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谕玲珑49级技能:介绍一下林清玄其人以及若干作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9 18:40:47
两个人的东西一模一样!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

寻找林清玄的心灵地图

张庆棠

如果没有婚变,林清玄几乎就是个完人。可他偏偏就离了,又再娶了,而且新任太太很漂亮,“居然”还很年轻。这似乎是公众最不能原谅的。然而真实的林清玄又是怎样的呢?

由于负责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作品介绍到内地出版,所以几乎读了他大部分的作品,也因此有机会接近林先生本人,对林先生的作品、人品有了近在咫尺的感受。

林先生的家位于台北近郊,面临故宫,背依阳明山。有山有竹,有河也有荷,碑林雕塑,文物古籍,艺术回廊、图书馆……林清玄说,阳明山真正是座宝山,故宫也是块宝地。当年蒋介石慎之又慎选了又选将故宫建在这里,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富有远见。“9·21”台湾大地震,使闻名世界的阿里山、日月潭遭毁,山体变形,潭水下陷,当初留在人们心底的那份美好,再也难以维系。与故宫一条马路之隔的林先生家,在地震中损毁严重,古玩字画、书籍物品,纷纷落下,而与林宅一路之隔的故宫却得以幸免,震幅不大,珍贵的文物古籍损失较小,林清玄说不是奇迹,是故宫所处的阳明山特殊的地质构造帮助故宫内世界级珍贵遗产躲过一劫。

上午写作,下午应酬或爬山,是林清玄多年养成的生活规律。在开满马樱丹和各种鲜花的小路上,林清玄与妻儿一起,嬉戏期间,洗温泉、泡中药浴,尽情地放松着身心,享受着天伦之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里,林清玄放逐灵魂,捕捉灵感,为文化而生存,为文化而思考,为文化而陶醉,把爱、自然、美转化成文字,因而被读者奉为精神导师。

林清玄是名人,可他活得真实、坦然、淡然。他不断地变换着摹写生活的角度和起点,为文题材三变:唯美——禅宗——寓言;为人不好与人争,“要争就争大好河山”,坦然“文不一定如其人”。这就是林清玄,会取擅予。让文章说明问题,以文章来诠释生命,对文明生活的向往,对生命创造力的追求,使他永远有一只眼睛是自醒的。他可以同时写10本书,甚至更多,观点先行,想好了要点,10本书可以交替着来写,就像喝点咖啡,品品茶,再尝尝水果,不但效果不错,思维交替当中,主旨获得升华。注重爱的表达,是他生命的重要特质。作品几乎获得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可他还不忘送一份全台湾烹饪大奖的厚礼给太太,为人妻的幸福、荣耀、安慰莫过如此吧。

如果没有婚变,林清玄几乎就是个完人。可他偏偏就离了,又再娶了,而且新任太太很漂亮,“居然”还很年轻。这似乎是公众最不能原谅的。在台湾,妇女团体当街烧他的书,表达她们的愤怒,讨伐他的言行不一,因为读者以他作品为标准来衡量他,要求他。在广州中山,当新任林太太出现在演讲现场,被林先生当众爱称为他的“奥黛丽·赫本”时,在武汉,到达的第二天,以“林清玄带来了个小姑娘”为标题的报道出现在《武汉晨报》的头版,令主办方心里很不安。可林清玄的真诚、平静、坦然再次征服了读者、主办方和媒体。看到报纸后,林先生当着许多人的面歪着头顽皮地称林太太为“小姑娘”,引起一阵释怀的笑。演讲时,当讲到中秋节之夜在岳阳返回长沙途中的车上,林先生为太太唱了一首《月亮代表我的心》时,听众的情绪达到极点,要求林先生再唱一遍,林先生就唱了,博得满堂喝彩。就在那辆车上,我有幸倾听到了那首歌,林先生唱得非常动情、投入,唱歌时二人双手紧握,四目相对,场面甚是感人。

