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omega3价格: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05:29:52

那可多了去了,专业资料网上多的是,
所以这里只说说本人的看法,

1.不是一类人,人格不一样。很多人说钗更适应社会,可我就最恶心她的虚伪。再说,谁说在那会儿守活寡比死要好?所以性格真的没有好坏,只是经历的人生不同罢了。

2.很多人都喜欢黛玉的遗世独立,其实黛玉未必那么可爱。没觉得它很褊狭吗,她完全生活在宝玉的世界里,把自己的生命和所有的喜怒哀乐寄予一个男人身上,怎不可悲?相对来说,宝钗就要大气得多。

一 似是而非的“两极”论

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品,莫过于《红楼梦》;而《红楼梦》中最具争议的,又莫过于钗黛问题。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位女主角,究竟哪一位好?这是十分诱人的话题。自打《红楼梦》传世以来,读者就仿佛分裂成两大阵营。一派褒林贬薛,一派扬钗抑黛。双方可以争到“几挥老拳”的地步。然而,“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双方的潜意识中,却默认了一个共同的前提:钗黛对立,不可调和。不是黛死,便是钗亡,都得为自己心爱的艺术形象论战到底。有人不早就说过钗黛“是两种不可调和的美”(蒋和森《林黛玉论》)么?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理性的、功利的、世俗的、有心计的”性格以及“卫道的、封建的”思想,判定为宝钗专有;将“感情的、艺术的、一己的、天真任性的”性格以及“叛逆的、革命的”思想,判定为黛玉专有。然后,就这些二元对立的内容,进行或褒或贬的评述。却不想想,这种判定本身是否正确。不想想宝钗是否也有“感情的、艺术的、一己的、天真任性的”性格,黛玉是否也有“理性的、功利的、世俗的、有心计的”性格!在定势思维的指引下,早期的偏见成了后期的迷信,乃至一提到宝钗,便无处不是谋略与功利,一提到黛玉便无处不是感情与眼泪。于是,浅尝辄止的红学家们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注重现实生活的人们,你们去喜欢薛宝钗吧!倾向性灵生活的人们,你们去爱慕林黛玉吧!”(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蒙先生提出了“薛宝钗精神”与“林黛玉气质”两个概念,把世人关于钗黛两极对立的迷信,发挥到了极致。
王蒙认为,所谓“薛宝钗精神”是一种“认同精神”,一种“理性的、冷静到近于冷峻的克己复礼的精神”。其“诚于中而形于外”的“进退有据、刚柔有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的思想行为,“堪称是(那时候)的文化理想”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使人联想到“范蠡、张良、萧何、魏征,而远远高过商鞅、吴起、韩信辈”。王蒙说,他为宝钗“超人的精明、城府、冷静而感到疏离、反感乃至毛骨悚然”,一个社会中若只有“薛宝钗精神”,那么就“太枯燥、太寂寞、太冷峻”了。所以就需要“林黛玉气质的匡正、补充、冲突”。而“林黛玉气质”则“是理想、是诗、是情,是一切电脑都没有,而人类所渴望、所难以获得、所梦寐以求的情”。最后他总结说:“是社会的人,就会有薛宝钗精神;是人特别是女人,就会有林黛玉气质。”“钗黛合起来看,代表了人性最基本的‘吊诡’(悖论)。”人性“可以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充分的,它表现为林黛玉;同时人性又是群体的、理性的、有谋略的、自我控制的,它表现为薛宝钗。”所以“林黛玉与薛宝钗既是两个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又是人,是女性性格素质、心理机制两极的高度概括。”(王蒙《钗黛合一新论》、《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王蒙先生的妙绝好辞,使传统的钗黛对立论,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高处不胜寒”。理论化了的“两极对立”说,也无可避免地暴露了它的致命弱点——论者既然知道“人性可以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充分的,又可以是理性的、群体的、谋略的、自抑的”,又何以认定黛玉必须是前一种人性的体现,宝钗必须是后一种人性的体现?怎知一人身上不会兼具两种人性?王蒙说:“林黛玉与薛宝钗既是两个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又是人。”又说“是社会的人,就会有薛宝钗精神;是人特别是女人,就会有林黛玉气质。”那么请问王蒙先生,林黛玉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她身上有没有“薛宝钗精神”?薛宝钗作为一个“人特别是女人”,她身上又有没有“林黛玉气质”?如果没有,那林黛玉还是不是一个“社会的人”?薛宝钗还是不是一个“女人”?如果有,那就是林中有薛、薛中有林,又凭什么将她俩视为“截然相反”的两极?言辞上如此深沉,逻辑上又如此荒悖,这又是不是一个基本的“吊诡”呢?有人指出王蒙论宝钗时,“论的是史、是社会、是现实”,论述黛玉时,则是“论诗、论灵感、论才华、论情”。(白盾《红楼梦研究史稿》)这确实击中了要害:论者为什么不启动他的逆向思维,反过来想一想?谈谈黛玉身上的“史”、“社会”“现实”和宝钗身上的“诗”、“灵感”、“才华”、“情”?如果真那样,由迷信和偏见垒成的伪红楼,恐怕就要分崩离析了。
二 十一条反思及启示
反思之一:黛玉的世故
