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谦堂老总江华判刑:佛学问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02:20:55
我想修心养性,希望自己成熟稳重的处事,我应该看看什么呢?

格言别录
  ——《格言联璧》录写
  弘一法师编订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接物类
  ○严着此心以拒外诱,须如一团烈火,遇物即烧。宽着此心以待同群,须如一片春阳,无人不暖。
  ○凡一事而关人终身,纵确见实闻,不可着口。凡一语而伤我长厚,虽闲谈戏谑,慎勿形言。结怨仇,招祸害,伤阴骘,皆由于此。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非独进德,亦且免患。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非但存厚,亦且解怨。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公生明,诚生明,从容生明。
  ○公生明者,不敝于私也。诚生明者,不杂以伪也。从容生明者,不淆于惑也。
  ○穷天下之辩者,不在辩而在讷。伏天下之勇者,不在勇而在怯。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张梦复云:“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又云:“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此余数十年阅历有得之言,其遵守之,毋忽。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湾早耳。”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以仁义存心,以忍让接物。
  ○林退斋临终,子孙环跪请训。曰:“无他言,尔等只要学吃亏。”
  ○任难任之事,要有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穷寇不可追也,遁辞不可攻也。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先益后损,则恩反为仇,前功尽弃。先松后紧,则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善用威者不轻怒,善用恩者不妄施。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轻信轻发,听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厉,责善之大戒也。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机。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曲木恶绳,顽石恶攻。责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吕新吾云:“责善要看其人何如,又当尽长善救失之道。无指摘其所忌,无尽数其所失,无对人,无峭直,无长言,无累言。犯此六戒,虽忠告非善道矣。”
  ○又云:“论人须带三分浑厚。非直远祸,亦以留人掩盖之路,触人悔悟之机,养人体面之余,犹天地含蓄之气也。”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损阴骘处。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怒则言难入也。善化人者,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容其所不及,而谅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体其所不欲;随事讲说,随时开导。彼乐接引之诚,而喜于所好;感督责之宽,而愧其不材。人非木石,未有不长进者。我若嫉恶如仇,彼亦趋死如骛,虽欲自新而不可得,哀哉!
  ○先哲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
  ○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
  ○论人之非,当原其心,不可徒泥其迹。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
  ○吕新吾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此是私而刻底念头,非长厚之道也。”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恶莫大于纵己之欲,祸莫大于言人之非。
  ○施之君子,则丧吾德。施之小人,则杀吾身。(案此指言人之非者)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精明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
  ○德盛者,其心和平,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者众。
  ○吕新吾云:“世人喜言无好人,此孟浪语也。推原其病,皆从不忠不恕所致,自家便是个不好人,更何暇责备他人乎?”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事有急之不白者,缓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顽。
  ○己性不可任,当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人性不可拂,当用顺法调之,其道在一恕字。
  ○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将自己想。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
  ○凡为外所胜者,皆内不足。凡为邪所夺者,皆正不足。
  ○今人见人敬慢,辄生喜愠心,皆外重者也。此迷不破,胸中冰炭一生。
  ○小人乐闻君子之过,君子耻闻小人之恶。此存心厚薄之分,故人品因之而别。
  ○惠不在大,在乎当厄。怨不在多,在乎伤心。
  ○毋以小嫌疏至戚,毋以新怨忘旧恩。
  ○刘直斋云:“好合不如好散,此言极有理。盖合者,始也;散者,终也。至于好散,则善其终矣。凡处一事,交一人,无不皆然。”

  ●惠吉类
  ○群居守口,独坐防心。
  ○造物所忌,曰刻曰巧。万类相感,以诚以忠。
  ○《谦》卦六爻皆吉,恕字终身可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

  ●悖凶类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谈玄说妙、修证次第,自以佛书最为详尽。而我等初学之人,持躬敦品、处世接物等法,虽佛书中亦有说者,但儒书所说,尤为明白详尽,适于初学。故今多引之,以为吾等学佛法者之一助焉。”——摘自弘一法师《改过实验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凉书屋校订◇
  •2003.01•

  1、人问寒山路,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月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
  2、叶落秋风起,数里入雪峰,寂寞空山里,拔芒觅旧踪,苔径无人履,唯闻流水声,夜板清澈耳,划出一片空。
  3、天香云飘逸,山岚煮冰清,红尘挂不住,寂寞复本明,梵音随风飘,烟际认钟楼。啜饮甘露泉。心凉卧云松
  1. 择善人而交, 择善书而读, 择善言而听, 择善行而从。

  2.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3.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5.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敬君子方显有德,怕小人不算无能,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持黄金为珍贵,知安乐方值千金,事临头三思为妙,怒上心忍让最高。切勿贪意外之财,知足者人心常乐。若能以此去处事,一生安乐任逍遥。

  6.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9. 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10.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1.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1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14.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5.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18.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19.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0.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21.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23.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24.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25.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26.“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2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28.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9.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30.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35.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6.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37.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38.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39.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0.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41.情生智隔。

  42.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43.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44.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45.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46.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47.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48.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49.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50.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51.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52.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53.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54.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55.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56.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57.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58.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59.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60.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61.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62.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63.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人的。那为何不现在就布施给真正需要的人呢?

  6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5.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
  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
  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
  人生最大的债务是人情债。人生最大的罪过是杀生。人生最可恶的是淫乱。
  人生最善良的行为是奉献。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人生最大的欣慰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恕。人生最可佩服的是精进。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学佛。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念佛。

  66.心好命也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转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
  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实造于心,祸福为人招,
  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亦听命,天地自相保。

  67.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念养性。

  68.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69.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感激所有使你坚定成就的人。

  70.凡夫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圣人觉悟于当下,解脱于未来。

  71.节欲戒怒,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治家法,随便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72.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 况 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73.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宝殿”。即佛也。

  74.忍耐好,忍耐是奇宝。一朝之念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忍气不下心病生,终生将你苦缠绕,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心妙宝,未生令生起,已生勿退失,展转益增长。

无量寿经 华严经

忍辱,布施

有两首诗,相信你看过后,会有所启发.

身如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染尘埃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净行品。
其实想修心养性看儒家的《论语》、《孟子》更好。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也无生。
如果心可以修,性可以养,那么它就不是常心常性。顶天立地大丈夫,理当做回本来面目。外界的框框套套,理它做甚?
要得解脱,须从八字门里杀将出去,不论诸天神佛、十地菩萨、大罗金仙、加持的金刚、得道的罗汉,一路杀他个干干净净,只落得自在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