在接受一家晚报记者采访时,林清玄这样表达了他对爱情婚姻的观点:一个人无论男女,20岁时的爱情婚姻,成熟只在生理,符合条件的另一半很多很多;30岁时情感与心理都成熟了,这时候婚姻选择的犯错率就会低很多很多;而到了40岁时,真正在灵性与价值观上相匹配的另一半,就可遇而不可求了。他说他的选择凭借的是一颗真诚的心,而且他把自己内心的这种悄然的改变在一本书里诠释了很多,这本书就是《真正的爱》,在内地出版时更名为《寻找幸运草》。他还说,如果一生有一件事可以用幸运来形容,那就是遇到现在的太太。

尽管如此,当婚变被曝光后,他的生活和社交受到猛烈的冲击,作品从金石堂排行榜的长胜军跌至榜上无名,他把内心和情感的改变在另一本书中作了诠释,书名叫《生命中的龙卷风》。读者是否理解他或者说原谅了他,无从知晓,很快他的书就又回到畅销书排行榜前几名,似乎说明了什么。一件事不能简单地去判断是非对错,鞋子穿着是否合适,只有穿鞋人自己才清楚。

在延安,林清玄用自己的版税所得在黄河边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贵和希望小学,以他岳父方贵和的名字命名,亦取富贵和平之意。方老先生生前是台湾颇有声望的教育家,浙江田野里长大,早年来台,认为农村的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希望。因此林先生亲自撰写碑文以纪念方老先生,亲自来到沟壑纵横、黄土皑皑的陕北高原,为希望小学奠基植树。白天,面对晋陕交界处黄河360度大回旋的恢弘场景,他发出了“不输给美国的黄石公园”的感叹。一眼眼八路军住过的窑洞,一串串油汪汪的红辣椒,一个个“三个就能吃饱”的梨枣,他陷入了沉思。夜晚,他与村民们一双筷子夹菜,一个酒杯喝酒,一个土炕睡觉。在窑洞前听村民质朴粗犷的陕北爬山调,给村民唱台湾的民歌,笑声、歌声飘出山坳,顺着黄河,久久地在陕北农村夜晚的上空回荡……林先生当即表示,今后每年将在祖国大陆的贫困地区捐一所希望小学,让更多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机会,有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和条件。

想不到的是,学校建成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以国家有令,不能以港台人士名字命名希望小学为理由,三番两次地要求林先生更改校名,经纪人不知如何与林先生作出解释。林先生的宽厚再次彰显了他的体察,他反过来安慰我们,表示了他的尊重和理解……

这就是林清玄,永远将慈爱写在脸上,把智慧和彻悟埋在心底。著书立说,厚德载物,行事为人,不文过少饰非,亦师亦友,受益匪浅。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清而不玄林清玄
文/王家俊

林清玄作为台湾自由作家,曾创造了连续3年台湾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佳绩,为10年来第二大畅销书男作家,其作品逾百部,在华人阅读圈尤其是青少年中赢得了世纪末最清明的文章,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的美誉。 “面对人生难以管理的生老病死,我们能以起承转合去寻找心灵的故乡。人是有限制的,但有梦总是最美的。”林清玄声情并茂地将其人生传奇片断和盘托出,形散而神不散地展示着化人生苦旅为文化乐旅的大智慧——
温一壶月光下酒

“你……你走吧……”青年林清玄只觉得晴天霹雳,他想喝一口咖啡强作镇静,但左手和右手一起抖得无法抓住杯子。相恋5年的初恋情人竟然提出分手,以前他甚至会为送女友一串风铃而到处告贷,他真想在咖啡馆里跪下求她回来,但男子汉的尊严感让他不想丢面子。

“我那时才明白伍子胥过昭关——须发皆白的感觉。“几天后,林清玄的头发和眉毛都急得掉光了,他整天想自杀。但人倒霉起来,求死都不得,上街撞车但车总是避而远之。

最后,他选择了一个很唯美的寻死计划。他来到花莲海边,想穿着白衣跳入大海融进晚霞。但他发现海边最美的亭子里有个和尚在念佛,于是他想两小时后再来壮烈优美地自杀。不料两小时后,他发现亭子里又换了几位和尚。一天下来,他认识了几位和尚,却自杀未遂。他找和尚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常有人自杀,和尚们便自愿来值班,不再想自杀的人很多便当了和尚。“怪不得这里有这么年轻的和和尚。”林清玄发现这个秘密后很高兴,“我不想出家,于是又回到了台北的家。”

