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搔首:其它条件相同时,加速运动的液体其内部压力是否比静止时大?大多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11 16:59:53
P=ρgh不适用于加速运动的液体吧?也不适用于在封闭容器里受到挤压的液体吧?那么更准确的应该说:液体的压力跟其受力(包括重力和各种力)怎样有关?跟温度有没关?
能把那流体力学的压强的公式给我吗?要最简化的,不考虑什么黏性,阻力等等高级概念.

受不了,2楼答非所问的

P=ρgh中的g不就是重力加速度吗?把g和加速度a(向量相加)加起来即可
多说一句,广义相对论就假定引力和加速运动是等效的。

封闭容器里受到挤压的液体 用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的液体上的压强,能够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我想这里没有提到液体自重的影响,不同深度的压强差仍可以用P=ρgh计算)

体积一定,液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相当于你用力压缩了液体)

伯努利方程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30647.htm

自然地理面是独特的三相交界面

在广阔的大自然中,物质的界面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条件。凡是处于界面上的物质,其所表现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与物质的内部(即非界面)相比,肯定具有十分独特的表现。而我们所谓的自然地理面,就恰好位于地球固-气,液-气和固-液这三种物质的交界面上或是它的附近。至于地球的其它部分,具体说就是自然地理面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没有这种独特的存在条件。由此也就决定了处于自然地理面中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具有自身显著差异于地球其它部位的特性。界面现象在微观研究中,是必然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作为地球的自然地理面来说,它的这种界面现象可以理解为无数微观现象的总和,从其整体效应中,再以宏观上的界面现象表现出来。

首先,把一定体积的固体物质粉碎之后,其微粒的总表面积肯定大于原来整块物质的表面积,而且粉碎得愈细,这块物质的总表面积就愈大。举例来说,假定我们取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立方体,它的总表面积不过6平方厘米,如若将它切成边长为0.5厘米的8个小立方体,总表面积立即增大至12平方厘米,照这样分割下去,待到所取的微粒边长为10-7厘米时,其总表面积即可达到6,000平方米。

从物理意义上看,能量和物质在开放系统的交换与传输,主要是通过界面来进行的;从化学意义上看,吸附作用和吸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接触到的表面积,在前一种吸附作用下,物质被附着于表面,在后一种吸收作用下,物质要通过表面才能进入内部。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较大的表面积,将会有更多更快的物质能量交换,也会有更多更快的吸附和吸收。已经发现在组成成分相类似的土壤中,体积相同的旋绕型土壤颗粒将比球型土壤颗粒吸收更多的水分子,由于前者的表面积要大一些。随着颗粒的变小,表面积(S)与体积(V)之比迅速增加。S/V比值的变化,只有在界面中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

以陆地表面与大气相接触的固-气界面而言,的确具有总表面积不断增大的趋势。由于陆地表层在外部环境不断输入能量进来的情况下,遭到强烈的风化作用,将使整块的岩石不断碎裂成小块,这种由大变小、由粗变细的过程,也就是总表面积逐渐加大的过程。倘若进一步形成土壤,那么所组成的颗粒将要变得更细,S/V的比值就有更加迅速的增大。这里我们有一个浅显的例子,已知目前地球上陆地的表面积约为150×106平方公里(一亿五千万平方公里),假定在地面以下深1米的距离内,整个陆地的体积统统碎裂为平均边长等于1厘米的立方体颗粒,其表面积将比一亿五千万平方公里增大一千倍,在自然地理面中,表面积随着颗粒变小而惊人增长的事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极大重视。另一方面,一块平整的陆地表面,由于内部环境中地球构造力的作用,出现褶曲、凹陷、断裂等,也是使得地表比原来面积增大的过程,这是不断扩大表面积的又一种方式。

