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谁送巧克力:想了解林则徐、曾国藩、左宗堂、李鸿章等人的那段历史和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应该看什么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5/03 21:05:38
想了解林则徐、曾国藩、左宗堂、胡林翼、郭嵩焘、李鸿章等人的那段时期的历史和他们之间的故事,有什么好书么,请大家多介绍几本,最好有书的作者和出版社,谢谢~~

林则徐(1785——1850),
  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中国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家,进步思想家、诗人。少年时聪明好学,27岁中进士,对官场腐败多有不满,有改革现状想法,多次上书道光帝提出“缉查烟贩,收缴烟具,禁止吸服。”1839年3月在广州虎门销烟,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率领广州军民,取得了抗击英国侵略者的胜利。后被充军伊犁,1850年被征为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义,中途病死。

  1785年8月30日子夜,林则徐出生在福建侯官(今福州)左营习巷一个穷秀才家里。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因眼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只靠教书谋生,家境非常清贫,有时甚至断炊。但林宾日却刚直不阿,里中有一个土豪曾想以重金贿赂林宾日,保举其子为童生,被林宾日拒绝,父亲正直的品格对林则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林则徐自幼开始读书,少年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志向。13岁中考秀才,到福建有名的鳌峰书院读书。主持书院的老师郑光策是一位忠正刚直的人,在他的教育下,使林则徐有了济苍生的思想。27岁,林则徐考中了进士,开始做官,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官场的黑暗腐败。他对官场的腐败很不满,有改革现状的想法。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浙江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湖北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主持疏浚三江、淮河筑堤、黄河防修工程,不顾自身疟疾缠身,奔波于工地上,雨天也不例外,民工深受感动。他为官力图兴利除弊,进行一些“利国便民”的改革,深受百姓称颂。

  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这时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全国有二百万以上的人吸食鸦片,严重地破坏了农村生产力和城市工商业,造成大量白银外流,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国防和财政收入。广大人民强烈地反对鸦片输入,要求清政府禁烟。清廷中一些有识之士也力主禁烟。林则徐三次上书,力陈鸦片的毒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充饷银。”1838年11月9日道光帝宣林则徐进京,12月26日,林则徐抵京,得到了道光帝特殊的恩宠,12月31日,道光帝颁布圣旨,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且节制该省水师。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了广州,受到了热烈欢迎。?

  广州是中国南疆门户,从唐以来就是繁华的都市,如今已成为鸦片集散地,洋面上长年停泊着匣形的趸船,那是洋商烟船和中国烟贩的“快蟹艇”进行毒品交易的浮动码头。广州城里城外,广东各府各县,到处是烟馆,处处毒雾弥漫,许多人烟瘾缠身如同行尸走肉,为了满足烟瘾,多少人典房卖儿卖女,家破人亡。广东人民恨透烟贩子,常常自发起来与烟贩子斗争。1838年曾发生广州市民驱赶英美烟贩的示威,还发生了渔民纵火烧毁“快蟹艇”进行毒品交易的浮动码头,广州城里城外,各府各县,到处是烟馆,处处毒物弥漫,许多人烟瘾缠身,如同行尸走肉,为了满足烟瘾,多少人的事,人民群众的禁烟斗争使林则徐受到了鼓舞,增加了禁烟的决心。

