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慧欣和谁结婚:人生不同 各如其相 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23:46:52

评论 ┆ 举报

最佳答案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百度知道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八戒笑笑
级别貉С?br>4月22日 09:00 选择一
人是什么?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的话: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本性,只能从人的自身来寻找,人自身就是人的特有本质的根源。根源是什么?他们的思路是这样的:人的生命是自然环境的一个部分并从属于自然,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表现出特殊性,人在自身的发展中,从对环境适应发展为对环境的改造,这是理解人是自身根源的关键。它意味着,人从支配自己的本能去适应环境,变成运用生命的本能去改造环境,对本能的支配就使人变成了自己生命的主人(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支配生命本能就是支配生命自身。那么,又是什么东西去支配生命本能呢?是意志,是意志把生命作为支配的对象,是意志成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反过来,生命便成为意志的工具和意志的载体。人是什么?是超越生命本能的意志实体。

人(你)是不是“意志实体”,表现在哪里?表现在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时间,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支配时间就是支配生命。能则有命,不能则没命。是不是把生命作为自己独立意志所支配的对象,自己做自己生命活动的主人,为自己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追求。是理解人的最根本点。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把人的潜质外化为四个特点――自主、自律、自强、自立。

自主是自己做主。把自己作为一个主体存在,按自己的意志行事,走自己的路,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时间。

自律是自我约束。服从自己选择的人生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付诸实施,吃苦耐劳不怕牺牲。求真务实追求效率,在对现存结论的怀疑中,在发现与探索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自强是使自己强大。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得最好,有挑战新目标的强烈愿望。愿望的背后是不满意现在的自我,要在转化人类智慧为自我力量中,去追求更强的自我。

自立是人格的独立。崇尚靠自己的奋斗,靠真才实学独立于世,寻求发挥自己能力的广阔空间。不喜欢同情与恩惠,喜欢公平竞争。

人之为人体现在那里?敢不敢创业,能不能创业: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与证明,是人之为人的最佳实现途径,是对人特有本性的最有力挑战。

选择二(不过得摘录)
走向澄明之境 创造完美人生
弓 克

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课题,人生是世界上最壮丽的生命之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乃人生之完美境界,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人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人首先要认识自我,然后才谈得上把握自我,发展自我,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而认识自我,这又是一个对人来说最难的课题。特别是社会历史转折,文化价值观念嬗变的时代,尤其如此。在我国,新时期人的问题,自我的问题凸显出来,实属必然,认识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环节。

人——应在时代中审视自我

现实生活中的人,不是孤立的自我设定的存在物,而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文化境遇中的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人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人对自我的认识和把握也会随之变化。因此,人对自我的认识,就不能局限于人自身,更不能局限于自我,而要放到社会中考察,放到时代中考察;这是因为,人与动物不同的是,人是一种对象化的存在,人总是要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外部世界,创造出人化自然,属人世界,然后,通过认识世界进而认识人本身。这也是人类认识史的一条规律。回顾一下人类历史,我们就会看到:人类追问自身的心灵和行为,与探索外部世界奥秘的历史同样久远。

人是什么?我是谁?这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思考和求解的“宇宙之迷”。

古代,当人尚与自然浑然一体,处于物我不分状态时,自然哲学家们就试着认识自己。在他们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本质就深藏于自然之中。因此,原始时代的人总是眼睛向外,探寻自然,寻找自我,他们往往首先问:自然是什么?然后问:人是什么?试图通过认识自然来认识人。这是一种还原论的思维方式。

到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人们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追问,而是直接提出“认识你自己”。在苏格拉底看来,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

在欧洲的中世纪,人把自身本质对象化给了上帝。神学家把对人的认识,归结为对神的认识。在他们看来,人性从属于神性。因此,他们首先问神是什么?然后问:人是什么?中世纪人对自身的认识,便只局限于对上帝的沉思,对自我的忏悔。然而,上帝并不承诺人类现实的关怀,他为人类所准备的一切都悬浮于彼岸世界,并不在人自身中。这导致了人对上帝的怀疑。

文艺复兴开辟了人认识自我,发现自我的时代,人对自我的认识由天国转向人间,由上帝转向人自身。特别是启蒙思想家们试图寻找人的普遍本质。他们认为,一旦找到了人的本质,本性,不仅可以把握符合人性的行为规则,而且能够照人性的规律建立起人道合理的社会。这个社会就是美好和谐的理性王国。在他们看来,人有自爱自利之心,也有同情他人之心,追求自身利益符合人之天性;人的天性适于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人性是正义、至善的;人有无限的理智与潜能,能够认识、征服和改造自然;人的欲望可以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财富的日益增长,逐步获得满足。因此,他们为人类设计了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这种美好的社会、美好的生活、美好的人生,的确能鼓舞人心、激动人心。但事实上,这种美好的理想并没有在人身上获得现实性,犹如水中月,镜中花,乌托邦而已。