在夏天,荷叶上的水珠,或者是在秋天清晨凝结在草叶上的露珠,都以圆球的形状存在着,这是我们日常能够碰到的事实。如果用分子间的相互引力来解释,那是很容易就可理解的。横线AB表示水体的上表面,在AB之上为空气,空气和水在AB形成一个明显的界面。水分子在大块液体中的存在位置,我们分别以三种状况去加以讨论,并用m,m1,m2代表。每个分子的小圆,表示着水分子引力的范围。在水体中间,分子m对各个方向上所受到的引力可以互相平衡,它们的合力等于零。而分子m1离开表面AB的距离小于分子引力范围的半径,它从上面所受到的引力,要比从下面受到的引力为小,因为在界面AB之上的气相中,空气分子的浓度比水分子的浓度小得多,所以近似地认为AB线以上分子的引力等于零,这样处理的结果,形成了对分子m1的作用合力f1,它力图将分子m1拉入水体中间;同理,作用在分子m2上的合力f2更大,由于分子m2更加接近界面AB。由此,看出液体表面的分子总是处于方向指向水体内部的引力之下,此力企图尽量缩小界面的表面积。这种趋势就说明了,为什么波体在一定体积下具有最小表面的原因,也就是我们所举的荷叶上水滴及青草上露珠呈现球形的原因,这是因为在相同体积的情况下,球形具有最小的表面积。

在液体的界面上有这种奇异的现象,那么在固体-气体的界面上,例如地球陆地表面与大气相接触的界面上,能否反映这种类似的奇异现象呢?答复是肯定的。而且事实证明,地-气界面上,将固体物质拉向地心的力,与刚才所举水的例子进行比较,应当更大一些,这是由于固体分子的浓度及引力,较之液体水更大的缘故。所有的实验资料都无一例外地指出,固体的“表面能”要比液体为大,只不过至今尚无直接的测定方法而已。基于这种观念,对于我们去理解地球的形状(乃至整个空间的天体)大都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很有帮助。当然,星体呈球形与本身的运动状况及形成原因,亦有很大关系,它决不至于象解释水滴和露珠那样简单,但我们除开起源上的原因与运动特性外,还是可以如实地把各种天体在形状上相类似的原因,看做是作用于界面物质上力的宏观表现。

处于界面上的物质既然受到拉向其内部的力的作用,毋庸置疑,则表面必有自动缩小的趋势,从热力学上来看,这种缩小的过程亦是它的总自由能减小的过程。相反,如果要把界面扩大,就必然要求外加一定量的功。作功的大小和所欲增加的表面积成比例:

A=σ△S

△S为产生的新表面面积;A为产生△S所要做的功。如果△S=1平方厘米,则A=σ,故σ可以看作是单位表面的表面能。也就是说在等温条件下,新形成一平方厘米的界面所需要做的可逆功(当界面缩小时,还要释放出这个等量的功来)。对于水来说,在界面上的σ,就称之为表面张力。

以一定量的物质来说(如地表几米以内的固体厚度),它的比表面越大,则其所具有的表面能也越大,正如上边我们曾举过的例子,当地表分散为平均一立方厘米的碎粒时,其比表面比原假定未破碎时要增大一千倍,这种系统当然可以看做是具有较大表面能的系统,这样它与自然地理面以外的环境相比较,简单说与地球内部的物质相比较,就处于一个很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因为表面能总有自动趋于减少的方向。岩石风化时意味着界面的扩大,同时必须有外加的力去做功,这个主要做功者就是太阳辐射能来提供的,当然内力作用在表面积扩大上也起一定的影响。这种过程是可逆的,当地表界面缩小时,还要放出这种多余的表面能,从而对外做功,作为输出从系统转移到环境中。例如当碎屑物质沉积、密实并进行岩化作用时,就要释放表面能。我们的重点在于说明,只是在自然地理面内,才存在着这种普遍的、独特的界面现象,这种可逆的、不稳定的状态,是区别于自然地理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突出特点。

这个突出特点的宏观反映,还可以举出很多来。例如在此界面上,是表现地球重力作用最为明显的地方。可以想象,在自然地理面以下的岩石圈中,由于固体物质本身的互相密集、作用强烈及粘聚力效应,它们不能自由移动,至多只可以随着相当规模的整体运动而运动,在这种环境里,重力作用的表现一般是整体的、缓慢的和不大明显的;但是在自然地理面中,由于界面上下的物质密度突然发生了急剧的改变,分散程度高、粘聚力变小、状态不稳定等则重力作用能十分清晰地显现出来。诸如所见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冰川运动、雪崩等固体运动;河流、瀑布、水分下渗、洪积、冲积等液体运动;风积、大气密度分布等气体的重力表现等,在地球内部是无从看见的。