  在去广州途中,林则徐就广泛地进行调查,到了广州,又进行了六、七天的实地调查,在3月18日下令让十三行行首到行辕听讯。十三行是清政府特许的经营对外贸易的十三家商行,垄断了荼叶、丝绸交易和大宗交易,他们有外贸特权,是官商,为首的是恰和行的伍绍荣、广州行的卢继光。十三商与外国商人共同勾结,包庇、保护鸦片走私,是外商代理人。十三行行首到来,林则徐指出他们贩买鸦片的罪行,并传下谕令要“十三立即逐一据实供明,以凭按律核办!”街道上伍绍荣想用重金收买林则徐,遭到了林则徐厉声喝斥:“本大人不要钱,只要你脑袋!”伍绍荣还从来没有见过不要钱的官,十三行行首个个惊慌失措。同时颁布谕令要各国商人将趸船所有鸦片尽数缴出,并写下保证书:“如再有夹带,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为了防备有些人存有侥幸心理,在谕令中宣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鸦片贩子妄想用拖延办法拒交鸦片,林则徐又下了口谕:如不交出,明天早上10点,本大人亲自到十三行公所,采取措施,斩杀与鸦片贩子有关的首要的人一、二个。外商召开会议,勉强捎凑1073箱鸦片,以图蒙混过关。英国商人颠地拒不交,第二天林则徐让邓廷祯出面驳回烟贩子的呈报,并下令,传讯颠地。颠地干走私鸦片买卖已20多年,在广州建立了颠地洋行,作为走私的据点。他接到谕令,不敢不去,又不敢去。这时,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从澳门赶往广州,企图带引全体英商“撤退”。24日,义律乘“路易莎”号舰抵达广州,直奔颠地商馆,其他外商与纷纷赶来。百姓知道外商要逃走,围住了商馆,大批民众截断通往舰艇的道路。义律、颠地和外商们急忙转到十三行公所,愤怒的人群把商馆公所团团围住,林则徐果断地下令:封舱、围馆,对停要黄浦港口所有外国货轮全部暂行封舱,一切贸易都暂时停止。命水师封锁江面,所有船只不得接近洋人商船。十三洋行商馆中所有买办、管店、工役、厨师及其他被雇华工全部撤出,这些商人不得不自己扫地铺床,挑水做饭,又失去了与商船的联系,一些商人动摇了,递禀表示愿意“详细陈明”一切。林则徐又发布告示,从天理、国法、人情、事势四方申论中国禁烟的充分理由,敦促外商缴烟。经过几个回合的斗争,28日义律等商贩交出了鸦片。义律答应交烟,并不是真正屈服,是借机先逃离广州,林则徐传令,鸦片一天不缴清,义律就一天不能离商馆。外商在交烟的过程中,故意拖延,有的把烟转到别处,林则徐针锋相对:暂停收烟。这一决定,击中侵略者的要害,暂停收烟,拖延时间越长,义律一伙被困在广州商馆时间越长,义律无法,只好如数缴烟,共交20283箱。5月23日,颠地等16名鸦片贩子遵令出具“永不夹带鸦片”的甘结后,驱逐出境。5月24日,义律带着在广州的全体英商灰溜溜地搬到澳门。缴烟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

  1839年6月3日中外瞩目的虎门销烟开始,采用浸化法即挖土为水池,在池内撒盐成盐水,放进鸦片浸泡,再投入石灰。在虎门镇口村旁海潍上挖了两个长宽各15丈即50米左右的大池,池底铺石板,池后通水沟,池前有个涵洞通海,鸦片浸化后,用水把渣沫冲进大海,午后2点林则徐在巡抚怡良、海关监督豫坤陪同下,登上观礼台,礼炮响过,销烟开始,围观群众兵将欢声雀跃,第一天销毁了170箱鸦片。6月13日,林则徐又发出告示,允许外国人来观看,有许多人不相信林则徐会把这么值钱的东西毁掉。6月17日,在澳门的美国奥立芬公司股东带着他的妻子,美国《中国丛报》主编裨治文,商船马利逊号舰长弁逊等人赶到虎门,亲眼目睹了销烟全过程,深情表示了对林则徐的佩服和尊敬。

  从6月3日到6月23日,共20天,共销毁鸦片237万6千多斤,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禁绝鸦片的坚定决心。

  在销烟同时,林则徐下令扫荡广东的鸦片流毒,制定了《禁烟章程十条》。在这个禁烟的纲领性文件中,充分表现了林则徐禁烟扫毒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他一贯的爱民思想和才干。章程规定,吸食者要主动把烟土和烟具交官,不追究缴者姓名,如本不人不敢来交,可让别人代交。设立官办的收缴总局,又在城中几处设立分局,收缴烟土烟具,劝说戒除毒瘾。又严厉进行查禁、查抄“窖口”。反两个月,就捕获毒品罪犯1600名,收缴烟土46万两,烟枪4万杆,烟锅200多口。

  在一些正义的读书人的支持下,林则徐查出了一部分水师受贿纵容走私,铁面无私地进行处理。正当广东禁烟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各地禁烟运动也纷纷展开,但朝中反禁烟的顽固势力也在加紧进行活动。林则徐禁烟是从朝廷安危出发,从国家长远利益和受害百姓出发,而道光皇帝禁烟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还要考虑他周围贵族、官僚集团的利益,而百姓的利益,只置于极轻的地位。在顽固派的怂恿下,6月,皇帝颁布了《严禁鸦片章程》39条,这39条实际上是保护官府人员吸毒和受贿。

  虎门销烟后,外商来货贸易如有夹带鸦片者,林则徐绝不留情,坚定地维护了国家尊严和主权。义律等英国人向中国水师挑衅,中国水师都给予严厉地还击,取得了三战三捷的战绩。道光皇帝被禁烟的成绩和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竟然下旨:“将英吉利国贸易停止,所有该国船只,尽行驱逐出口,不必取具甘结。并严词斥责了林则徐,无知的皇帝破坏了林则徐的斗争计划,造成了严重后果。

