料写出开拓性著作《弗吉尼亚人》(1940).
该书以及联邦作家项目发表的描写黑人的其他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了黑人的
生活,历史和价值,为后来的黑人民权运动播下了种子.
联邦作家项目为南方文化所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搜集出版描写南方工
人和农民的"生活故事".W T 冠契把对工人,农民的采访编辑成书, 1939
年以《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为题发表.这种具有开拓性的尝试标志着社会史
编纂的端倪,同时又把"普通人"的故事变成了真正的文学.本杰明 F 鲍
特金还率领作家们搜集了南方的民间故事,其中许多以故事集的形式发表,
如《一大堆麻雀及其他故事》,《上帝赐福魔鬼》,《撒谎者的板凳》和《甘
波鸭鸭:路易斯安纳民间故事集》,等等.联邦作家项目培养了一批有才华
的作家,其中卓著者有理查德 怀特.1939年,怀特在为联邦作家项目工作
的同时写出四篇故事,以《汤姆叔叔的孩子们》为题发表,他还用该项目奖
给他的500美元完成了代表作《土生子》.著名女作家尤多拉 韦尔蒂也曾
参加联邦作家项目,在密西西比州进行采访和创作;她拍摄的新闻照片均在
《密西西比指南》上发表.
联邦音乐项目的主旨是要把一流的管弦乐见诸听众,同时为失业的音乐
家提供工作机会.音乐家查尔斯 西格尔和作家阿兰 洛麦克斯联手,在联
邦项目的支持下,把南方民歌搜集成册,为保存南方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
面做出了不朽贡献.
联邦戏剧项目曾在北卡罗莱纳和佛罗里达帮助当地业余剧团开展"小戏
剧活动",并成功地上演了历史剧《失去的殖民地》.1936年秋,他们在伯
明翰,坦帕和迈阿密上演辛克莱 刘易士的《此地不能发生》,但该剧在新
奥尔良遭禁.托马斯 哈尔—罗杰斯的《钢的祭坛》在亚特兰大首演时轰动
一时.
联邦艺术项目在南方6个州建起社区艺术中心,有些现已变成博物馆.
财政部绘画和雕塑处资助的,在南方大中城市邮局所作的壁画已成为20世纪
30—40年代南方文化的缩影.农业保障局资助的摄影项目也为南方文化做出
了巨大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沃尔克 埃文斯的摄影和詹姆士 亚吉的文
献纪实《让我们颂扬名人》,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大萧条时期南方穷苦农民的
生活.
新政采取的这些救济和就业措施总起来看是不平衡的.它在南方受到普
通百姓的支持.但在政治家眼里却被看作是一种实验的社会主义.他们尤其
担心这种社会实验会对南方的种族制度发生影响.实际上,新政开展的农业
项目和农业机械化运动使大批佃农和黑人迫不得已而离开南方.
南方的美国化过程造成了南方的自我危机.1920年到1945年是南方文
化最具创造力的时期,同时也是南方由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社会向现代社会
的过渡时期.南方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最为强烈地感觉到南方从传统向现代
过渡的强大冲击力.在世界大战和汹涌的国际现代主义浪潮中,南方人也在
探讨南方的自我:作为一个南方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用乔治 B 提尼达尔
的话说,在美国其他地区的眼里,本世纪20年代的南方是"愚昧的南方",
三K党,钩虫糙皮病,锁链帮,私刑,斯科普斯案件和原教旨主义.这在现
代人的眼里都是原始愚昧的具体体现.过去的自我"好感"现在发生了动摇,
知识分子明显感觉到现在已不再象过去那样容易地找到南方自我的定义了.
文学批评家小路易 D 卢宾把1930年农业平均主义者的宣言《我要采取立
场》称作"自我的肯定".对农业平均主义者来说,美国南方是西方世界征
服工业和现代非人性的最后一线希望.几代人的物质贫穷孕育了一股精神力
量,而这正是应该利用的.南方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和批判过去对南方文化
所持的那种浪漫和伤感态度.
在这个过渡时期,南方经历了文学复兴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新闻,
文学批评,历史,小说和诗歌,都掺夹着新时期的自我批评,为第二次世界
大战以后变化了的南方自我和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丹尼尔 J 辛加尔,米
歇尔 奥布莱恩等人精辟地分析了从1920年到1945年南方文化的大转折,
并把南方音乐,艺术,建筑和其他领域的成就统统归入这个过渡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南方经历了一次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身是导致
南方变化的关键,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内战的影响更大.从经济角度看,
1940年的南方与其说相似于今天的南方,勿宁说更近似于南北战争前的南
方.这种比较并非哗众取宠.1938年,富兰克林 D 罗斯福认为南方是"全
国的第一号经济问题",而在1980年,吉米 卡特则把南方誉为繁荣昌盛的
"太阳带",与经济日趋衰落的北方"霜带"形成鲜明对比.虽然这种变化
经历了几十年的过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南方摆脱贫穷,农业落后经济和
乡村生活的决定性事件.首先,这场战争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历史上的最大繁
荣.从1940年到1944年,与政府签定战争合同的10大公司收入的金额总数
相当于联邦政府从1932年到1939年的总开销;战争期间,美国工业总产值
以每年15%的平均速度增长,而从1896年到1939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仅为4
%;到1945年,政府直接投资的新的厂房设备使经济生产力增长约50%.