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无情地击碎了启蒙思想家理性天国的美梦,迫使人重新审视人,反省人,认识人。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工业文明的发展,并未满足绝大多数劳动群众的生活要求。激烈的阶级、民族矛盾和斗争,战争与掠夺,使得和谐美好的理性王国变成了一幅讽刺画。而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智、博爱、自由和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都已淹没在物欲、金钱的冰水之中了。恐惧、悲哀、浓云重雾笼罩在欧洲大陆上空,信念崩溃,美梦破灭,残酷的现实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回归自我,回归内心,探索隐藏人内心深处的“自我”。现代哲学、心理学、文学汇成一股强大的洪流,朝着神秘的自我深处涌去。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哲学思潮发生重大转折: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转向对人心主观精神世界的分析;从对理性王国的设计到关心孤独个体的存在;从对摸透人性的研究转向关注人的主观情绪,注重情感的直接体验。

到了现代,随着当代全球性问题的显现,人的世界所遇到的麻烦也越来越多,人的生存发展陷入困境,人自身的问题也变得更扑朔迷离。在日益开放的世界里,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转型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基础的转型,改革所带来的种种震荡,必然反映到上层建筑,反映到意识形态,反映到人,反映到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市场化和大众文化的盛行,流行于青年学生当中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使得当代一些青年精神无所皈依。正如一些人概括的,传统文化无子无孙,大众文化无家无根,后现代文化无父无君。这就使一些人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一片喧嚣声中,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好自己而迷失了“自我”。

当代,改革开放的大潮激荡着人们的心灵,鼓舞着人们去充分展示自我,去奋斗、去拼搏。但是,人们在自我认识、自我把握上也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十大表现:追逐金钱,享乐至上;惟我独尊,目空一切;好高骛远,轻率浮躁;自命清高,孤芳自赏;自我放纵,玩世不恭;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消极遁世,自卑自贱;沉湎庸俗,躲避崇高;放纵情欲,丢弃理性;华而不实,投机取巧。

以上表现,究其根源有三:一是自我估价失准,自我心态失衡;二是个体本性,自我封闭;三是功利至上,信仰迷失。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的是,一些人在认识自己,把握自己问题上表现为二重性特点:历史使命感较强,工作责任感较弱;政治上进取心较强,业务能力较弱;人生进取意识较强,集体主义观念较弱;成才立业观念较强,艰苦创业精神较弱;社会道德认同感较强,基础文明素质较弱;自立自强意识较强,自律自理能力较弱。

怎样才能走出自我认识二重化怪圈,走出“自我中心化”困境?这仍然是值得探索和研究的现实课题。

人——应在关系中认识自我

人构成了社会的主体。人是自然演化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具有先在性、客观性、渗透性。人不能随心所欲创造历史,创造自我,而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自我,作为个体的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社会关系所具的渗透性,体现为人创造环境,环境也改造人。自我与社会,是双向互动的关系。人与动物不同,动物的本质是先天命定的,而人是在实践中自我创生,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发展的。

一提人的本质,人们往往以为是单一的,其实不然。人的本质是关系,人的本质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在不同的对象关系中,人显现着不同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实践中,就需要把“我是谁?”与“你是谁?”、“他是谁?”联系起来思考,把自我放到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一定的对象中认识,从不同的侧面“解剖”自我,从各种关系相互联系之网中,全面认识和把握自我。既然人在社会关系中具有多重本质属性,那么,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时,就必须把自己作为社会一分子,把自我设定在社会关系的坐标系中,在多重的参照系中认识自我。对应于儿女显现着父母的本质,对应于妻子显现着丈夫的本质,对应于群众显现着领导的本质,对应于学生显现着教师的本质,如此等等。政治生活中的自我要遵循政治标准,经济生活中的自我要遵循经济规则,精神文化生活中的自我要遵循现代文明的伦理道德准则。因此,多重本质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内在统一的,是同心圆。作为个体的“自我”,其思想行为在客观上受时风与世风的影响左右,在主观上则统一于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受一定的人生价值观左右。

从关系中认识自我,把握自我,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方法论的指导。相对于个体的“自我”来说,就是要正视自身的局限性。这里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你想要做什么,二是你能做什么,前者不用说,后者则大有学问,你能做什么,并不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这是任何人都能体会到的。一般说来,你能做什么,一方面在于自身条件适合做什么,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能提供给你什么条件,能允许你做什么和到什么程度。这两方面合二而一,就需要既认识你自己,同时又要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社会就是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认识人生。人们常说要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歌德说过:“你若珍惜自己的价值,你就得为世界创造价值。”你在社会上的价值,就是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量。每个人自身的价值都要放到社会这杆秤上来衡量,你自身是无法自我确证的。