  停止贸易严重影响了大英的利益,也体现了道光皇帝对资本主义本性不了解,他不知道对外扩张是资本主义本性,开拓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国家不惜使用武力。1840年2月,英国任命义律的堂兄、海军少将乔治·懿律为东方远征军总司令和谈判全权公使,义律为副公使。远征军有48艘轮船,540门大炮,4000多名士兵。4月,向中国海进发。林则徐早接到英国舰船要来的密报,林则徐带领水师进行了积极的准备,首先加强各海口、内河、山梁要隘的防御工事,购买西方大炮,配备于虎门各炮台,加强远攻火力,在海口设置了木排铁链,设暗桩,防阻英舰闯入,制造战船,组织各庄百姓训练,号召人民“如英夷兵船进入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大大鼓舞了广州人民抗敌热情。在广州军民的铜墙铁壁面前,英国军舰无法攻入广州。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英军舰只好沿海北上,进犯福建厦门,被闽浙总督邓廷桢击败,英舰又继续北上,8月,占领了天津海口。英船的坚船利炮吓坏了顽固派的大臣们,诬蔑英军进攻是林则徐闯的祸,道光皇帝也吓得惊慌失措,六神无主,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接替林则徐的是投降派琦善。

  林则徐没被敌人的坚船利炮打败,却败在了顽固派的手里。琦善到广州谈判、议和。向侵略者摇尾乞怜,并以撤防、减船、解散渔民丁勇来讨好敌人,葬送了广州抗英大好形势。英军舰步步紧逼,关天培等将士与英军浴血奋战,琦善却一再推行投降议和政策,在投降派主持下,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签定了,把中华民族带入了屈辱的近代。

  林则徐被革职后充军伊犁,在那里发动百姓开垦荒地,种植树木,整饬水利,做了许多对人民有益的事。1845年,清府又起用他为陕西巡抚,后又调任云贵总督。1849年7月,因病回老家。1850年,清政府又派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去镇压农民起义,走到潮州时,病死。死前,他的三儿林聪彝和幕客刘存仁一直伺侯在病榻前,他的最后时候,抬起手一指说:“星斗南……”就溘然长逝了。林氏后裔说:“星斗南”是“新豆栏”的意思,“新豆栏”在广州十三洋行附近。林则徐禁烟时曾严惩十三行行商。他们对林则徐恨之入骨,怕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对他们不利,就用重金收买了林则徐的厨师,把林则徐喝的粥中放了巴豆,林则徐由于年岁已高,又腹泄不止,再加上长途跋涉劳累而死,他对十三行行商的所为,已有发觉,因此临死时才用手指南方,说:“新豆栏”。?

  林则徐自27岁中进士到66岁逝世,宦海40年,忠君思想使他一直为朝廷奔波效力,但在那黑暗污秽的官场上,他一生始终保持了正直廉洁,同情人民疾苦,为减轻百姓负担作了不少工作。他的轰轰烈烈禁烟工作,捍卫了民族尊严,他提出的学习西方技术,大胆地迈出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第一步。他是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他的英名将永垂不朽。
  具体小说:历史长篇《林则徐》?

