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手游ak47伯爵和无影:哪个民族人口最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1 13:38:28
中国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和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介绍

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珞巴族,官方现在使用的人口数据:2965(人口绝对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0.0002%。
这个说法是我国最新人口普查数据。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 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族的交通绝技。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

珞巴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汉藏族系藏缅语族,各部落方言差别较大。珞巴族没有本民族的传统文字,大多使用藏文。

珞巴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藏传佛教。

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采集和打猎在生产和生活中也占相当的比重。

珞巴族自古就在西藏的塔布、工布、白马岗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广大地域生息。

珞巴族的传统住房是石木结构的碉房,坚固耐久且具有很好的防御功能。他们在门上或屋内的墙壁上,画有许多避邪求福的图案。而墙上挂着的动物头首,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对猎手打猎能力的炫耀。

珞巴族的服饰充分体现着粗犷豪放的风格,野生植物纤维和兽皮是他们服装的主要原料。男子一般穿自制的羊皮上衣或藏式氆氇长袍,外罩称为"纳木"的黑色套头大坎肩,戴熊皮压制的有沿盔帽,帽沿上套一个带毛的熊皮圈,毛向四周伸张,帽后缀一块梯形带眼窝的熊皮,据说这种装扮在围猎时能起到迷惑猎物的作用。妇女们则喜欢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短袖上衣,下身穿过膝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珞巴族男女都喜爱佩带装饰品。他们颈上的串珠,是用一种青蓝色的石料磨制而成的,每个成年人都有几串,盛装时可佩戴几十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珞巴人形成了赞美和歌颂力量与勇敢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突出地表现在他们的服饰上。

珞巴族人传统的主食是玉米和鸡爪谷。烧烤是他们最常见的加工食物的方法。"达睐妈拜"是一种黏坨状的食物,做成后用手抓食,这是珞巴族人喜爱并常享用的一种食物。

藤网桥是珞巴族人用特有的技术,以藤索为材料编织而成的。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区横跨雅鲁藏布江上的藤网桥是历史最久的一座,距今已有300多年。远远望去,这座藤网桥好像一条在空中飞腾的蛟龙。

珞巴族在长期的狩猎、采集和农业生产活动中,培养了对自然现象敏锐的观察力。他们根据月相盈亏、寒暑冷暖、草木荣枯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来判断年月日,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历法--物候历。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十二次为一年。

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作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也许因为没有本民族文字,也许是神奇美丽的喜马拉雅山给予的无穷艺术灵感,珞巴族人的口头文学十分丰富。篇幅宏大、别具一格的古老史诗《节世歌》苍凉浑厚,一代代传唱不息。"加金"是珞巴族民间最古老的曲调,广为流行,曲调欢快流畅,极富节奏感,是珞巴族人对家乡的永恒歌颂。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官方现在使用的人口数据:16178811(人口绝对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3%。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

壮族自称“布壮”、“布土”、“布侬”、“布曼”、“布越”、“布衣”、“布傣”、“布那”等。宋代以后的汉文史籍曾将其写作“撞”、“僮”等。解放以后,统一称为“僮”。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提议,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改为“壮”,定族名为“壮族”。

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古文字是仿照汉字的造字法而创制的一种土俗字,使用面较小,主要用于书写地名、山歌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帮助其创制了新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目前仍在推广使用中。

壮族历史悠久,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不仅有发达的农业,而且很早就发展起了矿冶业、家庭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如今更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生活习俗方面,广西西北、西南及云南等地壮族妇女的服饰还较多地保留着传统特色,多着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蓝或黑色上衣,下穿长裤或百褶裙,头包巾帕,喜戴银饰。饮食上主食大米、玉米,喜吃腌制的酸味食品。住房以干栏式楼房为主。

壮族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故事、壮戏、音乐、歌舞种类繁多,题材广泛。尤其是民歌浩如烟海。壮族人几乎人人能歌善唱。各地还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称为“歌圩”。歌圩日期各地不一,但以农历三月三日最为普遍和隆重,现在“三月三”已被定为壮族的歌节。

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珞巴族,官方现在使用的人口数据:2965(人口绝对数),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的0.0002%。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 塔金”等。“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少数人通晓藏语和藏文。珞巴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保留着刻木结绳记数记事的原始方法。

珞巴族大部分居住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以西的高山峡谷地带,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十分不便。架栈桥、过独木、爬“天梯”、飞溜索、穿藤网,是珞巴族的交通绝技。直到20世纪中期,珞巴族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刀耕火种兼营狩猎,大型猎物平均分配的古老习俗,至今还在沿袭。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约2千人。

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族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4771.htm

人口最少的民族——汉族
http://baike.baidu.com/lemma-php/dispose/view.php/2717.htm

珞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