此外,在固体与气体的交界面上(当然亦包括固体与液体水的交界面),地球的内力——构造力,也获得了充分的表现。一般说来,自然地理面的上限可以看作是地球构造力影响的终极。在地球内部,由于岩石的密度和压力都很大,限制着构造力的表现形式,只有在界面上,由于突然失去了束缚其表现的条件,于是这种界面被塑造成为一种结构复杂、起伏参差的自然地理面“基架”。如以海平面为准,在陆上最大的高下相差可达八千多米。如果相对于地球的半径而言,这不算个大数字,但是,对于地表来说,已经显示出地球构造力的威力了。这种在界面上明白显示地球构造力的事实,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加以阐述。比如在一个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车厢内站满了人,当汽车转弯或刹车时,车中不同位置的人,其受力状况是不同的。对于处在中间、四周都有别人存在的那些人来说,他们的感觉是随着力的方向有比较平稳的运动,而对于处在边缘的人来说,就会感到这个力的作用十分显著;对应的运动幅度也就很大。难怪有人说,边缘(或者说界面)能够对于力的作用起某种放大的效果。当然,再生动的例子也不能代替事实本身,它只可近似地帮助我们去理解所要说明的道理。

正因自然地理面处于这样的交界面中,因此它肯定应当比其下的岩石圈和其上的大气圈都要复杂,它也成为地球上表现这种复杂性的唯一场所。如果进一步去讨论自然地理面中所存在的界面现象,即可看出,不仅在具有很大的总表面积的固体中,形成了不少的裂隙和孔穴,供自由度较大的液态水和气体充填,就是在自然地理面的近地面大气中,也含有数量众多的固体微粒(如尘粒、烟粒、海面以上大气中的盐粒等)及液体微滴;而在自然地理面内所包括的水体部分中,既溶有气态的空气,也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固体微粒,这些次一级的三相界面充斥于自然地理面中,使得它的表面积进一步大大的增加。这里我们具体地揭示界面的表现及其作用,据徐英宝所举植物为例:地球上的树木,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尽量扩大自己与外界的接触面,以求最大限度地吸收自身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并最大限度得到所必需的能量。可以这样认为,树木的生命活动,正是通过与外界接触的最大可能表面积去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才得以维持的。这当然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时所得出的结论,但从中亦可推论出在整个自然地理面中,表面积扩大的实质意义。据计算,植物每制造一克糖,不仅需要约四千卡的太阳辐射能,还要吸收进来相当于2,500升大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加上所必需的1,000克左右的水分,以及各种养分(其中大部分水分需经过气孔散逸到大气中去),它必然要求植物的叶子与日光、大气、水分和养分有充分的接触面。

一株中等大小的桦树,约有20万片叶子,每片叶子暂平均以六平方厘米计算,其总面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有人曾对一棵生长165年的发育良好的老松树,作了一次统计分析,其上针叶的总长度将近二百公里。当然,我们现在所说的树叶之表面积,尚不包括肉眼看不到的树叶之内表面积。一棵梓树,其全部叶子的外部表面积虽高达390平方米,而其叶子的内部表面积(如细胞外的空隙面积和细胞内部的结构面积等)则达5,100平方米,比外部表面积大十余倍。再则,植物叶子内部的叶肉细胞中,常含有几十个到几百个叶绿体,一片平凡的山毛榉树的叶子,所含叶绿体的总面积,比叶面积要大二百多倍,这样一株大树所含叶绿体的总面积,约达二万多平方米,即合三十余亩,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惊异,由此将能深刻地体会出,表面积的扩大对于物质能量交换的规模和速度的巨大影响。无数事实证明,在生物圈中的初始生产力,总是与当时当地单位体积的总表面积大小有密切关系,热带雨林比其它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生产力,正好与它们具有最大的界面面积相符。而且物质能量交换、传输的复杂性与这种界面的大小呈正相关。

总之,在自然地理面中,这种互相渗透并高度集中的分散性体系,使其具有巨大的表面积,确是有别于其它范围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自然地理面以外,也能发现某些分散相的存在,但远远不如这里集中、典型和完备。这种在宏观上分散相存在的事实,使自然地理面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性质,这也是自然地理学应着力进行研究的内容之一,从而也是区别于任何其它学科的所在。海绵能贮水,依赖于它的表面积大的缘故,自然地理面中具有如此庞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它贮存能量和物质,并使得系统的状态变化更为复杂。因此在这个空间范围内的物质能量传输和交换必然具有十分独特的规律。阐明这种独特的规律,正是自然地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自然地理面是内外力作用的迭加区