  曾国藩(1811~1872),
  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 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左宗棠
  生性颖悟,少负大志。5岁时,他随父到省城长沙读书。1827年(道光七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他不仅攻读儒家经典,更多地则是经世致用之学,对那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视为至宝,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起了很大的作用。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次年又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在这年的考试中,7次名列第一。1832年,他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但此后的6年中,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重。早在1830年,仅18岁的左宗棠拜访长沙的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时,贺氏即“以国士见待”。其弟贸熙龄则是左宗棠在城南书院读书时的老师,对自己的这位弟子,贺氏非常喜爱,称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后来师生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吏陶渤也以一代名臣之尊主动提议将他唯一的儿子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名满天下的林则徐对左宗棠十分器重,两人曾在长沙彻夜长谈,对治理国家的根本大计,特别是关于西北军政的见解不谋而合。林则徐认定将来“西定新疆”,舍左君莫属,特地将自己在新疆整理的宝贵资料全部交付给左宗棠。后来,林则徐还多次与人谈起这次会见,极口称赞左宗棠是“非凡之才”、“绝世奇才”,临终前还命次子代写遗疏,一再推荐左宗棠人才难得。
  自尊心极强的左宗棠三试不第,本打算“长为农夫没世”,但以他从小所受的儒家文化教育,满腹的“经世致用”学问以及他刚正清高的性格和他最敬重的伟人林则徐对他的重托,在国家处于内忧外患、危急存亡之际,左宗棠是不可能长期退隐深山,不闻世事的。1852年(咸丰二年),当太平天国大军围攻长沙,省城危急之际,左宗棠终于经不住老朋友郭嵩焘等人的劝勉,应湖南巡抚张亮基之聘出山,投入到了保卫大清江山的阵营。左宗棠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缝城而入,张亮基大喜过望,将全部军事悉数托付给左宗棠。左宗棠“昼夜调军食,治文书”、“区画守具”,各种建议都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终于使太平军围攻长沙3月不下,撤围北去。左宗棠一生的功名也就从此开始。1854年3月,左宗棠又应湖南巡抚骆秉章之邀,第二次入佐湖南巡抚幕府,长达6年之久。其时,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已炭发可危,太平军驰骋湘北,长沙周围城池多被占领,而湘东、湘南、湘西广大贫苦农民,连连举事,此起伏彼起。左宗棠焦思竭虑,日夜策划,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苦力支撑大局。同时,革除弊政,开源节流,稳定货币,大力筹措军购:军械、船只。骆秉章对他言听计从,“所行文书画诺,概不检校。”由于左宗棠的悉心辅佐和筹划,不但湖南军政形势转危为安,出省作战连连奏捷,其它各项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
  左宗棠出佐湘幕,初露峥嵘,引起朝野关注,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一些高官显贵在皇帝面前竞相举荐,咸丰皇帝亦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也因此而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和诽谤,特别是湖南水州镇总兵樊燮的构陷,险些使左宗棠性命不保,幸得好友胡林翼、郭篙焘等人的仗义执言,潘祖荫、肃顺等大臣的披沥上陈,才使一场轩然大波得以平息。
  1861年初,清廷发下谕旨,授予左宗棠四品卿衔,命其袭办曾国藩军事务。左宗棠一生的飞黄腾达从此开始。
  这年夏季,左宗棠回到长沙,募得5千兵勇,在金盆岭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严格训练,开始独领一军,号称“楚军”。左宗棠由长沙出征,转战江西、安徽、浙江,与太平军死战。接着又前往福建、广东追击太平军余部李世贤、汪海洋等。1866年初,左宗棠在广东嘉应州指挥各军发起总攻,汪海洋部全军覆没。至此,湘军与太平军长达14年的战争,在左宗棠手中宣告结束。左宗棠因保卫大清江山有功,坐到了闽浙总督的高位,成为名重一时的封疆大吏。
  左宗棠任闽浙总督后,怀着“富国强兵”的强烈愿望,于1866年创办福州船政局,为晚清中国海军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又在陕西办了机器制造局,在兰州办了机器织呢局。左宗棠因此而成为晚清洋务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
  正当左宗棠着手福州船政局的紧张筹备工作的时候,西北回民起义声势大张,陕甘局势危急,清廷急调左宗棠为陕甘总督,前往镇压北方捻军和陕首回民义军。1866年12月16日,他离开福州,赴陕甘,制定了“先灭捻再图回,先定秦再安陇”的方针,经过长达7年的苦战,将捻军和陕甘回民义军镇压下去。左宗棠又一次为清王朝统治的延续立下汗马功劳。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在俄英两国的支持下,浩罕国阿古柏匪帮侵占我国新疆长达10余年之久。1875年(光绪元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负责收复新疆。左宗棠临危受命,于1876年指挥清军分3路进军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先后收复天山南北两路,粉碎了英俄侵略者妄图利用阿古相分裂我国西北领土的阴谋。接着又配合曾纪泽(曾国藩长子)与沙俄谈判收回伊犁的外交斗争,在哈密设立抗俄司令部。在前往哈密的途中,左宗棠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由于有左宗棠的强大军队作后盾,沙俄被迫将伊犁归还给中国。
  西北战事方休,西南战事又起。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年已古稀的左宗棠仍雄心勃勃,派出了由王德榜率领的”洛靖定边军”开赴西南前线。马尾海战后,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1884年12月14日,左宗棠抵达福州后,整顿防务,加强战备;同时派清军“扮作渔人,黑夜偷渡”,援救台湾。由于左宗棠等主战将领的努力,战局大有发展,但清政府却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了和约。1885年9月5日,这位杰出的爱国将领左宗棠带着无限的遗恨,在福州逝世。1886年12月10日归葬于长沙八都杨梅河相竹塘(今长沙县跳马区)。

张剑伟的《世纪的晚钟》。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没有的话,我有一本。

看其中任何一个名人的传记都明白了。什么《康有为传记》《曾国藩传记》都行。我当初了解这些是看了《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