钗黛对立论者及“拥林 ”派一个最普遍的信念是,宝钗乃“世故”、“圆滑”、善于拍马讨好之人,黛玉则刚直不阿,“想哭便哭,想闹便闹”,不讨长辈喜欢。论者常引第22回中的两件事,作为贬钗的证据。前一件是贾母给宝钗做生日,请她点菜。宝钗深知老年人爱吃甜烂食物,“遂按贾母素日所喜者点”。后一件是元春出灯谜给大家猜,宝钗一见便猜着,却假说难猜、故意寻思。钗黛对立论者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皆是“虚伪令人作呕”。殊不知,这种“世故”、“圆滑”或曰“虚伪”、“奸巧”,在黛玉身上也样样不缺。第3回,黛玉初进贾府,“时时在意,步步留心”,对贾府的一什一物、一茶一饭,都精于礼教之规。已显出了她的世故与谨慎。当贾母询问她“因念何书”时,黛玉答道:“刚念了《四书》”,贾母随即说了一通自家孙女读书的事。黛玉从中察觉到老太太有不喜女孩读书之意。默记于心,待到宝玉再问她念过何书时,她便改口为“不曾读书”了。这种曲意奉承的行为,与宝钗的点菜、猜谜,实无本质区别。这又是不是“虚伪令人作呕”呢?第18回元春省亲,黛玉亦曾作诗恭维。而且可以看出她是有心要“大展诗才”,而绝非只是随声附和。所以她的“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并不在宝钗“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之下。至于《杏帘再望》中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更是典型的歌功颂德之语,连元妃也认定这是应制诗之冠。程高本94回,“贾母赏妖花”。众人皆以为海棠秋季开花为不祥之兆。独黛玉出来,讲了个“田家荆树”死而复荣的故事,且比照这个典故说海棠复开是吉兆,引得贾母十分高兴。这又是不是拍马讨好?可笑谢铁骊先生在编导电影《红楼梦》时,不敢正视这段情节,硬把黛玉所为搬到宝钗头上。观众居然欣然接受,看不出半点破绽。这也从一个反面说明钗黛并无本质区别,她们的行为可以互植。
其实,如果用历史的观点去看《红楼梦》,上述问题便不难解决。曹雪芹、脂砚斋俱是“旧家子弟”。他们的精神、思想都深受贵族文化的影响,对于生养过他们的旧家庭,他们并不象后人那样恨不得将其打倒。相反倒时时流露出无限眷恋的情绪。这一点,从脂砚斋常常炫耀“大家严父”的评语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是不可与今人混同的。如《二十四孝》中“割股疗亲”、“斑斓戏彩”等在今人看来十分矫情可笑的故事,在他们旧家子弟眼中,就很可能是正经、严肃甚至崇高的事。反观《红楼梦》之写钗黛奉承长辈,绝不是要给她们扣上“虚伪”、“奸巧”的帽子——那样就不是“为闺阁昭传”,而简直是污蔑闺阁了。作者的本意是赞扬她们懂得孝道、知书达礼,有大家闺秀风范。所以钗也好,黛也好,她们的行为均不可理解为巴结献媚耍阴谋,而应看成家庭内部缓和气氛、增进融洽的善举,是合理的世故。
反思之二:黛玉的心计
千万不要把“冷静”与“理智”当做宝钗的专利。黛玉一旦冷静下来,她的心计真的与宝钗难分轩轾。第45回,宝钗建议黛玉服燕窝,黛玉说:“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子不好,请大夫、熬药,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老婆子、丫头们未免嫌我太多事了。”一个15岁的女孩有这么多心眼,能说她不懂世故吗?第35回,宝玉挨打,黛玉观望怡红院,“只不见凤姐儿来”,便在心里盘算:“她怎么不来瞧瞧宝玉呢?便是有事缠住了,她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话胡哨,讨老太太、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不来,必有原故。”相形之下,宝玉对凤姐却从未有此冷静、深刻的剖析。第52回,赵姨娘来瞧黛玉,问:“姑娘这几天可好?”黛玉便知她“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忙陪笑让坐:“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自走来。”黛玉对赵姨娘,心里大约并无几分好感,却能做得如此行止得体、不露痕迹,这又算不算“超人的精明、城府、冷静”?
假如我们就此断言,黛玉的心计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令人“疏离、反感乃至毛骨悚然”,读者一定不会买帐。但别忘了钗黛对立论者就是凭着一堆类似的事例,将宝钗一个普通女孩子的敏感,夸张到神乎其神的程度的。
反思之三:黛玉的随和
宽厚随和、温柔体贴也不是宝钗的专利。黛玉的行事亦多有恕道。第40回,钗黛及宝玉一起上栊翠庵品茶。妙玉欲与宝玉独谈,只碍着钗黛二人。“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出来。”另一次是黛玉厚待给她送燕窝婆子,又是赏她茶吃,又虑着她“冒雨送来”、“耽误了夜局发财”,赐给酒钱(第45回)。还有第62回,黛玉体谅袭人的文字。宝玉生日宴会散后,钗黛于一处品茶,袭人前来伏侍。黛玉见她忙得不可开交,便笑道:“你知道我的病,大夫不许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袭人听了,自是欣喜。甚至对探春削减各房月钱的改革,黛玉也能十分理解。她对宝玉说:“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她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至后手不接。”(第62回)你看,她如此的通情达理,不是很有宝钗的风格么?
反思之四:宝钗的柔情
黛玉身上存在着宝钗的宽厚和体贴,而宝钗的心中亦不乏黛玉的柔情。对此作者精心设计了两段情节,使宝钗深藏于心底的爱情显露得恰到好处。第34回,宝玉挨打,卧床不起。宝钗手托丸药款款而至,但那深藏于心底的感情和娇羞怯怯的情态,敏感的宝玉早已觉出,心中大为感动,连伤痛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第36回,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睡中觉。袭人有事出去了。原先跟袭人谈话的宝钗情不自禁地坐在袭人的座位上,拿起袭人为宝玉做的白绫红里的兜肚扎起来。兜肚的图案是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身边还放着驱赶虫蝇的蝇帚子,俨然亲热的小夫妻。宝钗素日以端庄节制著称,现在忽然忘情失态,而且是那样平静自然地流露出来,心里变化起伏的脉络,分明而极尽其妙。心曲纤毫毕显,情态栩栩如生。读者不知不觉就浸润在这缓缓流动的感情细浪中去了。不知钗黛对立论者读了这样的文字之后,还是否会觉得“太枯燥、太寂寞、太冷峻” ?
