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二手奔腾:万里长城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6 04:14:57

长城

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东起

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途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

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不

同的地形 、山势和地貌而筑 ,大都建在 山岭最高处 ,全长

7300千米(14600华里)以上,号称万里长城 。其中从鸭绿

江到山海关段,由于工程比较简单,毁坏较为严重。山海关

到嘉峪关段,工程较为坚固,保存也较完整,两端两个关城

东西遥遥对峙,长度为6700千米(13400华里)。

沿革 长城是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的 。

初建的是彼此相望的烽火台,或是连续不断的防御城堡,而

后用城墙把它们联系起来,便成了长城。春秋战国时期,北

方民族诸侯争霸,相互兼并,出现了秦、楚、齐、燕、韩 、

赵、魏等几个大国。它们彼此之间为了防御,利用原来的大

河堤防或附近的山脉,逐段构筑城墙和关塞并将其联系起来,

构成长城这一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但规模较小,互不连

贯。约公元前7世纪 ,楚国最早修筑长城。其后 ,从公元前

6~前4世纪前后,齐、燕、赵、秦、魏、韩各国也相继修筑

了互防长城。公元前221年 ,秦始皇并灭六国 ,建立起第一

个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为防御匈奴侵扰,大

规模修筑长城。以后,西汉、东汉、北魏、北齐、北周、隋、

辽、金、明各代,均大规模修筑或增筑长城。明代是长城修

筑史上最后一个朝代,其修筑规模之宏大,防御组织之完备,

所用建筑材料之坚固,都大大超越以前各个朝代。

长城雄姿

战国长城 战国时期的长城是诸侯国家互防长城,规模

较小,互不连贯。①楚国长城。楚长城筑于楚怀王三十年之

前,当时称作“方城”。据史料推测,其位置当从今河南泌

阳北到叶县,经内乡东北而达湖北竹山县境内。地处楚国都

城的西北和东北面,用于防御邻国的进攻。②齐国长城。齐

长城是利用堤防连接山脉陆续扩建而成的,在齐国南部,西

起今山东平阴县东北,至胶州市南的大朱山东入海,结构主

要有土筑和石砌两种。③中山国长城。中山长城是为了防御

西南赵、晋的侵扰修筑的。筑于赵成侯六年( 前369 )。其

位置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区。④魏国长城。魏长城有两

道: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南长城

(河南长城)。河西长城是魏惠王在位时,利用西部边境上

洛水的堤防扩大而修筑的,南起今陕西华县华山北麓的相元

洞。达内蒙古的固阳。魏惠王晚年,修筑了保护国都大梁的

南长城,经今河南原阳县境转向东南,向西直达新密市。⑤

韩国长城。韩长城先为郑国所筑,后韩灭郑,继续修筑使用。

⑥秦国长城。秦自商鞅变法以后,在七国中政治和军事上占

据优势,但秦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和楼烦,经常南下骚扰 ,

因而秦在其北部边界修起长城作为防御。其位置,自今甘肃

岷县(临洮)起,沿六盘山北走,止于黄河边。⑦燕国长城。

燕为防止北方东胡、林胡、楼烦等小国的侵扰和防备南方齐

国的报复 ,修筑了北长城和易水长城两道长城 。公元前290

年,燕国沿燕山山脉修筑了北长城。约自今河北张家口东北,

渡辽河到达古襄平(今辽阳)。这是战国时最后出现的一条

长城。易水长城是对易水的堤防进行扩建而筑成的,用来防

齐、赵,保卫燕国下都——易水城。大致自今河北易县的西

南,达于文安之南。⑧赵国长城。赵筑有南、北两道长城 。

其中南长城又称漳滏长城,在赵国南境。主要为御魏而建 。

漳、滏两水在今河北临漳、磁县境内,可见这段长城在漳水

北岸,临漳、磁县一带。

秦始皇万里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

一方面拆除各国原有的长城,铲除了人为的障碍;另一方面

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犯,派大将蒙恬驻守北方边境,并把秦、

燕、赵长城连为一体,建成万里长城。长城西起今甘肃岷县,

向东到陕西绥德黄河边,与从河套高阙西来的赵国北长城连

在一起,渡黄河到山西、河北北境,再利用燕国北长城,抵

达辽东。长城的修建从始皇三十年( 前217 )开始,约到三

十七年结束。

汉代长城 汉长城的修筑,除军事上的防御之外,西部

长城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的交通大道丝绸之

路的作用。①西汉长城。汉武帝时,北方匈奴经常发兵进犯。

为抵御匈奴首先修缮秦始皇时期的长城并沿河西走廊新筑长

城。元狩二年( 前121 ),开始建筑河西长城,通称“边墙”。

前后约历时20年。西汉河西长城东自今甘肃永登,西到新疆

罗布泊。在“边墙”沿线,建筑亭障和烽燧。根据《居延汉

简》记载,有“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

城”的规定。②东汉长城。光武帝刘秀为防御匈奴侵扰,保

卫国都洛阳,于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在河西长城以南地

区修筑了四条长城:其一位于今山西离石县至陕西咸阳东南

之间;其二位于今陕西高陵县东至山西安邑县之间;其三位

于今山西太原至河北井陉县之间;其四位于今河北定州市南

至临漳县之间。

南北朝长城 ①北魏长城。北魏为防御北部的柔然和契

丹南下扰掠,修筑了长城。据《魏书·明元帝纪》记载:明

元帝泰常八年( 423 )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今河

北赤城县),西至五原(今内蒙古五原县),延袤1000千米

以上。又在太平真君七年( 446 ),筑“畿上塞围”。所谓

塞围,是比长城低薄些的土墙,用以补长城之不足。它东起

今山西广灵西面上谷,直达黄河东岸,环绕于首都大同,有

保卫首都之意。②东魏长城 。公元549年 ,东魏东迁于邺后,

也修筑了一段长城。西起今山西静乐县,东至今山西原平 。

③北齐长城。北齐为了巩固北方边防和防御西部北周,先后

几次大筑长城,其规模稍次于秦长城。北齐天保三年(552)