南方是这次经济腾飞的直接受益者.从1939年到1943年,大约增加了
120万人次的工业就业机会.据《致富》杂志的报道,"自南北战争以来,
大南方第一次能够让每一个想要工作的人都能如愿以偿."军事设施和国防
建设不可思议地改变了南方人的生活.自1920年以来由于南方传统棉花经济
的不景气而在经济上入不敷出的人,现在有了离开棉田的机会.他们在大西
洋沿岸和海湾地区的造船厂找到工作,在刚刚兴起于南方各地的飞机,金属,
机械,石油和化学工业就业.较小的地方城市,如休士敦和坦帕,都于这一
时期开始发展,最后成为大工业,商业中心.
南方最著名的工业家安德鲁 杰克逊 希根斯是说明南方战时经济巨变
的最好例子.1939年,希根斯在新奥尔良只有一家厂房,400名工人,生产
在南部沼泽地使用的浅水船,毛销售额为850,000元,据说他的主要客户是
走私犯.1941年,他设计的登陆艇和巡洋鱼雷艇被美国海军接受;到1944
年,他在新奥尔良已拥有8家厂房, 20,000名工人,年毛销售额为一亿
二千万.希根斯也顿时成了民间英雄和工业巨头.
二战期间南方农业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棉花和烟草等传统农产品与花
生和牲畜等一起价格上涨.战时繁荣的工业和军队动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劳
力短缺,这是自内战以来南方农业劳力过剩的一次大逆转.于是,南方的种
植者和商品农便开始诉诸于机械,雇佣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的移民,或把土
地租赁给轴心国的战俘(战时有40多万轴心国战俘拘留美国,其中大多数在
南方).
美国战时的总动员改变了C 凡 伍德沃德所说的"南北对话的对峙".
二战期间有一千二百万美国人应征入伍,其中半数以上在南方接受军事训
练.他们第一次来到南方,亲身接触到南方文化,他们对南方的印象和态度
对于战后出现的地方分歧和种族,民权问题均发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仅在
当时的特殊环境下,他们都发现南方大力推行的种族隔离政策与表面所维护
的民主理想是极不相容的.
与此同时,南方白人和黑人也开始接受外来影响.战争的经历对南方黑
人来说是举足轻重的.100多万黑人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实际上是战后
黑人民权运动的前奏曲.战争期间,美国黑人清楚地认识到他们在海外浴血
奋战所保卫的民主价值与美国国内实行种族隔离的残酷现实水火不容,这对
穿着美国军服而忍受种族歧视的黑人士兵来说尤其不堪忍受.
20世纪50年代,黑人为结束南方的种族歧视而进入新的斗争阶段.全
国有色人种促进会通过法律手段获得"布朗反对教育部"一案的胜利(1954),
推翻了19世纪90年代通过的实行种族隔离的"普莱西决议案".南方白人
保守派采取措施加以抵制,诸如三K党和白人公民委员会等组织重又开始活
动,推行南联邦象征主义和顽固的种族主义.白人温和派则袖手旁观,只有
少数白人敢于挺身支持黑人的民权运动.
在小马丁 路德 金的领导下,黑人民权运动采取非暴力抵制的积极攻
势.虽然在经济,身体和精神等方面受到残酷的暴力威胁和残害,黑人民权
运动依然日益高涨:静坐,"自由骑士",联合抵制,示威游行和"自由之
夏"等活动在南方所有大中城市展开.小石城,塞尔玛,牛津,蒙哥马利,
伯明翰,奈索巴和格林堡等地都成为南方历史上争取自由,民主和民权的伟
大战场.在联邦政府和民权运动的内外压力之下,国会先后于1964年和1965
年两次通过民权法案, 1965年通过选举法案,彻底捣毁了南方等级和种族
制度的法律基础,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黑人重又登上了南方的政治舞台.
白人优越论虽然残余犹存,但到20世纪80年代,南方的种族问题似已基本
解决,一个真正的种族共存的南方正在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战后的经济腾飞和南方"太阳带"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20世纪60年代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突飞猛进的时期.人均收
入和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南方多年的贫穷面貌已经改观.农业经历了改造.