反思之五:宝钗的敏感
比较一下宝钗、黛玉在爱情上的敏感与“小性儿”,也很有趣。
关于黛玉,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那是在她与宝玉共读《西厢》的时候。显然那“落花流水,闲愁万种”的戏文,已经敲开了少女的心扉,冉冉升腾的爱情犹如泉涌。宝玉便借机表白了自己的爱意:“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不料,黛玉的脸上却忽然风云突变,指着宝玉好一顿臭骂:“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儿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帐话欺负我。”(第23回)急得宝玉忙赔礼不迭。很明显,黛玉受不了爱的直白。
与之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是宝钗的敏感。第30回,宝玉问候宝钗,笑谈间竟为她冰肌玉骨的丰美痴绝而倾倒,下意识地说出了心中酝酿已久的比喻:“怪不得人们都说姐姐象杨妃,原也丰满了些”。不想宝钗却自感人格受辱,当即反唇相讥:“我倒是象杨妃,可惜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做得杨国忠的。”这又引出了“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文字——看来宝钗也受不了宝玉爱意的直白。另一次是在第35回,宝玉遭打,宝钗心疼之余错怪到薛蟠身上,便“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薛蟠受不得这样的冤枉,情急之中嚷出了妹妹的心事。可惜这位呆兄一点也不懂得女孩脆弱的心性,只知乱嚷一通,结果害得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到自己屋里整哭了一夜”。直到次日见了母亲,仍掩面而哭。薛蟠百般哄劝,方逗得宝钗破涕为笑。
钗黛对立论者总说“宝钗有宝钗的言行,黛玉有黛玉的言行。”但如果将上述细节做一番互换,把厉声臭骂改做宝钗的所为,将“掩面而哭”直至“破涕为笑”,改做黛玉所为,读者恐怕又会分不清谁是钗,谁是黛了。
反思之六:宝钗的拒俗
钗黛对立论另一个广有市场的观点是,宝钗“醉心于功名富贵”,处处迎合封建社会。那首《临江仙·柳絮辞》中的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被引证为宝钗“野心勃勃”的罪证。可原著似乎有意要同这种观过不去,书中讽时骂世最狠的人物偏偏就这个宝钗。
第38回菊花蟹宴,宝黛钗三人作诗咏蟹。宝钗的《螃蟹咏》勇夺桂冠: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醒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是一首文笔老辣、言辞尖刻的讽刺诗。所讽刺的恰是世间的贪婪、鄙俗之辈。犹以一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酣畅淋漓,把世间俗子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连宝玉看了也不禁连呼“骂得痛快!”众姐妹看毕都说:“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假如此诗署名“潇湘妃子”,钗黛对立论者见了,一定会如获至宝,大颂而特颂其“叛逆性”和“可贵的战斗精神”。可作者偏不将其归于“林潇湘”,而出人意料地归于“薛蘅芜”,且在回目上大书“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无疑是对那些钗黛对立论者的绝妙讽刺。没办法,这些论者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此诗曲解为宝钗“对宝玉黛玉等叛逆者的嘲讽,以向封建统治者邀宠。”可小说清清楚楚地写着,宝玉读了此诗后,大呼“骂得痛快!”难道他会自己骂自己么?钗黛对立论者是越来越不实事求是了。
实际上,宝钗并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也绝非一心想往爬的野心家。相反,她的内心仍是一片清洁高雅的世界,对于世间的贪酷,有着本能的反感。她曾对黛玉说:“男人们读书明理,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第42回)这正是她作《螃蟹咏》刺贪讥俗的心理动机。在现实生活中,宝钗的远拒污秽,也确实使她做到了熟谙针黹家计而不流于鄙俗。甚至,在辅助探春理家时,她也忘不了同满脑子钱财利弊的“市俗”,划清界限:“你们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起来,把朱夫子都看虚浮了。”探春深知宝钗这句半开玩笑的戏言,表达了她涉足世务又超脱世俗的愿望。便放下俗务,与之纵论“朱子”、“姬子”之道。李纨笑道:“请你们来,正事不做,倒对讲起学问来了。”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中拿学问一提,那小事就越发作高了一层,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于市俗去了。”(第56回)
至于那句被引为“罪证”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不可以俗子之心解之。试想,若宝钗的《柳絮辞》表现的竟是如此低俗、粗劣的精神境界,众姐妹又怎会为其“拍案叫绝”?《红楼梦》第70回,在铺写了柳絮词社之后,紧接着插入了众女孩放风筝的情节。那风筝也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物。岂不是说大观园群芳皆是势利小人?实际上,这里的“青云”并非指功名利禄,而是指一种开朗旷达的精神境界。取“高天流云”、“凭海临风”之意。犹如杜甫之“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及韦应物之“神欢体自轻,意欲临风翔”一般。所谓“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是要抛开外物的嘲弄和羁绊,凭借着大观园冉冉上升的青春活力,达到超然旷怡的精神境界!众人之所以为宝钗叫绝,是因为她表达了理想追求者们共同的美好心愿。小说也就此由愁绪万千的柳絮词社,转入了对风筝乐景的描写。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然。怎奈钗黛对立论者不识真解,死抱着那套粗浅低俗的解释不放。真正是“不悔自家无见识,反将丑语诋人。”
反思之七:宝钗的洁癖
不要以为只黛玉才有洁癖,不要把“洁本质来还洁去,不教污淖染渠沟”当作唯一的圣洁。宝钗的一首诗社夺魁的《白海棠咏》(第37回),就是她与黛玉互比清高的誓言。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去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你看,诗中淡雅清洁、冰雪为魂的白海棠,以及那位“珍重芳姿”、“自携手瓮”的大家闺秀,不正是宝钗自己的化身么?
宝钗所居的蘅芜苑,也有着清幽的气象:
进了蘅芜苑,只觉得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垂累可爱。及进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第40回)
惯于以物喻人、以景喻人的《红楼梦》显然是借这蘅芜苑的景色,刻划了蘅芜君素性淡薄、不事奢华的特点。对比一下黛玉的卧房:笔砚、书架,不象“小姐的绣房”,反类“上等的书房”,房外“翠竹夹路、苍苔满布”,也是同样的朴素与清幽。而蘅芜苑与潇湘馆同为元妃之最爱,不正说明其主人的高洁难分轩轾吗?
