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超神瞬移挂:36计中的一些计策,俺不懂!希望高人指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5 07:25:51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渡陈仓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六计 欲擒姑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以上俺不知道什么意识?还有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望高人指点

http://www.binzhou.com/r03sunwu/36ji/36.asp?lanmu1=12&lanmu2=124
这个是36计原文和解释

http://6636j.home.bj001.net/index.php?xname=G128F01
这个是现代职场的新36计。

无中生有,这个“无”,指的是“假”,是“虚”。这个“有”,指的是“真”, 是“实”。无中生有,就是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虚实互变, 扰乱敌人,使敌方造成判断失误,行动失误。此计可分解为三部 曲:第一步,示敌 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步,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 变假为真,让敌方仍 误以为假。这样,敌方思想已被扰乱,主动权就被我方掌握。 使用此计有两点应予注意:第一:敌方指挥官性格多疑,过于 谨慎的,此计特易奏 效。第二,要抓住敌方思想已乱迷惑不解之机,迅速变虚为实,变假为真,变无为 有,出其不意地攻 击敌方。唐朝安史之乱时,许多地方官吏纷纷投靠安禄山、史思 明。唐将张巡忠于唐室,不肯投敌。他率领二三千人的军队 守孤城雍丘城( 今河南 杞县)。安禄山派降将令狐潮率四万人马围攻雍丘城。敌众我寡, 张巡虽取得几次 突击出城袭击的 小胜,但无奈城中箭只越来越少,赶造不及。无有箭只,很难抵挡 敌军攻城。张巡想起三国时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 一计。急命军中搜集秸草, 扎成千余个草人,将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绳子慢慢往城下吊。夜幕之中,令狐潮 以为张巡又 要乘夜出兵偷袭,急命部队万箭齐发,急如骤雨。张巡轻而易举获敌箭 数十万支。令狐潮天明后,知已中计,气急败坏,后 悔不迭。第二夜晚,张巡又从 城上往下吊草人。贼众见状,哈哈大笑。张巡见敌人已被麻痹,就迅速吊下五百名 勇士,敌 兵仍不在意。五百勇士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潜入敌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 及,营中大乱。张巡乘此机会率部冲出城来,杀得 令狐潮大败而逃,损兵折将,只 得退守陈留(今开封东南)。张巡巧用无中生有之计保住了雍丘城。
暗渡陈仓,意思是采取正面佯攻,当敌军被我牵制而集结固守时,我军悄悄派 出一支部队迂回到敌后,乘虚 而入,进行决定性的突袭。 此计与声东击西计有相似之处,都有迷惑人、隐蔽进攻的作用。二者的不同处 是:声东击西, 隐蔽的是攻击点;暗渡陈仓,隐蔽的是攻击路线。 此计是汉大将军韩信创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 名成 功战例。 秦韩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 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 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 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为了麻痹项羽,刘邦退走时, 将汉中通往关 中的栈道全部烧毁,表示不再返回关中。其实刘邦一天也没有忘记一定要击败项羽, 争夺天下。公元前206 年,已逐步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出兵东征。 出征 之前,韩信派了许多士兵去修复已被烧毁的栈道,摆出要从原 路杀回的架势。关中 守军闻讯,密切注视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并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要塞 加紧防范,阻拦汉 军进攻。 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果然奏效,由于吸引了敌军注意力,把敌军的主力 引诱到了栈道一线,韩信立即派大 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发动突然袭击, 一举打败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打草惊蛇,语出段成式《酉阳杂俎》:唐代王鲁为当涂县令,搜刮民财,贪污 受贿。有一次,县民控告他的 部下主薄贪脏。他见到状子,十分惊骇,情不自禁地 在状子上批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打草惊蛇,作为谋 略,是指敌方兵力没有暴露,行踪诡秘,意向不明时,切切 不可轻敌冒进,应当查清敌方主力配置、运动状况再说。 公元 前627年,秦穆公发兵攻打郑国,他打算和安插在郑国的奸细里应外合, 夺取郑国都城。大夫蹇叔以为秦国离郑国路途遥 远,兴师动众长途跋涉,郑国肯定 会做好迎战准备。秦穆公不听,派孟明视等三帅率部出征。蹇叔在部队出发时,痛 哭流 涕地警告说,恐怕你们这次袭郑不成,反会遭到晋国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给 士兵收尸了。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郑国得到了 秦国袭郑的情报,逼走了秦国安插的 奸细,作好了迎敌准备。秦军见袭郑不成,只得回师,但部队长途跋涉,十分疲惫。 部队经过贿山时,仍然不作防备。他们以为秦国曾对晋国刚死不久的晋文公有恩, 晋国不会攻打秦军。哪里知道,晋国早在 崤山险峰峡谷中埋伏了重兵。一个炎热的 中午,秦军发现晋军小般部队,孟明十分恼怒,下令追击。追到山隘险要处,晋军 突然不见踪影。孟明一见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这里鼓声震天,杀 声四起,晋军伏兵蜂涌而上,大败秦军, 生擒孟明视等三帅。秦军不察敌情,轻举 妄动,“打草惊蛇”终于遭到惨败。当然,军事上有时也可故意“打草惊蛇”而诱 敌暴露,从而取得战斗的胜利。
