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322高铁时刻表:大学生就业派遣。具体情况那位知道啊?谢谢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考问答 时间:2024/04/26 21:48:39
听说大学生就业第一年要工作满一年个人档案才能随个人走,否则要回原学校从新派遣。具体情况那位知道啊?谢谢了!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莫荣 刘军
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凸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今年是高校扩招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增加近70万,毕业前夕又值非典疫情影响的特殊情况,使得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一些人对高校扩招产生了疑虑,一些人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由于高校扩招造成的。我们认为,高校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缓解就业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伴随高校扩招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实际上暴露出现行教育体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以及大学生就业制度与市场经济要求尚存在一些不适应。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矛盾和问题,因势利导,科学应对,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115万,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比上年下降约5个百分点。到2002年底,又有约22万人实现就业,就业人数达到116万人,就业率上升到80%。
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从地区看,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需求较旺,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中西部不少省区虽然有较大的用人需求,面临的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往往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在一些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当前就业岗位相当有限,难以吸纳本地毕业生。
从院校类别看,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初次就业率为85%,部门高校次之,地方院校较差。从学历看,用人单位对学历高的毕业生需求高于对学历低的毕业生需求。研究生供需比约为l:2.6,本科生约为1:1.3,专科(高职)生约为1:0.4。从专业看,一些紧缺专业如计算机、通讯、电子、土建、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一些长线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科类的毕业生需求较少。
今后几年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根据前几年招生数据推算,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2003年为212万人,较上年增加了67万,增幅达到46.2%的高峰。2004年毕业生为280万人,较上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到32.1%;2005年为340万人,较上年增加60万人,增幅达到21.4%。届时,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由于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可以预计,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有就业意愿但未能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最值得关注
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社会卜称之为“毕业漂族”。其具体情况有以下三类:一类是复习考研者。为提高自身的就业条件,获得更好的工作职位,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而选择考研的毕业生迅速增多,这部分人约占“毕业漂族”的30%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集聚在大中城市的大学附近租房住,以便及时获得考试信息,参加学校组织的考研培训。这批人如能考上研究生,则在三年后进入就业市场;若考不上,当年就会加入失业行列。二类是边看边干者。有些是毕业后到处打短工,频繁变换工作岗位;有些是因用人单位或个人原因,时而应聘,时而解约。这些人约占“毕业漂族”的20%。三类是就业困难的大学生。他们没有考研的打算,仍将户口、档案放在学校里,虽然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就业,他们约占“毕业漂族”的50%。其中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
在上述三类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中,第一类人有明确的目标,他们一般集聚在一起,互相鼓励,如无大的变故,属于相对稳定的群体。第二类人虽然边看边干,但能逐步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就业。但第三类人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需要特别关注。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可低估
当前,正值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今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人。非典使本不乐观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今年4月下旬以来,所有校内的招聘活动基本停止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面对面的洽谈、面试和签约也无法进行;很多用人单位停止了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的计划;一些原本准备出国深造的高校毕业生,如果不能拿到签证,也可能会加入求职队伍。上述情况增加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预计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将小于2002年的65%,其中一部分人实现就业的时间也会比往年延迟。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也与全社会整体就业环境不宽松不无关系。近年来,我国新成长劳动力规模庞大。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推算,今后一个时期新成长劳动力增长幅度会进一步加大。“八五”期间,我国每年新进入劳动年龄人口(16岁)为1952万。“九五”期间增至2022万,比“八五”期间平均每年多增加约70万;“十五”期间进一步增至2391万,比“九五”时期增加369万,递增幅度相当大。如此大规模的新成长劳动年龄人口自然递增,必然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富余人员下岗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机关事业单位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2003年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有1150万人,劳动力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达1400万至1500万人,农村大约还有1.5亿左右剩余劳动力要加快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加剧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使大学生面临一个不宽松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对大学生就业带来影响。而随着就业市场化,在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必然出现磨擦性失业现象,高学历劳动力市场也不例外。受职业技能、求职经验和磨擦性失业等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失业率较高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现象。大学毕业生作为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力的一部分,通常都不是100%的就业。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从根本上说,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在看到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制度,导致了教育事业发展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效率,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结构僵化,人才培养规模增长缓慢,人才配置不合理,人才资源浪费严重,人才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抑制。
实践证明,不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就没有出路,高等教育就不能担负起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改革高等教育体制,扩大高等教育机构的自主权和积极性,改革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势在必行。通过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变主要由国家承担有关教育费用为国家、社会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投入,有效地开拓和扩大了全社会教育资源,为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运行的效率创造了条件。同时,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客观上也提出了高校扩招的要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以说,高校扩招是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逻辑的自然演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护公民平等教育权利、扩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重要举措。
