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月经量多得像流水:杭州在唐时叫什么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0:33:21
如题
是临安吗?
不是余杭吗?

隋.唐设杭州就叫“杭州”,宋称杭州为临安。(名称在唐朝改了又改,从唐初的杭州到天宝玄宗的余杭郡,再到肃宗又叫回了杭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东晋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再度统一。隋朝废除钱唐郡,设置杭州,钱唐成了杭州的属县。杭州之名从此出现于史书。不久,州治从余杭迁至钱唐,又把原来的新城(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海盐也并人钱唐,扩大了县境。隋朝统治时间虽短,但对杭州正式成为一个城市,却起了奠基作用。这表现在两件事情上:一是开皇十一年(591年),大臣杨素调发民工依凤凰山筑起州城,周围三十里九十步。城垣的兴建,有利于都市的安全与经济的发展。第二件是隋场帝大业六年(6l0年),以杭州为南端终点的京杭大运河竣工通航。运河全长四千多里,北起啄郡(今北京),甫迄余杭(今杭州),构通了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对我国南北航运的畅通有重大的贡献。远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已经开凿了连结长江与淮河的邓沟。晦烦帝发动民工对柑沟进行疏浚与加宽,加外又从京口(今江苏镇江)江苏州,嘉兴至杭州,开凿了一条江南运河。运河长八里里,河宽十多丈,可通依舟,沿岸还设置驿馆,专供皇帝巡幸时葱息之用。其中自嘉兴经淄院、崇德、塘栖,到达杭州;另一条运河北追,由平望往西,经乌镇、新市、塘栖,到达杭州。宋元以后,正追河身逐渐浅狭,船只大多从北遣行驶。大运河的通航,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杭州的发展与都市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唐他杭州始属江甫东道,后隶浙江西道。肃宗时,又在杭州设立了浙东防御使,昭宗时升为大都督府。
杭州跻入全国著名城市的行列,应该说始于唐朝。唐朝三百年间,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建设,都市经济有了新的发展。如唐代少府监(主管手工业的中央机构)把全国的绢布按质量好坏分为九等,杭州所产的综(芒麻织成的粗布)列为第四。杭州所产的缤,还受到大诗人白居易的称赞,他在《杭州穿望》一诗中,有"红袖织绞将柿蒂"之句,就是称誉杭州女工织造的有柿蒂花纹的经。此外,杭州造船业也有了较大的进步,民间已能自造三丈长的大船,船体现模和工艺水平,均和当时著名造船业中心的苏州、扬州不相上下。店肆达三万余家,每年商税收入达五千万缮,约占全国商税收入的百分之四。
当时杭州的兴盛,还表现在城区的扩大上。唐朝时城区从原来的城南江干一带向北延伸到武林门。城南江干成为海外贸易的码头,城北武林门一带,则因大运河的通航而成为附近州县货物的集散地。城区人口也迅速增加,据《乾道临安志)载,隋时,杭州一郡仅一万五千户,即使一家按五口计算,整个杭州地区也只有八万余人。到了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增至三万五干户;至开元年间(713-741年),更增加一部有奇,达到八万六千余户。据唐代李华《杭州刺史厅壁记》载,杭州于晚唐之时,已成为‘‘咽喉吴越,势雄江海"的东南名郡了。
唐代杭州的繁荣,当然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含辛茹苦的建设成果,但也不能抹煞当年几任著名刺史的功绩,他们至今受到人们的崇敬。
袁仁敬,是开元十三年(725年)由唐玄宗亲自选任的杭州刺史。在他任职的三年中,为杭州人民做了一件好事,即在从洪春桥至灵隐、天竺的一条九里长的大道两旁,各栽三行松树,每行相隔八、九尺。松树长成后,这一带苍松夹追,绿树成荫。既美化了环境,又能遮风避雨,后人美称为"九里松"。有人作诗赞曰:"西入洪春翠霉中,长松夹道势凌空;湿凝云气山山雨,晴卷涛声树树风。直到元朝,"九里松"仍是钱塘十景之一,至今还浴呼其名。
李泌,在唐代宗时,曾任杭州刺史。由于杭州城池靠近江海,经常受到钱塘江潮的冲击与侵蚀,地下水咸苦难饮居民吃水成了严重问题,特别以城西北为甚。李泌了解到了这个情况,又发现西湖水清淡可口,又有泉眼数十道潜流地下,于是就发动居民在杭城西北一带开凿了相国井、西井(俗称化成井)、方井(俗称四眼井)、白龟池、小言进(俗称六眼井)和金牛池等六口大井,引西湖水入井。这种井与今天的井不同,它采用"开阴窦"的办法,即先在地下挖渠道,再按上水管,把湖水引人方池。这种井类似地下小蓄水池,面积较大,水量较多,解决了城西北居民的饮水问题,促进了城区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繁荣。正苏东坡自唐李泌把西湖水弓入六井,然?民足于水,井邑日富"至今,在杭州热闹的解放路井亭桥口,还有李泌相国井故址,并立有石碑,以供后人凭吊。
唐代伟大诗人白屠易,于长庆二年(822年)任杭州刺史。到任后,他深入民间察访了解至杭城东北至海盐一带经常闹旱灾,数干顷良田的收成没有保障。于是他冲破地方官员与豪绅中保守势力的阻力,发动民工兴筑了一道从钱塘门夕卜的石函桥至武林门的湖堤,扩大钱塘湖(即西湖)的蓄水量,以便干旱时灌溉农田,那时,钱塘湖比现在的西湖大一倍多,湖堤把钱塘湖一分为二,堤西为上湖(即今西湖),堤东为下湖(念已湮为市区)。尽量将水蓄于上湖,并设立水闸,调节水位,努力W1IE钱塘、盐官诸县的农田灌溉。堤戍之后,白居易特地立了一块名为(钱塘湖石函记)的石碑,详细记述了堤的功能,规定了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岸的办法。农民放水灌田,要经过市史批准,但是为简化手续,不适农时,呈文不必层层批转。这条湖堤的兴筑,不仅对人民的生活与农田灌溉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于美化西湖有重要影响。为了纪念白居易筑堤的功绩,人们把这条堤取名为"白堤"成为西湖胜景之一。

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