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 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 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战争中往往有这类情 况,对双方都有用的势力,往往难以驾驭,很难加以利用。而没有什 么作为的势力, 往往要寻求靠山。这个时候,利用和控制这部分势力,往往可以达到取胜的目的。 秦朝实行暴政,天下百 姓“欲为乱者,十室有五。”大家都有反秦的愿望,但 是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就难成大事。秦二世元年, 陈胜、吴广被 征发到渔阳戍阳。当这些戍卒走到大泽乡时,连降大雨,道路被水淹没,眼看无法 按时到达渔阳了。秦朝法 律规定,凡是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戍卒一律处斩。陈 胜、吴广知道,即使到达渔阳,也会误期被杀,不如一拼,寻求一 条活路。他们知 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这种思想,正是举兵起义的大好时机。陈胜又想到,自己地位 低下,恐怕没有号召 力。当时有两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个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 苏,温良贤明,已被阻险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杀害,老百姓却不 知情;另一个是楚将 项燕,功勋卓著,爱护将士,威望极高,在秦灭六国之后不知去向。于是陈胜,公 开打出他们的旗 号,以期能够得到大家拥护。他们还利用当时人们的迷信心理,巧 妙地作了其他安排。有一天,士兵做饭时,在鱼腹中发现 一块丝帛,上写“陈胜王” (这个王字是称王的意思),士兵大惊,暗中传开。吴广又趁夜深人静之时,在旷野 荒庙中学狐 狸叫,士兵们还隐隐约约地听到空中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他 们以为陈胜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天意”让他来领 导大家的。陈胜、吴广见时机 已到,率领戍卒杀死朝廷派来的将尉。陈胜登高一呼,揭竿而起。他说:我们反正 活不成 了,不如和他们拼个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个样儿来。于是,陈胜自 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占大泽乡,乡下云集 响应,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后来, 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军事上,“擒”,是目的,“纵”,是方法。古人有“穷寇莫追” 说法,实际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样去追。把敌人 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拚命反扑。不如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丧失 警惕,斗志松懈,然后再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军事史上一个“欲擒故纵”的绝妙战例。 蜀汉建立 之后,定下北伐大计。当时西南夷酋长孟获率十万大军侵犯蜀国。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 获。蜀军主力到达泸水( 今金 沙江)附近,诱敌出战,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获被诱入伏击圈内,兵败被擒。 按说,擒 拿敌军主帅的目的已经达到,敌军一时也不会有很强战斗力了,乘胜追击,自可大破敌军。但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西南夷 中威望很高,影响很大,如 果让他心悦诚服,主动请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稳定。不然的话,南方夷各个部落仍不会停止侵 扰,后方难以安定。诸葛亮决定对孟获采取“攻心”战,断然释放孟获。 孟获表示下次定能击败你,诸葛亮笑而不答。孟获 回营,拖走所有船只,据守泸水南岸,阻止蜀军渡河。诸葛亮乘敌不备,从敌人不设防的下流偷渡过河,并袭击了孟获的粮 仓。孟获暴怒,要严惩将士,激起将士的反抗,于是相约投降,趁孟获不 备,将孟获绑赴蜀营。诸葛亮见孟获仍不服,再次 释放。以后孟获又施了许多计策,都被诸葛亮识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释放。最后一次,诸葛亮火烧孟获的藤甲兵, 第七次 生擒孟获。终于感动了孟获,他真诚地感谢诸葛亮七次不杀之恩,暂不再反。从此,蜀国西南安定,诸葛亮才得以举兵北伐.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 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 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即提笔续写 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 玉”。