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打火器多少钱:求二战时期一政治事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8 23:55:10
需要非常完整的资料及描述。越多字越好。
飞象行动 虽然好,可偏向于军事。非政治。

雅尔塔会议——够政治了吧
雅尔塔会议("克里木会议")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个大国在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决定了直到今天许多国家的命运与方向。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首脑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美国)、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和斯大林(苏联)。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这次会议的结论在1945年7至8月的波茨坦会议就有所争议。许多人批评此次会议使苏联以及各国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 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因为在会中美国总统罗斯福以及英国首相丘吉尔都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之期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此外为争取苏联对日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中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雅尔塔密约"之称。

会议协议包括:

所有被解放的欧洲国家内应该举行民主选举。
4月在旧金山进行就联合国成立的会议。联合国的组织方式基本被确定,联合国安理会的主意被采纳。美国和英国同意当时属苏联的乌克兰加盟共和国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独立的联合国成员。
德国被分裂,德军被解散,德国不准再拥有军队。美英苏认为这是“今后和平和安全的必要条件”。德国应该被分裂为同盟国家的占领区。法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占领区,应该成为同盟国对德国控制委员会的一员。
德国应该为“她对同盟国在战争中造成的损失”负战争赔款。战争赔款可以以德国国家资源(机器、船只、企业所有等)、一段时间内应该支付的偿款或劳动力的方式赔偿。美国和苏联达成协议偿款总额为约220亿美元。英国认为在当时偿款总额还无法估计。
战争罪问题被暂时搁置。
在波兰,一个“广泛的民主临时政府”应该“尽快进行自由的和不受他国控制的、全民的和秘密的选举”。
在南斯拉夫,一个保皇党和共产党的联合政府应该被建立。
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向日本宣战。其报酬是苏联获得库页岛、千岛群岛以及其对大连、旅顺及其铁路连接的控制。
关于意大利—南斯拉夫、意大利—奥地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朗以及土耳其管理的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海峡使用的问题被暂时搁置。
所有被俘的苏联公民被遣返苏联,不论他们愿不愿意。
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俄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
对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如左:(a)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b)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c)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州完整的主权。
千岛群岛让与苏俄。
上述有关外蒙古及东北的港湾与铁路等协议,须征求蒋中正之同意,罗斯福总统依斯大林之通知,采取取得其同意之措施。
就未来德国的处理问题雅尔塔协议相当含糊,用词也为后来的诠释造就许多想像的空间,有些人亦认为这次的会议为战后冷战之滥觞。

飞象行动
“飞象”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最富有创意,也是战争史上最奇特的武器。

1944年6月开始,美军的"B-29"从四川省成都的基地群起飞,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同年10月,利用攻占的塞班、关岛、提尼安岛修建的基地,战略轰炸的规模越来越大,日本的损失惨重。由于日本的技术和国力所限,完全没有能够对美国本土进行报复的手段。日本的科学家设想了一种办法:用气球携带炸弹,利用太平洋上空的气流把气球带到美国本土,用燃烧弹引燃美国西海岸的森林,在美国制造恐慌。

当时日本的资源已经极为匮乏,制造气球需要的橡胶或纺织物都极为短缺,只能采用日本最原始和最古老的材料和工艺来制造气球。日本民间有一种源于中国的手工纸--桑皮纸,以桑树的皮为纸浆的主要原料,纸的韧性极好。桑皮纸用柿胶(即中国的柿油)浸过之后,纸张的孔隙被封闭,且具有一定的抗水性。中国和日本生产传统纸折扇、遮阳伞就是这种工艺。用600条裁成一定形状的纸条裱糊起来,可以形成一个10M直径的气球,充上氢气后能够提供300KG(海平面)的升力。每个气球的吊篮装有1枚150KG常规炸弹和2枚小型燃烧弹,有30个6磅重的沙袋。在日本本土放飞后,可以上升到10000-12000M的高度,这里有一股向东的高层大气急流,穿过太平洋直到美洲大陆上空,一旦气球进入这股气流,就可以以160-300KM/H的速度飞行,65-70个小时后抵达美洲上空。飞行途中,气球的气囊中的氢气不断损失,高度不断降低。为了使气球达到美洲大陆上空,气球的吊篮周围吊有30个6磅重的沙袋,当气球的高度低于10000M时,吊篮上的气压计就通过一个连动机构抛投一个沙袋,气球的高度又恢复到10000M以上。30个沙袋抛完后,按照计算,气球已经达到美洲大陆上空,吊篮中由电池驱动的机构自动将炸弹投下。