几年后,还是在一个咖啡馆,一位女友又提出分手,林清玄端起咖啡杯,淡淡地说:“只想请你等一下,等我喝完这杯咖啡。”

小清玄随父兄在椰风蕉雨中流汗挨饿,在田间地头胼手胝足地劳作。但在初中时,他便有三个超越凡人的梦。

他想当作家。听了他坐在家中写字别人给他寄钱的说法,父亲感到很好笑。

他想畅游世界。一次,他看埃及地图出了神,忘了给他父亲烧水,父亲给他一记耳光,并呵斥他说:“我保证你不能去埃及。”10多年后,林清玄第一次周游世界便先去了埃及,并在金字塔前给父亲写了一张明信片,上面写到:“我一直认为我的生命不要被别人保证。”乐得林父直说:“一记耳光把他打到了埃及。”

“我小时候还想娶一个漂亮的女人做妻子。初中时和同学逃课去看《罗马假日》,看到赫本惊若夫人。因为农家孩子以前看到的都是灰头土脸的女人,当时我们指天发誓,将来我们中一定要有人娶一个赫本式的美人,但多年后同学聚会时却发现没有一个人的妻子像赫本。”林清玄谈起少年轻狂,仍意味深长,“曾以寻死的心活着,被迫超越,也曾主动超越,不管梦是否实现,有梦总是最美的。”

开心内的门窗

对不能实现的梦,林清玄的感悟是两剂清凉散:“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在当下每件事中体悟人生使小清玄在艰苦的环境中快乐地成长。小时候,他必须按父亲的要求到树林里去扫落叶。日复一日,辛苦异常。一天,父亲开开玩笑说:“你为什么不把明天的叶子摇落下来一起扫呢?”林清玄欢天喜地的去摇树,满怀希望地想偷懒。但第二天又是满地的黄叶堆积。摇坏摇死了几十棵树后,有一天他豁然开朗满心欢喜:“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地活在今天 这一刻。

多年后,林清玄的有声书《打开心内的门窗》道出“活在当下”的妙悟。”该书在台湾创下了5亿元的销售纪录,其《身心安顿一书更创下热销150版的纪录。

活在当下静心观照也使林清玄更细腻地体察世态人情。林清玄高三时曾半夜翻墙到校外吃面,被训导主任郑人贵当场抓获。有“死人面”之称的郑老师“打人时差不多把对方当成野狗”,他把翻墙的7个人臭骂一顿,挨个重重地打手心,最后一棍打在林清玄手上,竟用力过猛把棍子打断了。郑老师大声说:“今天饶了你们,像你们这样放纵,如果能考上大学,我把自己的头砍下来给你们当椅子坐。”看着他扬长而去,林清玄很想一着拳打死郑老师。但“死人面”有句奇怪的口头禅:“几年后你们就会知道我打你们都是为你们好。”果然,7个被揍的人6个考上了大学。

多年以后,林清玄在《棒喝与广长舌》一文中打开心灵的门窗体悟当下的人间真情:“这个多年来我同情那些最顽劣、最可怜、最卑下、最被社会不容的人,我时常记得老师说的:“在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寻找心灵的故乡

“每次转变,总会迎来很多不解的目光,有时甚至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对顺境逆境都心存感恩,使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林清玄语调刚柔相济。

林清玄从17岁起便发表作品。面临十里挑一的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联考),林清玄的兴趣随心所转:“我非常确定我要什么。我无论如何都要写作,我把写作当做繁重的学业之佘的最好的安慰剂,当然稿费也是吸引我的重要原因。”

最终考上台湾新闻专科学校电影科后,林清玄只选自己喜欢的编辑导演课上。平时忙于创作,20岁时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当时他还写出了《春火》、《大地勇士》等小有名气的几十部剧本,只是后来在其散文的巨大光环下反而鲜为人知了。毕业时,他又转向新闻工作发养活自己的写作事业。