凡能改变物体的存在状态者,即称为力。在自然地理面中,一切自然地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所有物质的迁移、堆积和循环、各个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自然历史的演进等,都能看作为地球的内力和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笼统地讲内力和外力是很不严格的。仅仅是为了叙述上的方便,此处暂且不去详细分析它们,以求尽量简化分析时的复杂因素,只在于着重说明内外力在自然地理面迭加作用的事实和意义,以此作为自然地理面的又一重要属性,并判定它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区别。

所谓地球的内力,一般指的是地球构造力。它是地球本身产生的、并在自然地理面得到清晰反映的那一类力。众所周知,构造力作用和影响的最终界限,即是地球的表面以及其上一个很短的距离,即达到自然地理面的上限,由此再向上,它的影响近乎为零。由于构造力的作用,在地表上产生了陵谷转换、沧海桑田的大规模变迁,同时对于气候形成、大气环流、河流发育、生物表现等有直接的影响。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形状总是趋向于由简单变为复杂、由光滑变为凹凸,使得地球的基本表面积发生压缩、褶曲、拉伸、剪切等效应,从而给自然地理过程发生的空间奠定了基本格局。从自然地理学的观点来看,一种倾向性的意见可以归纳成:构造力的最基本的作用,在于它改变了或改变着自然地理面中某处对于能量物质输入的接收能力和接收状况、在于它改变了或改变着自然地理系统对于输入的映象能力和映象状况、在于它改变了或改变着对于向环境输出的响应能力。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它是一种“间接性”的作用(相对于外力而言),首先可以归结为它对于自然地理面中所处地理位置的相对改变。

地球上所体现出的自然地理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常常可由地理位置的状况及其变异反映出来,这并不是说,地理位置是产生自然地理特点的直接原因和动力,而是一种间接的相关表征和对所产生结果的说明,关键就在于它控制了和分配着物质能量的输入条件。不同的地理位置,即有不相同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即使是相同的物质和能量输入,对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来说,由于整体效应的影响,亦可产生不同的自然地理表现。因此,将构造力首先归结到它对自然地理面中地理位置的改变,最终是为了说明它对于自然地理过程以及自然地理特点的基础骨架作用。

必须强调指出,由于在自然地理面中所处的位置不同,那么赖以维持自然地理过程的能量以及其分配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本地区与相邻地区(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或称“亚系统”)的物质交换、交换的方向与交换的强度就有很大的差异。近来提出的“空间地理方程”,就是基于此提出的。

所谓的地理位置,是指在地表上的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高度位置这三者的综合,它标示着在三维空间中所限定的对象,此对象又加上随时间的变化,因此实质是把地球构造力的作用纳入多维空间所反映的地理位置上。在某一特定时刻,某地域或某个地点处于地球表面上特定的纬度、经度和高度,从属于地球本身在空间的位置、它的大小、形状和运动等基本特点,从而决定着该地域或该地点所对应的物质能量基础,并反映了在这种物质能量水平下的自然地理特点。

纬度位置亦称行星位置。只要在自然地理面首先确定了它,则许许多多自然地理现象的分布与变化就有了基本的轮廓,自然地理的一些基础分析都与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至少也都刻下了纬度位置影响的痕迹。

经度位置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它限定了这样的分布,即地表组成物质不同,最主要的是海洋陆地两大组成物质体系的不同,对于能量和物质在接收、贮存、传输等性质上所表现的差异。任何自然地理要素,除了纬度位置的基础作用外,还必然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由此看来,它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至于高度位置,毋须我们过多地加以解释,只要明白这样一点就够了,即在一个范围不大的区域内,由于高度上的差异,常常使得自然地理表现发生急剧的变化。在赤道上若有一座海拔六千米的高山,从基部直到山顶的自然地理因素变化,相当于从赤道到两极水平距离上的所有变化。作为世界上少见的一个例子,这里可以举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墨脱地区。在那里水平距离不超过40公里的范围内,高度变化竟相差七千米以上,形成了十分奇特的自然景色。在此处海拔高度最低处,即雅鲁藏布江河谷,为炎热多雨的热带气候,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森林,和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及广东省的海南岛相似;可是在距此不远的高山顶部,却是终年积雪的冰雪世界,喜马拉雅山最东部的一座海拔高度为7,756米的高峰——南迦巴瓦峰,就在近旁。这种自然景色的陡变与悬殊之大,如若在平原地区,要一直深入到极圈之内才能包括殆尽,然而在墨脱地区却将这样遥远的水平距离压缩到了一个不足40公里的狭小范围,这不充分说明高度位置作用的显著吗?