反思之八:宝钗的悲愁
黛玉的诗词以哀愁缠绵著称,人们便以为宝钗的诗风总是端庄凝重。但实际上宝钗的诗词是多元化的风格。其中也不乏悲苦凄婉之作。且看第38回的《忆菊》诗:
怅向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是首典型的思妇闺怨诗。如探春所评,“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托出来了。“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这是多么凄楚的相思血泪呵!“黄花瘦”取自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与黛玉《桃花行》“憔悴花掩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的境界正好相通。
另一次是在元宵制灯谜时。宝钗的灯谜,竟让贾政万分扫兴,大有悲戚之状,自忖:“小小年纪作此不祥之语,看来皆非福寿之辈。”(第22回)其谜面曰:
朝罢谁携两袖烟,衾里琴边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此谜的谜底是更香。宝钗巧借更香“焦首”、“煎心”的特点,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苦与哀愁。值得注意的是,庚辰本、己卯本及程高甲本(1791年版)均把此谜归于宝钗,唯程高乙本(1792年版)将其讹为黛玉所作,另补一《竹夫人谜》充作宝钗的灯谜。有论者只见过程高乙本,未察其余,便大放厥词,说《更香谜》表现了黛玉如何如何“凄楚”,与宝钗如何如何“春风得意”形成了“鲜明对比”,恰恰不知此谜应为宝钗所作。论者将宝钗之作误为黛玉之作而大加赞颂的事实,再度说明钗黛并无本质区别。
宝钗的另一首灯谜——《镂檀谜》(第50回)和一副牙牌令——《风波令》(第40回),也充满了伤感的意识。一句“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虽无一个“愁”字,但风雨如晦的景象已跃然纸上。《风波令》则直接使用了“三山半落青天外”、“处处风波处处愁”等字句。其中“三山半落青天外”,源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也是“处处风波处处愁”之意。
再看宝钗颇为欣赏、并热心推荐给宝玉的那支《寄生草》(第22回),更弥漫着悲凉之雾: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寄生草》是戏剧《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中鲁智深的唱词,表达了他被迫离开山门时的悲怆与迷罔。按说,宝钗既然是一个“封建淑女”,那就理当远离《水浒》人物孤愤、反叛的精神气质。可宝钗却偏偏称颂水浒戏“排场又好,词藻更妙”,还说《寄生草》“填得极妙”。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是作者胡思乱写,还是读者错定了前提?恐怕是宝钗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容易被这类作品感动吧。
反思之九:“冷酷”论质疑
小说中分明有许多表现宝钗少女气质的文字,钗黛对立论者对此却熟视无睹,只是一个劲地大谈宝钗是如何地“绝对理性”、如何地具有“超稳心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存有宝钗“内心冷酷”的先见。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旧评曾出示过两条“王牌罪证”。
一是宝钗议论金钏之死。第32回叙宝钗听说金钏投井死了,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她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在井边玩耍,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表示:“到底我心不安。”宝钗便建议那自己的旧衣服给金钏做妆裹。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便自去了……旧评认为,宝钗将金钏之死说成是失足落井,是为王夫人开脱罪责,暴露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在对待下人方面,冷酷之至。
二是漠对尤三姐自刎与柳湘莲出走。第67回,薛姨妈与宝钗论及尤三姐、柳湘莲事。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跟哥哥去江南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在旧评看来,柳湘莲救过薛蟠,宝钗居然劝母亲别再为他伤感,简直是忘恩负义、冷之入骨了。
单看这两条“王牌罪证”,似乎也言只凿凿。钗黛对立论者只要很潇洒地将它们往台面上一甩,便可高枕无忧矣。宝钗则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既然认定她“内心冷酷”,那些柔情与热忱便都是“虚伪”、“阴险”的表现。如此节外生枝,枝外生叶,叶间开花地臆想下去,当然越想越“冷酷”,最后直至要“毛骨悚然”了。
可是,且慢!《红楼梦》中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儿,也发生在其他女孩子的身上。比如黛玉,她的“罪证”可比宝钗多得多。
第79回,宝玉祭晴雯,黛玉旁听了《芙蓉女儿诔》。宝玉悲伤不已,黛玉却未见为晴雯之死有半点哀伤,反而“满面含笑”地谈起了辞章用句。当宝玉提议将文中“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以算作黛玉给晴雯的诔文时,黛玉却一口回绝了宝玉的这种“多情”:“她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等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呢。”依同样的标准,这算不算“内心冷酷”?
第44回,宝玉在凤姐生辰之日,偷至水月庵焚香祭金钏,回来之后,遭到了黛玉的讥讽。她借看《荆钗记·祭江》时,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在她看来,金钏之死也没什么了不起,宝玉如此兴师动众地去祭她,完全多此一举。
最明显的是程高本第82回,袭人与黛玉议论香菱、尤二姐被虐待、被逼死的事。袭人大有感慨:“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里头差些,何苦这样毒?”黛玉听了,却不以为然:“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言下之意,香菱、尤二姐不仅“不为可惜”,反而理当倒霉了。吓得袭人赶忙辩白:“做了旁边人,心里先怯了,那里倒敢去欺负人呢?”依旧评的标准,宝钗是“内心冷酷”,那黛玉岂不是“内心残忍”?
黛玉对刘姥姥的态度,也很“冷酷”。对这个农村老太太,她不仅没有表现出尊重,反而带头取笑。因见刘姥姥食量大,便说:“她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第42回)见刘姥姥高兴时手舞足蹈,又说:“当日舜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第41回)直至把有刘姥姥助兴的这次宴会,比作“携蝗大嚼图”(第42回)。这又是不是“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呢?
相似的还有探春漠对赵姨娘,惜春执意驱逐入画。晴雯抓打坠儿,施用的是肉刑,不仅“内心冷酷”,手段也很“残酷”。照此算来,红楼女儿岂不个个“内心冷酷”?那作者又为何要赞美她们、歌颂她们,为“闺阁昭传”?