按照计划,将生产15000个气球,制造这15000个气球需要几百万个劳动力。日本动员了一只由裱糊匠、女中学生、红灯区的女人组成的劳动大军参加制造,将日本的许多电影院和相扑馆改为生产场地。1944年6月,第一批200只气球起飞,但因设计上的问题没有一个飞越太平洋。改进设计后,气球基本准备就绪。1944年11月1日,在日本千叶、茨城、福岛各县发射场的指挥官接到“向北美进攻”的命令,开始大规模放飞气球。

两个星期后,美国蒙大拿州的一个渔夫在打鱼时捞起了一个气球气囊的部分碎片。之后,美国的其他州也发现了若干碎片;同时接到若干起森林小火灾的报告。美国科学家将这些碎片进行拼接,确定肇事者是一种纸气球携带的燃烧弹。为了确定发射地,美国科学家分析了一个捡到的沙袋中的砂子,砂子中没有珊瑚碎屑。根据北纬36度线以上的海域没有珊瑚生长,砂子的主要成分是火山岩,断定气球是由日本本洲岛的沿海地区起飞。经过B-29的高空侦察,美军发现了若干气球发射场,证实了科学家的推断。另外,一个操纵机构出了问题的气球飞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低空,美国战斗机很容易地用飞机的尾流将气球吹到地面,得到一枚气球的实物样品。

美国政府立即对气球威胁进行评估,评估认为光靠气球上的小型炸弹,在辽阔的美洲大陆上漫无目标的抛掷,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令人担忧的是如果日本将燃烧弹换为生物武器,将鼠疫、炭疽等恶性传染病的致病源撒向美洲,美国就将遭受重创。美国立即通过战时新闻检查机构,严密封锁了媒体任何有关气球炸弹的只言片语。由于战时美国的反间谍工作极有成效,日本只能通过媒体的公开信息了解情报。日本军方得不到任何气球袭击效果的情报,认为没有一个炸弹抵达美国,因而在1945年4月取消了“飞象”计划。

“飞象”计划在执行中一共制造了10000个气球,放飞了9300个。估计有1000个气球抵达美洲上空,大部分炸弹投在人迹罕见的地方,有记录的只有285起。涉及北至阿拉斯加,南到墨西哥的广大地域。大部分落在美国西北部的沿岸地区。

1945年5月5日,气球炸弹在美国造成了一次人员伤亡。当天,Archie Mitchell牧师带着妻子和5个孩子到俄勒岗州布莱附近的Gearhart山上野炊。牧师把妻子和孩子留在一个林间空地,自己准备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泊车。孩子们发现空地中间有一个半埋在土中奇怪的金属物品,好奇地试图将它拉出来,谁知这是一枚气球投下未爆炸的炸弹,炸弹在移动时爆炸,牧师妻子和5个11-13岁的孩子被炸死。这是二战时美国本土唯一一次因为敌方袭击的人员伤亡。

“飞象”计划极具创意,用极其廉价的材料和最不熟练的劳动力制造出洲际攻击武器,使人不得不佩服日本科学家的想象力。“飞象”计划之所以未能达成目的,在于时机选择错误。“飞象”攻击持续的半年,恰巧是美国的冬季和雨季,这时候爆炸的燃烧弹不可能引起大范围森林火灾。如果攻击选择在旱季,攻击将不可避免地引发多处森林大火。另外,由于害怕美国的报复,日本军方一直未敢采用生物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在海外与日本的作战节节胜利。然而,在美国本土的西部森林里却接连不断地出现神秘大火,大火导致大片森林被毁。美国当局误以为是秘密潜入美国本土的日本间谍所为,于是出动了大批人员连续几天进行拉网式大搜捕,可是连日本人的影子都没有发现。无奈之下,美国当局只好选出一批特工人员24小时留在森林中“守株待兔”。经过严密地侦察监视,特工人员发现导致森林大火的“元凶”不是什么日本间谍,而是神秘的“空中怪物”。这种“空中怪物”不知是从哪里飞来,到达森林上空后会自动抛下一个炸弹,爆炸燃烧引发大火。