既然自然地理面中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它又是如何由地球内部的构造力来控制呢?这里我们先来作出这样的假设:即地球自形成以来直到现在,一直保持自己的原始状况,地理位置(暂不涉及高度位置)始终不发生任何的位移和变动,这样我们去研究自然地理过程时,仅仅考虑外力——以太阳辐射作用为主就够了。事实上这显然不能成立。与此假设相反,地球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其内部运动就是异常活跃的。由构造力而致的地壳运动,始终在自然地理面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即经常不断地改变一地的纬度位置及经度位置(通过地壳的水平运动),也经常不断地改变着一地的高度位置(通过地壳的垂直运动)。

近年来发展很快的板块构造理论,使得1912年奥地利科学家艾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Wegener)所提出的假说——大陆漂移说,被重新赋于了强大的生命力。年青的魏格纳在当时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教师,由于他善于思索、坦率而且谦逊,讲课时的简练生动,因而吸引着不少的学生和听众,他曾经说道:“大陆移动的想法最初是这样得来的,……当我研究世界地图时,大西洋两岸的相似,使我得到很深的印象。但那时我并没有怎么去管它,因为我认为这是不大可能的。直到1911年秋,由于偶然搜集到一些参考资料……,并由此得出了重要的肯定结论,使得我深信我的想法是基本正确的……”。大陆漂移说诞生之后,立即经历了一番长时间的论战,并且遭到了否定和冷落。但到了六十年代,一些新的论据支持了他的学说,这就使得原先的想法充满了新的活力。尽管在目前板块构造理论还未达到完善的境地,一些关键问题如动力问题尚未获得突破,但是已经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公认。

我们对此感兴趣的焦点集中在:大陆漂移的结果,势必改变一地的水平位置,致使到达该地的能量和物质,在其移动过程之中和移动之后,相应地发生了改变,与此相联系的必然要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表现;在板块相接处,又必然引起地壳沿垂直方向上的变动,地体的升降作用致使该地的高度位置发生变化,其后果肯定造成物质与能量在此处的再分配,相应的外力作用,无论在强度上还是在规模上都产生了错综的变化。

关于板块运动的最新证据,可以参照法国地质矿产调查局在1978年11月16日的报道:在1978年11月7日至11月15日的九天中,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二者离开了大约1米,这个新的第一次看到的奇异现象,发生在阿萨尔湖与古贝特—阿尔克哈腊伯之间吉布提后面的阿法尔地带。这是在他们对11月7日到8日的重要火山喷发及其后果作了详细研究后公布的。这一现象的科学意义是相当重要的。地球外壳是由“运动着的”板块构成的,但是如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如此快速而又这样宽的分离运动,还从未观察到。它表明了地球的板块构造活动不仅是一种缓慢的连续的现象,而且也可能是突发的跳跃式的现象。同时还增添了这样的证据:所观察到的分裂分离现象,伴有熔岩流的贯入,逐渐构成新的大洋型玄武岩质地壳。

由上述可以看出,如果地球内部没有足以移动地表板块的力,那么外力的侵蚀作用,早就应当把出现在海平面以上高低起伏的陆地,夷为平面。如果没有地球内部不断的运动,在一个受外力侵蚀作用而夷平的地球上,根本无法向海洋不断提供为生命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在这样的行星上,风化作用实际上将毁掉生命。那样的星球肯定是死气沉沉,动力学性质表现得十分微弱。但是地球并不是这样的行星,它的内力表现十分活跃,使得高山、深洋,彼此对照、相映成趣,把一个自然地理面变得参差不齐,形成了自然地理面的基本骨架。