此计 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 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 “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 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 玉”,才是目的,“ 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钓鱼需用钓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 上钓;敌人占了一 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公元前700年, 楚国用“抛砖 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 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 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 绞城池势险要, 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 夫莫傲屈瑕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 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 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楚王向 他问诱敌之 法。屈瑕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 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动夺柴草。头 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 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动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 乘势夺 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瑕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躁, 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钓饵,不愁它不上 钓。”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 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樵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 楚军 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山,并无兵士跟随。绞侯马上布置人马,待“ 樵夫”背着柴禾出山之机,突然袭击,果然顺 利得手,抓了三十多个“樵夫”,夺 得不少柴草。一连几天,果然收获不小。见有利可图,绞国士兵出城劫夺柴草的越 来 越多。楚王见敌人已经吞下钓饵,便决定迅速逮大鱼。第六天,绞国士兵象前几 天一样出城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劫 掠,吓得没命的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 赶,不知不觉被引入宋军的埋伏圈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哪里抵 挡得住,慌忙败退,又遇伏兵断了归路,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 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 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 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 来的,根本 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 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 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 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 恰恰是敌人的弱 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 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 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 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 打许 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三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 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 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 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 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 了一万多 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 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 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乌巢 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 四起。曹军 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 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 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 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 兵,艰难地杀出 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偷梁换柱,指用偷换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欺骗的目 的。