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班克斯发胖:范仲淹从征期间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和政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4:21:51
急用

北宋时期,范仲淹为了有效地抵御海潮侵袭,他在黄海边修筑了一段长达140里的海堤,盐城百姓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德称之为“范公堤”,它是我国古代海塘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时间跨越千年,当年范公堤东岸的沧海早已变成桑田,盐城人也对“范公堤”这个名称渐感陌生。在黄海边茫茫数百里的海岸线上,我们还能找到当年的“范公堤”吗?

  黄海边建成百里长堤

  记者首先找到了盐城师范学院地理系凌申教授,凌教授长期从事对范公堤的考证研究。据他介绍,范公堤的前身是常丰堰,为当地保护农业和盐业的发展,由唐代的淮南西道黜陡使李承指令地方官员修筑而成,从阜宁阜城至大丰刘庄南,全长140余里,后有人继续延筑海陵(今泰州)境内。

  但是朝廷一直不重视海堤的维护,盐业发展也始终受到海潮侵袭的威胁。经过数百年潮涌浪激,到了北宋初年常丰堰已经名存实亡,失去了防潮能力。北宋天禧五年,范仲淹来到东台西溪担任盐监官后,建议修复常丰堰,虽然朝中大臣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而强烈反对,但是他据理力争,朝廷终于同意批准修复。

  后来,修复常丰堰的工程出现了重大事故,朝廷遂令停工,又派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实地查勘,决定是否继续兴工。胡令仪认为修堰之事“必成之”,也竭力支持范仲淹的意见。范仲淹因母丧回籍,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在胡令仪的支持下,终于在天圣六年春,完成了对这条海堰的修筑,使盐城、兴化、海陵等县的田土皆能耕种,三千户百姓陆续回到家乡,生产得到恢复,朝廷的盐利收入也明显增加。

  盐民们为赞颂范仲淹的功德,将该堤称为“范公堤”。而同样为造堤做出巨大贡献的张纶和胡令仪,也被人民惦记。在范公堤沿线的东台、大丰和阜宁等境内,修建了许多供奉着范仲淹、张纶和胡令仪的“三贤祠”,以示纪念。“不过在今天的盐城已经很难见到三贤祠的踪影。”凌教授不无遗憾地说。

  海滩撒糠确定新堤址

  据《盐城市志》记载:“汉时,盐城境内的海岸线位于今通榆公路一线,线外辽阔的沙洲与浩瀚大海相连,线内以射阳湖为中心形成洼地。每当沿海强台风过境,狂澜掀起,席卷西侵,淹没盐灶、农田,漂泊人畜、庐舍,给沿海人民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后来“范公堤筑成,东御潮卤,西蓄淡水,沿海多年未出现潮灾的记载”。

  盐城历史上从先秦时期开始零星煮盐,西汉至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到了宋代,我国盐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范仲淹在修建范公堤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保护盐业发展。他在修建海堤时刻意留下一些涵洞,海水可以通过涵洞流到范公堤的西侧,这样,盐民们煮盐就有了丰富的海水资源。

  另外,范仲淹在修复“常丰堰”的过程中,便已有“植树造绿”的前卫意识。在河流穿堤入海处,范仲淹命人用砖石加以围衬,并且在堤内种植草皮和插栽柳树,不仅巩固了大堤,另一方面还使荒凉滩涂得以美化。堤的两旁栽满了柳树,而堤的东侧临近大海,所以每当遇到下雨时,就形成了“范堤烟雨”的美景。明代诗人就曾以“参差万柳障遥天,翠拂芳堤捍海边”的诗句加以赞颂。

  范仲淹带领泰、海、楚、通四州的民工4万多人开始了修复常丰堰,在盐民中留下了很多关于范仲淹修堰的传说。据说,范仲淹为了新堤址的选择颇费心思。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宋代,普测海岸十分困难。一日,他去海边勘察,在一个渔民家中喝水时,看到渔民喂猪的桶沿漂着一圈赫色的稻糠,灵机一动想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在大汛期间,范仲淹发动沿海百姓将喂猪用的稻糠遍撒海滩,大潮一到,稻糠随着海浪涌进。落潮后,稻糠则附着在沙滩上,形成一条弯弯曲曲的糠线。范仲淹于是命令民工沿线打桩,新堤址就此确定。

  古老范公堤“辞海远去”

  “一千多年前,范公堤的东侧还是一片汪洋。沧海桑田,海堤东岸原本荒芜的盐碱地,如今已是万顷良田。”凌申教授感慨地对记者说。

  据凌教授介绍,历史上黄河泛滥对江苏海岸线变迁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也最终导致了范公堤的废弃。南宋以前为黄河短期泛滥阶段,这一阶段黄河虽然曾经数度泛滥,但是由于持续时间短,入海泥沙有限,对江苏沿海岸线变迁影响不大。到了南宋至清中期为黄河长期泛滥阶段,由于持续时间历时700多年,巨量泥沙的运送,使黄河口不断向外延伸。

  而到了明代,朝廷决定兴修水利,实施了“束水攻沙”工程,即将黄河水聚集到一起冲击淤积的泥沙,使其随着黄河水一起流入了大海,而流入大海的泥沙又逐渐堆积,越堆越高,沙洲随之形成。久而复始,海岸线也被推向了东方。民国《续修盐城县志》中这样记载,岸线“迄清中叶,遂在(盐城东)百里之外。”

  就这样,随着海岸东迁,古老的范公堤距海渐远,其防潮御卤功能随之丧失,成为苏北大地上一道壮观的人工景观。不过,作为沿海人民在经济开发中抗御自然灾害的一大创举,范公堤使用的“块石护坡法”、远潮选址思想等至今仍值得借鉴。

  范公堤遗存寥寥可数

  范公堤是我国古代海塘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也是盐城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后来经过历代的延伸和修缮,整个堤坝贯穿盐城全境。

  据盐城市博物馆考古部的专家俞洪顺介绍:在清光绪三十一年修筑通榆公路(204国道前身)时,该公路的中段从东台富安到阜宁射阳河南岸全部利用范公堤为路基,60年代修建204国道,古堤被破坏得比较严重,现在在盐城境内仅仅剩下大丰市草堰镇境内的一段范公堤遗址。

  但值得庆幸的是,范公堤的“头”还在,这就是阜宁县境内三灶乡的丰赐墩。乾隆本《阜宁县志》载:范公堤“南接泰州、海门、北至阜宁城北门外丰赐墩。”现在此墩尚存,只是年久日深,已变得很小了,长约16米,宽约15.6米,高约6米。墩上建一六角亭,位于前丰村东北,在丰墩初级中学校园内。记者在该校拍照时,校长告诉记者说,镇里已经规划对丰赐墩采取保护措施。

  据介绍,在古阜宁县城南门外庙湾场建的“三贤祠”,不幸于清康熙二十年除夕夜毁于火灾,现在,阜城只有“三贤巷”的地名得以保留。而在大丰以前的北学堂,今天的白驹粮栈,也曾建有一座三贤祠,记者前往白驹镇寻访后得知,原来的祠堂已经面目全非,现住着几名退休教师。另据史料载,在明朝万历年间,盐城东门外建有纪念范仲淹的范公祠,但在解放前也遭废弃了。

  于是有学者如此说道,距今千年的百里范公堤渐渐被历史埋没,而当年沿海盐民们万众一心与自然灾害抗争的精神,也许会成为另一道千年不朽的堤坝。 袁瑞成 彭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