在西北境修筑长城,南起今山西离石县西北黄栌岭,北至山

西朔州西。天保六年 ,皇帝下诏 ,征发180万人修筑长城 ,

自今北京居庸关南口,西至今山西大同。天保七年,又大规

模修筑长城,除天保三、六年所修筑的两处长城外,又向东

新筑长城,至今山海关海边止。天保八年,于长城内筑重城,

自今山西偏关以东老营附近起,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到达

山西下关附近。为防御北周 ,公元563年 ,齐武成帝修筑了

今山西、河北交界处沿太行山走向的南北向长城,即今阜平

之间的长城。天统元年( 565 ),对天保八年所筑内长城进

行修葺,并增筑新城,自下关附近起,东达居庸关与外长城

相接合。齐前后修筑长城达1500千米,约30千米设一戍,并

在险要地方设置州镇25所,用以驻兵防守。④北周长城。为

防御北方突厥、契丹犯边 ,周静帝于公元579年 ,对原北齐

长城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筑,西自雁门,东至碣石。

隋代长城 为了防御突厥骚扰,隋王朝7次修筑长城。主

要是对原有长城进行修缮,新增修筑不多。唐取代隋后,国

威强盛,在北方大破突厥,边界远在长城以外,长城已失去

了作用,无需修筑或增筑。宋朝虽统一了中原,但北部有辽、

金的对峙,所辖范围已在原来秦、汉、北朝长城的南面,长

城南北许多地方均被辽、金两国占领。后宋王朝势力又退到

长江以南,更谈不到修筑长城。辽代对长城的修筑,仅清宁

四年(1058)在鸭子河与混同江之间修筑了一段,规模不大。

金代长城 公元1115年金王朝建立后,为防御西北边陲

的蒙古人进攻,修筑了明昌旧城和明昌新城两道长城。明昌

旧城旧称兀术长城或金源边堡。据《黑龙江省志》记载,呼

伦县北,根河之南,有城东端起乌兰哈达之北,沿海拉图山

脉,北折而西,至暖水河而尽。明昌新城在明昌旧城之南 ,

又称金内长城、金壕堑、边堡等。西起今黄河河套陕西段 ,

东达今黑龙江省松花江。元代,蒙古族统治整个中国,版图

地跨欧亚,长城对他们意义不大。但为了防止汉族和其他各

族人民起兵反抗,检查过往客商,也对原来长城的许多关隘

险要处加以修缮,设兵把守。

明代长城 明灭元朝以后,为防止蒙古族再次南下,200

多年中从未中断对长城的修筑。大多是沿着北齐、北魏所筑

的旧长城进行修筑。今人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弘治时

期所修。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道,到山西偏关附

近的老营相合,被称为内、外长城或里、外长城。里长城从

居庸关西南出,经今河北进入山西至老营。外长城自居庸关

西北,进入山西,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往南达于偏关、河曲。

长城关隘、险口很多,其中居庸关、倒马关、紫荆关靠近当

时首都北京,称为内三关;自此往西的雁门关、宁武关、偏

头关称外三关。内外三关是保卫京师的重要关口,常派重兵

把守。清朝灭明以后,由于政治、军事的发展,改变了统治

策略,采取“怀柔”政策,利用宗教信仰拉拢蒙、藏各族上