实际上,亲者热,疏者冷,乃是人之常情。一个再富有同情心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人都充满爱意:绝对的博爱只能是上帝的德行。通常,人们首先予以同情的对象,总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亲友、同事、邻居、身边的人。对陌生人的同情则基于充分的感性接触。要么亲眼见到其不幸,要么通过其他途径(如传言、书报、影像)比较形象地体味到他的遭际。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恐怕是很难引发同情心的。所谓“怵惕恻隐之心”,没有“怵惕”,何来“恻隐”?所以说,“形象原则”是一项基本的人性规律。《红楼梦》中宝钗可以为湘云的不幸而伤心(第32回),却不会为金钏之死而下泪;黛玉可以与紫鹃情同姐妹,却对晴雯之死无动于衷,都不过是这种人性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判断一个人究竟是“冷心”还是“热心”,就需要综合分析,不能仅凭只言片语妄下结论。在原著中,宝钗热忱地对待着身边的姐妹,助湘云(第37回)、慰黛玉(第42、45回)、援岫烟(第

一 似是而非的“两极”论

中国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品,莫过于《红楼梦》;而《红楼梦》中最具争议的,又莫过于钗黛问题。林黛玉与薛宝钗两位女主角,究竟哪一位好?这是十分诱人的话题。自打《红楼梦》传世以来,读者就仿佛分裂成两大阵营。一派褒林贬薛,一派扬钗抑黛。双方可以争到“几挥老拳”的地步。然而,“拥林”也好,“拥薛”也罢,双方的潜意识中,却默认了一个共同的前提:钗黛对立,不可调和。不是黛死,便是钗亡,都得为自己心爱的艺术形象论战到底。有人不早就说过钗黛“是两种不可调和的美”(蒋和森《林黛玉论》)么?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将“理性的、功利的、世俗的、有心计的”性格以及“卫道的、封建的”思想,判定为宝钗专有;将“感情的、艺术的、一己的、天真任性的”性格以及“叛逆的、革命的”思想,判定为黛玉专有。然后,就这些二元对立的内容,进行或褒或贬的评述。却不想想,这种判定本身是否正确。不想想宝钗是否也有“感情的、艺术的、一己的、天真任性的”性格,黛玉是否也有“理性的、功利的、世俗的、有心计的”性格!在定势思维的指引下,早期的偏见成了后期的迷信,乃至一提到宝钗,便无处不是谋略与功利,一提到黛玉便无处不是感情与眼泪。于是,浅尝辄止的红学家们喊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注重现实生活的人们,你们去喜欢薛宝钗吧!倾向性灵生活的人们,你们去爱慕林黛玉吧!”(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蒙先生提出了“薛宝钗精神”与“林黛玉气质”两个概念,把世人关于钗黛两极对立的迷信,发挥到了极致。
王蒙认为,所谓“薛宝钗精神”是一种“认同精神”,一种“理性的、冷静到近于冷峻的克己复礼的精神”。其“诚于中而形于外”的“进退有据、刚柔有度、行止得体、藏用俱时”的思想行为,“堪称是(那时候)的文化理想”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使人联想到“范蠡、张良、萧何、魏征,而远远高过商鞅、吴起、韩信辈”。王蒙说,他为宝钗“超人的精明、城府、冷静而感到疏离、反感乃至毛骨悚然”,一个社会中若只有“薛宝钗精神”,那么就“太枯燥、太寂寞、太冷峻”了。所以就需要“林黛玉气质的匡正、补充、冲突”。而“林黛玉气质”则“是理想、是诗、是情,是一切电脑都没有,而人类所渴望、所难以获得、所梦寐以求的情”。最后他总结说:“是社会的人,就会有薛宝钗精神;是人特别是女人,就会有林黛玉气质。”“钗黛合起来看,代表了人性最基本的‘吊诡’(悖论)。”人性“可以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充分的,它表现为林黛玉;同时人性又是群体的、理性的、有谋略的、自我控制的,它表现为薛宝钗。”所以“林黛玉与薛宝钗既是两个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又是人,是女性性格素质、心理机制两极的高度概括。”(王蒙《钗黛合一新论》、《红楼梦的研究方法》)
王蒙先生的妙绝好辞,使传统的钗黛对立论,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高处不胜寒”。理论化了的“两极对立”说,也无可避免地暴露了它的致命弱点——论者既然知道“人性可以是感情的、欲望的、任性的、自我的、充分的,又可以是理性的、群体的、谋略的、自抑的”,又何以认定黛玉必须是前一种人性的体现,宝钗必须是后一种人性的体现?怎知一人身上不会兼具两种人性?王蒙说:“林黛玉与薛宝钗既是两个活生生的典型人物,又是人。”又说“是社会的人,就会有薛宝钗精神;是人特别是女人,就会有林黛玉气质。”那么请问王蒙先生,林黛玉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她身上有没有“薛宝钗精神”?薛宝钗作为一个“人特别是女人”,她身上又有没有“林黛玉气质”?如果没有,那林黛玉还是不是一个“社会的人”?薛宝钗还是不是一个“女人”?如果有,那就是林中有薛、薛中有林,又凭什么将她俩视为“截然相反”的两极?言辞上如此深沉,逻辑上又如此荒悖,这又是不是一个基本的“吊诡”呢?有人指出王蒙论宝钗时,“论的是史、是社会、是现实”,论述黛玉时,则是“论诗、论灵感、论才华、论情”。(白盾《红楼梦研究史稿》)这确实击中了要害:论者为什么不启动他的逆向思维,反过来想一想?谈谈黛玉身上的“史”、“社会”“现实”和宝钗身上的“诗”、“灵感”、“才华”、“情”?如果真那样,由迷信和偏见垒成的伪红楼,恐怕就要分崩离析了。
二 十一条反思及启示
反思之一:黛玉的世故
