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图怎么画: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谁写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30 04:25:06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够好,不知道谁写的,堪称就义诗之最

1、“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是汪精卫写的。
2、出处
《被逮口占》
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3、1910年3月31日,汪精卫和同盟会同志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捕,清法庭判汪精卫“大逆不道,立即处斩”。汪精卫在狱中写下此诗,表明他革命的决心。此诗后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汪精卫名动一时。
4、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热血青年 汪精卫

在中国抗战舞台上,一个人的出演短暂而醒目:由辉煌于世到不齿民族不过数年。这就是曾写出豪迈心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以“精卫”自励的那个汪兆铭。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生于广东三水。十八岁考中秀才。1904年赴日本留学,入法政速成科。1905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参与组建同盟会,被选为评议部部长。《民报》创刊后,与胡汉民、章太炎、朱执信等先后任主笔。1906年后到南洋设立同盟会分会。1910年3月谋刺摄政王载沣被捕,武昌起义后获释。与杨度联合发起国事共济会,呼吁南北停战议和。1912年月与陈璧君结婚后去法国留学,二次革命时一度回国。1917年回国,赴广东从事党务。1924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孙中山逝世前,代为起草遗嘱。1925年7月在广州就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在武汉“分共”,宁沪汉三方合流。旋即又赴法国。1929年底回国,统领反蒋的“护党救国军”。1931年5月,联合反蒋各派在广州另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九一八事变”后,与蒋合组政府,出任行政院长。抗战爆发后任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1938年12月离开重庆由昆明到河内,次年5月到上海,继而赴东京与日本当局谈判。1940年3月“还都”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任“国府主席”和“行政院长”。1944年3月赴日本治病,11月10日不治身亡。

大汉奸汪精卫写的,当初他刺杀满清摄政王失败被捕,在狱中写下: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诧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难解呀,居然后来背叛革命成为大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