层王公贵族,用思想统治代替了军事防御,不大修筑长城 。

纵观长城的历史,自春秋以来,除汉族各王朝的统治集团修

筑长城外,中国其他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如北魏、北齐、北

周、辽、金等朝代也都修过长城。就是蒙古民族统治的元朝

也曾对一些长城的关隘、烽火台进行维修利用。长城是中国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丰碑。

北京慕田峪长城

建筑构造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主要由关隘、城墙、烽

火台3部分组成。

关隘 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位置多选择在

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整个关隘构造,一般由关口的方形

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

护城河。①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工程,特别坚固,内外檐墙

多用巨砖、条石等包砌,内填黄土、碎石,高度一般在10米

左右。顶宽4~5米,还有上、下城墙的马道和梯道。在城墙

的外檐上筑有供镃望 和射击的垛口,在内檐墙上筑有高约 1

米多的宇墙(或叫女墙),以保护人马不至于从墙顶跌落 。

②城门。是平时进出关口的通道,战时是反击敌人的出口 。

门洞内装有巨大双扇木门,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③城门

楼。城门上方均筑有城门楼,它是战斗的观察所和指挥所 ,

也是战斗据点。城门楼多为一层、二层或三层的木结构及砖

木结构的建筑物。④瓮城。是在预想敌人主攻方向的城门外,

再构筑一个“П”形的城墙,形成二道城墙,其作用是增大

防御纵深,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⑤罗城。是在预想敌人主

攻方向的瓮城外,再构筑一道“П”形城墙,它比较长,除

能掩护瓮城外,还能掩护内城城墙较长的地段。在罗城的城

墙上,一般也建有城楼,用以观察敌情,指挥作战。在城墙

两端,建有箭楼,以加强镃望和巡逻。⑥护城河。在城关四

周一般均有护城河,为关城的又一道防线。它是筑城挖掘土

方时形成的,后来再引入河水。

城墙 城墙是联系雄关、隘口、敌台等的纽带。平均高

约7~8米,在山冈陡峭的地方,城墙比较低。墙身是防御敌

人的主体,墙基平均宽约6.5米,顶部宽5.8米,断面上小下

大成梯形,使之稳定不易倒塌。墙结构据当地自然条件而定,

主要有版筑夯土墙、土坯垒砌墙、砖砌墙、砖石混合砌墙 、

石块垒砌墙和用木材编制的木栅墙、木板墙等。城墙除主体

墙身外,上面还有许多构造设施。①券门。在墙身里侧一面,

每隔不远有一个用砖或石砌成圆形的拱门称券门。券门内有

砖或石梯通到城墙顶上,守城士兵可由此上下。②垛口。在

城顶外侧的迎敌方向 ,修有高约2米 的齿形垛口(即雉堞)。

每个垛口的上部有一小口叫镃望口,用来镃望来犯的敌人 ;