其实,当时的美国当局主要担心的不是“空中怪物”会给美国森林带来什么灾难,而是担心假如这种“空中怪物”出现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后果会是怎样?果然没过几天,这种可怕的事情就发生了:大量“空中怪物”出现在华盛顿、俄勒冈和蒙大拿州等地区上空,投下的炸弹导致较多人员伤亡。为此,美国当局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包括空军出动大量战斗机进行拦截,但是依然无法有效对付“空中怪物”。因为与普通飞机不同的是,“空中怪物”飞行时没有任何声音,而且出现的时间也毫无规律。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当局却毫无办法,一时间,“空中怪物”把整个美国弄得人心惶惶。出于对战争全局的考虑,美国当局对此事进行了严密地消息封锁,不允许美国媒体报道。不过非常令人费解的是,这种“空中怪物”频繁地出现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逐渐减少,最后竟然神秘地消失了。二战结束后,在审判日本战犯时,美国人才恍然大悟,日本人却追悔莫及。原来这种“空中怪物”是日本当时投入大量心血研制的一种秘密武器——“气球炸弹”。

奇思妙想的“气球炸弹”

1944年,美国对日本本土展开了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轰炸。美国空军的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不分昼夜地出入日本列岛,几乎把一座座日本城市夷为平地。面对着浓烟四起、满目废墟的国土,日本军方恼怒万分,恨不得立即对华盛顿和纽约进行同样的毁灭性打击。无奈日本当时生产不出能远渡重洋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而在东太平洋,美国海军又拥有绝对的制海权和制空权,日本的航空母舰编队根本无法靠近美国的西海岸。

就在日本举国上下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荒川秀俊的气象学博士向日本军方献上了一条妙计。他运用自己丰富的气象专业知识,设计出了一个使用超级秘密武器报复美国的惊人计划——“飞象行动计划”。计划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和制造成千上万个巨大的热氢气球,下面吊装重磅燃烧弹,先在日本本土点火升空,然后借助太平洋上空稳定的东去气流,向东飘过太平洋,到达美国的西北部地区,最后再在这些地区落地爆炸。

日军大本营对这个富有想像力的大胆计划大为赞赏。几个月来一直愁眉不展的军事指挥官们一致认为,这种特殊的武器是美国绝对始料不及的“秘密杀手”。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取得成功的话,不仅可以狠狠地惩罚那些“可恶的美国佬”, 大大地出上一口气,而且还可能扭转整个不利的战局,摆脱日本长期以来的被动局面。

按照设计要求,气球炸弹在日本点火升空后,必需达到并保持在10,058米(33,000英尺)的高度,因为只有在这个高度上,才有一股比较稳定的东去气流,从而借助这一稳定风力顺利飘向美国。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难题,荒川秀俊博士想出了十几种方案,逐个进行试验。最后确定了一种最佳方案,即在每个气球的吊篮里装上30个2~7千克的沙袋,当气球低于10,058米时,由于大气压力的作用,固定沙袋的螺栓自动解脱,沙袋依次脱落,气球升高;而当飞行高度高于10,058米时,气球气囊的一个阀门则会自动打开,排出部分氢气,气囊体积减小,浮力也减小,高度就降低。按照荒川秀俊博士的计算,如果气球炸弹平均以193千米/小时飞行的话,那么经过48小时后就可抵达华盛顿、俄勒冈和蒙大拿州地区上空,然后定时起爆装置引发,燃烧弹抛下爆炸,大功即可告成。很快,荒川秀俊博士就完成了“气球炸弹”的可行性论证和试验,把“气球炸弹”交给了日本当局。

为了制造这种前所未有的秘密武器,日本当局几乎动员了全国所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热氢气球体积庞大,直径为10多米甚至数十米,一般的场所根本无法容纳。军方一声令下,日本的大部分电影院被拆去座位,成为临时的气球制造车间;一些大型相扑馆也被征用,用作制造气球或储存制作原料。由于成年男子都去当兵打仗,所以组装气球的“主力军”就由妇女和孩子们来担当,其中既有小商小贩和专门制作灯笼的裱糊匠,也有中小学生、女职员、家庭主妇等,甚至连艺妓也放弃了专业加入到制作气球炸弹的队伍中。

热氢气球的主体是用纸糊起来的。但这种纸并不是普通的民用纸,而是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纸。这种纸在生产过程中必需经过大量成熟的辣椒根进行长时间的浸泡,强度变得相当高,日本人称之为“糯米纸”。“糯米纸”的大量需求,使得全日本的辣椒根都被作为“军用物资”征用,许多地方还发动中小学生四处收集居民家中的辣椒。一时间,辣椒根成为日本国内最为紧俏的物品之一,还掀起一场全国性的大规模辣椒种植热潮。