林清玄曾任台湾最大的报纸之一《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位,刚过而立之年已是很成功的报人,即将走上报社社长、发行人等万人惊羡的佳职,但他却一遍遍地问自己:“难道写作之花就此枯萎了吗?你不能忘记年轻时的志向。”31岁时,他毅然辞职成为自由作家,这在当时的报界曾引发了很热泪盈眶烈的讨论。

其实,林清玄的转变有着深厚的积淀。他每天坚持笔耕3000字以上,每年演讲200多场,是台湾最高产的作家。他30岁以前已得遍台湾所有的文学大奖。

而立之年,他又再次转变。“尽管已是报社一级主管,文学创作也得遍大奖,但我总感到空虚感受在困扰我,觉得最好的东西没有写出来,这时我看到了印度的《奥义书》,里面有一段话:“一个人到了30岁,要用全部时间来觉悟,不觉悟的话,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的道路。”让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林清玄转向佛法,寻求解脱现代人心灵痛苦的真谛,并把“法喜”以生花的妙笔写出来和世人分享。《寻找心灵的故乡》等到书使林清玄帮一些迷惘的年轻人找到了“精神家园”和“希望之光”。《漫步人生的花园》、《走向光明的所在》等到书,使用权林清玄赢得了“精神导师”的美誉。

功成名就的“道德楷模”、“人生导师”林清玄在台湾经常举办公益演讲,还创办了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以帮助世人更好地成长生活。但前两年,他竟然再次转变,毅然和结婚多年的妻子离婚,重新组成幸福的新家庭。此举在台湾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口诛笔伐此起彼伏,有妇女组织甚至焚烧林清玄的书。

当记者直截了当地提问这一尴尬时,林清玄真诚坦然地说:“婚姻变化来自于因缘变化,没有办法控制,婚姻有时会是怨憎令,一般人离婚别人不会关注,很多名人则臣服于社会上的压力,活在痛苦里。而我忠实于自己的情感,当对生命有一个重大选择时,即使对抗整个社会压力也在所不措。”温文而雅的林清玄显示了强烈的个性。

对于那些恶意攻击他转变的人,林清玄淡然一笑:“他们给我一面镜子,他们也显露了他们自己。任何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从年轻到现在,我每天写作从不间断,这是我成功的原因,那些攻击我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

保存独立的观照体悟人生,并不是为了独善其身。林清玄以文和行追求着天人合一的境界。

飞越沙漠的河

“生命是那样美好,建议大家多做深呼吸,体会空气的清新,体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时总会想这也许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水,时时要保持一种爱,学会欣赏美,惟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

“年轻人如何能真正成功快乐呢?”

林清玄的回答平实迅速:“首先年轻人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本质,让本质显露,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要努力去做。没有一种成功是简单的。”讲述着辛劳耕作求学笔耕的岁月旧痕,林清玄强调舍弃形式去追求内部智慧:“我皈依100多个师父,从每位师父身上学习人生智慧,最近第一次到杭州灵隐,朋友劝我烧香,我说一瓣心香足矣,关键是觉悟,人生的快乐痛苦都是觉悟。

林清玄深情地描绘了心中的天人合一的景象:“河流流入沙漠既将干涸,但一朵云飘过,告诉河流,你可以升华为水汽,飞越沙漠。沙漠中的河腾空而起,飞越千山万水,最后又变成雨滴融入大河,汇进大海。”

用生命实践书写着起承转合的散文,林清玄随心所欲地化平凡为神奇,展现出一位东方禅者的风范。谈到文学,也谈到人生,林清玄面对着生命中生老病死等不可管理部分的悲欢离合,心平气和的讲起了自撰的寓言来,勉励自己和他人:“文学家的小艇在海上遇险,惊涛骇浪瞬息万变,这时一架直升机飞过,上面写着‘名利’,一艘快艇驶过,上面写着‘权力’,当文学家孤立无援时,一位老人划着小艇来救他。老人把文学家交给了真理,而小艇上写着两个字——时间。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只有追求真理,才能真正了解人生和文学的本质,人生才能真正通过时间的考验变得更好更动人。

(摘自《今日青年》)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