钗黛对立论者及“拥林 ”派一个最普遍的信念是,宝钗乃“世故”、“圆滑”、善于拍马讨好之人,黛玉则刚直不阿,“想哭便哭,想闹便闹”,不讨长辈喜欢。论者常引第22回中的两件事,作为贬钗的证据。前一件是贾母给宝钗做生日,请她点菜。宝钗深知老年人爱吃甜烂食物,“遂按贾母素日所喜者点”。后一件是元春出灯谜给大家猜,宝钗一见便猜着,却假说难猜、故意寻思。钗黛对立论者对这两件事的评价皆是“虚伪令人作呕”。殊不知,这种“世故”、“圆滑”或曰“虚伪”、“奸巧”,在黛玉身上也样样不缺。第3回,黛玉初进贾府,“时时在意,步步留心”,对贾府的一什一物、一茶一饭,都精于礼教之规。已显出了她的世故与谨慎。当贾母询问她“因念何书”时,黛玉答道:“刚念了《四书》”,贾母随即说了一通自家孙女读书的事。黛玉从中察觉到老太太有不喜女孩读书之意。默记于心,待到宝玉再问她念过何书时,她便改口为“不曾读书”了。这种曲意奉承的行为,与宝钗的点菜、猜谜,实无本质区别。这又是不是“虚伪令人作呕”呢?第18回元春省亲,黛玉亦曾作诗恭维。而且可以看出她是有心要“大展诗才”,而绝非只是随声附和。所以她的“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并不在宝钗“睿藻仙才瞻仰处,自惭何敢再为辞”之下。至于《杏帘再望》中的“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更是典型的歌功颂德之语,连元妃也认定这是应制诗之冠。程高本94回,“贾母赏妖花”。众人皆以为海棠秋季开花为不祥之兆。独黛玉出来,讲了个“田家荆树”死而复荣的故事,且比照这个典故说海棠复开是吉兆,引得贾母十分高兴。这又是不是拍马讨好?可笑谢铁骊先生在编导电影《红楼梦》时,不敢正视这段情节,硬把黛玉所为搬到宝钗头上。观众居然欣然接受,看不出半点破绽。这也从一个反面说明钗黛并无本质区别,她们的行为可以互植。
其实,如果用历史的观点去看《红楼梦》,上述问题便不难解决。曹雪芹、脂砚斋俱是“旧家子弟”。他们的精神、思想都深受贵族文化的影响,对于生养过他们的旧家庭,他们并不象后人那样恨不得将其打倒。相反倒时时流露出无限眷恋的情绪。这一点,从脂砚斋常常炫耀“大家严父”的评语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是不可与今人混同的。如《二十四孝》中“割股疗亲”、“斑斓戏彩”等在今人看来十分矫情可笑的故事,在他们旧家子弟眼中,就很可能是正经、严肃甚至崇高的事。反观《红楼梦》之写钗黛奉承长辈,绝不是要给她们扣上“虚伪”、“奸巧”的帽子——那样就不是“为闺阁昭传”,而简直是污蔑闺阁了。作者的本意是赞扬她们懂得孝道、知书达礼,有大家闺秀风范。所以钗也好,黛也好,她们的行为均不可理解为巴结献媚耍阴谋,而应看成家庭内部缓和气氛、增进融洽的善举,是合理的世故。
反思之二:黛玉的心计
千万不要把“冷静”与“理智”当做宝钗的专利。黛玉一旦冷静下来,她的心计真的与宝钗难分轩轾。第45回,宝钗建议黛玉服燕窝,黛玉说:“虽然燕窝易得,但只我因身子不好,请大夫、熬药,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了。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老婆子、丫头们未免嫌我太多事了。”一个15岁的女孩有这么多心眼,能说她不懂世故吗?第35回,宝玉挨打,黛玉观望怡红院,“只不见凤姐儿来”,便在心里盘算:“她怎么不来瞧瞧宝玉呢?便是有事缠住了,她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话胡哨,讨老太太、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不来,必有原故。”相形之下,宝玉对凤姐却从未有此冷静、深刻的剖析。第52回,赵姨娘来瞧黛玉,问:“姑娘这几天可好?”黛玉便知她“从探春处来,从门前过,顺路的人情”,忙陪笑让坐:“难得姨娘想着,怪冷的,亲自走来。”黛玉对赵姨娘,心里大约并无几分好感,却能做得如此行止得体、不露痕迹,这又算不算“超人的精明、城府、冷静”?
假如我们就此断言,黛玉的心计是一种“政治家的素质”,令人“疏离、反感乃至毛骨悚然”,读者一定不会买帐。但别忘了钗黛对立论者就是凭着一堆类似的事例,将宝钗一个普通女孩子的敏感,夸张到神乎其神的程度的。
反思之三:黛玉的随和
宽厚随和、温柔体贴也不是宝钗的专利。黛玉的行事亦多有恕道。第40回,钗黛及宝玉一起上栊翠庵品茶。妙玉欲与宝玉独谈,只碍着钗黛二人。“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过茶便约着宝钗走出来。”另一次是黛玉厚待给她送燕窝婆子,又是赏她茶吃,又虑着她“冒雨送来”、“耽误了夜局发财”,赐给酒钱(第45回)。还有第62回,黛玉体谅袭人的文字。宝玉生日宴会散后,钗黛于一处品茶,袭人前来伏侍。黛玉见她忙得不可开交,便笑道:“你知道我的病,大夫不许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袭人听了,自是欣喜。甚至对探春削减各房月钱的改革,黛玉也能十分理解。她对宝玉说:“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她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至后手不接。”(第62回)你看,她如此的通情达理,不是很有宝钗的风格么?
反思之四:宝钗的柔情
黛玉身上存在着宝钗的宽厚和体贴,而宝钗的心中亦不乏黛玉的柔情。对此作者精心设计了两段情节,使宝钗深藏于心底的爱情显露得恰到好处。第34回,宝玉挨打,卧床不起。宝钗手托丸药款款而至,但那深藏于心底的感情和娇羞怯怯的情态,敏感的宝玉早已觉出,心中大为感动,连伤痛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第36回,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睡中觉。袭人有事出去了。原先跟袭人谈话的宝钗情不自禁地坐在袭人的座位上,拿起袭人为宝玉做的白绫红里的兜肚扎起来。兜肚的图案是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身边还放着驱赶虫蝇的蝇帚子,俨然亲热的小夫妻。宝钗素日以端庄节制著称,现在忽然忘情失态,而且是那样平静自然地流露出来,心里变化起伏的脉络,分明而极尽其妙。心曲纤毫毕显,情态栩栩如生。读者不知不觉就浸润在这缓缓流动的感情细浪中去了。不知钗黛对立论者读了这样的文字之后,还是否会觉得“太枯燥、太寂寞、太冷峻” ?