而随着高等教育资源向更广泛的人群开放,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所谓“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水平逐步提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由过去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公平竞争、自主就业,过去的“毕业即就业”的局面必然要被打破。从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必然要通过劳动力市场来进行配置,在这种配置过程中,个人的知识、技能、素质、观念和就业目标,劳动力市场环境,以及社会人才需求结构和规模状况,等等,都将制约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因而,在毕业时总有一部分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立即就业。毕业时的初次就业率能够达到80%左右就应当说相当不错了。《日本劳动白皮书》(1996年)表明,日本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从1991年的80.9%开始逐年递减,在1995年为67.1%,1996年为65.9%,此后一直都维持在60%到70%之间。
只要是实行市场就业方式,实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就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必然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一些大学毕业生在竞争就业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失败。这是市场经济和市场就业的正常现象。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就已经出现,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一度比较突出,但此后形势有所缓和。随着扩招大学生开始陆续毕业,高校毕业生突发性的超常规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必然会更加突出。对此我们应该有心理准备。
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确实暴露了一些教育体制、专业结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具体看,当前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制有待改革,就业政策有待完善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机制还存在明显问题。国家已经明确了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模式,但作为供给方,大学生所在学校仍然有派遣大学生到一些地区或者跨省的指标限制,如某名牌大学的“留京指标”为大学生总数的15%左右,这些指标先满足研究生,余下的才能够分到本科生头上。作为需求方,大中城市接收大学生的单位也需要进入指标,两者合二为一才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就业,并通过派遣制度予以保证。大学生的档案和户口随着派遣证转移,任何一关出现了问题,均不能够保证大学生就业的实现。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但由于管理方面的脱节,一些政策还“悬在空中”,得不到落实。从200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情况看,一些省市限制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毕业生尤其是高职(专科)学生跨省市流动受到限制。
另外,虽然国家政策规定大学生毕业2年内可以由学校保留档案,但由于派遣指标在当年有效,过年就不再办理派遣证,使得已经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因为没有指标而不能够派遣,仍然处于不确定的状态。
第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亟待畅通
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股份)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员,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解决不了大学生的派遣、落户口、接档案等问题而招不到人,这也导致一些大学生担心自己的身份丧失而望而却步。2002年就业的部委属高校毕业生到教学科研等事业单位为31.6%、到国有企业为31.5%、到民营三资企业为26.2%,其他就业为10.7%。而从当前城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状况看,个体私营和股份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占60%。这中间的差距说明,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亟待畅通。当前,基层和西部地区需要大学生担任公务员和教师,但如果大学生去工作,他的户口和档案将一同被派遣到工作地,再想流动就会碰到制度性障碍。不少大学生还担心,后代在落后地区得不到好的教育,到时送子女到大中城市上学,则要交纳数量可观的“借读费”。
在大中城市中,大学生创业的机会较多,成功的概率也较大。但没有户口就进行不了工商登记,也难获得贷款的担保支持。
第三,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服务有待加强
大学生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独立的市场,特点在于人员素质较高,市场范围更大,大学生毕业时能够较容易在本国甚至国际间流动。这样一种情况,使得建立比较完善的大学生供求信息网络,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和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由学校、人才市场举办招聘会等比较原始和低效的方式获得信息,与需求方见面,信息渠道比较窄,成交率比较低。
实行就业的双向选择,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无论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还是提高自身的求职技能,都要求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而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极为薄弱。据有关部门对7所高校、百余家企事业单位的调查,68%的被访者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认为“不完善,指导渠道过于单一”,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缺少就业指导课教材。
第四,全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要有所转变
在市场就业的情况下,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需要有一个转变,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调整。比如,最近上海市大学生求职时出现了“三多三少”,即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外企多、国企少的现象。由于就业观念的不适应,有的大学生盲目跟潮,有的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还有的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目前,社会、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不能认同,接受不了大学生失业的现实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第五,大学专业结构和教育体制需要进行调整和改革
当前,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尤其是大学生的就业已经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调整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高校扩招后,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专业过细,怎么调整,也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不适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而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近年教育部布点增长最快的10个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在2002年全面下降,其中艺术设计下降了21.6个百分点,就业率仅为59.7%。
这些年来,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恐怕是教育体制改革不到位所致。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最根本的症结。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目前,大学生就业是逐步实现市场化了,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突出地体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政府存在依赖情绪,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
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
这些年来,虽然加快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并且也确实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总体上看,这项工作还不尽如人意。目前,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高职生和专科生就业率较低,原因是高职和专科院校大多仍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未与市场需求接口,没有体现高职生突出的技能特点。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一情况在扩大招生规模后被放大,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
大学毕业生身上凝聚着巨大的人力资本,他们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不够。但如果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大学生思想处于不成熟阶段,又多集中在城市,长期不能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摘自《新华文摘》2003年第8期,185-188)