人——应在学习中丰富自我

学习乃人生之友,学习贯通人生的始终。人生有三件大事:生活、学习、工作。这是支撑人生的三大支柱。从比较的意义上来说,人类“性相近,习相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在于后天学习和实践。人正是通过学习适应了生活,通过学习适应了工作,作出成绩。而人更是通过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来认识自我,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习是人生无法脱卸的责任,自觉意识到这一点,是一个人成才的首要条件。

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时期。学前幼儿时期,主要是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时期;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学习知识、理论时期,是人生比较重要的阶段,是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校教育。学校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影响人生的极为重要的社会小环境。学校不仅给学生传授一定的文化知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观念。

从思想上看,这个阶段是学生在理想上、道德上、文化上、纪律上打好基础,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从生理上看,这个阶段,学生发育迅速,进入青春期,需要用科学知识进行教育引导;从心理学上看,这个阶段,学生的大脑发育基本完成,思维特点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以逻辑思维为主,特别是创造性的想象力明显地表现出来。走向社会工作时期,到退休后的老年时期,是人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成熟期,也是通过前几个阶段的学习所获得的经验、知识、理论、工作生活技能待得到充分应用的时期。

因此,古人说:“学不可以已”。在一定意义上,生活就是学习、工作;学习也是工作、生活;工作也是生活、学习。古今中外,从领袖到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学家、军事家,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业,无不是善于学习,善于把生活、学习和工作内在地协调统一起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习是成功的秘诀。马克思在他光辉的一生中,把学习和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把读书和学习看做寻求真理的重要手段。毛泽东也是勤奋学习的典范。他无论工作多么忙,时间多么紧,从不放松学习。周恩来同志能够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也是和他一生注重学习和思想修养分不开的。就如他所说的一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学习,离不开读书。读书是一切对社会进步事业有所贡献的杰出人物的共同爱好。因为,书籍是人类经验的总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积淀。书籍是铺垫人生之路的基石,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启蒙的老师。读书不仅教会做人的道理,获得人生的知识,同时也启发人的创造灵感,激发人创造美好的人生。

人要想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己,就需要丰富学习内容。学理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学科学,培养现代素质;学文化,提高综合素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同样,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发展潮流,也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不能放松自身的学习和提高。古希腊思想家说过:“理论是行为的秘诀。”其意就是要从理论的贯通透彻里去求行为的动力,要从学术的探讨、科学的研究里,去求改造自然、指导人生,创造显赫的功业,就是要能认识先行后、知主行从的道理。这样,我们才不会因为注重力行而反对知识,因注重实用而轻视理论。理论,来自书本,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在读懂书,读懂社会,读懂人生中,读懂自我,认识自我。

读书,离不开思考、研究,不然,读而无获,或者获而不多,多而不精、不深。读书、研究,有一个转化过程,一个从不懂到懂,一个少——多——少的过程,一个艰苦的过程。清代思想家王维倡导的治学三境很有道理: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

人——应在实践中创造自我

人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有丰富的经验,并把二者转化为能力,这种转化离不开实践。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生成自我,认识自我,同时也改造自我,创造自我。以往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根本原因在于不能从实践出发,不能以实践的思维方式认识人,理解人,往往不是从人的全面性上,而是从人的片面性上认识人、理解人,结果把人抽象化了。离开实践活动,不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就容易使人对自我的认识导入神秘的领域,变成“宇宙之谜”。

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实践的思维方式,才真正回答了如何正确认识人、改造人、发展人、完善人的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劳动的产物,实践的产物,通过劳动,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就是说,人不仅是认识的主体,同时也是认识的客观对象。这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根源于人类自身实践的矛盾,因为,实践是分化自身,又统一自身的活动,实践是创生自身,生成自身的过程。因此,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是历史的具体的人。从这里,我们不难领悟到,人要认识自身,就必须跳出“自我中心化”窠臼,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在实践的活动中,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人才能不断走向自由自觉,不断由“小我”走向“大我”。

在实践中创造自我,意味着人生的未完成性,可待性。一般说来,人的先天差异并不大,后天差异则比较大,这主要是实践之差异。这就要求人们注意在实践中自觉沿正确方向创造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对人的创造往往重视不够。往往只看到别人努力的结果,看不到别人努力的过程。人生主要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离开了过程,结果毫无意义。过程是圣母,结果是娇子。人生的过程往往是平凡的。不要离开平凡的过程而去追求耀眼的结果。正是不懈的创造平凡过程的人,也就是创造着显赫的结果,创造着伟大的人生。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学一点创造认识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一个人的成才,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提供了多方面的发展机遇。只有投身实践,不断实践,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的人,才能不断走向成功。