“偷天换日”、“偷龙换 凤”、“调包计”,都是同样的意思。在军事上,联 合对敌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借以调换其兵力,等待友军有机可 乘、一败涂 地之时,将其全部控制。此计归于第五套“并战计”中,本意是乘友军作战不利, 借机兼并他的主力为己方所 用。此计中包含尔虞我诈、乘机控制别人的权术,所以 也往往用于政治谋略和外交谋略。 秦始皇称帝,自以为江山一统, 是子孙万代的家业了。但是,他自以为身体还 不错,一直没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宫庭内,存在两个实力强大的政治集 团。 一个是长子扶苏、蒙恬集团,一个是幼子胡亥、赵高集团。扶苏恭顺好仁,为人正 派,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秦始皇 本意欲立扶苏为太子,为了锻炼他,派他到著名 将令蒙恬驻守的北线为监军。幼子胡亥,早被娇宠坏了,在宦官赵高教唆 下,只知 吃喝玩乐。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 突然一 病不起。此时,秦始皇 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于是,连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传 达秘诏,立扶苏为太子。当时掌管玉玺和起草诏书的是宦官头儿 赵高。赵高早有野 心,看准了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故意扣压秘诏,等待时机。几天后,秦始皇在沙 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 境)驾崩。李斯怕太子回来之前,政局动荡,所以秘不发丧。 赵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诉他,皇上赐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 里。现在,立谁为太 子,我和你就可以决定。狡猾的赵高又对李斯讲明利害,说,如果扶苏做了皇帝, 一定会重用蒙恬, 到那个时候,宰相的位置你坐得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 动,二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 赵高 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就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 为自己今后的专权打下基础,也为秦朝的灭亡埋下 了祸根。
假痴不癫,重点在一个“假”字。这里的“假”,意思是伪装。装聋作哑,痴 痴呆呆,而内心里却特别清 醒。此计作为政治谋略和军事谋略,都算高招。 用于政治谋略,就是韬晦之术,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表面上装疯卖 傻, 给人以碌碌无为的印象,隐藏自己的才能,掩盖内心的政治抱负,以免引起政敌的 警觉,专一等待时机,实现自己的 抱负。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 段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证。刘备早已有夺取天下的抱负,只是当时力量太 弱,根 本无法与曹操抗衡,而且还处在曹操控制之下。刘备装作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 世事。一日曹操请他喝酒,席上 曹操问刘备谁是天下英雄,刘备列了几个名字,都 被曹操否定了。忽然,曹操说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两个人!” 一句话说 得刘备惊慌失措,深怕曹操了解自己的政治抱负,吓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幸好 此时一阵阵炸雷,刘备急忙遮 掩,说自己被雷声吓掉了筷子。曹操见状,大笑不止, 认为刘备连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对刘备放松了警觉。后来刘备 摆脱了曹操的 控制,终于在中国历史上干出了一番事业。 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虽然自己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但故 意不露锋芒, 显得软弱可欺,用以麻痹敌人,骄纵敌人,然后伺机给敌人以措手不及的打击。 秦朝末年,匈奴内部政权变 动,人心不稳。邻近一个强大的民族东胡,借机向 匈奴勒索。东胡存心挑衅,要匈奴献上国宝千里马。匈奴的将领们都说东 胡欺人太 甚,国宝决不能轻易送给他们。匈奴单于冒顿却决定:“给他们吧!不能因为一匹 马与邻国失和嘛。”匈奴的将 领们都不服气,冒顿却若无其事。东胡见匈奴软弱可 欺,竟然向冒顿要一名妻妾。众将见东胡得寸进尺,个个义愤填膺,冒 顿却说:“ 给他们吧,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子与邻国失和嘛!”东胡不费吹灰之力,连连得 手,料定匈奴软弱,不堪一 击,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里。这正是冒顿单于求之不得 的。不久之后,胡东看中了与匈奴交界处的一片茫茫荒原,这荒原属 于匈奴的领土。 东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赠。匈奴众将认为冒顿一再忍让,这荒原又是 沓无人烟之地,恐怕只 得答应割让了。谁知冒顿此次突然说道:“千里荒原,沓无 人烟,但也是我匈奴的国土,怎可随便让人?”于是,下令集合 部队,进攻东胡。 匈奴将士受够了东胡的气,这一下,人人奋勇争先,锐不可挡。东胡做梦也没想到 那个痴愚的冒顿会突 然发兵攻打自己,所以毫无准备。仓促应战,哪里是匈奴的对 手。战争的结局是东胡被灭,东胡王被杀于乱军之中。