外力作用的直接场地,就在这种自然地理面的骨架上。外力包括的内容也很复杂,这里亦无必要去作详细的分类,现在仅仅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位于意大利和瑞士之间的阿尔卑斯山脉中,有一座高山名字叫做马特洪,此山比周围地体约高出2,000米,山麓的宽度也大致为2,000米,因此粗算起来,它含有的岩石量当为2×109立方米,山坡的面积约为107平方米。在外力作用的不断进行中,岩石产生了风化和剥蚀,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年要有几厘米直径大小的一块岩石被碎裂和剥落,这大致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块。按这样的速度计算,整个马特洪山每年大致应当有1,000立方米的岩石被风化。如此在经过两百万年之后,马特洪山的全部即化为乌有。当然它的风化速度亦不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样的外力作用,随着地表面形态及高度的不断改变,风化速度也应发生变化。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即外力作用是相当剧烈的,它的直接作用场所就在自然地理面中由内力作用所构成的基本骨架上。这种使得地表面夷为平地的破坏性力量,如无地球构造力在经常相应地起作用,自然地理面早就应为一片平坦了。

由此可见,自然地理面是内力和外力交互作用的迭加部分。内力作用表现和影响的上限,就是自然地理面的上限,外力作用表现和影响的下限也大致在地表以下几米到几十米的深度,恰好就是自然地理面的下限。二者的重迭部分,正是自然地理面所研究的内容。

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太阳的辐射能可以使地表产生周期性的温度变化,因而暂且用温度这个状态函数去标志和反映能量的状况。周期性温度的变化,在地表面最大,随着深度的增加,这种周期性变化(如日变幅和年变幅)越来越小,最后达到稳定。观测证实,其影响的深度是很浅的。由于地球不透明,太阳辐射能不可能象穿透大气那样穿过地球,只能在相当浅的层次中,被地表吸收并转化为热能,通过长波辐射再返回大气及空间。根据热传导方程的计算表明,这种推断是确切无误的。

若只考虑热量随深度这种一维空间的变化,热传导方程可以写成:

C为物质的热容量;ρ为物质的密度;κ为物质的热传导系数;u/t代表某深度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u/z为某时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对照实测资料,侯德封等得出如下结论:

1.地球表面的温度作长期的周期性变化,其振荡的幅度,随着地表向下深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减小。即是说,其温度变幅的数值(它代表着外力作用影响的程度),随着深度增加并不是成正比的线性减小,而是以比线性速度大得多的速率减小。

2.倘若振荡周期T=2π/W愈大(W是以秒弧度表示的角频率),则温度变化影响的深度也愈深,其影响的深度与振荡周期的平方根成正比,若周日温度变化可影响到地下1.5米处,则周年温度的变化也只能影响到陆地地表以下25—30米的深度。

3.地表温度在极长时间内的剧烈变化,也不可能影响到地球内部的热状况,以地质时代计的冰期与间冰期这样漫长的年代内,即使地表温度变化平均达到40℃,在地下深达3公里处,也仅仅只能引起2℃的变化。

由上述结论,能够说明外力作用的下限是不深的。同时内力作用影响地表之上的高度也是不高的,它们的重迭部分,就是我们定出自然地理面的又一依据。与自然地理面上限与下限以外的环境作一对比,它们均不具内外力重迭作用的特性,唯有自然地理面中才有这种特殊的表现,因而构成了它的又一重要属性。

内外力互相迭加的结果,使得地球表面呈现一种千差万别的景象,高低起伏、河流纵横、奇特的山峰、雄伟的高原、被切割的丘陵、被淤积的平原、海岸线不断地前进和后退、沙漠面积不断地扩大或缩小,交织成一幅随时间而变化的活动画片。

地表面的结构是内外力重迭作用的结果,但它同时又不断变更着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的状态,特别对于一些切割破碎的地面来说,这种作用更加显著。对此,大家是并不陌生

(三)自然地理面是有机界与无机界互相转化的中心场所

地球上存在着很薄一层的生活物质,它高度集中在三相变界的自然地理面内。这个庞大的生活物质层之所以能够产生、进化并延续下去,是通过大规模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来维系的,此种循环的方式及强度,是地球所特有的,也是形成有机界所必需的。这个薄层被称之为“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是奥地利的地质学家休斯(EduardSuess)在一个世纪以前,引入自然科学的。他在1875年,出版了一本关于阿尔卑斯山起源的小册子,在该书最后总结性的一章中,第一次应用了生物圈这个名词。直到苏联科学家维尔纳斯基(В.И.Вернадский)于1926年首先在苏联、其后于1929年在法国发表了题为《生物圈》的两篇讲演后,才引起

是的,这是流体力学的事啊.
大多少,要根据液体的密度以及加速度才能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