在实践中创造自我,意味着人生的开放性、可塑性。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当代实践呈现整体化、高智能化的特点,已远非传统意义上的实践观念所能把握。人与实践的关系由过去的直接性发展到现在,越来越中介化,越来越间接化了,实践的整体性已把整个世界连为一体,个人发展已不可能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实现,只有开放自我,面向世界,不断吸收外界信息,开发自身的智力资源,才有可能塑造现代的自我,而不为时代潮流所淘汰。在这个意义上,开放意识,是人在当代实践中创造自我、实现自我的不可缺少的现代文明素质。

在实践中创造自我,必须加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人的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指导下进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实践活动把认识世界统一起来,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人才能确立与客观世界的实现关系。世界观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它解决的是人与世界关系问题。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抽象的,而是在实践中确立的,人通过实践活动处理这些关系时,总要从“为我”的角度去观察认识世界,从而形成人的主观世界,把人同它所认识的对象世界区分开来,形成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世界观就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形成人的一种人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因此,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是实践中完成的,通过学习认知,通过理解认同,通过践行体验,通过实践升华。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世界观向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化。人们确立一定的世界观并不仅仅为了认识世界,还要运用它来改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

所以,实践作为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不能离开世界观的指导。世界观并不是抽象的东西,在现实性上,它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生活理想,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凡成大事业者,无不志存高远,也都经历过饿其肌肤,劳其筋骨的意志磨练,砥砺出虽死不悔的品格。一个人树立了科学世界观,就有了使命感,就有了为真理而献身的理想信念。马克思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取幸福的远大理想和志向,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的职业,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我们是为全人类而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终其一生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奉献给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我们要善于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研究,创造性工作,从而不断创造性自我,走向辉煌。

人——应在内化中改造自我

“化”字常见于儒家典籍,如“本立而后化成”,“大而化之谓之圣”等等。“化”就是变、变易,是转变、转化,是生成、形成,是一种内在的变化,并包含着变的方向,变的态势、趋势。儒家把自我修养称之为“自化”。“自化”是个体对道之法则的内化,即个人主观的、内在的自觉、自律,自我修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自化”也就是“内化”。

在实践中创造自我、完善自我,也是一个在自化、内化中改造自我、创造自我的过程,是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实践,相互交流的过程,是人不断把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内在的东西的过程。内化是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互动过程的中介。内化不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强制,而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内在的转化、变化。内化,就是把书本上、实践中、生活中、工作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用以指导自己的人生行动的过程。

内化,不是不分精华与糟粕地兼收并蓄,而是要有正确的方法,要辩证地扬弃。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规范思想,指导思想,把握实质。内化作为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反思,即对认识的再认识,对思想的再思想。通过反思,正确把握内化诸环节的有机联系,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自身修养和人格锤炼臻于完善。

内化,也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内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实践经验、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这一过程,也就是把经验层次的感性的东西,知识层面的知性的东西,提高到本质层面的理性东西,再把理论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转化为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升华人生境界。

内化,不可能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一个艰苦的修练过程,特别需要在“化”字上下功夫。要想有所“化成”,就必须注重自身的文明教养,科学文化的陶冶,精神境界的升华,道德情操的自我修养、践行。具体说,就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自我,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我,用高尚精神塑造自我,用正确道德规范约束自我,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人——应在发展中超越自我

人,认识自我难,超越自我更难。人只有在不断发展自我中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人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马克思曾经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历史形态: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形态”,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三是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人格”联合体形态这三个阶段,表明人的发展是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这种超越性体现的是人的能动性、主体性、理想性。

超越自我,首先要“知不足”。我们常常说,人无完人。就是说,人总要受到各种局限,有主体自身方面的,客观条件方面的,历史文化方面的,社会时代方面的,等等。人要经常“知足”,又要经常“不知足”,然而,更重要的是要“知不足”。“知足”难,“不知足”也难,“知不足”更难。既要勇于知不足,又要善于知不足。“知不足”,是以全面认识自我为前提的。现实中的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用自身的优势,比他人的不足。肯定自己、表扬自己容易,否定自己、批评自己则难,全面认识自己更难。不能全面认识自我,就难以做到“知不足”,就会陶然于“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中,给自我铸就固步自封的“外壳”。要知己不足,必下功夫,冷静、全面客观地分析自我,研究自我。“知不足”,就会有求发展、求进步、求完善的内在动力。然而,若只是停留在“不知足”,那也只是进步发展的愿望,难以真正超越自我。只有“知不足”,才有可能真正超越自我,实现进步、发展。因为,只有“知不足”,才能准确地发现自己的具体弱点、不足、缺点、错误是什么,根源是什么,才能主动寻求超越自我的理想目标,找准自我发展的参照系,才能突破自我狭隘眼界,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揪错 ┆ 评论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