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怎么取消预合成:交际礼仪与交往艺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23:51:40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及沟通技巧是什么,交际交往中的礼仪是什么如何把握,及在不同交际场所的交际注意事项

1. 基本人际关系倾向(FIRO)(美国W.C.Schultz,1967)
人际关系适应性类型:
Ⅰ型: 交往适应型
--如果两人都希望有高的或低的交往率,则他们是相互适应的。
--如果两人中一个要高的,而另一个要低的交往率,则是不相适
应的。
Ⅱ型: 发受适应型
--一个试图控制,另一个顺从,则他们是相互适应的。
--如果两个都试图控制,则是不相适应的。 Ⅲ型: 互惠适应型
--如果一个人要求另一个表示情谊,另一个做了,则他们是相互适应的。
--若对方没有表示足够情谊,另一个遭受挫折,则是不相适应的。

2.交往风格类型
3. 个体沟通风格模式
(1) 自我克制型:
--对待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开放性较低;
--沟通反馈倾向也较低;
--常见于内向性格、孤僻离群的人。
(2) 自我保护型:
--对待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开放性较低;
--沟通反馈倾向较高;
--常见于喜欢打听、评论别人,但又防止自我暴露的人。 (3) 自我暴露型:
--对待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开放性较高;
--沟通反馈倾向较低,对有无反馈无所谓;
--常见于做出(故意)行为让别人注意自己的人。
(4) 自我交易型:
--要求沟通双方交际态度、开放度对等;
--对待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开放性中等;
--沟通反馈倾向中等;
--常见于理智、计较的人。
(5) 自我实现型:
--对待别人或接受别人的开放性较高,自发提供自己的适量信息;
--沟通反馈倾向较高,以建设性和非防御性的态度反馈。
4. 群体活动中的角色分类
(1) 与群体人际关系有关的角色:
● 鼓励者 ● 调解者
● 折衷者 ● 沟通信息者
● 制定标准者 ● 观察和评论者
● 随大流者
(2) 与完成群体任务有关的角色:
● 引进新意见的创议者 ●信息搜集者
● 提供信息者 ● 提供意见者
● 寻求意见者 ● 具体说明者
● 善于总结者 ● 拨正方向者
● 持不同意见者 ● 鼓动者
(3) 为个人目的而活动的角色:
● 敌意挑衅分子 ● 阻挠分子
● 自夸分子 ● 胡闹分子
● 有统治欲分子 ● 逃避分子
● 宣传个人主张分子
5. 从众行为类型
Ⅰ型: 口服心服型
表面从众、内心接纳。此时心理没有冲突,个人与群体关系保持平衡,有利于增加企业凝聚力。
Ⅱ型: 口服心不服型
表面从众、内心拒绝。此时心理有冲突,为保持心态平衡,有可能改变内心态度。
Ⅲ型: 口不服心服型
表面不从众、内心接纳。多发生在个人因身份、地位存有顾忌,不便公开表态时,此时不会有反从众的行为。
Ⅳ型: 口不服心不服型
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坚持原则的人往往持此态度。此时心口一致,并不与群体妥协。
二、 人际交往策略与技巧
从总体上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要考虑交往双方的个性特征、处世风格和所处的交际环境,因地、因时、因人选择合适的交往方式,建立起互谅、互信、互助、愉悦、友好、持久的人际关系。
1. 人际交往“以诚为本、和为贵”,坦诚相待、理解万岁。
2. 一个容纳动机很强又行为主动者,如果情谊动机也很强,则他不仅喜欢与人相处,也同时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寻求友谊,因而在人际关系上能左右逢源、受人爱戴。
3. 在指挥控制关系上,要“异性(格)相吸”。一个试图控制,另一个愿意顺从。
4. 在人际交往中,要“物以类聚”,要么都喜欢交往,要么都喜欢独处。
5. 人际交往技巧:
(1) 用积极、肯定、支持、建设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们。
(2) 善于发现并赞美别人的优点,必要时适当恭维一下。
(3) 愉快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4) 当被触伤感情后,仍能心平气和地交往。
(5) 触伤他人感情后,能及时向人道歉。
(6) 当有人不同意你的观点、见解时,不必强迫他人接受或感到烦恼。
(7) 自己有错时,要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8) 在交谈时让别人把话讲完,再表达你的意见。
(9) 别人讲话时留神倾听。

6. 正确处理人际冲突:

(1) 在不损害原则前提下,在冲突中不妨妥协一下。
(2) 可请共同上司、权威人士裁决或法规解决。
(3) 拖延时间,任其发展,期待环境变化解决分歧。
(4) 适当忍让、回避,宽恕对方。
7. 合理利用人际冲突:
(1) 用合理的方式让冲突表露出来,使对抗者发泄胸中的不满,冲突者由此可能更亲近。
(2) 利用群体间的冲突,加强内部的凝聚力。
(3) 用一定程度的冲突造成权力的平衡,反而能减少进一步的冲突。
(4) 小事情的冲突,可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建立相应的应对机制。
(5) 解决冲突中,双方消除误会、增加信任、共同合作,达到双赢目标。