反思之五:宝钗的敏感
比较一下宝钗、黛玉在爱情上的敏感与“小性儿”,也很有趣。
关于黛玉,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那是在她与宝玉共读《西厢》的时候。显然那“落花流水,闲愁万种”的戏文,已经敲开了少女的心扉,冉冉升腾的爱情犹如泉涌。宝玉便借机表白了自己的爱意:“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不料,黛玉的脸上却忽然风云突变,指着宝玉好一顿臭骂:“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儿的,把这些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帐话欺负我。”(第23回)急得宝玉忙赔礼不迭。很明显,黛玉受不了爱的直白。
与之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是宝钗的敏感。第30回,宝玉问候宝钗,笑谈间竟为她冰肌玉骨的丰美痴绝而倾倒,下意识地说出了心中酝酿已久的比喻:“怪不得人们都说姐姐象杨妃,原也丰满了些”。不想宝钗却自感人格受辱,当即反唇相讥:“我倒是象杨妃,可惜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做得杨国忠的。”这又引出了“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文字——看来宝钗也受不了宝玉爱意的直白。另一次是在第35回,宝玉遭打,宝钗心疼之余错怪到薛蟠身上,便“错里错以错劝哥哥”。薛蟠受不得这样的冤枉,情急之中嚷出了妹妹的心事。可惜这位呆兄一点也不懂得女孩脆弱的心性,只知乱嚷一通,结果害得宝钗“满心委屈气忿,到自己屋里整哭了一夜”。直到次日见了母亲,仍掩面而哭。薛蟠百般哄劝,方逗得宝钗破涕为笑。
钗黛对立论者总说“宝钗有宝钗的言行,黛玉有黛玉的言行。”但如果将上述细节做一番互换,把厉声臭骂改做宝钗的所为,将“掩面而哭”直至“破涕为笑”,改做黛玉所为,读者恐怕又会分不清谁是钗,谁是黛了。
反思之六:宝钗的拒俗
钗黛对立论另一个广有市场的观点是,宝钗“醉心于功名富贵”,处处迎合封建社会。那首《临江仙·柳絮辞》中的一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被引证为宝钗“野心勃勃”的罪证。可原著似乎有意要同这种观过不去,书中讽时骂世最狠的人物偏偏就这个宝钗。
第38回菊花蟹宴,宝黛钗三人作诗咏蟹。宝钗的《螃蟹咏》勇夺桂冠: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醒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这是一首文笔老辣、言辞尖刻的讽刺诗。所讽刺的恰是世间的贪婪、鄙俗之辈。犹以一句“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酣畅淋漓,把世间俗子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连宝玉看了也不禁连呼“骂得痛快!”众姐妹看毕都说:“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假如此诗署名“潇湘妃子”,钗黛对立论者见了,一定会如获至宝,大颂而特颂其“叛逆性”和“可贵的战斗精神”。可作者偏不将其归于“林潇湘”,而出人意料地归于“薛蘅芜”,且在回目上大书“薛蘅芜讽和螃蟹咏”,无疑是对那些钗黛对立论者的绝妙讽刺。没办法,这些论者只好退而求其次,将此诗曲解为宝钗“对宝玉黛玉等叛逆者的嘲讽,以向封建统治者邀宠。”可小说清清楚楚地写着,宝玉读了此诗后,大呼“骂得痛快!”难道他会自己骂自己么?钗黛对立论者是越来越不实事求是了。
实际上,宝钗并不是那种趋炎附势的小人,也绝非一心想往爬的野心家。相反,她的内心仍是一片清洁高雅的世界,对于世间的贪酷,有着本能的反感。她曾对黛玉说:“男人们读书明理,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第42回)这正是她作《螃蟹咏》刺贪讥俗的心理动机。在现实生活中,宝钗的远拒污秽,也确实使她做到了熟谙针黹家计而不流于鄙俗。甚至,在辅助探春理家时,她也忘不了同满脑子钱财利弊的“市俗”,划清界限:“你们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起来,把朱夫子都看虚浮了。”探春深知宝钗这句半开玩笑的戏言,表达了她涉足世务又超脱世俗的愿望。便放下俗务,与之纵论“朱子”、“姬子”之道。李纨笑道:“请你们来,正事不做,倒对讲起学问来了。”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中拿学问一提,那小事就越发作高了一层,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于市俗去了。”(第56回)
至于那句被引为“罪证”的“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也不可以俗子之心解之。试想,若宝钗的《柳絮辞》表现的竟是如此低俗、粗劣的精神境界,众姐妹又怎会为其“拍案叫绝”?《红楼梦》第70回,在铺写了柳絮词社之后,紧接着插入了众女孩放风筝的情节。那风筝也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物。岂不是说大观园群芳皆是势利小人?实际上,这里的“青云”并非指功名利禄,而是指一种开朗旷达的精神境界。取“高天流云”、“凭海临风”之意。犹如杜甫之“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及韦应物之“神欢体自轻,意欲临风翔”一般。所谓“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就是要抛开外物的嘲弄和羁绊,凭借着大观园冉冉上升的青春活力,达到超然旷怡的精神境界!众人之所以为宝钗叫绝,是因为她表达了理想追求者们共同的美好心愿。小说也就此由愁绪万千的柳絮词社,转入了对风筝乐景的描写。一切都是那样自然而然。怎奈钗黛对立论者不识真解,死抱着那套粗浅低俗的解释不放。真正是“不悔自家无见识,反将丑语诋人。”
反思之七:宝钗的洁癖
不要以为只黛玉才有洁癖,不要把“洁本质来还洁去,不教污淖染渠沟”当作唯一的圣洁。宝钗的一首诗社夺魁的《白海棠咏》(第37回),就是她与黛玉互比清高的誓言。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去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你看,诗中淡雅清洁、冰雪为魂的白海棠,以及那位“珍重芳姿”、“自携手瓮”的大家闺秀,不正是宝钗自己的化身么?
宝钗所居的蘅芜苑,也有着清幽的气象:
进了蘅芜苑,只觉得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垂累可爱。及进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第40回)
惯于以物喻人、以景喻人的《红楼梦》显然是借这蘅芜苑的景色,刻划了蘅芜君素性淡薄、不事奢华的特点。对比一下黛玉的卧房:笔砚、书架,不象“小姐的绣房”,反类“上等的书房”,房外“翠竹夹路、苍苔满布”,也是同样的朴素与清幽。而蘅芜苑与潇湘馆同为元妃之最爱,不正说明其主人的高洁难分轩轾吗?