农场和农业人口大幅度减少.棉花已不再是"王".机械化取代了佃农和租
户.农业变成了"农商企业",而不是农业平均主义者提倡的农业民主.南
方经济日趋多样化,甚至在农业最集中的密西西比州,工业也摆在农业的前
头.当然,问题依然存在.南方的经济发展一直以煤或石油等自然资源或低
薪的纺织工业为基础,税收和工资制度并未给这些工业带来多大好处.南方
经济主要是靠跨国公司而取得长足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是得克萨斯,佛罗里
达,佐治亚和北卡罗莱纳."太阳带"的繁荣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南方神话.
但是,密西西比,阿拉巴马,阿肯色和阿巴拉契山脉的黑人仍未摆脱贫穷.
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南方的环境.田野里不见了成群的摘棉者;佃
农的小房已无踪影.20世纪80年代,南方除了棉花外,到处都可看到黄豆
和花生.电视接收器遍及乡村.南方城市也与美国其他地区的城市没什么两
样;现代高速公路,活动房住宅区,郊区购物中心则是南方城市的特点.全
国的通讯和交通网络结束了南方的孤立.当代南方人生活富裕,住宅宽敞,
学校和教堂条件大大改善."太阳带"的富裕促进了南方的文化发展,艺术
馆,交响乐团,大学和图书馆触目皆是.然而,变化中的南方文化仍未割断
与过去的联系,如在宗教信仰方面,许多南方人依然从自己的收入里捐款修
建教会的活动场所.教堂仍是南方大地醒目的象征,而把娱乐,军事性训练
和"宗教精神"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凡俗宗教"则是体育.
现代南方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棉花经济的结束,工业的发展和贫穷
文化的结束,共和党的兴起和一党制统治的结束,农村的缩小和城市的扩展,
地方孤立的结束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以种族隔离制为代表的种族制度的结
束.社会学家约翰 谢尔德 里德的研究表明,未来的南方人将是受过完好
教育,游历广泛的中产阶级;他们使用全国通讯系统,居住在郊区.拥有强
烈的地方感.这就是说,南方自我的中心已经从一个世纪以前的种植园和小
农场转移到最现代的居民区——郊区.
纵令有这些变化,强烈的历史感仍然为南方特色提供了牢固的根基.
C 凡 伍德沃德在《南方历史的负担》 (1961)一书中指出,南方的军事
失败,贫穷,由于奴隶制而产生的负疚感和强烈的地方主义,是美国历史持
有的,并将继续哺育南方的自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愈加深入广泛的南方
历史研究证实了伍德沃德的观点.1934年南方历史协会的建立, 1935年《南
方历史杂志》的发刊,是为取代神话观,对南方历史采取批判态度的学术研
究的开端.对奴隶制,南北战争和重建时期加以重新解释.1960年以后黑人
历史的发展,给南方人提供了从新的透视角度看待南方历史的机会.1974
年,著名作家罗怕特 潘 沃伦在杰佛逊人文主义科学讲座上指出,"一个
没有历史感,没有人类经历历史和创造历史之伟大作用感的社会,也不会有
目的感."现在,南方的命运便是美国民族的命运,南方的目标便是整个美
国民族的目标,而历史经验仍然为它的未来提供一个独特的透视角度.
第二章 奴隶制和黑人
根据1787年颁布的西北法令,俄亥俄河以北部应废除奴隶制.从1804
年到1833年,马里兰,特拉华以北各州和英属西印度群岛都废除了奴隶制.
如果我们把奴隶制看作是南方用以区别于美国其他地区的独一特点,那么,
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人们都可以在这片束缚人类的大地上看到独属于南方
的东西.南方的朋友可以称此为"白人之花",骑士风度的绅士,道德高尚
的女士,令人惬意的社会制度,和无与伦比的政治和社会领袖.南方的敌人
可以称此为有害的野草,监工的皮鞭,凶狠残忍的奴隶主,贩卖奴隶的丑闻,
和穷苦白人的贫穷和无知.
据约翰 罗尔夫所载, 1619年,一位荷兰人把20名非洲黑人卖到詹
姆士城,这是第一批来到美国南方殖民地的黑人移民.但是,要把这次移民
事件看作是奴隶制的开端是不准确的.1619年,弗吉尼亚还不知道有蓄奴法
的存在,而第一批黑人显然是作为契约奴而被卖到这里的.此后南方殖民地
的黑人逐渐增多.1648年,弗吉尼亚已有300名黑人;到1671年,据州长
官威廉 伯克利所说,弗吉尼亚州的黑人已是白人契约奴的三倍.但在此之
前,马里兰和角北卡罗莱纳几乎没有非洲人.