8. 经常性运用“移情”和“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上想问题。

9. 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宝库,运用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人际交往的点子、招术、技法,但要注意去其糟粕,防止在人际交往中损人利己、玩弄权术、骗术,时下出版界诸多的厚黑学、缺德学、行骗学之类实在不足取,有违现代市场经济的商业道德。

三、 有效沟通策略与技巧

从总体上说,有效的沟通要考虑沟通双方的目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和所处的沟通环境,因地、因时、因人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在企业内部建立多向联通的沟通网络。
1.沟通前先澄清概念,不要文不对题。
2. 明确沟通的目标,期望沟通后达到什么效果。
3. 仔细考虑一下沟通的内容,设想沟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一些预防性的对策。
4. 计划沟通内容时,应尽可能取得他人意见、获得他人看法、得到他人支持。
5. 沟通不只注意内容,也应注意运用声调轻重、面部表情、体态动作和词语斟酌。
6. 语言表达要宏亮清晰、条理清楚、简洁、通俗,不要唠唠叨叨、含混不清、辞不达意。讲话速度应在每分钟100至150个词,并与思维速度每分钟400至500个词相匹配。
7. 沟通信息量适中,突出或强调重点,便于对方记忆;要防止过多庞杂或匮乏,尤其防止信息超载可能导致处理不了的情况出现,从而造成信息混乱或对信息内容的误解。

8. 与作风简练的人沟通,口头表达也要简明扼要,必要时留下详细书面材料。
9. 谈论重要或严重问题,或与怀敌意的人沟通,可先谈一些无关的、轻松的话题,待气氛舒缓后再转入正题。
10. 沟通时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但避免走入油滑;要讽刺时,最好自嘲。

11. 保持沟通环境的安静,避免受到噪声干扰和电话、来人的打断。
12. 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1) 一般面对面的直接沟通;
(2) 适当时候私下预先沟通、交换看法
(3) 请第三者从中斡旋。

13. 沟通时要敏锐地观察对方的反应:
(1) 对方无明显表情时,按既定计划沟通;
(2) 对方表现出兴趣时,可展开计划沟通;
(3) 对方表现出不耐烦或有急事时,可简略概括沟通内容后结束;
(4) 对方有疑惑时,可重复要点或稍作解释;
(5) 对方有争执时,迅速结束此次沟通,以后再议;
(6) 要给对方足够的理解时间、插话机会。

14. 沟通要设身处地考虑对方观点、利益,要用对方能接受或喜欢的语言或词汇交流。

15. 了解非语言性的沟通信息,如:

● 沉默不语或静止不动
● 皱皱眉头或微微一笑
● 坐立不安或焦灼不停地流汗
● 指指点点
● 窘迫而满脸通红
● 苦恼、厌烦、愤怒、沮丧的表情
● 轻拍一下下级的肩膀
● 故意让人久等
● 用“啊”、“嗯”、“哈”、“对”的叹词
● 围成一圈开会,隔着大班台交谈
● 办公室的布置与环境
● 衣着打扮

16. 进行适当的沟通反馈:

(1) 应考察追踪沟通效果,对方是否理解、见诸行动,有必要时进行两三次沟通;
(2) 反馈应具体明确,最好带有新的例证;
(3) 反馈不应使对方产生逆反防御心理。

17. 沟通应做到言行一致,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会失去信誉或威信。

18. 沟通时要学会倾听:

(1) 专注对方,不能三心二意、敷衍了事;

(2) 对无兴趣的话题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
(3) 见机把对方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简要地讲出来;
(4) 刚听时不要有先入为主之见,听完后再找出主题和要点。

19. 不宜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人,除非受到点名批评的纪律处分。

20. 上下级沟通时,上级要有真诚态度,给人充分讲话的机会,多听少评价,尤其能接受不愿听的信息。

21. 企业可选择使用面谈、电话、内刊、告示栏、板报、意见箱、接待日、座谈、研讨会、恳谈会等多种沟通方式。

22. 尽量使正常沟通渠道畅通,消除小道消息的不良作用,仅允许在特定的情况下合理应用小道消息作为正常沟通渠道的补充。
23. 除正常沟通程序外,偶尔可搞“突然袭击”,给对方一份意外惊喜。
24. 企业可设立一个“收集意见专员”(Ombudsman)职位,作为总经理的直属人事参谋,专门听取职工的申诉和意见。谈话内容保密、办公地点设在不受人注意的场所。
25. 举办社交性大、中、小型聚会,提供员工集体交际与沟通机会。

寻找共同的话题!!

衣着整洁!

TYU56Y45Y65Y6YR

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