经过举国上下的艰苦努力,1万多个巨大无比的气球炸弹终于如期完工,日本各地处处都摆放着这种庞然大物,构成了一幅非常壮观的景象。1944年11月1日清晨,日本“向北美进攻”的行动拉开了序幕。太阳刚刚升起,一批日本军官就站在各个制高点上,把军刀指向东方,下达了“气球升空”的命令。日本的千叶、茨城、福岛等地,几乎同时升起了几千个硕大无比的热氢气球。成千上万名妇女和孩子欢呼雀跃,泪流满面,一直目送着这些自己亲手做成的“秘密武器”晃晃悠悠地消失在远方的天际。为了“以壮行色”,日本大本营还郑重其事地派出高级参谋军官到神社为这些秘密武器远征北美而祈祷。

从此以后,日本人天天都在关注报纸和收音机,在想像着从大洋彼岸传来捷报时的喜悦情形。然而,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两个星期过去了,什么消息都没有。日本人着急了,放飞气球炸弹的数量也开始慢慢减少。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无论是收音机里还是报纸上,还没有有关气球炸弹在美国本土爆炸的消息,似乎美国人连气球炸弹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很多人开始对这个计划丧失信心,后来就干脆不再放飞气球炸弹。直到战争结束时,日本人仍然不知道他们的秘密武器到底归宿何处,其余的未放飞的气球还静静地躺在电影院和相扑馆里。日本人煞费心机的“气球炸弹”计划就这样带着众多遗憾流产了。

几点启示

尽管气球炸弹没有像日本人先前希望的那样,为日本挽回被动局面,但是我们却能够从这个奇特战例中得出一些深刻的启示。

一是情报信息在战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谁忽视了情报信息,谁将丧失作战主动权,甚至丧失一场战争。事实上,日本人在“飞象行动计划”中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能够获取到有关“气球炸弹”攻击效果的准确信息,从而导致最终丧失了继续执行预定作战计划的信心。而美国人的做法却很值得称道,他们意识到情报信息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加强了对情报信息的严密管制和反获取措施,使自己“小失而获大利”。假如当初日本人不是被动地坐在自己家里的收音机旁等待“好消息”,而是积极主动地派出间谍人员去获取攻击效果的准确情报,那么他们一定会继续坚决地执行预定的“飞象行动计划”,也许会摆脱日本在二战中长期处于的被动局面,扭转不利的战局。

在现代战争特别是未来的信息化战争中,情报信息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信息充斥于陆、海、空、天、电、网等各个领域,成为了构成作战力量的主导因素,制信息权对于战争胜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树立强烈的信息战场观、信息制胜观和信息安全观,这样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是在兵器的发明和研制上要讲究科学性。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新式武器层出不穷的时期,许多国家都曾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制过多种新式兵器。然而,许多新奇兵器尽管构思奇妙,但明显违背了一般的科学规律,如德国人的超级大炮,英国人的冰制航母等,这些新式兵器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有什么实用价值。而相比之下,日本人的气球炸弹无论是从设计构思的科学性上,还是从实战应用的效果上,都是值得称道的。日本人放飞的气球炸弹给美国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最重要的是使美国人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达到了非常好的威慑作用。如果不是美国人的精明,气球炸弹也许会给兵器史增添一页非常精彩的篇章。

三是要善于打破常规思维来发明和研制兵器。出奇制胜,是战争中的重要原则,对兵器的发明和研制也是如此。日本人发明的气球炸弹就是打破常规思维发明兵器最好的例子。这个例子启示我们,在兵器发明和研制工作中,应该积极学习别人成熟的技术成果和经验,但更应打破常规思维,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兵器研制之路。如果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照搬别人成熟的技术成果,或者模仿别人现成的构思设计,那么,我们只能永远落后于别人,永远都不可能超越别人。只有大胆创新,鼓励发明,才能发明和研制出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撒手锏”。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华北驻屯军借口一个兵士失踪,要求进入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要求。日军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事件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便发表抗日通电,要求国民党尽快履行在西安事变时的承诺。蒋介石在7月17日在庐山谈话会上宣布准备应战和必要时守土抗战到底的决心。7月28日、7月30日,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中国抗日战争(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6%88%98#.E4.B8.AD.E5.9C.8B.E6.88.B0.E4.BA.8B.E4.B9.8B.E7.88.86.E7.99.BC

七七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华北驻屯军借口一个兵士失踪,要求进入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要求。日军遂开枪开炮猛轰北平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事件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便发表抗日通电,要求国民党尽快履行在西安事变时的承诺。蒋介石在7月17日在庐山谈话会上宣布准备应战和必要时守土抗战到底的决心。7月28日、7月30日,日军相继占领北平、天津。中国抗日战争(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正式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