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购票付款方式:跪求:黄河象为何灭绝?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11:37:24
可以不用很详细,假想有几种就写几种,急用啊!!!!

曾几何时,在广褒无垠的黄淮海平原上曾有成群的大象在漫游,徜徉。这里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一直延伸到黄海、东海的大陆架,冲积平原上点缀着少许山地和丘陵,肥沃的淤积物滋生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河、湖、港、汊养育着丰盛的丛生水草。是象群理想的栖息场所。它们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里好一派生机盎然和谐的自然景象。

以上景观色不是笔者的梦呓,或是天方夜谭。我们首先从河南说起吧!河南简称“豫”,该字的左边的“予”是以前的意思;右边的“象”字是大象的象、合起来“豫”字可作欢喜、舒适的解释,称豫就是指这里以前是大象的乐园。在郑州博物馆展出了一架“黄河象”的骨架。黄河象是河南出土的象化石,它确凿无疑地证明黄淮海平原上曾有过象群的存在,黄河象是解放后出土的,而河南省简称豫决不是解放后的“历史”,说明建省的时候,人们就从诸多蛛丝马迹中了解到河南曾有大象存在的事实。

无独有偶,在约在60年代左右,安徽淮北兴修水利时,于怀远县发现了一具大象骨架,经当地合肥工业大学的刘嘉龙先生定为“淮河棱齿象”这一庞然大物现陈列在安徽省博物馆供人们观赏。近传五河县又有大象化石出土。

据报端披露,我国在黄海、东海开展海上石油、天然气普查、勘探,曾在东海大陆架上一名叫“黄陂沙”处,打捞起岸一具完整的大象骨架,并发现大量泥炭和潜入海底的古河床等。

武松景阳岗打虎已是家喻户晓、久盛不衰的故事,时至宋朝阳谷县境内尚存参天大树的原始森林。而今天的阳谷县虽然也有绿色可能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本文只讲象不谈虎,引武松打虎的故事只作为旁证而已。随着历史的演移,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是什么原因,使得黄淮海平原的大象和阳谷县的虎绝灭殆尽呢?

从理论上讲:生物的进化是通过物种的演变而进行的,是一部新陈代谢的历史,因此在进化过程中,旧的物种不断灭亡,新的物种不断出现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生物纵向发展中,新的物种总是在旧种的基础上产生的,许多旧物种被其子种所代替而衰退灭亡,进行着“种系代谢”。

生物的横向发展也叫分化进化,是通过适应环境和占领环境而进行的,是争夺生活领域的斗争。在这个斗争中,一些物种胜利了,因而扩大了或取得了新的生态环境,一些物种失败了,丧失了生活领域以致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叫做“生态代替”。

很清楚黄淮海的那些庞然大物不属于种系代谢的范围,而是后者,它们显然是在争夺生活领域的斗争中失败了。200万年来人类的崛起,成为争夺生活领域斗争中的主宰,除了解珍、解宝一干人的酷杀乱捕之外,更主要的是废林开荒,使它们丧失生存的基本条件而被生态代替。

由于人口增长给生物的多样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生活的时代自白垩纪末期(约6500万年)恐龙灭绝以来,是动植物物种灭绝数量最多的时代,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死亡速度的100倍至1000倍,而导致一些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这些生物失去了生存环境,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又往往是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而不断恶化。

最使人感到忧虑的是沿海地区,因为沿海特别适合生物的繁衍但又是极易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现在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随着迁涉到沿海地区的移民数量的继续增加,有关专家估计30年后沿海地区的居民将占全世界人口的75%,这样会给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如果不加强环境保护,沿海的生物多样将面临另一次严重影响。

今天为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世界各国采取保护生态平衡的新招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并且不断增加自然保护区的数目与不断扩大保护区的面积。

我国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先后建立了779个各类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7.2%。安徽省拥有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国家级森林公园27个,数量位居全国各省之首,另外还有8个省级森林公园,其总面积达11.5万公倾。这些措施是有力地保护了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对于黄淮的象群来说,这些措施只是来得太晚了。

正是:物伤其类,兔死狐悲,就是那大象的嘶鸣,其音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