树上开花,是指树上本来没有开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绸子剪成花朵粘在树上, 做得和真花一样,不仔细去 看,真假难辩。此计用在军事上,指的是:自己的力量 比较小,却可以借友军势力或借某种因素制造假象,使自己的阵营显 得强大,也就 是说,在战争中要善于借助各种因素来为自己壮大声势。无人不知张飞是一员猛将, 而他却是一个有勇无谋 的大将。刘备起兵之初,与曹操交战,多次失利。刘表死后, 刘备在荆州,势孤力弱。这时曹操领兵南下,直达宛城。刘备 荒忙率荆州军民退守 江陵。由于老百姓跟着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曹兵追到当阳,与 刘备的部队打了一 仗,刘备败退,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乱军中被冲散了。刘备只得 狼狈败退,令张飞断后,阻截追兵。 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 兵,怎敌得过曹操的大队人马?那张飞临危不惧,临阵不 慌,顿时心生一计。他命令所率的二三十名骑兵都到树林子里去, 砍下树枝,绑在 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张飞一人骑着黑马,横着丈二长矛,威风凛凛站 在长板坡的桥上。 追兵 赶到,见张飞独自骑马横矛站在桥中,好生奇怪,又看见桥东树林里尘土 飞扬。追击的曹兵马上停止前进,以为树林之中定 有伏兵。张飞只带二三十名骑兵, 阻止住了追击的曹兵,让刘备和荆州军民顺利撤退,靠的就是这“树上开花”一计。
反客为主,用在军事上,是指在战争中,要努力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战争 主动权的谋略。尽量想办法钻 空子,插脚进去,控制它的首脑机关或者要害部位。 抓住有利时机,兼并或者控制他人。古人使用本计,多是对于盟友的。 往往是借援 助盟军的机会,先站稳脚跟,然后步步为营,取而代之。 袁绍和韩馥,应当是一对盟友,当年曾经共同讨伐过 董卓。后来,袁绍势力渐 渐强大,总想不断扩张。他屯兵河内,缺少粮草,十分犯愁。老友韩馥知道情况之 后,主动派人 送去粮草,帮袁绍解决供应困难。 袁绍觉得等待别人送粮草,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他听了谋士逢纪的劝告,决 定夺粮仓 冀州。而当时的冀州牧正是老友韩馥,袁绍也顾不了那么多了,马上下手, 实施他的锦囊妙计。 他首先给公孙瓒写了一封 信,建议与他一起攻打冀州。公孙瓒早就想找个由头 攻占冀州,这个建议,正中下怀,他立即下令,准备发兵攻打冀州。 袁绍又暗地派人去见韩馥,说:公孙瓒和袁绍联合攻打冀州,冀州难以自保。 袁绍过去不是你的老朋友吗?最近你不是还给 他送过粮草吗?你何不联合袁绍,对 付公孙瓒呢?让袁绍进城,冀州不就保住了吗? 韩馥只得邀请袁绍带兵进入冀州,这 位请来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韩馥,实际上 他逐渐将自己的部下一个一个似钉子扎进了冀州的要害部位。这时,韩馥清楚地知 道,他这个“主”已被“客”取而代之了。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只身逃出冀州去 了。
连环计,指多计并用,计计相连,环环相扣,一计累敌,一计攻敌,任何强敌, 无攻不破。此计正文的意思 是如果敌方力量强大,就不要硬拼,要用计使其自相钳 制,借以削弱敌方的战斗力。巧妙地运用谋略,就如有天神相助。 此计的关键是要使敌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钳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动不自 由。这样,就给围歼敌人创造良好条件。 赤 壁大战时,周瑜巧用反间,让曹操误杀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又让庞统 向曹操献上锁船之计,又用苦肉计让黄盖诈降。 三计连环,打得曹操大败而逃。 在“反间计”那一章里,我们讲了周瑜让曹操误杀蔡、张二将之事,曹操后悔 莫及,更要 命的是曹营再也没有熟悉水战的将领了。 东吴老将黄盖见曹操水寨船只一个挨一个,又无得力指挥,建议周瑜用火攻曹 军,并主动提出,自己愿去诈降,趁曹操不备,放火烧船。周瑜说:“此计甚好, 只是将军去诈降,曹贼肯定生疑。”黄盖 说:“何不使用苦肉计?”周瑜说:“那 样,将军会吃大苦。”黄盖说:“为了击败曹贼,我甘愿受苦。” 第二日,周瑜 为从将在营中议事。黄盖当从顶撞周瑜,骂周瑜不识时务,并极 力主张投降曹操。周瑜大怒,下令推出斩首。众将苦苦求 情:“老将军功劳卓著, 请免一死。”周瑜说:“死罪既免,活罪难逃。”命令重打一百军棍,打得黄盖鲜 血淋漓。 黄盖 私下派人送信曹操,大骂周瑜,表示一定寻找机会前去降曹。曹操派人打 听,黄盖确实受刑,现正在养伤。他将信将疑,于 是,派蒋干现次过江察看虚实。 周瑜这次见了蒋干,指责他盗书逃跑,坏了东吴的大事。这次过江,又有什么 打算?周瑜 说:“莫怪我不念旧情,先请你住到西山,等我大破曹军之后再说。” 把蒋干给软禁起来了。其实,周瑜想再次利用这个过 于自作聪明的呆子,所以名为 软禁,实际上又在诱他上钩。 一日,蒋干心中烦闷,在山间闲逛。忽然听到从一间茅屋中传 出琅琅书声。蒋 干进屋一看,见一隐士正在读兵法,攀谈之后,知道此人是名士庞统。他说,周瑜 年轻自负,难以容人, 所以隐居在山里。蒋干果然又自作聪明,劝庞统投奔曹操, 夸耀曹操最重视人才,先生此去,定得重用。庞统应允,并偷偷 把蒋干引到江边僻 静处,坐一小船,悄悄驶向曹营。 蒋干哪里会想到又中周瑜一计!原来庞统早与周瑜谋划,故意向曹操 献锁船之 计,让周瑜火攻之计更显神效。 曹操得了庞统,十分欢喜,言谈之中,很佩服庞统的学问。他们巡视了各营寨, 曹操请庞统提提意见。庞统说:“北方兵士不习水战,在风浪中颠簸,肯定受不了, 怎能与周瑜决战?”曹操问:“先生有 何妙计?”庞统说:“曹军兵多船众,数倍 于东吴,不愁不胜。为了克服北方兵士的弱点,何不将船连锁起来,平平稳稳, 如 在陆地之上。”曹操果然依计而行,将士们都十分满意。 一日,黄盖在快舰上满载油、柴、硫、硝等引火物资,遮得严 严实实,他们按 事先与曹操联系的信号,插上青牙旗,飞速渡江诈降。这日刮起东南风,正是周瑜 他们选定的好日子。曹 营官兵,见是黄盖投降的船只,并不防备,忽然间,黄盖的 船上火势熊熊,直冲曹营。风助火势,火乘风威,曹营水寨的大 船一个连着一个, 想分也分不开,一齐着火,越烧越旺。周瑜早已准备快船,驶向曹营,只杀得曹操 数十万人马一败涂 地。曹操本人仓皇逃命,捡了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