反思之八:宝钗的悲愁
黛玉的诗词以哀愁缠绵著称,人们便以为宝钗的诗风总是端庄凝重。但实际上宝钗的诗词是多元化的风格。其中也不乏悲苦凄婉之作。且看第38回的《忆菊》诗:
怅向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是首典型的思妇闺怨诗。如探春所评,“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托出来了。“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这是多么凄楚的相思血泪呵!“黄花瘦”取自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与黛玉《桃花行》“憔悴花掩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的境界正好相通。
另一次是在元宵制灯谜时。宝钗的灯谜,竟让贾政万分扫兴,大有悲戚之状,自忖:“小小年纪作此不祥之语,看来皆非福寿之辈。”(第22回)其谜面曰:
朝罢谁携两袖烟,衾里琴边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此谜的谜底是更香。宝钗巧借更香“焦首”、“煎心”的特点,一语双关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苦与哀愁。值得注意的是,庚辰本、己卯本及程高甲本(1791年版)均把此谜归于宝钗,唯程高乙本(1792年版)将其讹为黛玉所作,另补一《竹夫人谜》充作宝钗的灯谜。有论者只见过程高乙本,未察其余,便大放厥词,说《更香谜》表现了黛玉如何如何“凄楚”,与宝钗如何如何“春风得意”形成了“鲜明对比”,恰恰不知此谜应为宝钗所作。论者将宝钗之作误为黛玉之作而大加赞颂的事实,再度说明钗黛并无本质区别。
宝钗的另一首灯谜——《镂檀谜》(第50回)和一副牙牌令——《风波令》(第40回),也充满了伤感的意识。一句“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虽无一个“愁”字,但风雨如晦的景象已跃然纸上。《风波令》则直接使用了“三山半落青天外”、“处处风波处处愁”等字句。其中“三山半落青天外”,源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也是“处处风波处处愁”之意。
再看宝钗颇为欣赏、并热心推荐给宝玉的那支《寄生草》(第22回),更弥漫着悲凉之雾: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寄生草》是戏剧《鲁智深醉闹五台山》中鲁智深的唱词,表达了他被迫离开山门时的悲怆与迷罔。按说,宝钗既然是一个“封建淑女”,那就理当远离《水浒》人物孤愤、反叛的精神气质。可宝钗却偏偏称颂水浒戏“排场又好,词藻更妙”,还说《寄生草》“填得极妙”。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是作者胡思乱写,还是读者错定了前提?恐怕是宝钗也有多愁善感的一面,容易被这类作品感动吧。
反思之九:“冷酷”论质疑
小说中分明有许多表现宝钗少女气质的文字,钗黛对立论者对此却熟视无睹,只是一个劲地大谈宝钗是如何地“绝对理性”、如何地具有“超稳心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都存有宝钗“内心冷酷”的先见。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旧评曾出示过两条“王牌罪证”。
一是宝钗议论金钏之死。第32回叙宝钗听说金钏投井死了,忙向王夫人处来道安慰:“怎么好好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儿她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她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是在井边玩耍,失了脚掉下去的。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表示:“到底我心不安。”宝钗便建议那自己的旧衣服给金钏做妆裹。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便自去了……旧评认为,宝钗将金钏之死说成是失足落井,是为王夫人开脱罪责,暴露了“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在对待下人方面,冷酷之至。
二是漠对尤三姐自刎与柳湘莲出走。第67回,薛姨妈与宝钗论及尤三姐、柳湘莲事。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话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跟哥哥去江南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回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在旧评看来,柳湘莲救过薛蟠,宝钗居然劝母亲别再为他伤感,简直是忘恩负义、冷之入骨了。
单看这两条“王牌罪证”,似乎也言只凿凿。钗黛对立论者只要很潇洒地将它们往台面上一甩,便可高枕无忧矣。宝钗则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既然认定她“内心冷酷”,那些柔情与热忱便都是“虚伪”、“阴险”的表现。如此节外生枝,枝外生叶,叶间开花地臆想下去,当然越想越“冷酷”,最后直至要“毛骨悚然”了。
可是,且慢!《红楼梦》中令人“毛骨悚然”的事儿,也发生在其他女孩子的身上。比如黛玉,她的“罪证”可比宝钗多得多。
第79回,宝玉祭晴雯,黛玉旁听了《芙蓉女儿诔》。宝玉悲伤不已,黛玉却未见为晴雯之死有半点哀伤,反而“满面含笑”地谈起了辞章用句。当宝玉提议将文中“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改作“茜纱窗下,小姐多情,黄土垄中,丫鬟薄命”,以算作黛玉给晴雯的诔文时,黛玉却一口回绝了宝玉的这种“多情”:“她又不是我的丫头,何用作此语?等紫鹃死了,我再如此说,还不算迟呢。”依同样的标准,这算不算“内心冷酷”?
第44回,宝玉在凤姐生辰之日,偷至水月庵焚香祭金钏,回来之后,遭到了黛玉的讥讽。她借看《荆钗记·祭江》时,和宝钗说道:“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在她看来,金钏之死也没什么了不起,宝玉如此兴师动众地去祭她,完全多此一举。
最明显的是程高本第82回,袭人与黛玉议论香菱、尤二姐被虐待、被逼死的事。袭人大有感慨:“想来都是一个人,不过名分里头差些,何苦这样毒?”黛玉听了,却不以为然:“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言下之意,香菱、尤二姐不仅“不为可惜”,反而理当倒霉了。吓得袭人赶忙辩白:“做了旁边人,心里先怯了,那里倒敢去欺负人呢?”依旧评的标准,宝钗是“内心冷酷”,那黛玉岂不是“内心残忍”?
黛玉对刘姥姥的态度,也很“冷酷”。对这个农村老太太,她不仅没有表现出尊重,反而带头取笑。因见刘姥姥食量大,便说:“她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她是个‘母蝗虫’就是了。”(第42回)见刘姥姥高兴时手舞足蹈,又说:“当日舜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第41回)直至把有刘姥姥助兴的这次宴会,比作“携蝗大嚼图”(第42回)。这又是不是“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呢?
相似的还有探春漠对赵姨娘,惜春执意驱逐入画。晴雯抓打坠儿,施用的是肉刑,不仅“内心冷酷”,手段也很“残酷”。照此算来,红楼女儿岂不个个“内心冷酷”?那作者又为何要赞美她们、歌颂她们,为“闺阁昭传”?
实际上,亲者热,疏者冷,乃是人之常情。一个再富有同情心的人也不可能对所有人都充满爱意:绝对的博爱只能是上帝的德行。通常,人们首先予以同情的对象,总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亲友、同事、邻居、身边的人。对陌生人的同情则基于充分的感性接触。要么亲眼见到其不幸,要么通过其他途径(如传言、书报、影像)比较形象地体味到他的遭际。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恐怕是很难引发同情心的。所谓“怵惕恻隐之心”,没有“怵惕”,何来“恻隐”?所以说,“形象原则”是一项基本的人性规律。

我认为简单概括下就是
林黛玉 有高洁的心灵思想却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
薛宝钗 是封建的卫道士徒有虚表

你们烦不``

老拿不存在的东西刷来刷去`

各位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