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使命平板不能玩:科举制度在明清有哪些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5 15:23:26
谢了,会得帮帮我啦

1905慈禧太后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宣布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结束。

科举考试起源于隋,完善于唐,发展于宋,鼎盛于明(改为八股文),废除于清(清光绪年间废除).
参加科举顺序如下:
1童子试.只有通过了童子试,才有资格参加正试.童子试又按照县试,府试,院试的步骤进行.童子试每年都有(好像是).
2.正试.正试按照乡试,会试,殿试的顺序.正试每三年一次(好像是).
另附上关于科举考试的分类(清朝时期的):
科举考试:
1.童子试:
① 县试(需要5人保举,其中4百姓,1秀才)(由县令出题主考)
② 府试(需要6人保举,其中4百姓,2秀才)(由知府出题主考)
③ 院试(由中央派来的学政出题主考)
(全部通过获得“生员”称号,俗称“秀才”)
2.正试:
① 乡试(乡试第一获得“解元”称号,其余获得“举人”称号)
② 会试(会试第一获得“会元”称号,其余获得“贡士”称号(俗称“贡生”))
③ 殿试(殿试第一获得“状元”称号,第二获得“榜眼”称号,第三获得“探花”称号。此三名合称“一甲”)(第四到第十合称“二甲”)
(只有获得“秀才”称号后才有资格参加正试)
3.戏子、罪犯、丁忧(父母死亡三年之内的人)不得参加考试
父为主考官的也不得参加考试
4.同时拿到“解元”、“会元”、“状元”叫“连中三元”,中国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不超过5个。

明清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考试,通过各级考试的人分别称为举人、贡士、进士。

清代的科举考试办法,正式考试分为乡试、 会试 、殿试三种,而在正式考试之前,还有州、县的 童 试已录取秀才。

明代科举,三年一考,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命题必须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
清朝科举制最完备。分文科,武科,制科和翻译科,文科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以八股文为考试内容。
1905年,慈禧太后宣布停止科举考试,科举制结束。

http://bbs.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903414

八股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