最早的蓄奴法于1661年在弗吉尼亚州制定.这种法律规定奴隶可以被当
作财产而占有,奴隶的后代继承母亲的地位,奴隶犯罪将由代表蓄奴阶级(奴
隶主阶级)的法庭予以特殊惩罚.南卡罗莱纳则采纳英属印度群岛中巴巴多
斯岛最严格的奴隶怯.1680年以后,弗吉尼亚的奴隶数量急剧上升,到1715
年已有23000名奴隶.1712年,马里兰有8000名; 1732年,北卡罗莱纳
有6000名,从1733年到1766年,南卡罗莱纳每年接收大约3000名.1738
年后,佐治亚取消了买卖奴隶的禁令.到独立战争爆发时,南方5个殖民州
的黑人奴隶已占人口的40%,其中佐治亚的黑人占该州人口的30%,而南卡
罗莱纳则高达70%.
弗吉尼亚,马里兰和北卡罗莱纳殖民地的白人在进行淘金和欧洲方式的
农业耕种的一系列尝试之后,转向烟草生产.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则首先尝
试种植橄榄,葡萄和养蚕,尔后开始种植稻谷和靛青.劳动力成为必需.当
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小农业场主都靠自己家里人完成正常的农活,而繁重的
劳动,如滚圆木,盖房子和剥玉米等,则靠整个社区的人协作完成.如此有
限的劳动力不能满足开垦大片荒地的需要,而出于这种目的的自愿劳动并不
存在,因为任何一个自由人都可以获得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南方的土地所
有者曾效仿西班牙人,使用印第安人来满足劳动力的需要.但是,南方的印
第安人在数量上太少,复仇心强,文化上太原始,很难适应现代农业令人筋
疲力尽的日常劳动.比较实际的方法是使用白人契约奴.根据当时的法律,
白人契约奴必须为南方奴隶主工作一定的时期,有时长达14年之久,然后才
可能获得自己的土地.1683年.弗吉尼亚约有12,000名白人契约奴.他们
主要由两种英国人构成:愿意短期出卖劳动以支付到美国的路费者,和英国
政府输送到美国的穷人,罪犯和被绑架者.他们受到严格的法律控制,但当
他们完全习惯于南方的气候和耕种方式时,便可以自起炉灶,成为土地所有
者.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他们曾为美国南方的种植园贵族社会做出了间接
的但却是建设性的贡献.
南方殖民地的土地所有者很快就发现使用黑奴是解决劳动力问题的有效
手段.大批被贩入的黑人都在体力上经过特殊挑选,以保证他们能够适应气
候和社会的变化.1672年,英国皇家非洲公司获得贩卖奴隶的垄断权,但到
17世纪末,许多个别的奴隶贩也开始了这门"生意".伦敦,利物浦,布里
斯托尔,新英格兰,尤其是罗德岛的纽波特,都有大批的奴隶贩子往返于非
洲与美洲之间.1734年奴隶贩卖达到高潮,有70,000黑人被运到北美.在
后来的几年里,每年被卖到北美的黑奴均超过50,000名之多.历史学家乌
尔里奇 B 菲力普斯估计,在整个贩奴期间共有5,000,000黑奴被卖到美
洲,其中有1/10来到北美大陆.
贩卖

第一次 世界大战 让世界知道了一个 远在美洲的 金矿 它有从组的资金

一战 还使得 纽约 成了 世界级的 金融中心

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宣布中立,向交战双方提供军火,不久又对协约国进行贷款。1916年,威尔逊当选连任。1917年,美国在德国潜艇击沉美国船只后,于4月6日对德宣战。大战期间由于国外移民中断,黑人大量北移,并人伍出国作战,开拓了视野。1918年11月,威尔逊签署对德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美国的经济繁荣。战后,美国由欠60亿美元的债务国而成为贷出100亿美元的债权国,美国成为最富有的国家。1921年共和党W.G.哈定执政,正值美国陷入全面经济萧条。他提出“工业正常化”和”抢救资本主义”政策;1923-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进人相对稳定时期。美国国内由于固定资本更新,建筑业兴起,汽车和钢铁工业等扩大以及商品和资本输出激增,1923年美国工商业出现了新高涨。与此同时,美国第2次企业“合并浪潮”(即进一步托拉斯化),遍及银行业、工业部门,特别是水、电、煤气公用事业,甚至扩展到零售商业部门。共和党人C,柯立芝执政时期是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私人垄断资本大为发展。但由于国内新兴工业畸形发展与生产过剩,使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和消费脱节,农业长期陷于慢性危机,1929年10月美国首先爆发经济危机,随后资本主义各国陆续陷入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

老美沾了一战的光,战时他疯狂想同盟国和协约国兜售武器,大发战争财。
一战前他什么都不是,但一战后他开始走向世界老大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