垛口下部有一小洞,叫做射眼,用来射击敌人。③城台。在

城墙上每隔200~300米 筑有一座高 出城墙顶面1米左右的台

子,突出于迎敌方向的墙身以外。外侧砌有垛口,战时居高

临下,从侧翼射杀架梯登墙的敌人。城台根据用途、构筑情

况不同分为墙台和敌台。墙台的台面与城墙顶部高低差不大,

只是凸出一部分于墙外,外侧砌有垛口,是平时城上守兵巡

逻放哨的地方。台上还建有遮风避雨的简单房屋,叫铺房 。

敌台即骑墙的墩台,高出城墙之上,有两层或三层。守城士

卒可住在里面,并可储存武器、弹药。八达岭处的敌台多分

上下两层,下层可住十余士卒,四周有窗口供观察和射击 ,

有木制楼梯可登至楼顶,楼顶地面平整,四周墙上有垛口 ,

可供镃望和射击。此外,城墙墙面上还有排水沟,用来排除

城墙顶部的积水以保护墙身。

烽火台 烽火台也称作烽燧、烽堠、烽台、烟墩、墩台、

狼烟台、亭、燧等。是利用烽火、烟气以传递军情的建筑 。

如遇有敌情,白天燃烟(也可悬挂旗子、敲梆、放炮),夜

间燃火(或点上灯笼)。烽火台通常设置在长城内外最易镃

望到的山顶上,一般是土筑或用石砌成一个独立的高台,台

子上有守望房屋和燃烟放火的设备,台子下面有士卒居住守

卫的房屋和羊马圈、仓房等建筑。

城、堡、障、堠 在长城防御工程系统中,还有一些与

长城相联系的城、堡、障、堠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大都建

筑在长城内外,供兵卒居住和防守用。这里所指的“城” ,

不是州、郡、县城,而是与长城关联的防御性建筑,城的面

积不大,城与城之间相距数十里不等。“障”,也是一种小

城。一些古代文献上说是山中小城。“障”与“城”的区别

主要是“城”的大小不一,“城”内有居民居住,而“障”

只住官兵,不住居民,障的大小和形式比较统一。也有城和

障结合在一起的,既住士卒,又住居民。“堠”即候,又称

作“斥候”,是一种用来守望的建筑,构造较简单,常与亭

(烽火台)配合使用,往往“亭候”并称。明朝的“堡”城

与汉代的“城障”相似,也是用来驻防的,“堡”往往有城

墙围绕,也称作城堡。有些堡内还有烽火台,也住有居民 。

明长城沿线的城多与关口相结合,以堵塞和抗击敌人入侵 。

防御体系 长城整个布局有主干,有分支,沿线设立许

多障、堡、敌台、烽火台等不同等级、不同形式和不同功能

的建筑物,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中每一个小

据点都通过层层军事与行政机构和中央政权机构相联系。从

防御角度,通常把长城沿线分成几个防区。秦始皇时期,在

长城沿线上设立了陇西、北地、上郡、九原、云中、雁门 、

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个郡,以管辖

长城沿线各地方,进行分段防御。明朝为便于对长城沿线的

防守,划分成九个防守区段,称之为“九边”,每边设镇守

(总兵官),即辽东、蓟、宣府、大同、太原、延绥、宁夏、

固原、甘肃九镇,谓之九边重镇。九边九镇之外,为了加强

京城的防务和保护帝陵(今明十三陵)的需要,于嘉靖三十

年(1551)又在北京的西北增设了昌镇和真保镇,共为十一

镇,构成了九边十一镇的防御布局。

意义 长城修筑距今已有2000多年,虽已失去防御上的

作用,但仍巍然屹立,显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反映中国

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表现中国古代各族劳动人民

的坚强毅力与聪明才智,体现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积极防御

的战略思想。此外,以长城作为历史标尺,可为研究长城沿

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变迁和自然事件提供参考。长城工程浩大,

规模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是中国古代文化的

象征。古老的长城经过修整,许多区段成为游览胜地。山海

关 、八达岭和嘉峪关3处长城区段 于1961年被定为中国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

万 里 长 城
悠久的修建历史,巨大的建筑规模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自然概况】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 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 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 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 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 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 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 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 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 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 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 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 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 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 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 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 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 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 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 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 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 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 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 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 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 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 城的遗迹。
●长城的城墙。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 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 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 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 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 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 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 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 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
●关城。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 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 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 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 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系统。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 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烽火台。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 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 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 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 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 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 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 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 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长城简介***悠久的修建历史,巨大的建筑规模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
蒙,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万里长城历史悠久。

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